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泽芝错过了那唯一的一次机会,只好和其他人一起留在了延禧宫。
  她是目前回到延禧宫的人中资历高的宫女,今天来迎接海兰出冷宫,五福便带了她来。
  眼前红漆斑驳的大门缓缓打开,露出对面海兰的身影。
  五福早红了眼眶,扑到海兰脚下跪倒:“主儿,三年了,奴才终于见到您了!”
  海兰的眼神却在宫外众人的脸上巡视一圈,问道:“姐姐呢?”
  进保上来道:“海主儿,您得先听旨。”
  海兰看了一眼进保手中明黄的圣旨,点头道:“好。”
  但她却不跪,而是伸出手来。
  倒不是她拿乔,而是三年来她的身子已经彻底坏了,就算养了这一个冬天,也只是表面上看得过去,内里没有多少起色。
  方才端端站着还好,可若是想要跪起或行走,没有人扶着根本完不成。
  第203章 可惜
  泽芝是侍奉过海兰的,当然知道她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忙躬身上去扶着,海兰在这才在她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跪下。
  进保宣了旨,皇帝复海兰为海常在。
  封号并没有赐还,毕竟日后皇帝想到她的时候,是很难再愉悦得起来了。
  海兰接旨,在泽芝和五福的搀扶下起身。
  “额娘!”永琪匆匆赶来。
  海兰循声望去,看到了三年没见的亲儿子:“永琪!”
  尽管她只把永琪当成为姐姐服务的工具人,但毕竟血浓于水,面对这个唯一的儿子,海兰还是流下泪来。
  她想摸一摸永琪的脸,却担心自己粗糙皲裂的皮肤会刮伤孩子的脸。
  如果不是因为懿症,她会是一个很好的额娘。
  可惜没有如果。
  “永琪,额娘不在的这些年你还好吗?你和姐姐都好吗?”海兰问道。
  永琪伸手轻轻地抚上了母亲的脸,哭着道:“儿子很好,儿子和娴额娘都好。额娘,你怎么老了这么多?你这些年受苦了。”
  海兰将养了一个冬天,出冷宫前进忠还专程派人将她已经花白的头发染黑,教她不至于因形容枯槁吓到永琪。
  可是肉体的衰败是无法掩饰的,永琪依然能够发现母亲的变化,他无法想象这三年里他的母亲经历了什么。
  “额娘,额娘”十岁的孩子将脸埋在母亲的肩头,不住地呼唤着。
  “好了永琪,今天是好日子,咱们不哭了。”海兰用袖子为永琪擦干了眼泪,“额娘现在已经出来了,我们母子再也不用分开了。”
  “嗯,额娘,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永琪不断地点着头。
  海兰微笑着看着儿子道:“走,咱们去拜见你娴额娘。”
  永琪的声音还带着哭腔道:“额娘,您刚出来,还是回宫歇息吧,去见娴妃娘娘不急于这一时的。”
  海兰闻言,一瞬间止住了抽泣,蹙眉不悦道:“永琪,额娘能从冷宫脱身全仰仗你娴额娘的搭救,这些年也一直都是你娴额娘在照顾你,她对我们母子恩重如山,当然要第一时间去拜谢。永琪,你可不能做忘恩负义之人。”
  永琪不明白,这次以朱砂中毒做引子,救海兰出宫的事,从头到尾都是他们母子两个策划实施的,和娴妃有什么关系。
  况且,当初在撷芳殿时,就因为如懿的搅局,让永琪的计划差点落空,这件事现在想起来依然令他心惊。
  但是看到额娘这样坚定,永琪也无意在这个时候顶撞她。
  “额娘说得是,儿子这就与您一同去翊坤宫。”永琪低头道。
  海兰很满意于儿子的乖顺,在泽芝的搀扶下走出了冷宫门前的巷子。
  只见一架步辇正停在街口。
  海兰有些不解,她现在只是常在,是没有资格乘坐步辇的。
  永琪解释道:“额娘,这是儿子特地从皇上那里求来的恩旨。”
  正是为了求这架步辇,永琪才来晚了的。
  “好孩子。”海兰点了点头,没有推辞。
  冷宫地处偏远,以海兰现在的身体状况,想要走到翊坤宫根本不现实。
  扶着海兰上了轿,泽芝悄悄在衣袖里甩了甩自己的胳膊。
  就方才走出小巷的那几步路,海兰整个人的重量几乎都压在她身上,她的胳膊都酸了。
  泽芝的目光落在海兰的腿上,心中百感交集。
  这海常在,就算出了冷宫,只怕也是废人了。
  第204章 三年之期已到
  自从海兰出冷宫后,皇帝去延禧宫看过她一次,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她,或许是觉得海兰的样子会勾起他的无数烦心事。
  永琪与生母团聚,多年来养成的忧郁沉闷性格也逐渐好转,皇帝看在眼里,心中也十分欣慰。
  而有了海兰做助力,如懿对皇帝的影响力呈指数型上升。
  魏嬿婉有意为皇帝与如懿之间的感情推波助澜,便趁着皇帝人近中年感慨时光的机会,多次引导他怀念年少时光,重新唤起如懿与皇帝的青梅竹马之谊。
  清明祭祖宫中摆戏,魏嬿婉更是安排了一出《墙头马上》,挑了个与年少时的青樱有几分眉眼相似的戏子唱李千金。
  如果忽略掉中间皇帝差点收那戏子入后宫的小插曲的话,这个计划还是很完美的。
  经过魏嬿婉与海兰的不懈努力,双管齐下,少年郎终于回到了如懿身边。
  加上这一两年来皇帝与如懿几乎总是在冷战,同住一座宫城却聚少离多,如今倒是有了久别重逢一般的情浓。
  过了三月,琅嬅的丧期便满了三年,当初皇帝答应琅嬅,三年内不立新后。
  如今三年之期已到,恭迎凤王归位!
