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薛珺觉你什么意思?”四皇子冷下脸来。
  薛瑾安若有所思,他似乎听明白了五皇子话中隐含的警告,是让四皇子不要参与到夺嫡之中来。自从楚文琬死后,四皇子就开始和大皇子走得近了,基本上已经被认定为大皇子党了。
  五皇子向来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没有热闹都要制造热闹来看,现在却提醒四皇子不要入局,到底有几分真心几分假意呢?又或者说,他之前四皇子的行为言语之中,窥看到了四皇子的退缩之意,所以特意跳出来激怒他?
  非常难得的,这两个可能性竟然是五五开,属于五皇子的人物模型似乎有了些小小的变化,不多,不是仔细去研究根本看不出来。
  五皇子没有再和四皇呛声,只是勾了勾唇角,像是不怎么感兴趣地说了句,“果然还是没什么意思。”
  他转身就想走,却没想到四皇子在此时出声道,“你一个人带着这么大个人离开不容易,不如把五弟留下来和你一起,你只要把他打服了就随便用,毕竟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四皇子难得的智慧弧光全用在了坑五皇子上面,非常身体力行的诠释了那句恨比爱长久。
  五皇子浑身一僵。
  薛瑾安看了看笨重的大块头巴图那,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眼看着薛瑾安跃跃欲试,五皇子主动举手投降,又耐不住阴阳怪气了四皇子一句,“四哥可千万别跟上来,我们都是敌人,我怕你看到些什么说出去,故意陷害我们。”
  “我才不稀罕!”四皇子咬牙切齿,原本想跟着的心思被彻底压下去,只觉得无颜面再继续待着,转身就径直离开了。
  而五皇子,原本他也只是随口一说,他猜到薛瑾安是打算把巴图那藏起来钓鱼,但他万万没想到,他们七拐八拐走了一堆非常人路之后,竟然避开了大门,悄无声息地摸进了这熟悉的宫殿里。
  五皇子不禁看了薛瑾安一眼,心想:这真的是巧合吗?还是……他知道了些什么?
  五皇子有意想要试探一二,但却又不想暴露自己,终究还是选择了沉默。
  却不想薛瑾安看了他一眼,语气自然而肯定地说道,“这里果然有古怪。”
  五皇子:“……”所以他到底在沉默什么?
  第116章
  五皇子本来想沉默以对混淆视听, 却没想到连一个回合都没有走过就这么被拆穿了,而既然已经被拆穿,五皇子也没有做什么无谓的挣扎, 相当坦然的承认了这件事。
  不过承认归承认, 五皇子还是说话还是很有技术含量的。
  他那一摊上事儿就会很难有表达有的毛病到现在的都还没有改过来, 不过在经历过和薛瑾安的几次交锋之后, 他也是“多说多错”这个词语有了深刻充分且必要的认识。
  因此他虽然还是有这个毛病,多少还是克制了一点的。
  五皇子要笑不笑的看着薛瑾安,用似是而非的口吻说道,“其实有问题还是没有问题并不重要不是吗?想要论罪处刑总得要拿出切实的证据来,而不是空口白牙一张嘴就行都得,七弟。”
  五皇子虽然没有用惯常阴阳怪气的语调, 但这话中还是带着几分挑衅的,与此同时也表明了他对薛瑾安查不出这里有问题抱有十足的肯定。
  不过先前也说过,五皇子是演技帝,说出来的话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 十有八九是挖坑骗人的, 谁信谁就是傻子。
  他即便对自己人也大抵是这样, 你不能说五皇子不聪明,相反他能够在被萧姝操控的时候,不仅成功把自己解救出来还间接为萧姝之死推波助澜,到现在还能成功被重用, 就能看出来他脑子相当不错。
  不过天下聪明人何其多,皇子们也都是由大儒们精心教导出来的,人品、思想、三观等这些不说,只是单从智商上论的话,真没脑子的大概也就三皇子一个。比起这些人, 五皇子最难能可贵的其实是他很会看人,很懂人性,这从他能屡次三番挑拨皇子之间的关系就看得出一二。
  只不过五皇子这人,也不知是他天性如此,还是在萧姝手底下讨生活时养成的,正如薛瑾安所说,他是个绝对的二五仔,他对他人没有归宿感,他的安全感只来源于自己,他只会相信自己,而其他所有人,都只会是他利用的棋子。
