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93节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第193节

  群臣:“……”说杀人如麻的女将军温柔,小贼,你……这话说早了。
  右相曹慈就着这话调侃沈持:“尊夫人真的不打人吗?”
  众人哈哈大笑。
  沈持一本正经地说道:“本官不敢保证。”
  众人又是笑。
  略坐了会儿,皇帝命他们散了。
  群臣给皇帝拜完年,从皇宫出来,各回各家。
  接下来的几天,才是官员们一年之中最松弛的日子。
  初二,沈月一大早就带着舒兰庆回娘家来了,身后跟着的家仆搬了一箱子又一箱子的年礼,全系着红绸包装,红红火火的很应景。
  “得……”见了沈持,沈月走到他跟前:“嫂……子呢?”
  沈持看着她比小时候稍稍圆润了些,笑道:“一回来就问你嫂子,去吧,在里屋呢。”
  回来就问她嫂子,对于他这个哥哥,就是看一眼的事。沈持在心里酸溜溜地想。
  他在外头招待舒兰庆,说了会儿京中的事情,等到快晌午时分,提了礼,跟史玉皎回娘家去了。
  比起京城的其他世家,史家人不多,三房子嗣加上回门的女儿女婿才三十多口人,堂屋只摆了三桌就坐下了。
  当年不看好史玉皎嫁给沈持的亲戚,今日恭敬地来给他敬酒,还要学着官场上往高里称他一声“沈相爷”,相当恭敬。
  史玉皎的娘史二夫人听了面上有光,更满意沈持这个女婿了,私下里催女儿:“三娘,早些生个娃儿,男娃儿呢就跟着归玉念书考科举,女儿呢娘就教她习武……”
  史玉皎埋头吃饭:“娘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
  就这样吃吃喝喝逛游逛游到了年初三,沈家开始贵客盈门。
  尤其是去年春闱高中杏榜,已经在翰林院当庶吉士的,纷纷来拜访沈持,希望能得到他的点拨与提携,甚至有人是抱着来沾一沾他的官运来的。
  还没有被官场磋磨过的意气风发的脸庞叫人看着就很想——跟他个职位前去历练,当当官场牛马。
  聊得多了,众人不再拘着,沈持抛出个问题,他问道:“诸位,我大年三十夜里和林少尹去东市察看仓库失火,一问之下才知,商人竟能用低于市面三分之一的价格收购粮食,这是为何?你们所在的乡县,谷贱到这种地步了吗?”
  众新菜鸟懵了:“这……倒没留意过。”
  其中一个叫朱尧的二十来岁的庶吉士说道:“或许,该掌柜是在朝廷收缴赋税的八月份左右收的粮,那时候,家家户户急着把粮食卖出去给朝廷凑赋税,市面上待售的粮食陡然增多,商人们便趁机压价囤积粮食。”
  这名庶吉士一身半旧衣裳,看着有些寒酸,个子不高但面容清秀,一双眼睛灼灼有神。
  经他这么一说,沈持倏然转过弯儿来:“果然有古怪,我说呢。”
  怪不得那日他问起粮价,商人齐双支支吾吾的。
  沈持问朱尧:“你是哪里人士?”
  “下官是松江府人士。”朱尧连忙说道。
  沈持:“难怪,你们那边比起北地来,商贾之家多。”
  “下官留意到这个问题也是在两年前了,”朱尧说道:“不知道以前是怎样的,这两年越发多的商人。在赋税之时,趁火打劫,压价收购粮食。我朝的田税是二十抽一,缴纳之时农人从粮食换成银子,商人趁火打劫,变成了十八甚至十五抽一。朝廷没有落分文的钱,全都到了商人的腰包里。”
  沈持认真听完,沉思片刻说道:“多谢朱兄解惑,算来的确如此。”
  朱尧日后是个可用之才,他在心中想到。
  余下的庶吉士们听了唏嘘:“我等孤陋寡闻,想不到商人竟有这样奸猾的手段。”
  “要不怎么说无商不奸呢。”
  ……
  正事儿说的起劲时,董寻来了,他与这群庶吉士是同年,见面就说说笑笑,倒把沈持给晾边上去了。
  不知谁说朱尧今日来拜见沈持也不知换身衣裳,还是穿得这么寒碜,董寻笑着怼回去:“你是缝衣针吗?”
  “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啊?1”
  沈持笑着拱火:“二位,别光动嘴啊,动手吗?我家里家伙什儿多。”
  众人哈哈一笑:“快,打起来,打起来,沈大人要看热闹。”
  沈持:“……”
  亲朋好友来往热闹到正月初七,皇帝开始早朝,各衙门开门办差,龙祥二年正式拉开序幕。
  这日,董寻调侃沈持:“年前跟我说的商税的事,不了了之了?沈相爷又要萧规沈随吗?”
  “还是觉得萧归沈随是个好事情,不得罪人对吧?”
  沈持苦笑两声,将商人每年八月份压粮价屯粮的事说了:“青溪,时机未到。”
  “青溪”是董寻的字。他顿了一顿,又说道:“倒是每年八月末朝廷征收田税时商人的事得想个法子管管。”
  “要不,”春日来临,气候转暖,董寻的脸色好看了许多:“就以京城商人齐双未突破口,如何?”
  沈持:“我也是这个打算。”
  当日散值后,二人一起去京兆府衙门找林瑄,到了之后,别人看见沈持:“哎呀,沈大人又回来了。”
  都还记得他曾任过京兆少尹呢。
  沈持跟他们打过招呼,去里头和林瑄说话:“你还记得除夕晚上仓库失火的那个商人齐双吗?”
