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找不到这边,那应该就是没什么事,既没什么事那就没什么需要禀报的。
  所以王章想说的应该不是这些,苏挽烟没有说话,等着王章继续开口。
  果然,接下来便听王章继续禀道:“只是,除了我们的人,好像还有其他人在阻挠御林军搜查,我们的人暂时没办法分出精力去查探这些人的来路,草民担心……”
  “其他人?”苏挽烟抬眸,想了想,眸光微亮,难道是驰恩?
  因为在这京城里面,除了余南卿旧部,他们不可能再有什么帮手,长公主的驸马不可能,他们才有过一面之缘。
  而且听驸马的状况,他自己在长公主府都如履薄冰,不可能帮得了他们。
  她想到每次她有难的时候,苏驰恩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这次定也不例外,肯定是他!
  苏挽烟忙道:“必要的时候注意一下他们的情况。”
  虽然苏驰恩对京城很熟悉,但现在面对的是御林军跟元和帝派来的刺客,他都还是个孩子,就怕不小心有个三长两短的,她这辈子都要后悔死。
  王章闻言,“是”的一声领命,没有一点怀疑。
  下去前,王章又看向正昏迷不醒的余南卿,终究是没问出口,匆匆退了下去。
  苏挽烟知道这些人担心,但在余南卿醒来之前,她也很难保证什么。
  系统的医术毋庸置疑,但看到余南卿虚弱得不能再虚弱的身体,她也不敢在他们面前打包票。
  搜查的进度一再受阻,派出去的御林军被扰得像无头苍蝇一样,在黑暗中到处乱窜,京城那么大,光一个片区就够他们窜很久。
  宫里的元和帝久久等不到消息,怒得砸了好几个茶杯。
  等到他们醒悟过来这是圈套时已经为时已晚。
  派出去搜查的御林军组与组之间消息递交不及时,因为多方的扰乱,各组信息更是错乱不堪。
  甚至每个组都坚信自己跟踪到的信息才是真的,其余的都是对方放出来扰乱视听的。
  御林军统领听得一个头两个大,信,又怕这些消息是假的白走一趟,浪费搜查的时间,不信,更怕放走了余南卿跟苏挽烟,没法跟皇交代。
  混乱之下,御林军统领一边派人继续追踪这些虚假的消息,一边只能把这些事情一一上报元和帝。
  元和帝这回是气得差点掀桌,让御林军统领马上将士兵召集起来,按原来的计划一户一户去搜查。
  然而这个时候,已经到了黎明前夕,赶早的百姓从床上匆匆爬起来,要出门到田野里采集晨露。
  原因无他,是因为八月一日这天,是民间的天医节。
  在民间,天医节有天灸的习俗,百姓会在黎明前到田野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墨研成汁,点于儿童的心窝以及四周,名为‘点百病’。
  除此之外,百姓还会用这些露水和老桃叶混在一起做成桃叶膏,桃叶膏能治疗腹中积郁病,所以对于请不起大夫的寻常百姓来说,今日是一个能驱百病的大日子。
  平日的城门,一般都是卯时准时开启,但特殊情况会做特殊处理,就比如天医节这日,百姓会赶在黎明前前往田野,所以城门会比平时早开半个时辰。
  可是今日不知怎么的,寅时都快过了,城门还没有开启的动静,眼见天边已经亮起了一抹鱼肚白,百姓没办法,匆匆忙忙在城里找能采集露水的地方。
  卯时一刻,赶集的百姓已经在城门外面排起了队。
  今日城门开得特别晚,排在城门外的百姓忍不住开始昂首张望,都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人群中起了细微的议论。
  城中的百姓出不去,城外的百姓进不来,难免要起幽怨。
  渐渐的,晨阳升起,街上百姓越来越多,忙着赶集的,摆摊的,互相透露去处采露水的,而这个时候,挨家挨户搜查的御林军就显得十分显眼。
  所到之处都吸引了无数的百姓驻足观看,被查的平民恐慌不已,看热闹的百姓不嫌事大,又因今日是天医节,还有担着祭品的百姓前往庙宇祭拜的。
  短短两三刻钟不到,整队整队的御林军就在街上寸步难行,好不容易拨开一条路,转眼又被后面不知情况的百姓堵了上来。
  “娘娘,天亮了。”王章躬着身子,禀报的声音极轻。
  这里是暗室,里面除了烛火,没有一丝阳光透进来,苏挽烟只觉得这一夜在这里待得十分漫长。
  “天亮了吗?”苏挽烟抬头。
  王章点头重复:“是,已经卯时了。”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不知怎地,明明刚刚还好好的,可提到‘已经卯时’时,王章眼眶涌上一股温热,他们竟真的拖到了天亮,整整一夜,那么长的时间,无一伤亡。
  他们剩下的人本来就已经不多了,换作从前,他们定只会死斗一番,两败俱伤。
  苏挽烟看向床上的余南卿,没有醒的迹象,即便是醒了,他现在也什么都做不了。
  苏挽烟起身,舒展了手脚龇牙咧嘴的伸了个大大的懒腰,一夜没睡,又绷紧了神经,这会儿稍稍放松下来就困得不行。
  “王师傅,去把你们的人都叫回来,今天,我要让你们所有的人,都光明正大的活在元和帝的眼皮子底下!”
