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娴妃安静仔细地听着,将这些话在心中好好琢磨了一遍,又紧接着问及三皇子的腿:“寰儿的腿呢?他的腿如何了?”
“这——”太医表情很是纠结犹豫,到底没有正面回答,只低下头拱手道,“微臣愚钝,于外伤上医术平平,不如等胡院正回来瞧过。”
胡院正早已经在年前就出宫回乡过节去了,他治疗外伤的水平确实是最厉害的,但这不代表其他太医在外伤方面就毫无建树了,对方说自己医术平平分明就是托词。
娴妃最怕的不是他给儿子判死刑,最怕的就是这种情愿承认自己医术浅薄不肯下判断的情况,这往往就意味着太医很不看好治疗的成果,不敢担其罪责,使用拖字诀。
娴妃心底一沉,愤怒如燎原之火焚烧五脏六腑,连看向皇帝的眼神都带着凶狠,“寰儿已然如此,还望陛下垂怜!”
皇帝皱着眉,也到底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查。”太皇太后一锤定音。
三皇子和安王世子被齐齐抬了下去,而剩下的那个奄奄一息的小太监则还要被拉下去审问一二,不过这很明显就是一个炮灰,注定是问不出什么名堂的。
此事的重点查证对象是小剑,然而小剑已经死了,想要查明白他的底细,再顺藤摸瓜抓住幕后之人,不是不行,是会消耗很多时间。
娴妃纵然知道,却仍旧心有不甘,她看着完好无损的大皇子二皇子,想想自己生死不知的儿子,到底还是看向了另一个“受害人家属”,企图将他拉入同一个战线,“安王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安王面上难掩沉痛之色,声音带着沙哑道,“不管多久,本王都同那幕后之人不死不休!”
就在娴妃都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熟悉的少年声音说一句:“不需要多久,现在就可以不死不休。”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薛瑾安从一片狼藉里拿出一坛半空的酒坛,这酒坛上面还贴着红封写就的一个“米”字,正是皇帝赐下来的两坛米酒之一。
“拐杖上有能引动蛊虫的味道,三皇子体内必然有蛊虫……这蛊虫,是什么时候下的,用什么手段下的?”薛瑾安反问着,手非常利索的倒了慢慢两碗酒,端到了大皇子二皇子的面前,两个向来不合的人,此时此刻却非常有默契的,太阳穴同步跳了一下,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薛瑾安直接将米酒塞到他们手里,声音平静地像是在让他们喝最普通的茶水一样,冷淡地吐出一个字道:“喝。”
实际上,这真的是一碗普通的米酒,而且这坛米酒甚至都不是三皇子喝的那坛,至于三皇子喝的那一坛,早就在他掀飞桌子的时候就碎了,只是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他们两个的交手上,根本没人关心这个坛子。
不过就算真的是那坛也是没有毒的,薛瑾安之前是检查过的,两坛米酒没有问题。
但其他人能像薛瑾安这么肯定吗?他们只是下达命令的人,执行命令的是他们的属下,即便他们认认真真规划了蛊毒应该在什么时候去下,他们也会疑心怀疑的种子。
而就算他们两个无动于衷地挨过去了,他们的属下又真的坐得住吗?他们也不可能直接砸了酒碗来指责薛瑾安,毕竟薛瑾安什么也没说,他们反应太大会让他们显得心虚。
一时之间,他们竟然就这么被轻飘飘的一碗酒给架了起来骑虎难下了。
“大哥二哥,”薛瑾安面无表情地把玩着手中断掉的一截拐杖,语气很真诚地问道,“你们怎么不喝啊?”
“是需要我帮忙吗?”薛瑾安说着竟然直接伸出手来,看样子是打算把这碗米酒直接给他们硬灌下去。猝不及防之下喝了一点,那断掉点的拐杖几乎要戳到他们脸上,有奇怪的香味闯入鼻中,他们只觉得体内真的有什么东西在蛄蛹躁动。
登时,两人齐齐变了脸色,正在飞速地想着对策,结果就听到薛瑾安突然又说了一句,“果然还是打晕了喂比较顺畅。”
一抬头就见薛瑾安眼神往他们颈侧扫量,他们可是见识过薛瑾安怎么打晕三皇子的,三皇子那身板都扛不住,他们更加扛不住啊!
