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32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32节

  “是。”
  渔娘回去时,晚食准备好了,吃饱饭,渔娘也睡不着,叫阿青摆好纸笔,她想连夜把宁夏这一片舆图画出来。
  侯慎和侯原进来了,两人见先生在忙,他们也不敢乱说话,就在一旁侯着。
  过了会儿,侯林也来了,他站在一旁学。
  宁夏平原四周的山脉、隘口、沙漠、边城,全都装在她心里,她一手拿工笔,一手拿着她自制的尺子,以宁夏卫为中心,舆图一寸一寸地落在纸上。
  侯林心里装着宁夏卫的一些数字,他仔细观察舆图,若是按照梅夫人假定的尺寸计算,舆图上各地的距离,真是一点不差。
  太精准了!
  屋里的灯燃到半夜,侯林、侯慎、侯原他们也站了半夜。
  渔娘打量舆图,在心里再计算了一遍,忽而丢开笔:“这就是宁夏卫的舆图了,拿去给陆将军吧。”
  “那北境的舆图……”
  “北境太宽了,三五日肯定绘制不出来,叫他等着吧。”
  侯林立刻点点头:“都听梅夫人安排。”
  此时渔娘困倦至极,侯林带着侯慎、侯原识趣地退下。
  这时候陆放也没休息,他仰躺在矮榻上闭目养神,侯林捧着舆图进去时,他一下就睁开眼睛坐起来,眼中一点困意都没有。
  “画好了?”
  “是。”
  舆图缓缓展开,陆放被舆图右下角标注的线条和数字吸引了目光,他知道,这是梅夫人舆图特有的比例兑换标识。
  他用手指大概比下赤木口到阴山、到宁夏卫的距离,再根据比例换算,几乎没有偏差。
  陆放嘴角微翘:“侯林,你们侯家那两个小子不提别的,只要能学到这一手,把舆图画准了,以后定然前程无量。”
  侯林微微低头,他也如此认为。
  侯林听侯慎侯原说过,山川湖海不仅是舆图而已,还有气候,还涉及农事,其中的学问大得很。
  他不求其他,只求他们俩能学到梅夫人舆图的本事,他们侯家就可再兴旺一两百年。
  陆放对这幅舆图极其满意,想必三皇子看到这样的舆图一定会跟他有同样的想法。
  欣赏了半晌,陆放总算看够了,他问:“北境那边的人都回来了?”
  “是,从今年开春后咱们的人陆续撤回来了,昨天是最后一批。”
  三皇子安排人扮作商户去草原上做生意,这些年来安插了许多人进去,上回暴露后,草原上各部族都在抓他们送进去的探子,折损了不少人。
  最近他们的人陆续往外退,这回被发现了,短时间内不好打那边主意了。
  “北境的舆图不着急,咱们这边的事了了,趁着夏日北边好走,还要请梅夫人往西边走一走,凉州卫到哈密卫的舆图最好都画出来。”
  三皇子想要一张完整精准的边境舆图,不给草原上那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侯林,到时候你也跟着去。”
  “遵令!”
  做事做全。这时候边境上的事比较紧急,加上渔娘也想沿着边境走一趟,她肯定会答应。
  不过她的护卫还伤着,现在不着急去。
  过了一日,渔娘带着护卫回城养病,三皇子在三皇子府见渔娘,先是安抚她,说前两天草原上遇到的劫杀是意外,以后定不会叫她遇险。
  这种话,渔娘听听就罢了,根本不会信他。
  三皇子又道:“你新绘制的舆图我已经看了,极好。我帮你跟父皇请功,等你回去后会看到给你的大赏。”
  “那就多谢三皇子了。”
  见她终于不肯张口,三皇子才又说:“北境的图纸还有一部分在我府上收着,一会儿你可以带回去看看。”
  “我能带走?”
  “你是说带回京城?”
  渔娘点点头。
  “我会安排人把图纸送去京城,宫里留存一份,到时候会给你府上送一份。”
  三皇子感觉自己的话说得有点硬,梅夫人对他似乎没什么好脸色,三皇子微微一笑:“梅夫人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开口。”
  只管开口,她要什么都给?给她官位?给她权力?
  呵呵,她要敢张口,三皇子定然立刻就变脸。
  渔娘也懒得说,只是尽心罢了,就当为了大晋朝百姓,和后世子孙。
  渔娘什么都没要,三皇子反而心里觉得不自在,傍晚经三皇子妃的手,给渔娘赏了一箱子金子和首饰。
  送东西的婆子来时,侯慎和侯原正在她身边读书。
  等人走了,侯原羡慕道:“先生,我族叔在宁夏卫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挣的银钱都没有您的零头多。”
  “你若是有独门本事,你也能拿这么多,甚至更多。”
  渔娘撇头看他们俩:“你们拜我为师,我教你们的可是真本事,你们若是学不好,到时候有的是人愿意拜我为师。”
  侯原顿时乖巧地冲她笑:“先生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定然不叫先生失望。”
  “我不会失望,我只会换人。”
  “先生~”
  “闭嘴读书!”
