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好。”余南卿声音轻柔,忍不住垂眸,薄唇轻点了一下她的脸颊。
苏挽烟抬手捂住脸颊那抹湿润,缓缓睁眼看着他:“得,被你整清醒了。”
余南卿像吃了糖般一脸意犹未尽,伸手掩了她的双眸,笑着哄道:“是我的错,你闭上眼再睡片刻。”
他清楚只要苏挽烟有睡意,她便能很快睡过去。
果然,才没一会儿,苏挽烟又进了梦乡。
早朝,百官需在卯时起身,在天微微擦亮的时候抵达皇宫,最晚不得超过辰时。
元和帝会在辰时一刻进殿。
早朝的内容便是百官禀奏各司事宜,也就是所谓的汇报工作。
这些内容大部分都会在上报的折子上写道,有些官员也会握着一些重要的信息,以第一手消息禀报元和帝,就是为了争取功绩。
京城官务繁多,所以整个早朝,一般没有一两个时辰是不会结束的,要是有些官员拿着一些小事小题大做,争执之下要的时间可能会更久。
余南卿其实并不急,他之所以卯时起,是因为要把苏挽烟的早膳准备好。
最近跟厨子学了一道八珍糕,已经备了好些天的食料,今日刚好能试试。
苏挽烟最喜吃稚羹,现在烧制,刚好能在天亮前做好。
余南卿在脑中构思着早膳的食谱,一边往小厨房走去。
现在的余南卿既没有兵权也没有实权,哪怕他腿疾痊愈,元和帝也没有要给他职务的意思,所以余南卿现在在京城就是一个闲散王爷。
既是闲散王爷,所以余南卿上朝与不上朝都显得没那么重要。
只不过当他出现在金銮殿时,元和帝跟众臣还是小小的惊讶了一下。
惊讶是因为元和帝从来没提过余南卿要上朝的事,而余南卿身为亲王,为国分忧算情理之中。
只是这举动的众人眼里,就好像要过来跟元和帝分权一般。
众臣都这么想,更别说元和帝。
只见他本就黑沉的眸子闪过一抹厌恶,无缘无故的,余南卿怎么会出现在朝堂?
他想做什么?
此时是巳时三刻,而殿中好巧不巧,议论的正是百幽谷谷主一事。
余南卿神情自若,在百官轻微的议论声中步到中央,朝元和帝行了个礼:“臣,见过皇上。”
行完礼,也不等元和帝开口,便自顾自的站向大殿左边的首位。
那里本来是站着柳丞相的,柳丞相见状,不得不后退一个身位。
第220章 家内事
元和帝没开口纠结他为什么会来,他知道现在朝中没有人能牵制得了余南卿,而他因是帝王,又与余南卿是明面上的兄弟,若天天在百官面前纠结这些小事只会失了身份。
所以他即便再不愿,也只能默认他的做法。
阴郁的眉头下一秒便舒展开,笑道:“三皇弟,你来得正好,朝中正讨论着你的事,你也来说说。”
余南卿也不废话:“百幽谷谷主未到。”
刚才在进殿的时候就已经听他们在议论。
无非就是在说他存有私心,百幽谷谷主到了京城,也不让她去给长公主治病而已。
元和帝拧眉:“可是朕听说,你口中的百幽谷谷主已经到了京城。”
“代掌谷主,皇上若不计较,也可叫她给长公主先看看。”余南卿不急不慢道。
此话一落,元和帝就犹豫了。
如果余南卿不让邱南嫣给长公主看病,他还有发作的理由。
然而余南卿什么辩解都没有,只顺着他们的意,倒叫元和帝什么都说不出来。
代掌谷主,那医术定没有真正的谷主精湛,他若同意余南卿这番说辞,治不好也推不到余南卿身上。
这时,一旁的柳丞相开口:“百幽谷代掌谷主半月便行至京城,百幽谷真正的谷主却要一月,王爷,这难道不是他们怠慢?”
“皇上若觉得怠慢,届时治他们的罪便好,与臣无关。”
“……”这话叫众臣一时无语。
这是什么意思?
甩手掌柜,把人叫来了却不负责?
“这人难道不是王爷叫来的?”柳丞相拧眉。
余南卿看向柳丞相:“厨子做好了饭,难不成还要喂到你嘴里?”
