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33节
惠敏郡主一本正经道:“带信倒是没问题,就怕到时候贺大人追着我们俩问,他夫人上哪儿去了,我和任二娘子倒是不好回话。”
任二娘子忍不住扑哧笑了,渔娘笑哼一声:“这不关你的事,你只管送信就是了。”
“好吧,梅姐姐如今厉害得很,我和任二娘子是说不动你了,你说如何就如何吧。”
惠敏郡主酸了渔娘一句,渔娘不放在心上,笑道:“刚才说了,箱子里的首饰你看中哪套自己拿,就当我托你送信的好处。”
“别了,我没那么大的脸,我若是偏了你的好东西,三舅母定然要说的。”
惠敏郡主笑得挤眉弄眼:“不用你给,等我下午我去找三舅母讨新的去。”
渔娘看向任二娘子,任二娘子也不说不要:“我这些日子常去城里的首饰铺子转悠,也买了些好东西准备带回京城。”
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都不要,渔娘也不硬塞,问起两人这段日子都吃到什么好东西了。
“烤全羊呀,烧马肉也还行……哎哟,好东西吃了不老少,要不是我们俩每日都出去跑马,只怕要胖一大圈。”
任二娘子补充道:“虽然没胖,不过我感觉我还是重了不少,只是身上的肉紧实了些,看不太出来。”
渔娘摸摸任二娘子胳膊上紧实的肉:“挺好,你现在一巴掌甩过去,贼子的脸都能被你扇肿了。”
惠敏郡主抚掌大笑,任二娘子也是忍住,她笑道:“也就是梅夫人说话能这样有趣。”
“我说真的,你本来长得就比一般女子高挑,再锻炼锻炼身子骨,回去叫你夫君教你一招半式的,你若是乘人不备,一下伤到人要害,说不准能一招制敌。”
郑良那等被酒色掏空的二世祖,真是一打一个准。
任二娘子眼睛亮晶晶的,似乎很期待:“回去我就试试。”
唐韶的是七月生人,如今已经是六月初了,惠敏郡主要赶回京去给唐韶过生日,见过渔娘了,惠敏郡主和任二娘子就吩咐人收拾行装,她们两日后就要走。
惠敏郡主要走的前一日,渔娘带着人亲自去城里买了许多当地的土货特产,加上三皇子赏的一箱黄金和给贺文嘉的信,都托惠敏郡主带回京去。
首饰就不用了,首饰她准备带回家中给她娘、师娘和婆婆瞧瞧。
惠敏郡主走那一日,渔娘和三皇子妃到大门口送她和任二娘子,惠敏郡主骑在高头大马上,对渔娘摆摆手道:“三舅母,梅姐姐,咱们回头见。”
“路上小心!”
“一路顺风!”
送别渔娘和任二娘子,三皇子妃请渔娘去花园里走动走动,渔娘看出三皇子妃有话跟她说,点点头跟着去。
“这个季节正是这里的好时候,只要不缺水,院子里的花草长得可好了。”
渔娘笑着点点头:“您说的是,府里园子确实建打整得好。”
三皇子夫妻来宁夏卫的日子也没几年,三皇子经常不在府上,三皇子府打理得这般好,三皇子妃定然费心不少。
看得出来,三皇子妃也很享受这样的生活,她给渔娘说起园子里各色花草,那花叫什么名儿,哪个地方移栽来的,花时长不长呀,这些她都如数家珍。
渔娘到底被精心培养长大的,三皇子妃说的这些花草,她大多都认得,两人你来我往,倒是说得热闹。
三皇子妃怀着孕,略走了两圈就累了,两人坐下喝茶,三皇子妃拿着丝帕挨了挨额角的细汗,她笑道:“听说梅夫人要回老家?”
