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这一层奴婢还没问呢,明日奴婢再去打听打听。”
正说着,黄叶手里捧着几件冬衣从门外进来:“娘娘,您看这几件如何?”
苏挽烟伸手轻掀了几下,京城四季分明,八九月入秋天气就起了寒凉,到十月入冬更要备好御寒的冬衣。
黄叶手里捧着的几件冬衣都是苏挽烟喜爱的款式,点头:“嗯,就这几件可以了。”
黄叶微微福礼,捧着衣裳继续收拾。
冬衣是天气冷的时候穿的,京城的秋日还用不太上,披风可以多备几件,届时可以换着搭配。
“娘娘若这个月出发,八月中旬便能抵达京城,那到了京城岂不是还要待上两月?”
“早出发也有早出发的好处,咱们不赶程,可以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回京嘛。”
就是余南卿刚颁布减税政策就要离开馥城那么久,馥州的官员对这一政策并不看好,她担心余南卿离开的这段时间,馥州会有什么新状况。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既然余南卿能陪她回京城,那断是做好了应对之策,她就不想那么多了。
“是。”秋叶福礼:“娘娘若没什么事,奴婢也去忙了。”
“嗯,不必太麻烦,很多东西京城也有。”
“是。”
苏挽烟执起茶杯小抿了一口,想了想,还是合上桌上的书本,起身去了小药房。
虽说大喜的日子送药不好,但她最擅长的还是医药方面的事,上次离京时给许意暄跟代知宛留的百解丸不知道有没有派上用处。
趁着这次回京,她再给她们准备一些。
自苏挽烟说要回京,余南卿倒少有的勤奋了起来。
出发的日子定在了七月初十,因为苏挽烟想在馥城过七夕,她跟余南卿约好了到城外郊游踏秋。
七夕这日,馥城城外的月老庙格外热闹,大家都喜欢在这日去庙里求姻缘。
苏挽烟跟余南卿郊游的地点,刚好就在月老庙的后山上。
为免跟城里的大家小姐挤同一条道,苏挽烟临近中午的时候,才跟余南卿优哉游哉的出发。
不过让苏挽烟没想到,去的时候确实没跟富家千金撞上,但上到月老庙的时候,却正好碰着这些千金小姐返程。
一见恭亲王府的马车行驶在月老庙的山道上,许些大家小姐临时改变了行程,要在月老庙里用完午膳再回去。
这些个千金小姐是什么主意,苏挽烟没心思探究,因为现在余南卿在马车里非要给她挽发髻。
本来她就已经扎好了长马尾,出来踏青就应该轻装上阵,方便活动。
扎好的头发余南卿硬是想将它拆散,苏挽烟紧紧的捂着头顶上的马尾辫,拂开余南卿伸过来的手:“这样就行了你别整那么多花样,我觉得这样就挺好的。”
余南卿哪里依:“最近学了个新样式,烟儿让我试试。”
苏挽烟拧眉:“刚才还没出门的时候你不说。”
“未曾想起。”
苏挽烟无语:“天天这么忙还有时间研究发式呢?”
“见到好看的,便记下了。”余南卿兴致勃勃,细声央求:“烟儿便随了我,可好?”
“不要。”苏挽烟跟余南卿拉开距离,紧紧靠着车壁:“我现在这样方便,你少动手动脚。”
“烟儿……”余南卿抿唇,连眉眼都黯了下去。
苏挽烟别过脸:“懒得理你。”
月老庙的后山金丝桃开的正艳,苏挽烟跟余南卿下了马车,郁郁葱葱的林子刚巧开辟了一条不宽不窄的山道。
只见,苏挽烟原本那长长的马尾还是被卸了去,取而代之的是被简单挽起的发髻,发间以一根珠钗装饰着,清新而淡雅,与苏挽烟今日一身简练的衣裙十分相衬。
苏挽烟提着裙摆,气呼呼的走在前面。
反观余南卿心情似乎很好,正提着食盒紧步跟上。
月老庙的后山有一园林,是经庙里的和尚简单修剪跟打理过的,站在山中园林往下看,能将月老庙的全景尽收眼底,是各富家千金公子都喜欢驻足的好去处。
当苏挽烟爬到顶时,便见这里已经有人捷足先登,看来趁着七夕踏秋的并不止她一个。
好在,山中园林修得够大,这其中还有长廊凉亭,只见那些个千金小姐三三两两坐在长廊处,时而细语时而欢笑。
也有人在草坪里摆了桌子,席地而坐,小煮着清茶,赏花共饮。
人都是三五成群的,期间也能见着几个公子哥,但一眼望去全都是莺莺燕燕。
细看,还有几个成双成对的。