“这……这……”柳丞相被怼得哑口无言。
元和帝适时制止:“好了,既然百幽谷谷主未到,朕可以再等等,只是……”
他凛眸看向余南卿:“三皇弟该知道,朕能等,长公主的病可不能等,若不能将长公主治好,届时就是朕也不得不追究你的责任。”
这些天太医院的太医几乎都围着余听宜转,宫里什么好物好药都用尽,但得到的答案却都是束手无策。
哪怕真的养好了,烧伤的疤痕都不可能恢复,嗓子也已经被废,根本不可能再发出声音,更别说被挑断的手筋跟脚骨。
现在余听宜别说是开口说话,就连拿笔都成问题。
想要余听宜把余南卿的罪状写出来简直难上加难。
他实在想不通也不愿承认,前往猎场时余听宜人还好好的,再次回京却成了一个废人。
偏偏,他还抓不到余南卿的罪证!
到底是从小一同长大的亲妹妹,元和帝不心痛是不可能的。
“百幽谷谷主的医术皇上无须质疑。”他缓缓抬眸:“长公主之事既已有定论,那恭亲王府的事,皇上也该给臣一个交待。”
“噢?”元和帝眼里闪过一抹提防:“三皇弟这话何意?”
余南卿不疾不徐,从袖袍中拿出一个红本:“这是皇后送至王府的纳妾名单,不知皇上知不知道这事。”
“呵呵。”皇上打着哈哈:“皇后就爱瞎操心,不过她这么做也不无道理,偌大的亲王府只有王妃一个人操持,未免太累,皇后也不过是为三皇弟着想罢了。”
“嗯,臣也觉得是。”
元和帝眉头动了动,根本猜不透余南卿想做什么。
拿着名单上殿,那肯定是对纳妾一事有异议,但他又顺着他的话接茬,他到底想说什么?
余南卿却一点都不心急,打开红本扫了一眼,又看向殿中众人,最后目光落在柳丞相身上:“没想到柳丞相也有意与本王结亲。”
柳丞相为官数十载,什么场面没见过,面对余南卿的话,他面不改色:“女大不中留,小女仰慕王爷已久,微臣这个做父亲的,自然要替她打点着。”
实际是东施效颦,将一个庶女过继到了嫡母名下,跟当时苏挽烟代嫁的情景一模一样。
区别在于,柳丞相递上去的这个庶女,算府里正儿八经的闺中小姐,没有苏挽烟那芝麻烂谷的事。
这份名单,皇后事先就暗中给他看过,所以他心中早就有了度量。
余南卿跟元和帝是死对头,这一层,柳丞相不可能不考虑。
而且,这种事稍微一查就知道,余南卿要知道他被这么小看,肯定就不会选他们丞相府的人,这个柳丞相是有准备的。
“督御史府千金?”余南卿饶有兴致:“秦小姐似乎跟王妃有些过节。”
侍御史浑身一抖,什么?
秦……秦淑慎怎么会在名单上?
看他的样子就知道,这份名单他并不知情,忙出列说道:“回王爷,不过是小女子家家打打闹闹罢了。”
直接回避了秦淑慎在名单上的事。
这可不能传出去,要是传出秦淑慎在余南卿的纳妾名单上,他女儿还怎么嫁人?
从他表情就能推测出,这份名单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
不过短短一刻,百官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很丰富,有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则已经冒了虚汗。
要是余南卿把这些人一个一个读出来,那京城过半的女子怕都要沦为笑话了。
他是要把朝中所有人都得罪一遍吗?
“三皇弟。”元和帝拧眉:“都是些未出阁的闺中女子,你这般不顾她们颜面可不妥,到底是皇后的主意,有事你可与朕私底下商量。”
“臣不管这名单上都有谁,臣只说一句。”余南卿轻轻合上红本,抬头笑道:“你们送一个,臣杀一个,送十个,杀十个,你们送多少,臣便杀多少。”
此话一出,元和帝顿时沉了脸:“三皇弟,此事非儿戏,你身为亲王,所生子嗣皆为皇族,为皇室开枝散叶乃是正统,容不得你肆意妄为。”
余南卿笑意不变:“皇上怕是误会了,臣并不排斥纳妾。”
“……”元和帝脸色更阴沉。
只听余南卿笑道:“进了王府便是王府的人,要杀要剐也是臣的家内事,区区妾室而已,臣玩腻了自然是要扔掉的,到底是些玩具,难不成还要当个宝贝?”
第221章 各怀鬼胎
这意思说得很明白,进了王府,他就是把人杀掉,他们也奈何不了。
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他们若执意要送,那就是他们的问题,跟他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