而比起年龄更大已然在朝堂上经历过事儿的大皇子来说,二皇子的焦躁就更明显一些了。
不行,绝对不能喝,这米酒肯定有东西,怎么办,该怎么办……二皇子焦虑着,忽而看向大皇子,想到什么眼睛蓦然一亮,他在心中说了一句:死道友不死贫道,大哥,抱歉了。
随后他摆出“我有一话不知当说不当说”的犹豫模样,缓缓对大皇子叹了口气道,“大哥,你不该如此的,三弟从来没有对外说过你的身份,即便你身上流着一半戎狄的血,我们也是手足兄弟啊。”
大皇子眼神蓦然一沉。
第80章
二皇子一句话引起轩然大波, 众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皇帝戴了绿帽子,下意识朝着他头顶看去。
不过很快大家就否认了这个猜测,毕竟从先帝时期大启和戎狄的关系就破裂了, 边关局势日渐紧张, 到今上登基, 戎狄更是蠢蠢欲动, 每年边关都有战报传来,今年更是差点就被夺城了。
因着这个,面貌看着比较异常的人进京城都困难许多,更别说是潜入皇宫之中了。
再便是德妃喜爱骑马养马之事人尽皆知,时常混在御兽园里,行踪并非隐秘, 且她每日做了什么接触了什么人也都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全都有迹可循,没有偷情的空隙。
德妃及整个庆安宫的人都是出了名的不爱同人交际,而每逢围猎之时, 陛下必然会带着这位娘娘出行, 见过她骑马打猎者不胜枚举, 想来她在这些事情上是没有撒谎的。
想明白德妃基本没可能给皇帝戴绿帽后,不少人都松了口气,尤其是武将们。
皇帝虽然没有公开说明过,但该知道的都知道, 皇帝额外给德妃批的那片养马场养得是上等的战马,战马是何其珍贵稀有的战略物资,就算没读过兵书的都懂,真有那完全不开窍的憨货,也绝对是舍不得那些个好马的——毕竟在古代好马就等于豪车, 多少男人能不爱豪车呢?
是以,多数人是不愿意看到德妃犯错的,甚至就算真的犯了什么错,他们也会不吝求情,能够减轻她的惩罚,让她继续养马。
不过紧接着他们又反应过来,既然皇帝脑袋上没有戴绿帽子,那么很有可能就是德妃的身世有问题啊!对啊!德妃一个江南水乡女子,怎么喜好和擅长之物都这么游牧民族?难道?!
他们蓦然瞪大了眼睛,他们不敢看德妃,只能开始在人群中寻找德妃的父亲大理寺卿林若甫。
薛瑾安也没料到只是随便一诈,竟然诈出一个大皇子的身世之谜,。
他当即也反应过来,上次识别不出来大皇子和德妃的唇语,是因为他们说的根本就不是大启话,他用错了语音包,难怪识别不出来。
薛瑾安从记忆里翻出当时识别出的唇语文字,由于他没有听到两个人交谈的声音,当时又是直接用大启语识别的,所以那一串话是音译。
他将其放入语言数据库中开始进行匹配比对——虽然输入法只默认输入中文英文,想要键入其他国家的语言,就必须加载安装相应的补丁,但实际上每台手机的核心数据中,是导入了其他国家的语言的。
手机选择哪个国家地区,系统显示的文字就是哪个国家的,甚至改变ip之后,他各个软件能刷到的东西也会受到影响。
当然薛瑾安也知道,只是凭借读音去匹配语言,是很难真的匹配成功的,毕竟语言相似的国家有的是,不过语言的起源改变同地理环境是脱不开关系的,他从还是能凭借这个锁定一下范围。
薛瑾安一边用空耳唇语匹配语音库,一边有些狐疑地看了二皇子一眼,有些不知道这人是被逼得狗急跳墙了,还是将计就计了。
如果是将计就计的话,这人心机倒是颇深,可要是这么轻轻一逼就急了,着实是和传闻之中的无瑕皇子之名有些差距。
目前这两种可能一半一半,毕竟不管是哪一种,二皇子都会表现出被逼无奈失言的样子,薛瑾安暂且看不出来也并不气馁,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要是演戏就总归是有破绽的,他也不急,可以慢慢观察。
正在这时,皇帝的呵斥声也传了过来:“小二,休得胡言乱语!”
皇帝看向二皇子的眼神分外着恼,里面什么情绪都有,就独独没有震惊,后者立刻低头认错,被皇帝狠狠训斥了几句,不敢再说话。
下意识看皇帝脸色的众人却齐齐心里一突,知道大皇子血脉有异之事,只怕是空穴来风必有其因。有直脾气的御史当即就想冲出来问个清楚,被旁边的同僚七手八脚地拦了下来,用眼神示意:兹事体大,容押后再议。
然而他们想要将这件事押后再议,还要看太皇太后同不同意。
太皇太后能同意吗?她当然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