“我还以为没什么人呢。”余南卿这几天奔波,本来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跟他独处,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的。
“娘娘,奴婢瞧着那处不错。”秋叶指向一处。
苏挽烟抬眸望去,只见临着山壁一处建有一圆形石桌,石桌周围还有几张石凳。
倒是奇怪,这么好的一个位置居然没人霸占,苏挽烟勾唇:“那我们就去那里。”
第458章 赠花祈福
然而等苏挽烟过去,才知道这个位置为什么会没有人,刚往石桌旁一站,一阵猛风顿时吹得她发丝凌乱。
原来这里正对着风口。
这山上的风一吹,像是要把苏挽烟的头吹掉。
余南卿高大的身形往苏挽烟面前堪堪一站,顿时将大部分的风都挡在了身后。
每每这种时候,苏挽烟都觉得安全感满满。
正巧,这时凉亭里的人刚好要走,苏挽烟忙指挥:“秋叶黄叶,你们快去霸位置。”
“是。”
苏挽烟眉眼间净是灵动,余南卿看着她的眼神藏着宠溺,勾起的唇角从刚才开始就没放下来过:“不必着急,午膳时分,他们会陆续离开。”
他们本来就打算在午膳的时候带着点心出来吃的,跟这些人的时间并不冲突。
“说是这么说,但是咱也不能提着东西一直在这里等啊,有座肯定是先占为敬。”
眼见为叶跟黄叶已经将小炉垫子什么的摆好,她拉起余南卿的手:“快过来。”
凉亭里的风微微吹着,让刚刚走了山路的苏挽烟感觉十分舒爽。
余南卿打开食盒,将准备好的点心一道道的摆出来,苏挽烟早就饿了,伸手捏了一块玫瑰花糕就吃进嘴里。
“慢些。”余南卿给她倒了杯水:“仔细噎着。”
“只带了点心,估计都不够吃,等下我们回去的时候再找个饭馆搓一顿。”
“依你。”余南卿笑道。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的女声突然响起:“民女见过王爷,见过王妃娘娘。”
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凉亭里的惬意。
苏挽烟回眸,只见一个小家碧玉的女子,手里捧着一枝刚摘下的绣线菊,轻柔细腻的垂眸说道:“方才民女见山中清菊开得正好,又逢今日是祈福之日,民女触景生情,心中不免起了感慨,便折菊一枝,想送予王爷与娘娘,望王爷与娘娘莫要嫌弃。”
苏挽烟听得眉头一皱,这什么意思?
这女子她是第一次见,她并不认识,今天七夕,跟这菊花有什么关系,她感慨什么?
苏挽烟一头雾水。
这时,秋叶轻悄悄的在苏挽烟耳边提醒:“娘娘,绣线菊的花语就是祈福,送您绣线菊,便是为您与王爷祈福的意思。”
苏挽烟这才恍然,但又起了疑问,小声道:“可是今日是七夕啊,她给我们祈什么福?我跟王爷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夫妻,不可能再求姻缘吧?”
秋叶一噎,抿了唇,这她就不知道了。
纵使疑惑,但苏挽烟也不能让人就这么跪着,示意了一下黄叶。
黄叶这才上前把她捧在手里的菊花接过。
绣线菊花朵长得小,却是一串串的长,这么拿在手里还挺好看的。
苏挽烟端了仪态:“你有心了,快起来。”
那女子垂眸:“谢娘娘。”
随即便在贴身婢女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苏挽烟这才看清她的模样,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身着淡雅,画着柳叶细眉,朱砂挑染着珠唇,妆容精致又惹人怜爱。
因着余南卿跟苏挽烟的身份,早早就引发四周的关注,前面还是悄悄侧目,如今这一幕,倒让周围的人光明正大的看了过来。
“你叫什么名字?”苏挽烟问道。
“民女白娇娇,见过王妃娘娘。”
“今日七夕,你赠花祈福,我想问问,你给我与王爷求的是什么福?”
那女子抬眸,轻扫了余南卿一眼,脸上起了抹红晕,轻声细语道:“民女听说,王爷与娘娘伉俪情深,然而,王爷与娘娘如今却未有所出,民女忧心,所以今日前来,是特意为王爷与娘娘后嗣求福的。”
“……”苏挽烟听到这话顿时哑然,还以为遇知己了,没想到是冲余南卿来的。
苏挽烟抬头看了余南卿一眼,只见他脸色已经肉眼可见的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