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30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30节

  呵呵,用大晋朝来压我?你以为我是什么以天下为己任的圣贤吗?
  陆放见她不吃这一套,突然又换了一副面孔,卖起惨来:“梅夫人,我们前些日子为了一张舆图死了几十个兄弟,您就帮帮我们吧。”
  “怎么回事?”
  “哎,还是北边不安分,想搞什么合纵连横打我们。”
  其中细节陆放不能跟渔娘说,他只能说个大概,那就是北边草原上各自为政的部落有融合统一的迹象。
  不仅如此,他们还在联系西北边诸如瓦剌之类的部族,有合拢兵力的苗头。
  这个消息是三皇子手下的探子送回来的。
  “听送消息的兄弟说,他们那边手里有一份咱们边境的舆图,据说是从西边专门请的画师,在咱们边境摸索了走访了十多年才画出那张舆图。”
  陆放着重强调道:“我们的人本想把舆图偷回来,被发现了没成。不过据回来的兄弟说,那幅舆图画得特别仔细,连翻山过河的小道都标清楚了,咱们手里的舆图还是一画一大片,跟他们的舆图精细程度根本比不了。”
  侯慎震惊:“蛮夷之辈,他们如何懂这些?”
  陆放白了侯慎一眼:“人家蛮夷还知道自强自省,你们侯家几代人画的舆图就那样,还有脸说人家?”
  侯慎顿时脸红低下了头。
  渔娘问道:“你们的消息可准确?”
  “准确,为了把这个消息送回来,咱们有一队跟草原上几个部落做生意的兄弟几乎全死了,就逃出来三个。”
  渔娘微微抬眉,西边来的画师能画得多精细?她还就不信了!
  渔娘突然转身回屋换了身利落的衣裳,出来就说:“走吧,你们带路!”
  第93章 北境舆图
  惠敏郡主刚起身就听伺候的人说,陆将军把梅夫人请走了。
  “这么早就走了?梅姐姐起得来?”
  惠敏郡主可知道,梅姐姐是个贪睡的人,不可能起这么早。
  “天刚亮陆将军就去门口候着了,叫梅夫人身边的大丫头阿青去催,阿青没答应,愣是拦着陆将军叫梅夫人多睡了半个时辰。”
  惠敏郡主大笑道:“多睡半个时辰也不到梅姐姐平日起床的时候。”
  “正是呢。”
  “罢了,梅姐姐忙去了,今儿我跟任二娘出城跑马去吧。给我准备行装。”
  “是。”
  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用了早食,收拾停当出门时,渔娘一行人已经跑出去近两百里了。
  “主子,这里一马平川跑来真快,咱们的马车在这儿,比在京城时骑马还快。”
  渔娘嗯了声,确实挺快,不过再跑一段到贺兰山脉附近,就难走了。
  宁夏平原、贺兰山脉、阿拉善高原等地形地貌在她脑子里铺展开,渔娘知道,陆放即将要带她去的地方是赤木口,西北第一雄关。
  赤木口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与草原民族争夺的军事要塞,纵观历史,只要是强盛的王朝,没有不把赤木口握在手中的。
  一般而言,只要守住赤木口,西北或是正北方的来犯之敌只有绕去其他地方进攻南下。
  也正是因为这个地方重要,三皇子才会选择来这儿驻守。
  在马车上不知道又坐了多久,腿都麻了,渔娘掀开车帘,烈日当空,这都快午时了吧。
  陆放回头喊了一句:“兄弟们,马上到了。”
  渔娘在心里算了算距离,城里离赤木口不算近。
  陆放还算有点良心,还知道照顾照顾渔娘这个弱女子,到了山脚下没有立即上山,先在山脚下歇一歇用了饭食。
  出门在外渔娘也不矫情,也不挑剔,很快吃了一个蒸饼,喝了半碗水后,对过来找他的侯慎说:“宁夏卫这边的舆图可带着?”
  侯慎还没来得及开口,侯慎身边的一个中年军官立刻送上一张舆图来。
  “梅夫人,这是改过的舆图,比侯慎手里的精细一些。”
  “你是何人?”
  军官拱手道:“回梅夫人的话,我叫侯林,算是侯慎和侯原的族叔。十年前从军,如今在陆将军手下做事,主管舆图。”
  渔娘仔细看他一眼,低头看舆图:“你新改的舆图没有送一份回京中?”
  “舆图是新改的,原本要送一份,三皇子说不用,等您来了看过后再送也不迟。”
  侯林作为侯家人,用的自然是祖上传下来的舆图。他跟在陆大人身边做事,宁夏的舆图不是最重要的,他主要的差事是负责整理绘制探子从西北和北方送来的舆图。
  也是今年侯慎和侯原拜师梅夫人,他通过族里新学了些梅夫人制舆图的经验,这才把老的舆图改得更精细些。
  渔娘看完侯林新制的舆图有她绘制舆图的影子后,她顿时明了了,看来三皇子早就惦记着用她了,却一声不吭,等着她自己找上门来。
  渔娘心里轻哼,马家皇室这父子俩,用起人来可真不见外。
  陆放不知道从哪里过来,捧着张笑脸:“梅夫人,一会儿可能要你走一段路,你能走吧?”
