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老杨家的儿媳大着肚子站在院里,帮着自家夫君打下手。
王婶一喊,她就忙推了推自家丈夫,小声道:“是苏神医!苏神医来了!”
老杨的儿子杨冲,是个憨厚能干的壮汉,这会儿正从堆着冰窖中取冻菜,他娘子是个外村的,刚嫁到这村里一年多,比较腼腆,跟村里人说话都是轻声细语的。
杨冲回头一看,真是苏挽烟跟余南卿,忙放下手里的活:“苏神医!余公子!早啊!”
苏挽烟笑声回应:“早。”
说着,苏挽烟跟余南卿继续往坡上走。
杨冲的媳妇忍不住又推了他一下。
杨冲挠着头,不好意思的叫唤了声:“那个,苏神医跟余公子吃了没,没吃到我们家吃啊!我们家早饭刚做好,还热乎着呢!”
苏挽烟笑应:“我们先走走。”
“诶,好。”
杨冲的媳妇听着心里着急,抿唇小声:“你快说呀。”
杨冲为难,但看着媳妇已经九个月的肚子,一咬牙:“苏神医,我家媳妇快生了,生的时候……您能不能过来看看?”
苏挽烟跟余南卿已经走到了坡上,还差几步就要过了杨冲的楼宅,闻言驻足回头:“可以啊,等今日得空我便过来看看。”
一听这话,杨冲心里那块大石就落了地:“诶好!谢谢苏神医!谢谢谢谢!”
苏挽烟笑着,拉着余南卿继续往山上走。
其实杨冲不说,她也一直在留意他娘子的胎。
只不过这家人似乎有所顾虑,一直没过来找她号脉,后来从旁打听到,老杨家的食物囤得不够,今年恐怕只能靠村民接济才能度过这个冬天。
所以没有多余的礼能拿出手,便一直没过来找苏挽烟。
不说苏挽烟,村医他们也没去找过,前些天杨冲媳妇肚子疼,以为要生了,但因为没拿得出手的东西,硬是在家挺着,想要等见红了再叫人。
后面却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许是面子过不去,又或是不想白受人恩惠,哪怕村民告诉他苏挽烟是免费给村里人看病,也没见他过来。
这类人,苏挽烟也拿不准,只怕她巴巴上门,还损了人家的自尊心,所以一直都只留意着。
今日杨冲开口,苏挽烟反而松了口气。
不知是不是心里想着这事,苏挽烟走着走着,就走到了村医家门口。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自己都愣了,因为相比村子其他楼宅,村医的家地势比较偏,正巧村医周围的几户人家都搬离了村子,把本就偏僻的住处显得更孤寂。
苏挽烟拉着余南卿的手正要走,就见村医刚好从屋里出来,里面拿着一串短炮。
村医是个看上去四五十岁的男人,头戴兽皮帽,身上穿着御寒的棉衣,脸上留着稀松的胡子。
在见到苏挽烟那一刻,村医也是一愣。
他忙收了鞭炮上前:“苏神医?余公子?你们怎么来了?可是上次给的药不够?我家里还烘着一些,正好你过来,进去瞧瞧?”
一听有药,苏挽烟便来了兴致:“好呀,就是怕您不方便。”
“哪里哪里!”村医笑逐颜开:“快请快请。”
村医名叫杨中和,除去村长,算是村里比较有学识的。
虽然他医术不算精通,但让苏挽烟佩服的是,他的那身医术都是他自学的,大病大灾看不了,小病却得心应手,像风寒咳症这些,他大多能把个八九成出来。
还有他针灸也自学得不错。
除了疑难杂症,久郁成病那些问题去不了,给这村子的村民看病是足够的。
而杨中和似乎也知道这一层,在苏挽烟救下那名摔断腿的老人时,他本来还想跟苏挽烟学学医术的。
但他发现他与苏挽烟之间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开刀接骨这些,他自认自己连学习那个的能力都没有,纵使有,也非一年半载能成。
第488章 大年初一
与其学个半桶水祸害人,还不如不学,守着自己本身的那点医术,至少能不能治人自己心里还有数。
屋内,药房,一个大锅上放着数层大蒸笼,锅下烧着火,蒸笼间的热气徐徐往外冒。
苏挽烟左右观察了一下,连连点头,干烘的手法十分专业。
杨中和也是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的:“这会儿还不能揭锅,不过昨夜有一批烘好了的,您可以看看。”
杨冲他媳妇快生了,苏挽烟正好想找些药材,听郑中和这么说,她连连点头:“麻烦您了。”
“这边请。”
药房后面,还有个晾药的房间。
一进去,一股中草药的味道都扑面而来。
苏挽烟兴致勃勃的又挑又拣,余南卿默默的跟在她身后,看着她的眼眸带着宠溺的笑意。
挑好药材,付了银钱,苏挽烟才拉着余南卿慢悠悠的回了住宅。
回来的时候,邀他们进屋吃早饭的人不在少数,苏挽烟一一拒绝,倒是问人借了点鞭炮,想着回去也放一放,算是应节。
然而,两人还没回到住处就碰见了村长,好像是专程在门口等着他们的,一见苏挽烟跟余南卿便笑道:“苏神医,余公子,你们去哪了,我在这等你好久了,一起上我家吃早饭去。”
因着过节的缘故,早饭这一顿会特别丰盛。
村长家早早就预了苏挽烟跟余南卿的份。
“这……”
苏挽烟还没拒绝,村长便又开口:“前些天不是说了,过年到我们家吃饭去,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二位了。”
苏挽烟已经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来,吃饭是指……整个年都到他家吃吗?
