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永琪只是低头跪着,不说话。
海兰解释道,“请皇上息怒,这不干永琪的事,都是臣妾之过。”
皇帝根本不想听海兰的解释,他只想知道永琪在这件事里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永琪,私自携带弓箭入内廷,罪同谋反,你可知道?”皇帝问。
“儿臣知罪。”永琪道。
“知罪?”皇帝连连点头,“好好好,你的意思是,你确实是要谋反了?”
永琪一惊,叩头道:“儿臣没有!皇阿玛,儿臣只是想多练习一会儿,待到木兰秋狝时不要给皇阿玛丢人。”
海兰爬到皇帝脚下哭诉道:“皇上,此事确与永琪无关,是臣妾命五福从箭亭弄来的弓箭,一直放在延禧宫中,方才也是臣妾拿出弓箭来逼永琪练习的,请皇上明察!”
皇帝终于暴怒一脚踢开永琪,又推倒海兰,指着她道:“你为什么总弄这些要命的东西入宫!自己蠢就算了,还要连累永琪!你到底安的什么心!”
上一次是《明史》,这回又是弓箭,海兰才是真正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总传递一些有关造反、谋逆的东西,九族都传没了,现在又来搞儿子。
“还有你!”皇帝又指向永琪,“你额娘,难道你也不懂吗?朕对你还不够慈爱吗,她做这些事,你为什么不来告诉朕?”
海兰被推倒在地,又爬回皇帝脚下道:“皇上,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不干永琪的事。皇上您知道,永琪是个孝顺的孩子,他怎么会举报自己的亲额娘呢?求皇上开恩,饶过永琪!”
“你还知道你是他亲额娘!”皇帝又把她踹开,“他到底是不是你生的,你为什么要一味地害他!”
海兰知道,她早已被皇帝彻底厌弃,但永琪还能帮到姐姐,必须要保下永琪。
“皇上,臣妾求您,看在永琪孝心的份上,别生永琪的气。”海兰道。
“孝顺?”皇帝冷笑道,“永琪,你额娘说你孝顺。”
永琪道:“儿臣不孝。圣贤教导,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乃不孝之首,儿臣今日所为,不敢称孝。”
“亏你还记得圣贤的教导,却数典忘祖!”皇帝斥道,“你不仅不孝,而且还敢欺瞒朕,是为不忠!你日日在尚书房学那些圣贤书,就学出这样不忠不孝的品行!”
尽管出于不同的目的,但皇帝与海兰斥责永琪的话却惊人地相似,他们二人互相对立,却联手给永琪安了最重的罪名。
“儿臣罪该万死,请皇阿玛重责!”永琪红着眼睛说。
第351章 互相扶持
皇帝一把将那支箭仍在永琪面前:“五阿哥永琪,忠孝有亏,着削去贝子爵位,闭门思过一月;海答应行为悖逆,每日去奉先殿罚跪,直至中秋之后。延禧宫太监五福,杖毙。这一次木兰秋狝,你们母子两个就都不用去了。”
不知为何,永琪听到皇帝的话,心中并没有太多痛苦,而是觉得如释重负。
至少,他不用去木兰围场拼命,去给永璂做太子之位的看门狗。
“儿臣遵命。”永琪叩首道。
魏嬿婉看着永琪的脑袋沉沉地磕在地面上,心情复杂难言,有悲悯、有麻木也有后怕。
但她更多的是庆幸,庆幸自己当初将海兰放出冷宫的决定十分正确。
永琪是前世皇帝最优秀的皇子,也是太子之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但只要有海兰在,魏嬿婉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废掉他。
-------------------
木兰围场,缓丘、草甸与密林绵延开阔,秋色斑斓。
兵营以皇帝龙帐为中心层层排开,魏嬿婉的营帐在龙帐东侧,地位除龙帐外最尊。
她的营帐装饰着很多凤凰图案,是皇帝特命内务府布置的。
这回木兰秋狝,皇帝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永琮推出去。
永琮年纪太小,不能单独居住。皇帝本意是让永琮跟着自己住,这样更显出父子亲厚,让蒙古王公和八旗兵将都知道他们俩有多么父慈子孝。
但是永琮却不愿意,坚持要和魏嬿婉住一个营帐。
尽管如懿在封后大典上丢光了整个天朝的人,但是在永琮对这事最清晰的印象却还是皇帝要有新的皇后来代替额娘、有新的嫡子来代替他的失落。
