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余南卿缓缓迈步,紧随其后。
  苏挽烟睁眼,入帘是一间偌大的房间。
  房中的陈设简单,只有一些安置物件的柜子,他们从房中的地面出来,洞口要比王府的藏书阁小上许多。
  田中上前把房门打开,房外是厅堂,田中出去没多久便折返回来,恭首:“王爷,已经到了城外。”
  苏挽烟拍了拍余南卿的肩膀:“放我下来。”
  余南卿把苏挽烟放下,苏挽烟小跑着出去,入帘便是一方宽阔的草林,草林傍着山陵。
  而她眼前是一座院子,前院围着栅栏,身后的房子显得普通。
  “王爷,娘娘。”田中绕了一圈回来,禀道:“后院安置了马车,看样子已是多年未用,后院的储仓堆放了许多干粮。”
  这四周就这一家民房,像是特意建造的,房中的陈设也已经布满灰尘,不管怎么看都是用来跑路用的。
  “这里不错。”余南卿对看到的结果很满意。
  苏挽烟睨了他一眼,问田中:“这是哪里,离馥城有多远?”
  “属下马上去查。”
  “那我们……原路返回,还是?”苏挽烟回头问余南卿。
  余南卿上前牵起她的手:“既来了,四处走走?”
  “看天色,快到午膳时间了。”苏挽烟犹豫,却见余南卿一脸的兴致勃勃,无奈咽下了要回去的话,笑道:“行吧,陪你。”
  房屋的后院有一条平坦的小道,小道刚好能容下一辆马车通过。
  苏挽烟踢踏着小道上的小石子:“这路是专门铺过的。”
  不然早长满野草了。
  余南卿的目光一直落在远方,视线这边看看,那边看看,苏挽烟瞧见不由好笑:“在想什么鬼点子?”
  “鬼点子?”余南卿愣。
  笑道:“没想到这个词竟会用在我身上。”
  “不然呢?”
  “烟儿更合适。”
  苏挽烟给他递了个无语的眼神。
  余南卿笑道:“这附近,很适合藏人。”
  他嘴里说的藏人,可不是普普通通的人,比如军队什么的。
  “事情会波及到馥城?”苏挽烟好奇。
  “只是以防万一罢了。”
  苏挽烟扬眸,定定的看着余南卿,余南卿注意到,好奇:“怎么了?”
  “我也去。”
  余南卿微怔,自然知道苏挽烟指的是什么。
  “今天来逛密道,不就是想把我留在馥城,自己去京城吗?”
  被苏挽烟猜对心思,余南卿抿唇。
  苏挽烟见他这样子,也不纠缠:“算了,不让去就不让去,我也就是提这么一嘴罢了。”
  余南卿脚程快,她跟着只会耽误行程。
  余南卿眉头不由舒展:“烟儿待在馥城,旁人才不知我离开。”
  “知道了知道了。”苏挽烟语气有些敷衍。
  余南卿轻笑:“回去我给你做牛乳羹。”
  “今天想吃炖牛肉。”
  “好。”
  “红烧茄子,炒鲜笋,凉拌猪皮,菌鲜汤……”
  余南卿笑容宠溺,一一应着:“好。”
  这里离馥城约有二三十里地,苏挽烟在密道里走着的时候,还不觉得过去了那么长时间,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余南卿全程背她的缘故。
  不过想想,他们吃完早膳就进了密道,出来的时候已经差不多是午膳时分,也就是说他们在密道里走得算慢了。
  毕竟密道黑,还有几段机关。
  苏挽烟跟余南卿回去的时候,刚好遇到了一位拉着板车的伯伯,苏挽烟花银子买下了那伯伯的板车跟骡子,与余南卿就这么坐着板车回了城。
  回到馥城他们也没急着回府,是在城里找了家酒楼,用过午膳才回的府。
  刚回府,王章就迎了上来,将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交到余南卿手里,而随之一同交给余南卿的,还有吕忠策的手令。
  余南卿本还想多陪一会儿苏挽烟,却被苏挽烟一把推去了书房。
  余南卿跟苏挽烟说的话并非敷衍,他确实希望苏挽烟留在馥城,待他离开馥城后,苏挽烟可以帮他隐瞒他离开了馥城的消息。
  七月一过,马上又是中秋节。
  忙过一段时间的余南卿,八月初时竟意外的闲了下来,每日都在府里陪着苏挽烟。
  第529章 中秋祭月
  书房也不待了,军营也不去了,还计划着八月十五跟苏挽烟一起到城里游玩。
  而苏挽烟,这段时间迷上的做武器,拒绝了余南卿的邀请。
  八月十五这日,王府做了月饼,府中的小厮丫鬟都能领到中秋福利。