  “你不能走也没关系,我叫兄弟们把你抬上去。”
  渔娘冷眼看着他:“多谢陆将军关照,我自己能走。”
  陆放笑着套近乎:“梅夫人不用这般横眉冷对嘛,说起来,你还是见过我大哥的,我大哥叫陆集,你知道吧。”
  “我跟你大哥没交情。”
  “见面三分情,怎么能说没交情?梅夫人,您这么说就见外了。”
  渔娘算是看出来了,这个狗皮膏药似的陆放跟三皇子,两人就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等着拿捏她。
  偏偏,她自己还愿意来,活该也是自找的。
  渔娘不搭理陆放,把舆图还给侯林:“你若是想学仔细些,这几日你多跟侯慎侯原问问。”
  “是,多谢梅夫人。”
  侯原眼睛一亮,他如今也能指点林族叔了?真不枉他拜师以来勤学苦读受的罪。
  三皇子和陆放是打算人尽其用的,他们把侯林叫来,就是打着叫他多学一点本事的主意。
  渔娘自然明白他们的打算,也不在乎临时多教一个人。
  贺兰山北起乌海,南至青铜峡,南北长约四百四十里,东西八十里,看过赤木口后,陆放带着渔娘去其他几个可以居高临下观望山川地势的高点。
  随后,陆放带着她往北去阴山。
  听他的意思,宁夏卫西边分列着西宁卫、凉州卫、肃州卫等二十余个驻扎点,以及行都督府,巡逻防卫很严,也不如他们这儿塞上江南富裕,就算鞑靼南下也不太可能去西边,最大可能就是冲击宁夏卫。
  陆放:“别看他们又是从西边请画师画舆图,又是联合草原其他部族,说得热闹,叫我看,说不定是声东击西,叫咱们分散兵力驻守,就是为了冲咱们的塞上江南。”
  从古至今,草原上胡人的名字变来变去,管他姓什么,草原部落南下有几回不是走的这条路子?
  渔娘赞同:“军事策略再高明,天生的地势是改不了的。”
  “正是如此!”
  站在高处俯瞰平原,这块塞上江南,对鞑靼来说真像一块肥肉啊!
  “梅夫人,咱们都是武将,行事难免糙了些,但是咱们都是为了朝廷和百姓不是,您看……”
  陆放又要开始找补了,渔娘臭着一张脸扭头走了,根本不想配合他表演。
  陆放也不觉得丢脸,摸摸他的厚脸皮笑了,这个梅夫人看着娇气,还挺能吃苦,跟他出来七八天了,在外什么都不方便,竟也没有叫苦叫累。
  陆放大吼一声:“休息够了,收拾行装出发!”
  “遵令!”
  渔娘出来只负责观察山川地势和绘制舆图,去哪儿她完全不关心,全是陆放在安排。
  出发就出发吧,渔娘上马车,她的护卫林剑心、林昌、贺瑞等十余人骑马过来护在马车两边。
  陆放带着亲随在前面带路,后面还有一队人马断后,渔娘的马车被护在中间。
  这几日天气热,从陆放到底下的小兵都脱了军装,都换上了百姓穿的普通衣裳。
  走出这段山路,他们们身后突然汇入一群人,全是拉着货的马车、驴车。
  林剑心发现不对,赶紧禀报主子。
  渔娘掀开车帘:“贺瑞,你去问陆将军。”
  “是!”
  不过片刻,贺瑞打马回来禀道:“陆将军说不用管,他们本来要去北边,身后跟着的商队都是自己人,顺便护送护送。”
  理由很合理,渔娘觉得不太对,于公于私,都不太对!
  有商户靠着陆家做生意很正常,陆放一个平北侯府的公子亲自护送商队,谁有这个脸面?
  退一万步讲,就算陆放乐意,可士兵是大晋朝的士兵,公器私用还摆在明面上,陆放不是这么蠢的人吧。
  中途休息,渔娘下车观察跟上来的这群商户,看他们的站姿,说话的语气,手上的茧,对货物不在乎的态度。
  呵,这是商户?陆放在忽悠她。
  陆放也没料到这位梅夫人这般敏锐,他只能道出实情:“来都来了,我想带你去北边草原上转一转,找他们打个掩护。”
  “鞑靼不认识你?”
  陆放笑道:“这不须你操心,原来这里是我大哥跟三皇子守着,去岁我大哥走了才换我来,那些人根本不认识我。”
  正月里南下那群鞑靼倒是见过他的脸,可惜都去见阎王爷了。
  “梅夫人放心,我们只在草原外围走动,不会深入。就算有个万一,我陆放一定会护你性命。”
  渔娘点点头道:“也好,那就去北边瞧瞧吧。”
  渔娘心里其实已经有谱了,至少是宁夏这片地方,舆图和她记忆里的一模一样。
  这个时候草原上跟大晋朝买卖来往还正常,渔娘猜测略微越过边境应该不妨事。
  事实上也是如此,他们带着商队沿着边境线游走,中间跟邻近的小部落做点小生意,倒也顺利。
  在草原上待了十几日,他们带来的货都换完了,掉头回去时,渔娘发现商队里少了十几个人,又多了几张生面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