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43节
贺文嘉平日里不爱饮酒,他的酒量却是不差的,就算喝醉酒也不会乱说话,加上身边还有贺升和贺全护着,每次都能全身而退。
渔娘心疼他,叹气一声,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车帘外头传来一声:“爷,夫人,快到唐国公府了。”
夫妻俩端坐好,互相打量对方衣着,确认都没问题,这才又手握着手。
渔娘看着他的脸有些浮肿,伸手摸了一下:“唐国公府今日请的客主要是唐家的亲朋故旧,咱们来冲的是惠敏郡主和唐绍的面子,碰上敬酒的,你若是不想喝就不喝。”
“嗯,我知道。”
自家夫人跟惠敏郡主去宁夏卫那几个月,贺文嘉跟唐绍来往颇多,两人如今也算朋友了。唐绍知道他的性情,不会拉着他跟人喝酒。
到了唐国公府,夫妻俩分开走。
按例,渔娘先去后堂拜见唐国公夫人,渔娘到后堂时唐国公夫人正跟一群夫人说笑,不知道她们将才说到什么话了,渔娘进门时候就听到里头一阵哄堂大笑。
性情外放的夫人笑得前俯后仰,就连向来端庄的永安公主低头浅笑。
渔娘的目光看了一圈,惠敏郡主不在这儿。
永安公主抬头看到渔娘,忙招手叫她。
渔娘快步过去,今儿她穿着一声胭脂红金绣撒花裙,脚边的裙摆撒开,步步生莲。
“给老夫人请安,给公主请安。”
唐国公府夫人瞧着渔娘笑:“好孩子快起身,前两月听说你回京了,本想请你来府中坐一坐,碰巧我有事要出京,没见到你,算起来上回见你还是去年家中摆宴的时候了。”
永安公主笑着接话:“一年没见,您瞧着梅夫人可有变化?”
“嗯,一年不见我瞧她气质越发昂扬了,不愧是连皇上皇后也赞的聪明人儿。”
唐家二老夫人笑道:“大嫂,这话我怎么没听说过,别是你喜欢梅夫人,借皇上皇后的名头瞎说的吧。”
唐国公夫人笑看她一眼:“我可没瞎说,前儿我去宫中给老太后请安,皇上和皇后娘娘恰巧在,咱们老太后埋怨皇上皇后小气,说梅夫人一个娇滴滴的年轻小娘子在外吃了大苦啊,三皇子妃都知道给咱们梅夫人塞点好东西,皇上皇后倒是舍得不了,只会耍嘴皮子。”
众人顿时大笑,他们不敢附和唐国公夫人,只敢说还是太后她老人家大方。
“别看咱们太后娘娘不显山不露水的,实则富着呢。这人一旦手中不缺银子花呀,对人就越发大方了。”
唐国公夫人和先皇后关系好,又跟太后娘娘亲热,别人不敢说皇家的闲话,她是敢说的。
永安公主笑着说:“过几日等我进宫给父皇请安,我就把您的话告诉父皇。”
国公夫人笑道:“告诉就告诉,但是可不能忘了该给咱们梅夫人的好处。”
唐国公夫人对屋里众人道:“咱们娘们儿生来不易,好不容易出个有本事的,咱们认识一场,各位夫人都该护着她些才是。”
唐家的二老夫人笑着赞道:“大嫂说的对,这如今有了梅夫人啊,以后才会有张夫人、李夫人、王夫人,咱们女人家的路才会越走越宽敞。”
这些武将家的当家夫人们,心气儿就是比一般的女子高。渔娘不是头一会儿感受到这些身居高位武将夫人们的好意,打从心里感激她们。
“渔娘谢过诸位夫人姐姐们。”
“不用谢,咱们都是女子,自家家中也有女儿孙女,爱屋及乌罢了。”
唐国公夫人拉着渔娘的手道:“要谢你就去谢太后娘娘,那位才是真神。”
渔娘记住了。
“好孩子去,去花厅找惠敏去吧,她昨儿就盼着你来,等了许久,就是为了等着见你。”
渔娘点点头,对众位夫人行礼告退。
渔娘有一个多月没见惠敏郡主了,这会儿再见,渔娘打量她:“肚子大了不少呀。”
惠敏郡主脸色红润,她摸着肚子道:“是大了些,我听嬷嬷说,这个月份正是长肚子的时候。”
惠敏郡主叫渔娘自己坐,又叫丫头去花厅门口守着,不许叫其他人进来。
“怎么了,有话跟我说?”渔娘坐下,自在地给自己倒杯茶。
惠敏郡主神情有点严肃:“大事情。”
渔娘喝了口茶,放下茶杯:“你说,我听着。”
“前几日我娘进宫,刚巧大皇子皇长孙她们都在,皇后跟我娘说,皇长孙的五经学的极好,就是算术学得不好,前儿皇上问皇孙们话,皇长孙差点没回答上来。所以皇后想请你们家贺大人当先生,教一教皇长孙。”
“我记得皇长孙比我夫君年纪还大些?”
“大一岁呢。”惠敏郡主轻哼一声:“翰林院、国子监、太学,难道还找不到一个算术先生?你明白吧。”
渔娘自然是明白的,皇后这是看着贺文嘉得圣心,请他当先生是假,拉拢他是真。
渔娘笑道:“贺文嘉是皇上的臣子,平日里事务繁多,只怕没空闲当皇长孙的先生。”
就算要当皇长孙的先生,那也得皇上亲自开口,皇后这般私下递话,端看他们夫妻作何反应,这是行不通的。
难道皇后还以为她和贺文嘉得了她青眼,就会感激涕零,迫不及待地投奔大皇子门下?
