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养成记 第167节
贺文嘉脑子里那根弦一下拉紧,他快速翻着账册,很快发现不对劲:“这些武器足够武装十万人之众,怎么私兵才两万人?”
“他们还有其他隐藏人手!”
大晋朝从南到北已经被清了一遍的,如今只剩下江西和福建这两地还没清过,难道人都藏在这两个地方?
“不一定,福建靠海,只要有船,去哪里不方便?”
贺文嘉思忖再三,急道:“田大人,证据我会使人送回京。”
田国柱厉声道:“不行,你必须亲自去,别人去我不放心!”
“田大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我怕其中有诈!”
如今北边虎视眈眈,若真把证据安全送到京城,以皇上的脾气,肯定会分兵挥师南下。
“万一,我是说万一,万一这是陈家设的圈套该怎么办?”
田国柱也明白过来了,贺文嘉的猜测若是真的,那陈家肯定跟鞑靼有勾结,这事情就大了。
一个不好,大晋朝就将陷入风雨飘摇中。
贺文嘉想的对,必须先探清陈家的底细!
第123章 谋反之路
武夷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南邻九连山,北接仙霞岭,青峰林立,碧水相绕,绵延上千余里。
既走不得江西和福建,贺文嘉命识路的侯慎带着三个贺家的护卫从山里往东北方向去,直奔浙江仙霞岭,再从浙江把证据送回京中。
山里多雨雾,纵使有侯慎带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
贺文嘉乔装后带着人悄悄下山进入福建境内查探时,侯慎四人在山里突遇暴雨,正在找山洞躲雨。贺文嘉险些被陈方进的小儿子陈留毓抓住时,侯慎四人才将将走到仙霞岭。
此时,已经是三月下旬了。
唐绍早已回京当差去了,惠敏郡主带着儿子小五,在贺家的温泉庄子里住了半个月了,没有要走的迹象,她家的护卫倒是又来了五十人守在外围,把庄子围得铁桶一般。
渔娘笑着问惠敏郡主:“怎的不回京?”
惠敏郡主笑哼一声:“那你怎么不回京?”
“我这有家有口的,老弱妇孺一大家子,这会儿回京可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嘛。”
“我也一样啊。”
平头百姓不知道,唐家洪家这样的顶级门庭还能不知道吗,京城眼看着就要乱起来了。
她如今怀着孕,儿子又还小,不赶紧找个安全点的地方躲着,还能如何?
惠敏郡主笑容淡淡,摸着肚子叹气道:“我爹娘,还有我祖父祖母他们,他们都走不了,不管如何,都要留在京中。”
渔娘皱眉:“你们两家的其他孩童呢?”
“年十五以下的,前两日被送回族中祭祖。年十五以上的,要留在京中跟家族共进退。”
惠敏郡主道:“惜娘前两日也被送去潼关了,领着家中姊妹弟弟们回乡祭祖。”
再有十来天,就是清明节了。
渔娘心里陡然紧张起来,已经到这个份上了吗?
惠敏郡主笑道:“放心,唐绍说边境有三皇子和四公六侯的后人驻守,鞑靼打不过来,京城再闹腾,那也是朝廷里的事情。”
惠敏郡主的话并没有安慰到渔娘。
春天真的来了,京城连下几日雨,纷纷扬扬的,下雨天好瞧是好瞧,就是有些冷,倒春寒又使京中病了好些人。
每日要上朝的老大人们最遭罪,身体好的勉强撑一撑,身体不好的只能告假在家休养。
这次倒春寒降温太快,连向来体壮的皇帝也病了。据说高烧不退,皇后衣不解带日日在皇上跟前伺候。
皇上病了,公务还得办,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大皇子和皇长孙这几日进了内阁。
二皇子隐而不发,朝中局势愈发压抑。
宫中的事渔娘只是隐约听说,她也管不了,她只顾得上眼前的事。
林氏病了,风寒好几日不见好,夜里突发高热。渔娘见状,天一亮,立刻使人去太学,叫在太学读书的弟弟梅羡林归家尽孝。
同时,渔娘给大舅舅林家送帖子,大舅舅和几个表哥要忙公务来不了,大舅母和表嫂表弟妹带着家中小辈前来探望。
大舅母黄氏不怕被传染,亲自到床前探望,她叹道:“妹妹生病还记挂着我们家,真是多谢了。”
林氏轻咳一声:“大嫂若真要谢我,不如留下多住几日,有娘家人在这里,我心里也舒坦些,说不得病也能快些好。”
黄氏笑道:“放心,我这个当大嫂的一定好好照顾你,咱们姑嫂难得有空闲碰到,正好一块儿亲香亲香。”
清明节前一日晚上。
京城内城外城的城门关闭后,街上突然出现许多兵马,一时间甲胄刀剑相撞的沉闷声,马蹄在宽阔街道上的奔跑声,隐隐的低喊声,叫内城各官宦人家人心惶惶。
一群肥硕的灰鼠从水沟里顺着墙壁爬上屋檐,小小的老鼠眼里闪过一片火光。
唧唧!
