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寒门首辅养成记>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58节

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58节

  “世家真到头了,陈方进他们什么事都不做?不阻止?”
  消息不全,只能胡乱猜测罢了。
  三人说着话,已经到国子监了,今日国子监门口围满了人。外头人都在问梅博士家的马车可到了?
  惠敏君拍拍渔娘的手道:“管他们真的假的,是故意的还是假装的,总之你该拿到的好处到手了。”
  那确实是。
  “先生,先生,您怎么不等我们。”
  渔娘还未下车,惜娘和两个师兄骑马赶来,惜娘从马上跳下,有些着急。
  “你们来了。”
  渔娘有些心虚,她今儿抬脚就跟惠敏走了,倒是把三个徒弟忘了。
  惜娘轻哼:“好在我和师兄机灵,总算骑马赶过来了。”
  外头许多人在,渔娘不好说话,只道:“你们来得正好,跟我一块儿进去吧。”
  渔娘下马车,走到国子监大门前,身后围观的众位夫人娘子们激动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梅博士!”
  有人大喊渔娘,渔娘回身笑着跟大家摆摆手:“今日天气热得很,都早些回去,别晒中暑了。”
  “梅博士不用担心我等,我等想看着您进去。”
  “对,梅博士快请进吧。”
  渔娘笑着点点头,扶着阿青的手进了国子监的大门,她听到耳边传来又一阵欢呼声。
  惠敏郡主小声问:“我记得你前日就来过国子监了吧。”
  “那时候消息还未传开,京城里的人也不知道啊。”
  惠敏郡主今儿陪着来,主要是怕国子监的里师生欺负了梅姐姐,她特意来撑腰的。
  渔娘的出现打破了女子不得当官,不得进国子监的规矩,渔娘进去了,惠敏郡主、任二娘子、惜娘等也跟着进门了。
  惠敏郡主的身份特殊,加上祭酒大人没交代,门房拦都不好拦,就让几个女子都进去了。
  一行人簇拥着渔娘走中堂进去,走到底,一个转身消失在国子监的屋舍花草掩映中。
  门外有个小娘子欣羡,拉着她娘的胳膊问:“娘,等我长大了,也能进国子监?”
  那位夫人笑道:“你以后跟梅博士一样厉害,指定能。”
  女子当官,女子进国子监,原本以为是捅破天的大事,竟就这么云淡风轻地成了。
  渔娘带着徒弟进学舍教书,一节课后,她的学识无可挑剔,那些暗中想看她热闹的人,彻底偃旗息鼓了。
  估计也是怕了皇上的刀,哪日就砍在自己脖子上,不管真老实还是假装老实,都规矩得很。
  后头,乡试放榜,去外地监考的主考官副考官也跟着回京了。
  贺文嘉回京当日家都没回,就跑去宫里替自己夫人道委屈,皇帝问了问他浙江的事,问过后也没赏他,只叫他滚。
  滚肯定是不会滚的,贺文嘉扭头去了翰林院。他去的时候正是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
  贺文嘉跟大家打招呼,十分不见外地问他夫人被欺负的事,一副他要亲自上门报仇的架势。
  “得了吧,你夫人嘴巴比你尤甚,没有旁人插手,谁说得过她呀?”
  “当时我就在后殿,我听你夫人那语气,若不是孔克己一直叫唤,求皇上做主,你夫人何止骂他又蠢又毒,还要骂他不忠不义,孔老大人一把年纪脸被打得啪啪响,也挺可怜的。”
  贺文嘉不满道:“你们站哪边的?”
  蒋雪村把他还未整理好的折子丢贺文嘉面前:“你们家这是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自己看看,你先生联合十多位大儒上书,呵,这些大儒骂人一个比一个脏,专戳人脊梁骨,咱们同情孔大人几句还不行?”
  郭有德郭老大人坐在他惯常坐的角落,笑着慢慢悠悠道:“贺大人,我若是您呀,这会儿就家去歇着。左右圣心在你们这儿,那些人倒霉的日子还在后头。”
  贺文嘉一肚子歪主意过来,结果还没张口就听同僚们笑讽,他一拍脑袋:“得了,那我大人有大量,得饶人处且饶人。”
  “哈哈哈,这不就对了嘛。”
  郭有德今儿心情好,多说一句:“贺大人你如今也是当过乡试副考官的人了,二十出头就是户部郎中,身上还兼着翰林院侍讲的差事,你前途无量,该把全副心思用到差事上才对,别为一点小事枉费心力,不值当。”
  “多谢郭大人指点。”
  贺文嘉出门准备家去,蒋雪村站起来:“我送送你。”
  蒋雪村送贺文嘉到门外不算,一直送到衙门外大街上,贺文嘉上马车,他也跟着钻进去。
  贺文嘉瞥他一眼:“有事?”
  蒋雪村笑了笑,往贺文嘉那边蹭了蹭,贺文嘉躲开:“你有事儿赶紧说,别磨叽。”
  “我想知道,你去浙江当监考官,为何接触浙江三大家族?”
  “你从何而知?”贺文嘉不动了,他看蒋雪村的眼神颇有深意。
  蒋雪村立刻道:“别误会,你知道的,我夫人是浙江人,上月我丈母娘过寿,我差遣家中管事去浙江送寿礼,我家管事认出你来,回来才顺嘴提了一句。”
  蒋雪村又解释道:“我岳父岳母家虽然比不上浙江本地三大家族,到底也是大族,他们也担心国策的事,我这个做女婿的,自然要关心一两句。”
  贺文嘉推他下马车:“没必要关心,国策怎么定的,下头人怎么办就是。”
  “哎,咱们可不是寻常友人,一句话都不肯透露?”蒋雪村拉着他不肯松手。
  “蒋雪村,你今年是不是过得太顺遂了,想给自己添点堵?”