“确实有这个打算,从凉州卫绕过去,从北方南下到叙州府,比原路返回京城要近些,路也好走些。”
渔娘算过了,若是往北走一趟,就算现在出发都必须快些,否则等到大雪封路,她就回不来了。
若是绕路南下回叙州府就不怕下大雪,从叙州府回京,她走水路也可回京城。
“这样安排挺妥当,只是梅夫人又要辛苦一回了。听说北边多沙漠戈壁,远远比不上宁夏卫这边气候好。”
三皇子妃满是心疼:“叫你一个从小娇养大的小娘子这般辛苦,三皇子只给你一箱金子,怎么做得出来。”
渔娘顿时笑了:“您给的首饰价值万金,那也不便宜。”
“那不一样。”
她给的那些首饰,是因为知道她为三皇子做事,却在草原上差点没了命才给的。
想到她后头还要去戈壁沙漠走一趟,也很不容易,三皇子妃道:“等三皇子回来,我帮你要些好东西来。咱们小娘子为国做事,没有官位没有名声,总不能连一点实在的好处都不给吧,我可不依。”
三皇子妃对渔娘道:“我是站在你这边的。”
渔娘笑着点点头:“我知道了,多谢三皇子妃关照。”
三皇子妃笑着嗯了声,她说:“惠敏应该没跟你说过我娘家的事吧。”
渔娘知道三皇子妃的父亲是以军功封爵的安南侯。安南侯跟其他几家公侯不一样,安南侯没有常住京城,身上也没有任何官职,如今在老家汝宁府定居。
“我家原是商户,后来我爹跟着皇上打天下,意外救了皇上一命,又立了功,才有了安南侯的爵位,我和三皇子的婚事也是因我爹娘之故。”
“说起来,我爹原来只是个猎户,被我外祖父看中后入赘到我外祖父家才有后头的事情。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家是我娘说了算。”
渔娘好奇:“你爹娘离开京城回老家也是你娘的主意?”
“嗯,我娘说我爹脑子不够用,留在京城说不定哪天被人下套丢了侯爵不说,说不定命都没了。不如回老家过逍遥日子。”
三皇子妃笑着继续道:“我娘还说,无论是以前还是如今的世道,小娘子若要顶门立户,在外做什么都比男子辛苦些。别的都是假的,只有握在手中的真金白银才是真的。”
三皇子妃真心关心渔娘:“我看过你写的书,我怕你身上读书人习气太重,真视金钱为粪土,对你来说那才不划算。”
在三皇子妃看来,皇上和三皇子都看重梅夫人的本事,偏偏却不肯不拘一格用人才,渔娘其他得不到,若是连真金白银都没有,那才是亏呢。
渔娘感受到三皇子妃的好意,她笑道:“您看错我了,我可是最爱黄白之物的,您别忘了,我家也是靠经商起家的。若不是我家有点家财,前朝战乱时我家就没了,我爹哪能带着一家人逃难去叙州府呢。”
三皇子妃捂嘴笑:“是我想差了。”
渔娘也想差了,头一回见三皇子妃时,以为她是个温柔贵女,没想到竟是这般性子。
三皇子妃说的几乎都是她的真心话,渔娘自然是领情的,无形中,两人关系亲近了许多。
晚上三皇子回府,身上衣裳都不换,就去正院找皇子妃。
三皇子妃笑着道:“爷放心,梅夫人那里我都安排妥当了,只是您答应给人家的好处可别忘了。”
三皇子听完上半句正要转身去换衣裳,听到皇子妃的后半句又停下,似笑非笑道:“谁是你夫君?”
“自然您是我夫君,不过咱们以后要图长长久久不是?您对人家好,其他有能耐的人瞧见了,自然会来投奔,这算是千金买马骨,您知道的。”
三皇子冷笑:“要说做生意,还是你蔡家会。”
三皇子妃笑着提醒道:“梅夫人不是你手下那些愚忠的人,她如今愿意费心做这些事,也不是冲的您,您知道吧。”
三皇子当然知道!当年贺文嘉说庶民乃天下之论,他到现在都记得。他们夫妻青梅竹马,又是同一个先生教大的,夫妻俩肯定是同一种人。
“你们是妇人,妇人最懂妇人,梅夫人那边的事你给爷处理好了,爷记你的好。”说完三皇子就去换衣裳了。
三皇子妃是个细心体贴的人,她从三皇子那儿为渔娘要了许多好处,还叫三皇子另外派了一队人马护着渔娘出行。
陆放自然是去不了,领队换成一个千户,渔娘也是满意的。
也是因为三皇子妃的缘故,渔娘离开宁夏卫时,她对三皇子的看法稍微好转了一点点,拜别时还有心情虚伪地恭维三皇子几句。
不过在渔娘心里,总体而言,马家的皇帝和皇子皇孙们,除了惠敏郡主外,其他人在她心里都不是什么厚道人就是了。
第96章 谁敢骂我夫人,报上名来……
惠敏郡主回京已经是六月下旬了,回京后她吩咐护卫把梅姐姐的信和礼物送去兰草街梅家。
贺文嘉收到信后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的渔娘过得也太洒脱了,说远游就远游,说家去就家去,都不惦记一下他这个夫君吗?
