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桃源镇布局十分简单,纵横两条主路连接东南西北四大坊市。他们进来的地方是主要用于摆摊的南市,酒楼饭馆也多在这边。
  当铺却是在东市,据两位夫郎所说,走小巷过去只要一刻钟。不过他们第一次来,并不认得路,怕钻进死胡同,还是选择走大道,就久了些。
  第一家当铺铺面很大,门口站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长得很是讨喜。两人把马交给他看管,径直往里走。
  柜台后站着个戴帽子的精瘦中年人,见有客来也不怎么热情,只敲敲台面,示意他们把东西拿出来瞧瞧。
  谢知云把所有首饰都带上了,还是用那红盖头裹着。也懒得一件件挑出来,一整包推到掌柜的面前。
  掌柜没墨迹,随手拿起一支玉簪查看。
  两人都不懂行,也不敢出声,只静静看着掌柜换了一件又一件。
  终于把所有的物件儿查验完,掌柜擦擦手,脸色不怎么好:“哼,你们怕不是来寻我开心的。”
  谢知云不明所以,“掌柜这是什么意思?”
  “尽是些假货,外头摊子上随便都能抓一大把。”
  “怎么可能?”
  “你爱信不信,这金银下头都是铜丝,只镀了层粉。玉器更不用说,石头造的,值不了几个钱。”掌柜又拿起一支珠钗,“这里边儿也就这个好些,你们当不当吧?”
  他拿在手里的正是谢知云出嫁那日插在头上的。
  谢知云咬着嘴唇,没吭声,三两下把东西兜住,搂在怀里往外跑。
  把大小几家当铺跑个遍,得到的答复都一样,除了那支珠钗,其余全是假货,摊子上几十上百文就能买。
  谢知云沉默着,在最后一家当铺把包括嫁衣在内的所有东西全部死当,拢共换了四两八钱。
  走出当铺,他突然扯开嘴角笑了,笑着笑着就开始哭。
  他觉得自己真挺傻,因为母亲教导节俭,他从未戴过什么首饰,这么多年就没发觉假货的事儿。不过提前发现也没用,估计母亲一句是被卖家蒙骗,他就会相信,因为他从未怀疑过母亲的真心。
  一想到自己逢年过节就掏出自己的存银,给母亲、眉哥儿等人买最好的礼物,他就觉得好笑。父亲送的东西,也被眉哥儿撒娇卖乖,以各种理由换走。
  那些人应该不止一次在背后笑话他傻吧?他却还觉得一家人,就应该不分彼此。谁知从始至终,自己就是一个外人,还是可以随意戏弄的那种。
  谢知云怪异的行为引得来往行人对他指指点点,全部被齐山挥拳头吓跑。
  “阿云,你别伤心。以后我给你……我是说,我们自己挣钱买,买很多。”
  “怎么挣?砍柴还是挖野菜?”谢知云抽抽鼻子,没好气道。
  “嗯,我还会做木工,锄地、扛沙包、砌墙也能做,”齐山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就是工钱不高,不过多攒攒肯定够的!”
  谢知云被他一本正经的样子逗乐,破涕为笑,嘟囔一句,“谁要你的钱?”
  齐山没听清,但见人终于止住眼泪,也跟着笑。
  谢知云暗道一声傻子,继而又发愁:“我原本还想着至少能换个十几二十两的,如今只这么点儿,也不知道能撑多久。”
  他们什么都没有,要置办的东西多着,估计花费不少,而且总要留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五六两银子完全不够看的。谢知云摸摸胸口,心里很不踏实。
  齐山早有打算,他拍拍马背,“去牲口行转转,这家伙养刁了,不好伺候。跟着我们也是受罪,不若卖掉换头驴子。”
  谢知云一想也觉得这主意好。马还是太惹眼,这一路走来,他们可没少被人盯着瞧。
  牲口行在北市边缘,位置很偏,但地界宽敞。隔老远就能闻到味儿,谢知云不适地捂住鼻子。
  “要不你在外面等我?”
  谢知云想都没想就拒绝,松开手道:“我和你一起,不要紧的。”
  齐山也不放心让小哥儿一个人待着,没再多说,领着人往牲口行里头走。
  青石板路两旁搭着许多草棚,里面猪牛羊、骡子驴子都有,马比较少,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两人不急着问价,沿路一家家看过去。越看脸色就越凝重,倒不是价太黑,而是这边的牲口行都是托给牙人代为买卖,因此十分严格。皆需要出具户籍,签订契书,并会留出一份交给管理坊市的官差收录。
  他们暂时不敢冒险,只能作罢。
  张老锅盯着那两个牵马的难民已经很久了,看他们转完一圈又回来,赶紧迎上前:“两位是想卖马?”