  主院这边,偏房,苏挽烟正在画一把武器的图纸,这图纸她已经改了好几版,今天把最后的细节标注上,就算把最后的一步也画完了。
  另一边,她已经让秋叶去找了城里的师傅,这其中还需要加什么功能,或是有什么做不了的,等工匠师傅来了再打算细细商讨。
  “烟儿当真不去?”余南卿在旁边,看着她对着图纸看了又看,写了又写,引诱道:“今日城里有燃灯会,还举行了祭月仪式,方才府尹送来的奏上说,今年的花车巡游格外盛大,烟儿不想去看看。”
  苏挽烟头也不抬,笑道:“瞧你说的,我看是你比较想去。”
  “难得空下来……”
  苏挽烟小手握着炭笔,把最后一行小字写完,才抬头:“你别诓我了,前些天吕将军频频送来消息,你每次看眉头都不由自主的拧下来,倒显得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
  “……”余南卿抿唇,闻言也不争辩,转了话题:“那烟儿想做什么?我陪烟儿。”
  “你这不是看得到嘛。”苏挽烟继续低头写写画画。
  余南卿前几日就看过她画的,正是因为苏挽烟迷上了做这个武器,所以才想带她出去走走。
  “烟儿想要什么样的武器,与我说便是,军营里哪般没有?”
  “明知故问,那些刀枪剑棒我哪个拿得起,别贫嘴。”
  说来,苏挽烟又抬眸:“你是不是有什么计划?怎么非要我出府呢?平日里你也不是这么多话的人啊。”
  “……”余南卿一时沉默。
  苏挽烟也不在意:“可惜了,我也不用墨,不然还可以叫你帮帮忙。”
  “烟儿用炭笔写的字好看。”是细细的草笔,不是什么大家字迹,却十分轻盈有力,连笔顺畅,且每个字神形清晰。
  “这是模仿的,看到一本民间撰字,觉得这字好看,适合用炭笔,就仿了下来。”当然,仿得不全,加了一点自己的习惯在里面,但苏挽烟很喜欢。
  余南卿恍然:“难怪,与烟儿以往的字有所不同。”
  他坐在苏挽烟旁边轻托着腮,原本落在画纸上的目光,游移到苏挽烟的脸上。
  她想很早的时候,苏挽烟做事情的时候总是格外专注,专注到旁若无人,而现在,苏挽烟却还能分出心神与他闲聊。
  这不由让余南卿觉得,自己的地位在苏挽烟心里又更重要了一分,这么一想,心里那点到城里游玩的急迫与期待一下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偏房陷入了一阵寂静,只有苏挽烟在纸上书写的声响。
  下午,城里的工匠前来王府,与苏挽烟商讨打造武器的事。
  当工匠师傅拿过图纸的时候,眼里不由闪过一抹惊叹,苏挽烟一个外行人,居然能把图纸画得这么详细,其中细节注释一应俱全。
  其中的小机关更让工匠师傅哑然,工序全都是正确且可行的,而他需要费心考虑的,就是材料与做工的问题。
  说是商讨细节,其实全程都在听苏挽烟说,因为方方面面的事,苏挽烟能想到的都已经写了下来,包括里面有些比较难的地方,都标注了疑问。
  他只需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就行。
  因着效率,工匠师傅在府里待的时间不长,临走前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声:“敢问娘娘,您可是学过工技?”
  苏挽烟愣了一下:“没学过。”
  她好奇:“怎么了?可是有不妥之处?”
  工匠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没有没有,是草民多嘴。”
  正是因为没有不妥之处,所以他才觉得震惊,毕竟他学这门手艺,光入门就花了几年的时间,做到如今这样精进而精,又花了十年到数十年不等。
  如今人老了才被人称得上一声师傅。
  苏挽烟没学过,就能画出为样精细的图纸,如果她去学,成材不过分分钟的事。
  这话,他自然不敢说出口,在他面前的可是恭亲王妃,夸她有工匠之资也不知该是褒是贬。
  苏挽烟让秋叶将工匠师傅送走,眼见天色临近黄昏,双手握着小拳大大的伸了个懒腰:“走吧。”
  余南卿怔了怔:“烟儿要去哪?”
  “你不是邀我到城里逛逛吗?”
  余南卿一听,眸光顿时亮了:“烟儿答应了去花灯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