  侯原老实了,拿起书继续背,定然不能叫别人顶替了他的位置。
  渔娘不管他们了,留他们在这儿背书,她去屋里拿她随身带的小册子,慢慢绘北境舆图。
  三皇子的人都这么给力了,假以时日,等条件成熟了,一张东亚地图也不是不能拿出来。
  第95章 三皇子妃才是厚道人
  渔娘一出门就是一个多月,她是忙去了,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则不同,她们在宁夏卫尽情玩乐,跑马都跑够了。
  惠敏郡主来找渔娘,进门就笑道:“好哇,梅姐姐再不回来,我和任二娘子都打算丢下你回京了。”
  “我跟惠敏郡主不同,我一定等梅夫人一起回去的。”任二娘子也笑盈盈地进来。
  任二娘子的脸色瞧着比在京城时黑了些,整个人的精气神儿倒是好了不少,渔娘一见她就夸她精神头好。
  渔娘扭头对惠敏郡主笑道:“我也想和你们一块儿玩儿去,可惜手中事情没忙完,我那两个弟子又派不上用场,只能我自己去了。哎,我不如你们命好!”
  惠敏郡主娇笑道:“你的命还不好呀?这话我可不乐意听啊。”
  渔娘请两人进屋坐,惠敏郡主进门就四处打量,笑道:“昨儿听人说,我三舅母给你送了一箱子好东西,你藏哪儿了?拿出来给咱们开开眼呀。”
  “不过是些首饰,你一个金尊玉贵的郡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那不一样,外邦商人来咱们大晋朝,肯定是从北边来,许多珍稀宝石呀,也不少呢。”
  许多有门道的人富贵人家想买好东西,都会派人来西北找外邦商人收各类宝石,惠敏郡主她娘每年也会派人过来。不过外地来的人,总不如三皇子这个常驻宁夏卫的实权皇子手里的东西好。
  “梅姐姐可别哄我们。”
  渔娘吩咐阿青煮茶,随口道:“不哄你,喏,就在卧房窗下搁着,你若是喜欢,你且挑两件去。”
  惠敏郡主真不见外,不叫丫头跟着,她自己去瞧。
  任二娘子好奇,也跟去看。
  窗下竟有两口箱子,第一口打开里头装的全是金子,第二口箱子里装的才是首饰。
  箱子虽然挺大,但每一套首饰都是用匣子单装着的,一眼看过去,箱子里头大概有八九个匣子。
  随手打开一个匣子,任二娘惊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匣子里装的竟是一套石榴金镶红宝头面,宝石通透做工精湛,新崭崭的,一看就是刚打好不久的好东西。
  这还只是其中一套,随手打开另外一个匣子,里头装的是一对翠色银镶宝石缠枝镯,也是好东西呀!
  只这两件首饰就能在京城的内城换来两套大宅子,三皇子妃出手也太大方了。
  惠敏郡主从别处得知梅姐身边的护卫伤了十几个,三皇子府从外头暗中聘请了名医,她就觉得其中事情只怕不简单。
  如今又看到三舅母送渔娘的这些珍宝,她就更确定了。
  箱子关上出去,惠敏郡主埋怨:“梅姐姐,你拿不拿我当姐妹?”
  渔娘笑道:“这话从何说起?你要看首饰我叫你随意看,你还怨怪上我了?”
  “哼,这是首饰的事吗?”
  渔娘给她倒茶:“也就是首饰的事罢了,喝茶喝茶。”
  三皇子妃赏赐的事情藏不住,惠敏郡主想看就给她看了。若是想打听其中缘由,渔娘自然不会告诉她。
  “梅姐姐不告诉我,回头我问三舅舅去。”
  “你去问吧,我猜三皇子肯定会告诉你。”
  惠敏郡主被噎了一句,抱着渔娘的手臂撒娇,轻哼:“梅姐姐就是不肯跟我好了。”
  渔娘笑着拍拍她的肩:“你别闹我了,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好。”
  渔娘这句话语气稍重,惠敏郡主知道她的意思,也就不闹了,坐好了,端起茶吃了一口:“梅姐姐准备什么时候回去?”
  “我暂时不跟你们回京了,我要回老家一趟。”
  “回老家?”
  “嗯,许久没见过爹娘了,想得慌,既然出来了,不如回去瞧瞧。”
  “这儿离叙州府可远了。”
  “也不算太远。”
  惠敏郡主不傻,这会儿大概猜到梅姐姐不是要回叙州府,只怕另有安排,她遗憾道:“我们一起出来的,竟不能一起回京。”
  渔娘笑道:“我暂时是回不去了,要劳烦你们帮我带封信家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