  林瑄:“才几天的事,怎么不记得。”
  沈持:“挚一兄,你查查他,看看他在京城经商是否老实?”要是只有压价囤积粮食一事呢,法不责众,他只能去拜访那人询问此事。
  若有其他,直接抓了来审问。
  林瑄:“行。我这就暗暗去查,三五天必有结果。”
  第200章
  三日后, 衙役来报,说查到七年前齐家在京郊收粮时曾逼死过一名湖州姓万的商人,为了脱罪, 他们花重金行贿时任大理寺丞的翁泉,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直至不了了之。
  打那之后, 齐家似乎安分了,没有再生事。
  但逼死万姓商人的事过去太久, 人证、物证俱已不在, 不大好追查。
  林瑄把沈持、董寻请到京兆府衙:“归玉兄, 青溪兄,你们看咱们接下来怎么办?”
  沈持思索片刻:“找几个衙役去齐家, 请他来京兆府衙一趟, 记得弄得声势大一些,但别提什么事情。”
  林瑄疑惑地问:“这是为何呀?”
  “齐家一直经营粮食生意, 不会只有七年前这一桩事情, ”沈持说道:“先吓一吓, ”他淡淡一笑:“或许有意外收获。”
  “行。”林瑄立刻派出林瑄立刻派出京兆府衙役去了齐家,到的时候,齐双正在收拾包袱,看来是有出事的预感, 似乎已经做好跑路的准备了。
  “齐掌柜, 我们大人有话要问你, 请吧。”衙役们带着微微的冷意说道。
  齐双的脸上明显露出一抹慌色,不过他在商场摸爬滚打,几分定力还是有的, 平静地说道:“能不能让我换身衣裳?他摊开双手摆了一下,你看这身衣裳脏了,去见林大人不太好吧?”
  衙役点点头:“齐掌柜请。”
  一盏茶的功夫之后,齐双换了一身崭新的湖绸袍子,跟他们去京兆府。
  齐双回到更衣室,叫了一个管事的过来,悄声吩咐:“你赶紧去那边说一声,就说我被林少尹‘请’进京兆府了。”
  看样子有麻烦了。
  “是,”管事的慌了一下,应了声:“小的这就去。”他赶紧从后面绕出去送信。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林瑄多了个心眼儿的,他不仅让人去前门“请”人,还在齐双的住宅附近放了几个暗盯梢的。盯梢的看见那管事的慌慌张张的跑出来,使了个眼色,立刻跟上。
  齐双到了京兆府衙,看见沈持也在不禁大吃一惊,心中更加笃定,他的旧事儿被人揭了出来,脸色微不可见地僵了僵。
  他那一瞬息的慌乱,让沈持直觉齐双身上是背了事情的。
  沈持一面有意无意盯着齐双的神色,一面笑道:“齐掌柜,本官和林大人,叫你来坐坐,就是想问问京城的粮价,预估今年的收成,没有别的什么事情,还请齐掌柜不要拘束,有什么说什么便是了。”
  听到他们要问的是粮价,齐双整个人微微可见的松弛了下来,他笑道:“大前年京城的粮价稍微高一点,前年低了半成,今年又高了不到半成,总是在半成之间浮动,可以说几乎没有波动,对于我们商行来说,高的时候便少买一些,低了的话便多囤一些,在中间吃个差价。”
  “商人在朝廷收田税时压价囤粮,”沈持又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齐双想了想:“我们齐家是从四年前开始的。”
  沈持:“以前呢?”
  “以前只是听说个别商行这么干。”齐双答道:“后来一家又一家发现了这时候囤粮价格更低,就不约而同都这么干了。”
  “外人看我们经商来钱容易,”他又补充了句:“其实当初发现这门道也不易……”
  林瑄点点头,他看了沈持一眼沉吟道:“是啊是啊,我们看你们经商也是这么容易的,其实这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我和沈大人就不多问了,以免泄露了你的商业机密。”
  齐双:“二位大人要想听,草民定然言无不尽。”
  沈持笑着摆了摆手:“玩笑话,齐掌柜莫要当真。”
  齐双如芒在背地又坐了片刻,见林瑄端起茶盏,立马有眼色地说道:“沈相爷,林大人,草民家中还有事,这就告辞,两位大人日后有事,随时打发人去叫一声,草民无不应的。”
  “那就先谢谢齐掌柜了。”沈持起身拱手送客。
  送走齐双后,之前派去盯梢齐家管事的两名衙役回来了,他们说道:“沈大人,林大人,董大人,齐双来京兆府衙之前着人去了杜家,看样子像是给他报信的。”
  京兆杜家,庄王萧承钧的亲家。
  沈持微一怔,给林瑄使了个眼色。
  林瑄会意,立马让两个得力的衙役去盯梢起家。
  一来提防他跑了,二来看看他与杜家有什么勾当。
  谁知道,三天后,有人看见齐双坐着一辆车要出城。林瑄立刻待人去拦住了人:“齐掌柜要到哪里去呀?”齐双支支吾吾,就在他支吾的功夫,林瑄一声令下:“把齐掌柜带回衙门。”下令抓人,带回衙门去审问。
  齐双双直呼冤枉:“林少尹,我这是要到外地去做生意。”
  林瑄:“那次失火之事情,有人举报是齐掌柜自己纵火,本官不得已带回去再问问。”
  他把齐双带到京兆府衙门之后,直接关到了牢中,也不提审,就这么拖着。
  这是沈持的主意,他想看看杜家会不会来捞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