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看她多高尚,为了帮如懿洗清冤屈可谓是尽心尽力,她都要被自己感动哭了。
养心殿中,李玉心中焦急,刚将皇帝收起的手串找到打算调换,慌乱间却将装着假手串的锦囊系了个死扣,半天解它不开。
无奈,他只好用牙去咬,却不小心脱了手将锦囊掉在了地上。
他弯腰去捡时,那锦囊又被踢到了柜子底下。
此时皇驾再慢也到了养心殿外,进忠担心李玉还在里面磨蹭,想给他提个醒,高声道:“停轿。”
殿内,李玉听到了进忠的声音,他三两步跑到窗前,果然看到皇驾已经到了养心门外。
“这个凌云彻,不是让他拖住皇上的吗!”
李玉一边抱怨,心中越发焦急,趴在地上将锦囊掏了出来,用力咬断了锦囊的系带将手串掏了出来。
魏嬿婉终于追上了皇驾,在养心门前道:“臣妾请皇上万安。”
“令嫔?”皇帝下轿,“你怎么来了?”
魏嬿婉手中提着食盒道:“臣妾怕皇上今日多饮,早备下了醒酒汤,方才刚让人去取时您就走了。臣妾怕您受风,所以急忙送来。”
“还是你贴心。”皇帝道,“拿进来吧。”
魏嬿婉与进忠交换了个眼神,跟着皇帝进殿。
第134章 没她得散
皇帝带着魏嬿婉进来,正巧撞见步履慌张,满头大汗的李玉。
“你不是去传戏了吗?怎么回来了?”皇帝见他神态可疑,问道。
李玉道:“回皇上的话,奴才传了戏,想着皇上喝了不少酒,怕夜风着凉,就说拿条盖毯给您送过去。”
魏嬿婉见他这副样子便知道这时间没有白拖。
要是没她帮忙,估计如懿这一家子得散。
但是有她就不一样了,好心的婉婉会送他们整整齐齐地去见阎王。
皇帝一心都在如懿身上,也无意追究李玉,只看着手中的寿字红笺。
魏嬿婉将盛着醒酒汤的食盒放在桌上,也不取出汤碗来催皇帝喝,只故作无心问道:“皇上,您看的这是什么?”
皇帝道:“皇贵妃给朕送来贺寿的点心,这寿字是摆在白玉霜方糕上头的。”
李玉道:“皇贵妃禁足中还不忘给皇上贺寿,可见她对您情深义重,断不会做出背叛您之事。”
“看这寿字,像是皇上的笔迹啊。”魏嬿婉道。
皇帝道:“这个寿字,是皇贵妃模仿朕的笔迹。她费尽心思,是想要告诉朕,只要有心,她可以模仿朕的字,也可以有人模仿她的字。”
魏嬿婉一脸受教道:“果然还是皇上明察秋毫,若不是皇上指点,臣妾还看不明白呢。如此一来,皇贵妃有可能是冤枉的。”
皇帝问道:“慎刑司那边怎么样了?”
李玉道:“奴才方才问过了,菱枝什么都没招,皇上要用刑吗?若是用了刑她也不招,便能证明皇贵妃的清白了。”
现在在慎刑司里的又不是惢心,李玉连样子都懒得装。
皇帝点头道:“唯有对菱枝如此,才能证明皇贵妃的清白。”
魏嬿婉没有说话,只问道:“皇上要用醒酒汤吗?”
皇帝摇了摇头,起身从柜中拿出了那个存放手串和方胜的木盒。
魏嬿婉看着李玉那副心虚又庆幸的表情,便知道他是换成了。
“移驾翊坤宫。”皇帝将木盒交给李玉道。
“臣妾恭送皇上。”魏嬿婉跪道。
目送皇帝离开,魏嬿婉才施施然将碗中的醒酒汤倒进了一旁的花盆中。
这里头根本不是什么醒酒汤,而是她为了找由头拖住皇帝随便弄的一碗药汤。
魏嬿婉早就知道,皇帝这时候根本没心情喝什么醒酒汤。
现在手串换成了,她的鱼也上钩了。
前世,魏嬿婉为了讨好如懿,曾在养心殿前为她求情,跪到膝盖红肿,只希望如懿能够念她的雪中送炭之情。
却不想,如懿竟然根本没有一点感念之心,依旧是那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甚至对她随意欺辱、践踏,动辄施以酷刑。
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刀枪,对付如懿这样喂不熟的白眼狼,就该用刀狠狠剁下她的爪子!
