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51节
渔娘抬眼正和三皇子对上,三皇子眸光深沉。
渔娘明白了,这位暗地里真把北方边疆的兵权拿到手了,厉害啊!
第111章 以退为进的敲打
渔娘听懂了三皇子的暗示,渔娘自然也知道三皇子知道她听懂了,谈完东北边境之事后,渔娘低头告辞。
等渔娘走后,陆放从屏风后走出来。
三皇子看他一眼道:“唐迁那里你可安顿好了?”
陆放点点头:“那小子是个嘴严的,做事向来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在他那儿也套不出什么话来,我就过来了。”
陆放指着门外,道:“您刚才把话说得那般明白了,梅夫人这样的聪明人,竟没有跟您献上忠诚。”
三皇子轻哼一声,若是他三两句话就把人唬住,他父皇那儿,也不会如此看重贺家夫妻俩。
三皇子倒是不介意梅夫人对他的态度,他只道:“舆图要紧,其他都是次要的。”
陆放一屁股坐下,自在地张开腿,双手拍着膝盖:“这事儿也很要紧,咱们不在京城,那两位殿下近水楼台,咱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皇上同意三皇子暗中统领北方边境的兵马,说的是暂代,虽说这是皇上对三皇子的看重,但其中未必没有其他算计。
“怕什么,只要父皇没变,我就不会变。”
外祖父曾说过,他们兄弟几个,除了几个年幼的弟弟还看不出来,长成的皇子中间,他是最像父皇的人。
若真如外祖父所说,他猜,父皇欣赏他这样的儿子,那必然是看不上大哥二哥那些手段。
三皇子神态倨傲,野心写在脸上,陆放话到嘴边又咽下。
也罢,皇上正是当打之年,身子也康健,还不到动手的时候,还能再看一看。
渔娘隔日早上要走,三皇子妃给她送了两箱首饰,用的说辞是她们女儿家互相赠送的小玩意儿,不值一提。
陆放不知为何也送了渔娘两箱东西,或许是怕送首饰引人口舌,送的是两箱金子。
渔娘觉得惊奇,这位狂放又有些心高气傲的平北侯府三公子,如今竟主动给她送礼,也真是奇了。
陆放笑说:“梅夫人虽是娘子,却肯不辞辛劳为国效忠,原是我看低了夫人,这两箱子东西,算我给夫人赔罪。”
“陆将军倒也不必如此见外。”
大面上陆放对她也算客气,他心里如此如何想她,对她又有何成见,渔娘压根不在乎。
陆放诚心送礼,渔娘自然大方收下,为了装这四箱子礼物,以及渔娘在宁夏卫买的好药材及其他土仪,渔娘命人在城里又买了一辆马车。
自然,为了路上不耽搁,为了拉这辆车,又买了三匹骏马,花费不菲。
渔娘笑着跟侯慎侯原说:“今年我再带你们一回,从明年开始,你们两兄弟就要自己出门办差,这三匹骏马到时候你们兄弟一人选一匹马,算是我这个当先生的送你们的。”
“谢过先生。”
侯慎和侯原兄弟激动又有一丝担心,他们怕自己不如先生许多,绘制出来的舆图不能叫皇上满意。
侯原期期艾艾:“以后我们绘制的舆图,先生可能替我们把关?”
“这是自然。”
侯原喜滋滋道:“多谢先生恩德,我和堂兄铭感五内。”
惜娘笑着跑过来:“先生,我可有?”
“三皇子妃送你一匹小马,我瞧着极好,你还能看上外头买的马?”渔娘笑着点她额头。
惜娘摸摸额头撒娇:“师兄有的,我也要。”
“首饰你要不要?”
“要的要的。”
渔娘拍着箱子道:“等回去了,叫你选一套好的,留着你以后长大了使。”
“哎!”
师徒四个欢喜上路,陆放军务繁忙自然不能陪他们去阴山,指派了侯慎和侯原的族叔侯林带他们去。
侯林在北方边境多年,北境一带他都很熟悉,更关键的是,边境上的各驻军对他都熟稔,叫他带路也便宜。
踏上边境后,统领队伍的唐迁跟侯林熟络起来,看起来他冷脸不好接近,他跟侯林却能说到一块儿去,不过几日,两人似乎就成了老交情似的,每到一个地儿扎营,两人的帐篷也靠的近,甚至唐迁的小厮还会顺便给侯林送饭。
阿青私下跟主子禀报:“唐大人从侯林那儿打听这边军营的部署和守将,侯林拐着弯问京城里的事,两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哼,我说呢,侯林可是三皇子的心腹,怎么会被唐迁三言两语哄过去。”
阿青笑道:“侯家子弟跟别的官宦之家不同,他们散落在各地军营里当差,家族存亡当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撇开这个,说到底也是各为其主。”
就像侯林是三皇子的心腹,京城里的侯粱和渔娘跟前的侯慎侯原,心里只装着皇上。
只要皇上还在,他们就不可能另投他主。
因此,这几日侯林跟唐迁两人互相套路,侯慎和侯原都不参与,两人都埋头读书上进。
侯慎是举人,侯原是秀才,渔娘除了教他们绘制舆图之外,也教他们科业,今年秋天侯原要考秀才,明年开春侯慎要考进士,渔娘可不许他们考得不好,败了她这个先生的名声。
两人心理压力大着呢,路上只要不下马勘探地形,两人都在心里默背文章,生怕先生抽查到他们不会的。
路上赶得紧,七月中旬,一行人到了东北朵颜卫,朵颜卫附近几个卫所的将军是出身山西的安伯霖安将军。
这位,就是唐绍给渔娘提过的,他父亲受皇后娘家钱财,他父亲半路身死后,他也受皇后娘家钱财。
只要不违背皇命,这位安将军心里,皇后的态度就是他的态度。
进城时,渔娘身上没劲儿,马车里闷得慌,她掀开车帘,刚好对上唐迁的眼神。
过了会儿,渔娘撂下车帘,跟困得打哈欠的惜娘说:“你若是太困了,一会儿到了客栈,洗洗就睡吧。”
惜娘揉了揉眼睛:“今儿不去见安将军?”