  众皇子中,五皇子是薛瑾安接触最多的,是以有关他的人物模型是最早完善的,薛瑾安早已经看穿了他的本质,所以对五皇子的话,薛瑾安从来只管里面透露出的信息,而不管五皇子本人要表达的意思。
  薛瑾安听完他的话后只是看了他一眼,随后径直抬步走进了主殿之中。
  还等着他开口的五皇子:“……”
  五皇子一口气憋得不上不下,把巴图那往院中一丢,立刻也跟了上去,试图从薛瑾安嘴里撬出点什么来,他说道,“七弟,你知道这座宫殿曾经住着谁吗?是那位带着两个儿子二嫁先帝被独宠多年,令先帝与太皇太后母子失和的慧贵妃。”
  薛瑾安当然是知道这件事的,并且他还知道这座宫殿是因为太皇太后不准慧贵妃入主后宫,于是皇帝特意建造的。
  五皇子会突然提起这些,显而易见是不可能说这些“常识”,薛瑾安不接他的话茬,耐心的等着他自己透露消息。
  果然,五皇子等了一会见薛瑾安就是不搭腔,实在是憋不住了,他一脸不爽地嘟囔了句,“你就是掐准了我对你很有交谈欲望的命脉。”
  五皇子看其他皇子都觉得没意思,也只有面对薛瑾安的时候,他总是想撩拨他,哪怕他知道薛瑾安这人一言不合就直接动手,而且下手极重,根本就不会因为那点稀薄的兄弟手足之情而手下留情,如果有杀了他的必要,五皇子不用动脑子想也知道,薛瑾安绝对不会手下留情的。
  其实不止五皇子知道,大启的朝臣、权贵也都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知道,他们也只敢写折子参薛瑾安,而不敢真的凑到他面前指着他鼻子骂。朝堂上像右都御史那样脊梁比脑袋还硬的家伙还是比较稀有的,大多数人当官只是为了高官厚禄出人头地,哪怕为了报效国家,也不会平白无故不要命。
  薛瑾安能成为大启公认不能轻易招惹的存在,就在于他的“平等”。甭管你官职高低身份高低,反正撞到七皇子手里,都会平等去世,葬礼和身后名全都没有了的那种。
  谁都知道七皇子不好惹,在他手上吃过不少教训的五皇子更是清楚,但他就是想惹一惹,看他变脸色。
  现在薛瑾安把沉默以对返还到了五皇子自己身上,他顿时就难受了,哪怕不得不说出消息,语气也说不出的郁闷的哀怨。
  他撇了撇嘴道:“据说当年武成王文安王叛乱,逃入长秋宫求救,先帝也当真被慧贵妃说动,决定饶恕他们性命,结果直接被赶来的太皇太后当场鸩杀,慧贵妃亲眼看着两个儿子的死直接被吓得昏厥过去,已经七个月大的皇子就此流产,之后便一直有闹鬼传言,也不知是真是假。”
  成武王文安王自然就是慧贵妃那两个和前夫生的儿子,当初先帝宠爱慧贵妃到有些失智的地步,不仅给慧贵妃位分待遇都如同皇后,还把她和别人生的两个儿子封王,哪怕只是郡王,也足够让太皇太后恼火的了,更别说中间还横亘着钟皇后一条人命,太皇太后不让慧贵妃入主后宫就很情有可原了。
  然而太皇太后不满慧贵妃,先帝也同样不满钟皇后,母子两就这么杠上了,开始了将会持续到先帝生命尽头的冷战。
  先帝给自家宠妃建造的宫殿,规模自然是不小的,建造花费的时间也很长,足足一年半才正式落成,而其实在这段漫长的冷静期中,原本太皇太后态度已经软化了的,也已经做好了为了朝堂安稳退居慈宁宫的准备,彻底放权给先帝。
  然后先帝就作了个大死,反手就给这宫殿取名为长秋宫。
  这名字的含义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反正能被用来当做宫殿名字的,都带着美好的寓意,但长秋宫是东汉皇后的寝宫,有意思的是大启的未央宫也是承自西汉皇后的寝宫名字,这要说没有挑衅打擂台的意思,三皇子都是不信的。
  太皇太后的脾性,从处理楚文琬的事情上其实也看得出来,她平时是挺好说话的,然而一旦过界了,那就是真的往“挫骨扬灰”上整的。先帝是她亲生儿子,又是皇帝,她没有办法报复太过,但对慧贵妃那是真的半点都没有手软。
  宫中有很多传言,有说慧贵妃独宠多年,明明已经养好了身体却一直无嗣,是太皇太后给她下了绝孕药,还有说慧贵妃之死不一定是抑郁而终,而是被太皇太后亲自弄死的……种种流言蜚语数不胜数,反正太皇太后对慧贵妃的恨是板上钉钉的,这长秋宫连牌匾都没能保住就看得出来。
  五皇子特意提起这件事,似乎明面上是在暗示他这里隐藏的秘密和慧贵妃有关。
  但之前也说过,薛瑾安听五皇子说话,从来不听他要表达的意思,只听他话中透露出的信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