  齐山看眼草棚前的驼背,没答话,继续往外走。
  张老锅急了,他已经好几天没开张,也就领不到工钱。家里老娘还等着抓药,好不容易遇到个客人,自然要试试。
  “是有什么顾虑?兴许我能帮得上忙呢。”
  谢知云拉拉齐山的衣袖,给他比口型:“问问?”
  齐山这才回头正眼看着张老锅,把遇土匪的那番说辞又搬出来,“……我们想把马卖了换头驴子,这样既省力又能多些盘缠,可惜户籍没能带上,要去宁州府再补。”
  谢知云方才哭过,这会儿脸上更脏乱,张老锅没怀疑他的话。
  “那这牲口行确实办不了,”他一个人嘀嘀咕咕,眼见人要走,猛地一拍手,“但是可以找私人买卖!我认识一个商队的头儿,你这马看着就好,我去说说,他们肯定要!”
  张老锅说着就招呼人帮忙看眼摊子,他去去就回。
  齐山没料到还真有戏,将信将疑地跟在后面。不过他留了个心眼儿,离得很远。
  张老锅也不在意,小跑着穿过几条小巷后,拍响一户人家的门。
  不一会儿从里头钻出个小孩,跟张老锅说了几句话就又跑进去。接着又出来一个面相斯文的年轻人,眉心一点红痣,竟是个哥儿。
  张老锅对他十分恭敬,领着人过来,介绍道:“这是方老板,你们可以和他谈。”
  方老板看出两人的警惕,没让他们进屋,就在巷子里绕着马转过一圈,开门见山地说了——
  马,他要,一口价十六两,换驴子就算十二两。
  齐山对这些略懂,知道他没讹人。不过他还有要求:“能不能先看看驴子?”
  方老板瞥一眼张老锅,对方立马会意,跑进院里,没一会儿就牵着头驴子出来。
  齐山心下了然,张老锅和方老板挺熟,难怪这么容易就谈妥。
  驴子皮毛顺滑,四蹄粗壮,眼睛也乌黑发亮,看着就精神。
  齐山也是爽快人,直接拍板决定就这家。
  方老板点点头,进屋一趟,拿来一袋银子,还有一个小鞍,放在驴背上正好。
  两人清点完银两,跟他道了谢,又拿出一两银子给张老锅。这是之前在路上说好的,张老锅帮忙找买家,从中抽取一定的报酬。
  一两银子不少,但马不好卖,寻常人家买不起,他们没有门路,想出手难。各取所需,也算值当。
  张老锅嘿嘿笑着把银子塞进怀里,连道:“慢走慢走。”
  等人消失在巷口,方璟才不赞同地开口:“大娘药钱不够直接来找我就行,哪用这么麻烦。”
  “这不是想起崔哥之前说要买马嘛,碰到正好就带过来。你还要驴子不,我帮你留意着?”
  “算了,那玩意儿倔得很,有你崔哥一个就够受的。”
  张老锅笑得更欢。
  第6章 (捉虫)
  又得了十多两银子,谢知云心里高兴,连那驴子也是越看越可爱。
  “方老板真厉害,人又大方,还给送了鞍子。这毛驴也养得好,干干净净的。”他一欢喜话就多,脏乱的脸上满是笑意,一双眼睛更显明亮。
  “嗯,”齐山看他这样,眼里也带了笑,“要不坐上去歇歇脚?”
  谢知云还没骑过驴子,而且今天走了太多路,确实脚底发酸,他没推拒,高高兴兴地应声好。
  驴子比马还矮些,谢知云轻轻巧巧就翻身上去。
  齐山等人坐稳后,就牵着驴子往前走。路上赶骡车驴车的不在少数,没人会特意盯着他们瞧,比骑马自在得多。
  要买的东西多,为避免来回跑,他们就从北市开始,顺着大路走,看到需要的东西便进去逛一逛。
  如此将四个坊市都大致转一圈,总算把必要的东西备齐。
  齐山一个人背不下,只好在驴子身上绑了两只大竹筐,都塞得满满当当。谢知云不想显得太没用,也主动搂了一床棉被提着。
  “我拎不动再给你。”
  他的心思不难猜,齐山没和人争,只道:“那你别勉强,我力气大着呢。”
  心里却盘算着还是要早些和山下的村民打好关系,到时弄个板车寄放在人家里,来往镇上就轻便许多。
  回去的速度不可避免慢下来,不知道歇过多少回,才到山脚下。因担心河源村的人起疑,齐山没走村子里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