按照之前的规矩,若是在野外就算了,只要进城,他们必要去拜见当地守军将领。
“不用,咱们先休息。”
到了客栈后,唐迁也一改之前的行事,他也不出门了,就守在客栈里。
惜娘好奇:“唐将军,您今儿也不出门。”
“不出,辛苦一路了,今天晚上好好休息。”
惜娘抬头看天,这会儿才未时末吧,离晚上还早着呢。
夏天天黑得晚,这会儿确实离晚上还早,唐迁若是上门拜访,这会儿去正是时候。
可唐迁就是不去。
惜娘也不傻,她猜唐迁和先生肯定有其他打算,也就不多问了,叫了水洗漱,就去先生屋里。
渔娘这几日胃口不好,脸色也倦倦的,惜娘进门时正好看到医女给先生把完脉,正在说话。
“夫人的脉象已经很显了,小的学艺不精,估摸着,大概不到两个月。”
渔娘的小日子一向准,五月底时只来了一点就没了,后来出发去宁夏卫,六月干脆没有,这会儿才七月中旬,算一算一日,那肯定没到两个月。
阿青忙道:“主子,东北咱们也快走完了,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后头的路程咱们慢着些吧。”
医女也说:“夫人的身子骨自小就健壮,身子骨养好才能叫您这样折腾。前些日子你起卧都精神,那就不提了,这几日身上不舒坦,就要注意着些了。”
叫医女说,若不是很急,夫人很该在此地歇息几日,把精气神养回来再出发。
惜娘听得半懂不懂的,问:“先生生病了?”
渔娘笑:“哪里就生病了,就是不太舒坦,仔细休养几日就好了,药都不必吃。”
惜娘忙拉着先生的手:“医女说的是这个意思?您别哄我。”
“不哄你,这几日你若是想出城跑马你就去,我要在此地歇两日看看情况再说。”
渔娘虽然赶时间,但也不会用自己的身子和肚子里的孩子冒险,当缓则缓。
孩子还未满三个月,怀孕的事不好往外说,只渔娘身边的丫头婆子知道,她们暗自护着主子,主子的吃穿用度都尽量妥帖些。
安全方面也要上心些,阿青把林剑心叫到一边嘀咕了两句,林剑心立刻下去找贺瑞,叫贺瑞安排好主子身边的人手。
贺瑞带着贺家梅家的护卫走了,留下唐迁安排士兵巡视客栈周边,又吩咐他的贴身小厮,有人来访再禀报他。
东城外的卫所里,安家的私卫已经从城里往卫所跑了三趟了,听完禀报,安将军问:“你说唐迁没去将军府?”
“没去,那位梅夫人也在客栈里歇着,没给咱们府上递帖子。”
副将冷笑:“唐迁不过是京卫指挥使一个从五品小官儿,不说见到将军,就是见到我,他也要上来拜见的。之前他从阴山一路过来,哪个军营他们没去拜见?怎么就要对咱们另待了?”
“将军,叫属下说,他就是看不起咱!”
旁边一个谋士笑着又添了一刀:“唐家是国公府,咱们这些头颅系在腰带上的人,哪里值得唐家的少爷高看的?”
“哈哈哈,唐家小儿也就是运气好,得了祖上恩荫。若是咱们安老将军还在,哪里轮得到他在我们跟前放肆。”
身边属下越是为安将军不平,安将军心里的疑虑越是深,唐家可是皇上的死忠啊,还有那位梅夫人,也是皇上看重的人。
有句话叫看人下菜碟,唐迁那小子这般区别对待他,是不是皇上那儿,对他有意见了?
安将军顿时冷汗直冒,他收皇后娘家的好处,可不代表着他敢跟皇上对着干呐。
他要敢如此,底下的士兵就敢反了他。
“快,牵马来,本将军要回城。”
第112章 渔娘回京
强将手下无弱兵,能在当今皇上手下混出头的,还能在边境领个主将的职位,就算他们身上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肯定没有傻的。
安将军这人心细得很,加上他拿皇后娘家的好处心虚,他没自信一定能瞒过皇上,所以唐迁这一来就冷待他,反而叫他心里惊得坐不住了。
远离朝廷的边军怕什么?他们最怕皇上怀疑和厌弃。
安将军快马加鞭到客栈,见客栈被围得紧,连忙亲自上前:“还请小哥通报一声,就说安伯霖来访。”
守门的正是唐迁的亲卫,他上下打量安伯霖一眼,似笑非笑道:“原来是安将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