不是只吃一顿?
余南卿看向苏挽烟,像是在等她做决定,苏挽烟笑了笑:“那走吧。”
村长家是个大家庭,除了他跟村长夫人,膝下跟他一起住的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又娶儿媳,两个儿媳又生了娃娃,共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
苏挽烟到时,就见堂屋已经摆了一大桌子菜,因着家里人多的关系,显得有些闹哄哄的。
饭是村长夫人跟两个儿媳操持的。
席间听村长夫人说,他们还有个大儿,离村好多年了,现在很少回村子,入冬前他们还收到他们家大儿的信件。
苏挽烟好奇,顺口问了一嘴。
但这时村长咳了两声,显然是不想让村长夫人多说,如此,苏挽烟也不好再打听下去。
吃完早饭,苏挽烟又陪他们聊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依村长夫人的话说,这村子冷清,大过年的也没什么活动,天气冷大家也只能窝在家里聊家常。
有小孩子的倒还能热闹些,能看着他们到院子堆堆雪人,追逐打闹,其余的便什么都没了。
这一层,苏挽烟也深有体会,这村民找她做得最多的事便是聊天。
回到住处,黄叶已经把炭火燃了起来,把堂屋烘得暖暖的。
“娘娘,您回来啦?”黄叶笑着福了一礼。
苏挽烟打了个哈欠:“今天起得太早了,我上去睡个回笼觉,中午你唤我起来。”
“是。”黄叶领听:“那奴婢将炭火端到二楼去。”
余南卿这时开口:“我陪烟儿。”
苏挽烟抬眸看了他一眼:“阎弓衣的事不急?”
“不急。”先把年过了再说。
闻言,苏挽烟没有异议,趁着还早,脱下外袍,解了发髻便躺到床上睡觉去了。
另一边,阎弓衣所住的地方。
“放我出去!你们放我出去!”
关押阎弓衣的房间门已经被锁死,房间的窗户也用钉子钉住,住宅楼四同还有守卫把守着。
“余南卿!我曾祖父救过你的命!你这是恩将仇报!我不会放过你的!”
被关了一天一夜,见外面一点动静都没有被气得半死,她抱胸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看着桌上早上送来的早膳,突地咬牙一脚将桌子踢翻!
只听见一阵破碎的声音,送来的早膳全都散落一地,出好大的声响。
然而即便她闹出这么大动静,还是没有人进来看她一眼。
周围的村民见住宅被这么多人把守着,也很识趣的没有多嘴去问。
夜晚团圆夜,苏挽烟拎了村民送来的熏肉跟冻菜就准备去了村长家。
“王爷。”临出门前,田中揖手,细细的唤了一声。
苏挽烟见状笑道:“那我先去,你一会儿跟上。”
余南卿却一把将她的手牵住:“烟儿无需回避,不是什么要紧的事。”
她不是回避,她是单纯不想管那么多。
苏挽烟也没解释,便听田中说道:“阎小姐把送去的饭菜都摔了,到现在滴粮未尽。”
这是要闹绝食?
本来不想管的苏挽烟冷然一笑:“明日起不用给她送了,就让她饿着。”
村民的食物本来就吃一口少一口,她倒好,给她送过去还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