  “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你是朝廷官员,不是包打听!耳朵若是伸得太长,小心被人耳朵连脑袋一块儿剁了。”
  蒋雪村被赶下马车,站在大太阳底下,他只觉得后背发凉。
  王苍不回翰林院了,贺文嘉去了户部,左士诚去了刑部,冯亭最近也常去吏部打听外缺估计快走了,他们这一批剩下一个肖秀根本比不得他,他最近好像是有些猖狂了!
  坏了,坏了!
  唉,也不算坏,好在还没坏事发生。
  贺文嘉进宫时,贺宁远和阮氏夫妻俩已经回到家中,带了许多礼物回来。其中给大儿子一家的多是些衣料、首饰、摆件等物。给小儿子一家的,多是些温补的食材及布料。
  多日前,贺宁远夫妻听说渔娘归家了,还怀孕了,高兴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阮氏当是就说要回京。
  他们回来的半路上,又听说渔娘被皇上任命为正七品国子监五经博士,两人更是大喜过望。
  好不容易回来,阮氏一进门就拉着渔娘不撒手,不住地说:“我们不在家,可苦了你了。”
  渔娘笑道:“我可没受苦,在外头有阿青伺候,回家了还有大嫂关心,我心里可舒坦呢。”
  阮氏回京的路上,不知道听了多少人议论渔娘,船在淮安码头停靠时,阮氏还跟一个说渔娘不好的书生吵起来。
  这时渔娘说她哪里都好,阮氏自是不信的,她叹气:“你爹娘和师父师娘若是收到你送去的信,肯定心疼极了,都怪我们没有照顾好你。”
  “娘,您这是哪里的话,我只要在您身边啊,就觉得哪里都好。”渔娘笑道:“您别提这些事情了,过几天我去国子监上课,您跟我去瞧瞧?”
  “我也能去?”
  “能去,白大人体谅我不易,答应我可带人进去照顾,您若是不嫌弃,随时都可以去。”
  阮氏笑道:“那我肯定要去瞧瞧,那些读书人若是不讲理,我非要替他们爹娘管教管教不可。”
  贺宁远无奈笑道:“你们婆媳俩说得热闹,都没人管管我?”
  说话的工夫,贺文茂和孟氏夫妻俩进来,贺文茂笑道:“爹,您这么大了还要人管?”
  贺宁远瞪眼:“哼,你不在家读书,来这儿做什么?”
  “读书也需要休息。我过来是想问问爹娘,你们家来都不回去,抬脚就来梅家,若不是门房看见你们进后院禀报,我都不知道你们回来了。你们觉得这合适?”
  贺宁远扭头假装没听到大儿子的埋怨,问他:“安安怎么没来?”
  “出门玩儿去了,那丫头在屋里怎么可能待得住。”
  父子俩玩笑几句坐下喝茶。
  孟氏过去跟渔娘一块儿坐,婆媳三人许久未见,也说得热闹。
  贺文嘉归家,还没进门就听到屋里的说笑声。
  四个多月没见渔娘了,信上说因怀孕在外奔波瘦了不少,他站在门口望向渔娘,回京的这些日子,好似养回来些了。
  渔娘看他站在门口打量她,只觉好笑:“傻子,外头不热?”
  贺文嘉迈脚进门,结果脚下一趔趄。
  “哎,你小心。”
  贺文茂离门口近,赶忙扶住他,笑道:“怎的,要当爹了,欢喜晕了?”
  贺文嘉不好意思,他刚才一直想渔娘,还没想孩子的事。
  “身子可舒坦?还吐不吐?外头有没有人气你?你别生气,孔克己不在京城,改天我有空闲了,我去山东曲阜孔家骂门去。”
  贺文嘉走到渔娘跟前,一连问话,好几个问题渔娘都不知道该怎么回他了。
  阮氏见这傻儿子只觉得好笑,也不打扰他们夫妻了,起身拉着贺宁远走了。
  贺文茂和孟氏也识趣,只说晚上一块儿用晚食。
  这会儿午食都还没用,说晚食实在是太早了些。
  贺文嘉笑道:“爹娘哥嫂都走了,我陪你用午食。”
  渔娘这几日胃口不错,不过她吃得清淡,贺文嘉跟着她用饭,吃了几口觉得没味儿,叫厨房炒一盘酸辣口味的菜来。
  一会儿菜来了,贺文嘉连吃了几口觉得满足了,又伺候渔娘用饭,屋里没留下人,这时候夫妻俩才好说话。
  两人头一件说的就是朝臣弹劾她的事,贺文嘉道:“闹一闹也好,皇上说你是贤能之人,师父她们又替你说话,你以后的地位谁敢不承认?”
  贺文嘉也知道这中间掺杂了许多其他算计,有些是他知道的,有些是他不知道的,不过他觉得这些都不要紧。
  渔娘也如此认为。
  “不说我了,说说你,怎么好端端叫你去浙江了?”
  “安徽之后,不就轮到浙江了么。”
  渔娘放下汤勺,抬头看他:“叫你去?”
  “不一定,户部的账册还没料理好,我去不去说不准,不过田知府肯定要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