贺文嘉这一两个月来都忙得很,又要去皇上跟前当差又要赶着编书,他忙到上月端阳节时林家大表哥请他出游他都给拒了。
跟渔娘比起来,他活得堪比整日拉磨的蠢驴。哼!
想到叙州府,想到南溪县,贺文嘉怅然叹气,若不到致仕那一日,只怕很难再回去了。
以前梦想着考中举人就回家守着家业过逍遥日子,那时跟现在比起来,也不过是四五年前,竟久远得跟上辈子一般。
百无聊赖地丢开信,贺文嘉踢了下地上的箱子:“什么好东西抬进来了?怎么不收到库房里去?”
“回主子,右边箱子里装的是金子,左边两箱里装的是夫人在西北采买的物件,特意吩咐叫小的交到爷手上,叫您好生收着,夫人回来时问您要。再有,送给各家亲戚的礼夫人来不及分,叫您安排着给各家送些。”
“等她回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贺文嘉不满地撇嘴。
要去北方,还要回叙州府,这一趟走下来,等她回京时只怕都过年了。
人不在跟前,他说什么也是白费嘴皮子,贺文嘉摆摆手:“罢了,我知道了,你们且去吧。”
“是。”
贺文嘉掀开箱子,先去看金子,一个个澄黄的金元宝都是一样大小,看着像是官银,翻过来瞧,金元宝底下没有印戳,应该是融了后再打的。
渔娘在外能从哪里弄金子?除了三皇子之外,也没有如此财大气粗的人。
贺文嘉略一想就知道三皇子为何会赏渔娘这么多金子,也猜到了渔娘去西北是去做什么了。
贺文嘉担心啊,西北山高路远,风吹日晒的且不提,路上遇到拦路抢劫的才是难事。虽然有护卫,谁能保证没个万一?。
渔娘长这么大就没吃过这种苦,这回可苦了她了。
可是,再苦,也不能不去。
一是她自己想去,二是她必须要去。
渔娘到宁夏卫后给他写了两回信,贺文嘉如今也知道三皇子就是当年他在清溪村’交浅言深’的那个陆安,那可不是个好相与的人。
眉头皱成一团,贺文嘉一边想事一边忙着。
另外两箱里装的都是些好药材、花色特别的布料以及精巧的好东西,这些都是她喜欢的小物件。
也不用下人帮忙,贺文嘉自个儿把药材归到一旁,再把那些小玩意儿一件件地拿出来,欣赏把玩一遍,再摆到她的妆柜里。
收捡好写这东西后,贺文嘉满意地点点头,关上门来去库房那边。
库房正在登记入库,看着像是要忙活完了。管家也在这儿,见主子来,连忙来拜见:“爷!”
贺文嘉叫他起来:“都在这儿了?可有单子?”
“有单子。”
管家双手奉上单子,道:“宁夏那边的枸杞、甘草等药材好,采买了许多,还有宁夏卫那边皮子也不错,一共有五箱,其他各色果干杂料等有六箱子。杂料等还未仔细清点,不过送来时都写在单子上了。”
贺文嘉看完单子后就道:“选二十张上好的皮子给林家送去,枸杞之类的保养身子的药材,果干等也送一些去。另外范家那边也是一样的礼数,你看着办。”
贺文嘉把单子交给管家:“前院那边,我师父比起果干来更爱鲜果,府里平日里鲜果不缺,果干偶尔也送一盘去叫师父吃个新鲜。”
“对了,小院子里沈家那边也送些果干去。夫人不在,我又忙,沈家大哥又是个不爱麻烦的人的,你有空可多过去转转,问问缺不缺什么。”
“爷放心,我们都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