“我们回去吧。”魏嬿婉对春婵和澜翠道。
天色渐暗,皇帝也到了翊坤宫中。
“李玉啊,把东西放下,你也出去。”皇帝与如懿在桌边坐下道。
李玉将盛放证物的食盒放在桌上之后匆忙退下。
皇帝将红笺拿出来道:“你在白玉霜方糕上模仿朕的字迹写下这个‘寿’字,是想提醒朕有人模仿你的字迹来诬陷你。你放心,朕已经派人去查了。”
“多谢皇上。”如懿看着那木盒问道,“皇上,这是什么?”
皇帝打开木盒,那手串和方胜正在其中。
如懿映着灯光细细看那手串,可烛光昏暗,珠子的材质无法分辨。
皇帝叹气道:“这段日子,这些东西,朕连看都不想看,于是叫李玉把它封存起来,锁在养心殿,现在既然你有被诬陷的可能,你放心,这一样样东西,朕一定会都查清楚的。”
第135章 捕风捉影?
如懿拿起那枚方胜,噘嘴道:“皇上,这洒金红梅笺确实是专供翊坤宫所用,但旁人并非不可得。臣妾若真与大师私通,为何要将菱枝的名字写在其中,岂不是自落把柄。”
她扔下方胜接着道:“至于七宝手串,臣妾从未见过。”
皇帝道:“尽管如此,可朕查问过宫女,你确实曾和大师私下交谈,举止也比一般嫔妃更为亲密。”
如懿不耐烦道:“皇上,臣妾主理六宫,和大师交谈,为的都是祈福祝祷之事,并无儿女私情。大师牵扯其中,只因有人说刺客穿着和大师相似的白袍,仅凭这一点就污蔑大师,实在是捕风捉影啊。”
“如懿啊,捕风捉影也是有阴影啊。”皇帝道,“既然他无法自证,那就只能朕查了。若是无罪便罢了,若他有罪,必当严惩。”
如懿翻了个白眼道:“那菱枝呢?若皇上真的证得臣妾和大师并无私情,菱枝岂不可怜?”
皇帝安慰她道:“你放心,菱枝不会有事的,朕对她用刑,是为了证明你的清白。”
“为何必须要对菱枝用刑,才能证明臣妾的清白?”如懿质问道。
面对她的不敬,皇帝也有些生气了:“如懿,朕看重你,与你的情分不同,可你为何总是搅进这样的事里?从前的凌云彻,如今的大师,每一次都是满城风雨,你到底懂不懂什么叫避嫌!”
如懿没想到皇帝竟敢用这种态度对自己说话,气得胸口起伏,怒道:“说到底,皇上还是不相信臣妾的清白!”
皇帝的情绪变得越发激动:“如懿,你总说自己清白,却屡屡搅进这样的污秽之事中,你考虑过朕的声誉吗?满天的流言蜚语都说朕的皇妃和一个僧人私通,你让朕的颜面何存!”
如懿飞快地眨着眼睛道:“说来说去,皇上还是最在意自己的声誉。”
皇帝急得站起身来到:“朕怎么就为了自己的声名了?如懿啊,你我情同一体,你的声名就是朕的声名,朕是为了你,为了去除我们身上的污点,维护咱们共同的声誉!如懿,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朕!”
如懿翻着白眼看着愤怒的皇帝,噘着嘴一脸倔强地不说话。
“罢了,今天是朕的万寿节,不想提这些不开心的事。李玉,将东西收走,回养心殿。”皇帝回身道。
李玉见状,忙给如懿使了个眼色,告诉他自己已经得手,换掉了手串。
如懿看了一眼盒子里的手串,起身道:“皇上,这手串有问题。”
皇帝驻足回身,看向盒子里的手串:“有什么问题?”
如懿道:“七宝中的七宝有金、银、蜜蜡、珊瑚、砗磲、珍珠和玛瑙,这串手串用的是红玉髓,而不是玛瑙。虽然这二者颜色相近,之地也相差无几,但修行之人绝不会弄错。”
她鲜红的厚唇在灯光下蛹动,定论道:“所以这手串,绝不可能是大师之物。”
皇帝蹙眉,将手串从盒子里拿起,映在烛光下细细端详,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李玉以为他是对此事起了疑心,助攻道:“皇上,这串手串并非大师修行所用之七宝,所以说,大师与皇贵妃私相授受,绝对是旁人污蔑,至于这个旁人嘛”
皇帝的目光从手串上移开,看着有意将他的思维往金玉妍身上引导的李玉,眸色晦暗幽深。
“朕方才从戏楼回养心殿时,你仿佛刚从里间出来?”皇帝沉声问。
第136章 自个儿害了自个儿
李玉不知皇帝为何突然问起这个,有些心虚道:“是的皇上,奴才当时刚给您找出毯子。”
皇帝忽然笑了,他高声唤道:“进忠!”
进忠小跑入内道:“奴才在。”
皇帝龙颜大怒道:“将李玉打入慎刑司,另传御前侍卫,封禁翊坤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