  第93章 抢占先机
  皇宫。
  元和帝待在养生殿一晚没睡,当晨阳升起,他听到派出去的人还没抓到余南卿时,压了一晚上的怒火终于在这一刻迎来的爆发。
  “你们这群混账!”元和帝抓起茶杯,狠狠的砸向前来禀报的士兵:“你们竟还有脸来见朕!你们该提头来见!”
  只听见“嘭”的一声,迎着元和帝的怒火,那士兵跪在地上连动都不敢动。
  “他们人在哪?”元和帝气得脸色通红:“乐段人在哪?把他们给朕叫回来!”
  站在一旁哆哆嗦嗦的刘仁才忙道:“回皇上,御林军统领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只是今日天医节,城中赶集的百姓颇多,耽误了许些时间,乐统领此时定还在搜寻恭亲王的下落,可要奴才派人一并叫回来?”
  刘仁才声音越说越小,小心翼翼的试探着元和帝的意思。
  元和帝抄起一本折奏直接狠狠扔他脸上:“饭桶!蠢才!一群没用的东西!整整一个晚上,连余南卿的人影都没找到!如今天已大亮,他还找什么?找到了又能如何?”
  难道要他众目睽睽之下把余南卿杀了吗?
  退一万步讲,他现在真的命令乐段把余南卿杀了,那他派出去的御林军干什么用?百姓都是傻子吗?
  御林军都出动了却连个刺客都抓不住,京城的百姓会怎么想他这个帝王?
  让天下人质疑在这天子脚下,一国亲王遭遇刺杀他这个皇帝却是个一点办法都没有的蠢货吗?
  一个下半身完全瘫痪的废物,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元和帝一想到这两点,脑袋就被一股气血充斥。
  这么简单的事,却用了整整一个晚上都没把他们杀掉。
  简直岂有此理!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刘仁才被元和帝的震怒吓得连忙跪地。
  只见眼前的元和帝越想越气,当真就想把眼前的桌子掀了。
  这么想着,也这么做了,可是当他要把桌子掀翻的时候,两眼突然一片昏花,脑门一疼,踉跄着眼见就要倒下。
  刘仁才吓了一跳,连忙起身把他扶紧:“皇上!龙体要紧啊!百……百官还等着您上朝呐!”
  经刘仁才这么一提醒,本来要晕倒的元和帝浑身一震,生生把心里的怒意忍了下来。
  自登基以来,他以勤政治国,从未缺过一日早朝。
  这不仅彰示他对掌握权力的欲望,也享受百姓对他勤于朝政的称赞。
  所以即便发生再大的事,早朝他是一定要上的。
  元和帝敛了怒意,哪怕此时一脸疲态,还是压着上涌的气血吩咐:“把乐段叫回来,此事到此为止!”
  也只能到此为止。
  这次京城围剿,算是他自己在打自己的脸面,余南卿被刺客刺杀的消息一出,京城百姓都会陷入一阵惶恐。
  大理寺,宗正寺,京兆府等肯定也要彻查这次的事,他还得找个替死鬼把这锅背了,好给百姓跟恭亲王府一个交代!
  是了!那些余南卿的余党,便把这次的事都推到他们身上!
  即便找到了替罪羊,元和帝还是闷闷不乐。
  这次刺杀过后,他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再对余南卿有什么动作,至少要等这次刺杀的风头过去再说。
  一想到余南卿跟苏挽烟跑了,元和帝还是觉得心脏一抽一抽的在疼!
  怎么会跑了!
  怎么可能跑得了!
  他派出去的可都是百里挑一的影卫啊!
  元和帝窝着一肚子的怒气,乐段跟御林军统领还没回来,他就不得不黑着脸色赶去上朝。
  然而,当他黑着脸一脸严肃的坐在龙椅上,百官正朝他朝拜时,一个小太监从一旁匆匆赶来,附在刘仁才耳边悄悄说了什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