大群兵马往皇城去,押后的兵马进城后突然分兵冲向各坊官宦人家,巷子里街道上突然响起哭喊声。
影影绰绰的火光闪过,鲜血染红了地上湿漉漉的青砖。
公侯聚集的西泉坊去了许多士兵,可国公府侯爵府的人不是好惹的,纵使家中男丁不在,当家主母坐镇,指挥着家丁护卫,也能杀的那些叛军进不了门。
叛军?
呵呵,二皇子可不会认,他明明是清君侧的忠武之军。
午门洞开!
太和门大开!
二皇子昂头阔首骑马冲进太和门,勒着缰绳在太和殿外的广场上纵马狂奔,放声大笑,肆意跑了四五圈才停下。
二皇子朗声高喊:“父皇,儿子前来拜见!”
朱红色威严的太和殿的大门缓缓打开,大皇子缓缓从太和殿的阴影中走出来,走到火光照耀之下。
“父皇正在休息,二弟,有什么话就跟为兄说吧。”
看到病弱的大哥从太和殿里走出来,二皇子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随后他又狠笑一声:“大哥在真好,免得弟弟还要找你去。”
大皇子微微笑道:“二弟这是知道父皇下旨命我为太子,特意前来拜见?”
“你为太子?”二皇子指着大皇子狂笑:“父皇选你这个病秧子为太子?”
大皇子冷声:“孤乃嫡长子,孤为太子,乃是天经地义!尔等还不前来拜见?”
大皇子话声一落,太和殿两侧小门冲出来两队禁卫军,个个都拉满了弓,只要大皇子一声令下,就能把二皇子射成刺猬。
大皇子摆出这般架势来,二皇子反而不怕了,二皇子拍掌笑道:“皇后不愧是皇后,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竟还笼络了这许多人马,不枉费你们母子在宫中这许多年的经营。”
“不过可惜呀,没用!”
二皇子眼神好,他看到了禁卫军身上的血迹,他了然笑道:“为了制伏父皇身边的人你也损失不小吧,跟我打,你输定了!”
兄弟俩都打得清君侧的主意,二皇子指责皇后给父皇下毒,大皇子指责二皇子勾结世家谋反!
这里没有外人在,说什么都不重要了,谁赢,谁能控制住宫城,以后谁说的话就是真的。
史书上都说边疆重镇是百战之地,可若真要细细论起来,因皇权而生,因皇权而亡的宫城,才是真正的血流成河的百战之地。
屠戮,砍头,一箭穿心,鲜血淋漓,各为其主,从龙之功,百死无悔。
太和殿外的每一块青砖都沾上鲜血,兄弟对峙,刀剑相向。
此时,宫门之外,叛军皆被斩首,该死的人死得透透的,不该死的人,总能撑到京卫司的兵马前来平叛。
鲜血黏腻,唐绍一脚跨过去,领头的指挥佥事前来禀报:“世家的人都跑了,只有陈方进没走。”
“都死了谁?”
“名单还没统计出来,已经知道的,詹事府和常家、萧家、张家几乎全族被屠。”
詹事府是大皇子的人手,常家是皇后的娘家,萧家是大皇子妃的娘家,张家是皇长孙妻族的娘家。
“除了这几家,可还有哪几家倒霉了?”
“除了这几家之外,其他几位皇子的母族也被杀了不少。”
三皇子的母族是平北侯府,平北侯府跟西泉坊其他几家公爵府联合御敌,没什么损失。其他几位年纪比较小的皇子们,住在其他坊市的母族就没这个好运气了。
不得不说,二皇子下手够狠毒的!
若不是黄雀在后,皇后和大皇子,肯定斗不过二皇子。
“带上陈方进,进宫。”
“是!”
大皇子和二皇子两方在太和殿外杀得血流成河,同时两人也没忘记宫里还没成年的弟弟们,都分了人手前去了结。
按照他们预计,这时候去后宫的人手该回来了,但是一个人都没回来。
大皇子和二皇子都察觉出不对劲来,还没等他们张口,训练有素的禁军从大门侧门进来。
大殿外的所有人,不论出身,全部处死!
二皇子一个矮身躲过横刀从马背上下来,慌张在地上滚了一圈,滚到太和殿台阶下。
隐在黑暗中的太和殿,突然亮堂起来。大皇子若有所感,缓缓回头,背后的太和殿里光亮熠熠。
此时,本应该中毒昏迷的父皇,正端坐在皇椅上。
内阁阁老,六部九卿重臣分列两边。
大皇子脸上勉强挤出个笑来:“儿臣,恭贺父皇身子大好。”
皇帝看都不曾看他,冷声道:“把二皇子带进来。”
右腿被砍了一刀的二皇子如同死狗一般,被拖进来,扔到皇帝跟前。二皇子挣扎着试图站起来,始终不成。
“老二当年给老大下的毒,如今又下到朕的饭食里。朕没想到,为了弄死朕,抢夺朕身下的皇位,你们兄弟竟然还有联手的一日。”
皇帝这句话一出口,大皇子就知道大势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