好处都是他们的,责任却要他们夫妻担,难道皇后以为他们夫妻傻吗?
“我娘说,皇后那人大面上过得去,不过她行事终究没有国母的风范,不够坦荡大方。”
“或许是性情如此,或许是她没那个底气。”
渔娘一言点中皇后命门,惠敏郡主面露赞同:“我娘也是这般说。”
她皇外祖父心中,最爱的始终是她去世的亲外祖母。
皇后这位继后虽然生了大皇子,皇外祖父对大皇子和皇长孙也算看重,皇后心里始终是虚的。
只看皇上宠爱郑贵妃,容许二皇子一系在朝堂上跟大皇子争锋,皇后一脉占了长子长孙的名头都不敢跟二皇子撕破脸,就知道皇后心里到底多没有底气。
惠敏郡主接过渔娘递给她的茶,语气好似不确定:“我家跟皇后的关系你是知道的,你是我的好友,你不会选皇后吧。”
渔娘没好气道:“我们家除了皇上谁都不选,难道你不知道?”
惠敏郡主露出个笑脸来:“知道当然知道,这不是还要你一句话嘛。”
“现在你知道了?”
“知道了知道了。”惠敏郡主卖乖,亲亲热热道:“我就知道梅姐姐跟我一条心。”
渔娘轻哼,抬眼打量她:“真想给你一面镜子,叫你看看你这副嘴脸。”
惠敏郡主哈哈大笑:“我才不要看呢。”
渔娘也笑了起来,她想到刚才国公夫人和永安公主当着众人的面,说太后娘娘十分喜欢她,叫她有空去宫里给太后娘娘请安的话。
这会儿听到惠敏说皇后有意拉拢他们夫妻,渔娘对唐国公夫人和永安公主就更感激了。
这才是真心换真心呐。
说完正事,惠敏郡主玩笑似道:“梅大儒,你以后还收不收徒弟?”
“怎么突然问这个了?”
“我问这个,当然是看重你这个梅大儒的学识和名声,想塞个弟子给你呀。”
“谁?”
“我的小堂妹,惜娘。你应该见过的。”
渔娘细想:“你家二房那个小堂妹?黑黑瘦瘦的那个?”
惠敏郡主扑哧笑了:“没错,就是那个,她今年十岁了,就爱往外跑,家里人怎么说她也不听。我堂祖母想给她找个先生管一管她,一直没找到合适的,谁知道那丫头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你,就想拜你为师。”
“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没听你说过?”
“就是今年夏天事,那会儿你去了西北又不在京中,我上哪儿告诉你去?后头你回京都已经是冬天了,那丫头几个月没提这事儿,我都以为她忘记了,谁知道前两日得知你要来家中,又闹腾起来。”
惠敏郡主道:“跟你说这事儿也不是逼着你收徒,你若是觉得不合适,不收她也行,我们家绝不是不讲理的人家。”
渔娘脑子一闪:“先见见吧,或许很合适也说不准。”
“就等你这话。”
惠敏郡主也不跟渔娘客气,喊了声门口的丫头:“惜娘在不在外头?”
门口的丫头忙笑道:“小小姐在呢,刚才还闹腾着要进来,被婆子拦了。”
“快叫她进来吧。”
“哎!”
十岁的年纪不算小了,别家教养得当的小娘子,这个年纪已经知道许多事了,行之有度这些基本规矩都是明白的。
唐家二房这位小小姐不管这些,进来时都是跑着进来的,她看到渔娘就两眼放光,不等人说话她就跪下行大礼。
“惜娘拜见先生。”
“哎哎,不着急,你先起来。”渔娘忙伸手扶她。
惜娘不用她扶,自己个儿爬起来,冲渔娘笑:“先生瞧我可好?见到我可欢喜?”
渔娘忍不住笑:“欢喜,欢喜极了。不过你是要跟我学东西呀,还是想拜师?可跟家里人商量过了?”
“我要拜师,我知道拜师是什么意思,师同母。”惜娘这话说得特别认真。
渔娘眸子一震:“你为何想拜我为师?”
黑黑瘦瘦的惜娘站得笔直,脑袋昂得高高的:“我想习武上阵杀敌,我爹说小娘子上不了战场。不过我爹说你很好,你的本事可比千军万马,所以我想拜你为师,叫我爹夸我厉害。”
渔娘看着她昂扬的小脸,下定了决心:“我觉得你很好,不过拜师是大事,你回去问问你家里人,他们若是同意,我就答应。”
惜娘脸上一喜,扭头就跑,边跑边喊:“先生你别走,你等等我去找我爹娘。”
惠敏郡主惊讶:“你这就答应收惜娘为徒了?你不再考虑考虑?”
“不用考虑了,惜娘那孩子生机勃勃的,挺好。”
渔娘还有其他考量,她跟国公府的孙女多了个师徒名分,以后洪国公府、唐国公府、永安公主对皇后的态度,就是他们夫妻对皇后的态度。
他们拉拢不了两家国公府和永安公主,自然也拉拢不了他们夫妻。
皇后若是个聪明的,就不会再动心思。
第105章 升官儿
洪二房老爷也是武将出身,虽比不上他大哥洪国公能凭军功封侯,但打仗勇猛十分为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