  最开始是朝臣派自家命妇入宫,从太后处探听皇帝的口风。
  太后这些年潜心礼佛,也不想插手这些事。
  面对命妇们旁敲侧击的探听,太后只是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糊弄过去。
  渐渐地,朝臣们也开始上奏折,称中宫之位不可长期空悬,当早立国母,以安天下之心。
  皇帝一时拿不定主意,便来找太后商量。
  “皇额娘,众臣请立皇后之事,您可听说了?”皇帝问道。
  太后笑道:“何止听说,哀家得到消息只怕比皇帝你还早呢。”
  “哦?”皇帝放下手中的白玉,接过福珈递来的银耳羹。
  “他们这些朝臣,早在正月十五过完年之后,便陆续派了自家夫人借着请安的名义,来这慈宁宫探听消息。”太后道。
  皇帝尝了一口银耳羹问道:“他们倒是精明,那皇额娘是怎么回复她们的?”
  太后狡黠一笑:“哀家啥也没说,全让他们自己回家猜去了。”
  皇帝觉得银耳羹味道不错,三两口饮尽笑道:“他们估计是在您这里碰了钉子,按耐不住又开始给朕上折子了。不过朝臣们说得也有些道理,后位空悬人心浮动,还是要早定中宫,以安国本。”
  太后道:“中宫之位,应当是皇帝圣心独裁,哀家一个老婆子,就不插嘴了。”
  皇帝却道:“皇额娘,择立继后事关重大,儿子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今日来慈宁宫,就是希望您能给儿子出出主意。母子连心,这件事上,儿子信得过的也只有皇额娘一人了。”
  太后放下手中的佛珠道:“择立继后,要考虑得事情多了。继后的儿子也是嫡子,皇帝可有考虑过永琮会怎么想?”
  皇帝道:“就算立了继后,永琮也是独一无二的元后嫡子,新后的孩子就算再尊贵,也要排在永琮后面,这一点,应当是天下共识。”
  太后看了皇帝半晌,不敢相信皇帝的想法居然如此幼稚。
  第205章 你干脆报她身份证号得了
  宫里的嫔妃阿哥们是活人,不是庙里的泥胎,你把它摆在哪个位置它就会安安分分地待在哪个位置上。
  等到继后入主中宫,她的孩子也是名正言顺的嫡子。
  都是嫡子,人家有娘永琮没娘,别人凭什么不会起僭越的心思?
  何况现在皇帝喜欢永琮,将来继后的枕边风多吹一吹,谁知道皇帝会不会改变想法。
  太后算是看出来了,皇帝就是想要立后,其他的都不过是借口罢了。
  “既然皇上想得这么清楚,可是有嘱意的人选了?”太后问道。
  皇帝道:“儿子尚未选定,想听听皇额娘的想法。”
  太后挑眉,看来皇帝心中果然有了人选,只是不愿意亲口提出,想要假借她的嘴来提了。
  太后大体能猜得出那人是谁,却不愿意顺着皇帝的想法举荐,而是装傻充愣道:“现在宫中的高位嫔妃里,纯贵妃理当是第一人选。”
  皇帝摇头道:“纯贵妃教子无方,永璋和永瑢平庸也就罢了,她还为母偏心,将养子永璜教得忧思疑虑,以至于英年早逝。如此德行,入主中宫又如何能善待永琮?儿子有意选一位没有皇子的皇妃,这样才能对所有皇子视如几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