这种失落又被魏嬿婉的有意引导,变成了婴幼儿对“被遗弃”的深刻恐惧,进而转化为对魏嬿婉的依赖、对皇帝的疏远。
加上璟瑟早已对皇帝彻底失望,也时常教导永琮在宫里要听婉姨的话。
所以在永琮心里,婉姨和姐姐的地位,早已远远高于皇帝。
这种疏远反而招来了皇帝的认可,他觉得永琮这是懂事了,学会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觉得他与魏嬿婉、永琮三人简直是严父慈母的典范。
皇帝对永琮作为继承人越来越满意,这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所以说有些人,他就是,贱。
不过,这回秋狝永琮拒绝和皇帝同住,还是让皇帝有些小伤心的。
倒是魏嬿婉劝皇帝,说龙帐不比养心殿,到底狭小些,秋狝期间也有嫔妃侍寝,永琮同住只怕不便。
皇帝顿时觉得魏嬿婉说的非常有道理,便痛快地放永琮与魏嬿婉同住。
这样一来,魏嬿婉的待遇就要整个地提起来了。
木兰秋狝是一场皇室与蒙古贵族全方位交流的盛典,自然也少不了内廷女眷之间的走动。
不少蒙古王妃、公主也会参加秋狝,很多还会组织行猎。
永琮还不到七岁,趁着这个机会,蒙古贵妇们当然会趁着给魏嬿婉请安的机会,争取亲眼见永琮一面。
所以,无论是居住的营帐还是出行的仪仗、待遇,都必须彰显出魏嬿婉的尊贵。
魏嬿婉与永琮之间的互相扶持,就是在这样的方方面面中得以彰显。
第352章 庆佑
魏嬿婉随皇驾到达木兰围场的第一天,就已经接到了两盘子的拜帖。
她坐在榻上,一本一本地翻着小几上的拜帖,找出明天上午仪典之后第一批接见的蒙古王妃、公主。
无论是从法理还是个人情感上,科尔沁部自然是放在头一个的。
璟瑟的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已经承袭王位,璟瑟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王妃,他们夫妻二人与一众蒙古贵族已经提前一天到了木兰围场。
天朝嫡长公主加上蒙古第1部 王妃的双重加持,使得璟瑟的身份异常尊贵。
魏嬿婉如今虽然只是贵妃,却是嫡子养母,还用上了皇帝特许的凤纹。
明眼人都知道,如今后宫中位同副后的根本不是那个有名无实的皇贵妃,而是大权在握的令贵妃。
宫闱内外,魏嬿婉与璟瑟互相呼应。
木兰围场广袤无垠,魏嬿婉、璟瑟与永琮三人却在这猎猎秋风中形成了不可撼动的三角。
凭借着这个三角,魏嬿婉的权能终于在一念圣心之外有了第二个支柱。
如今已经是她重生而来的第六个年头,经过这六年的布局,魏嬿婉获得了一丝微薄、脆弱却真实的,属于她自己的权力。
此时此刻,魏嬿婉已经做好了准备,她要开始尝试以这点秋毫一般微不足道的权力为砝码,撼动天朝的皇权。
“主儿,和敬公主来了。”王蟾进来禀报道。
“快请。”魏嬿婉放下手中的拜帖道。
说话间,璟瑟就已经进来了:“你们真够慢的,不是说早上就到吗?现在都快天黑了。”
魏嬿婉起身笑道:“这还不到酉时呢,那就天黑了。”
“晚辈给贵妃娘娘请安。”庆佑走进来,规规矩矩地行礼道。
魏嬿婉笑着把他扶起来:“庆佑也来啦,快起来吧。”
她这么说着,顺手就摸了一把庆佑的袖子,问道“你额吉怎么才给你穿这么点衣服?不怕冻着?呦,这小手倒是热乎着。”
永琮体弱,魏嬿婉习惯了天一冷就给小孩穿厚厚的衣服。
庆佑奶声奶气道:“婉玛嬷,我不冷。”
璟瑟笑道:“他身子壮实,又喜欢疯跑,不冷呢。永琮呢?”
她话音未落,春婵就已经领着永琮进来了。
“庆佑!”永琮看到庆佑,小跑着上前,“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他穿得很厚,像一个棉花球。
“七阿哥!”庆佑也很开心,“我和额吉、阿布他们昨天就到了,我们一直在等你们。”
其实论辈分,永琮是庆佑的舅舅。但是他们俩年纪相近,加上庆佑自小就跟着璟瑟在宫中走动,所以一直是很好的玩伴。
“你们去玩吧,但是只能在这个帐篷附近,知道吗?”魏嬿婉道。
“七阿哥,我带你去看大马!”庆佑拉着永琮跑出去道。
“王蟾,你跟着,别让他们去找马!”魏嬿婉吩咐道。
“你也太小心了,让他们去看看马怎么了?”璟瑟抱怨道,“都来了围场,你怎么还是一副在宫里的拘束模样,我看着都累。庆佑比永琮还小呢,都跟着王爷骑过好几次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