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齐山走上前弯腰在簸箕捞了一把,看着米粒从指缝簌簌落下,面上露出笑容:“没受潮长霉就好,本就是陈米,放得久了长点虫子也正常。”
  听他这么一说,谢知云顿时放心不少,点点头道:“我还是捉了些的,太阳那么烈,再晒一晒,应当就不剩什么了。”
  “先洗手吃饭,等会儿再忙。”
  谢知云拍拍手站起来,“哎!端不下的放灶台上,我顺便带过来。”
  最后一点红彤彤的太阳也隐入群山之后,只留边际浅淡的晚霞。
  小两口可算在饭桌前坐下。
  齐山拿起筷子,先给谢知云夹了片肉,“尝尝,就放了点菜油,应当是不腻的。”
  青白相间的汤,看着确实很清爽。肉片虽然没加大料,但闻着也不腥。
  谢知云耸耸鼻尖,没感到恶心,便试探着咬了一口。肉片鲜香滑嫩,比想象中味道更好。
  将剩下一大半全喂进嘴里,他不由弯了弯眼,“好吃,你也快吃。”
  齐山看他主动将筷子伸向汤盆,面上也带了笑,埋头开始享用晚饭。
  配着丝瓜肉片汤,谢知云难得添了碗饭,小菜也吃了不少。
  齐山很高兴,将剩下的凉拌菜全扒进自己碗里,乐道:“下回再买肉了还这么做,煮丸子汤也行。这些天脸都小了一圈儿,得补补才行。”
  “哪儿有你说得夸张,”谢知云下意识摸摸脸颊,给自己的空碗里又添了点汤,肉片也夹上几块,“我去给二黑喂饭,你慢些吃。”
  二黑正在院子里扑蜻蜓,听到熟悉的唤声,立马嘤嘤叫着蹿上前,尾巴甩得只能瞧见虚影。
  它一点儿不挑食,不止是肉片,米饭和汤水都舔得干干净净,破碗简直跟洗过一样。
  待吃饱喝足,就钻进窝里圈成一团,唯有两只尖尖的耳朵不时冒出来,在晚风中一抖一抖,看着惬意极了。
  翌日,等太阳出来,夫夫俩便赶紧翻出空余的簸箕和竹席,在院子里摆开。又把几袋子米面都抬出来,分开晒着。
  二黑跟在他们身后打转,伸长脖子,总想凑上前嗅一嗅。
  谢知云抬脚轻轻踢在它屁股上,笑骂:“一边去,可不是给你吃的。乖乖帮忙守着,别让鸟儿下来,晚上再给做好的。”
  二黑歪歪头,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听懂,果真退到屋檐下,龇牙冲顶上飞舞的麻雀叫得凶狠。
  太阳渐烈,虫子也受不住炙烤,总有慌不择路,钻到外面的。俩人隔一会儿就出去翻翻米面,也能抓到不少。
  不想眯了一会再起来,天上竟多了几朵乌云,太阳也时隐时现。
  见势不对,俩人匆匆拿了麻袋,先去收摊在竹席上的米面。
  谢知云用手撑开麻袋,抬眼看向头顶越发浓重的黑云,又急又气:“还真是会折腾人,那么多天晒得慌,今儿才费劲把东西弄出来就要下雨。”
  齐山也没料到,手下动作不停,跟着埋怨:“早上还好好的,谁晓得突然就变天了。”
  将麻袋往上提了提,谢知云自我安慰道:“算了,下场雨散散热也行,到时又能捡菌子、摘菜去卖呢。”
  嘴里念念叨叨,也没耽误干活,紧赶慢赶将竹席上的米面装进麻袋,送回屋随意放下。
  天色愈发暗了,远处有闷雷响起。
  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沙土,略带温热的雨点打在额头,二黑叫得更急切了些。
  他俩再顾不得别的,端着簸箕往屋里跑。收完米面,又想起山洞口的花草,赶紧转过去。
  将才把最后一盆花搬进山洞,豆大的雨滴哗啦啦落下,汇聚在一起,模糊了人的视线。
  俩人举起手遮在头顶,加快脚步往堂屋跑。
  途中齐山还折去矮林边缘,将被风搅成团的衣裳一把拽下,抱在怀里,再才埋头冲进屋。
  “还好,湿得不多,只是有些润,晾一宿就差不多。”
  “先把头上的水擦擦。”谢知云取来布巾,递给他,顺手接过衣裳,一件件展开搭在椅背、桌面上。
  外面雨下得更大了,房檐开始往下淌水,连门槛内都溅上水花。
  一时也出不去,俩人便在堂屋收拾刚抢进来的米面。
  谢知云挨个口袋和簸箕里摸一把,长舒一口气,说道:“幸好忙得快,都没淋到。”
  齐山已经拿来麻袋,开始装簸箕里的大米,“得亏簸箕装得多,要全是摊在竹席上,怕还有得忙。”
  这么说来也是,原本还觉着竹席小,晒得不够彻底,这会儿倒成了好处。
  上午太阳不错,米面晒得十分干燥,虫子也消灭不少。敞开放外面总不放心,俩人干脆还是拿麻袋装起绑紧,一一码在架子上,计划着过段时间再搬出去晒晒。
  等全收拾完,雨势也不见小,但蒸人的暑气确实散去不少,不再燥热难耐。
  没法出门做别的活计,齐山捡起未完工的摇篮床,继续刨木头。
  谢知云坐在靠门口的位置缝了会儿衣裳,总觉得淅淅下落的雨帘晃得眼花,没再勉强。
  打算编些小玩意儿,却发现劈好的竹篾都放在山洞,没来得及带些过来。
  他在屋里转一圈,想起什么,坐回桌前,倒上一杯水,将指头沾湿后,在桌面上写写画画。
  他垂着头,画得认真,连齐山什么时候坐在身旁都没发觉。
  等伸长手臂不小心碰到人,才回过神来,诧异开口:“你什么时候坐在这儿的?”
  齐山在他肩膀上来回捏着,笑道:“有一会儿了,在琢磨什么?”
  落在肩上的力道不轻不重,再合适不过,舒服得谢知云微微眯起眼,又往后靠了靠。
  “不是说过几天要割蜜吗?我想着这东西不像豇豆、白菜,可以拿草茎绑起来,称重都不方便。”
  “要得多还好,只买个几两的还算来算去太麻烦。不若学铺子里,用陶壶或罐子装上,就按罐卖,也不必算斤两了。”
  这问题齐山倒还真没考虑过,光惦记着割蜜去卖了。去年是运气好,量也不多,崔秀云一人包圆。往后却不能总指望她,散客也要重视。
  不过他还是没太明白谢知云画得那么认真是在做什么,要罐子去买些回来不就好了。
  谢知云拉下他的手握住,转过头解释:“我想弄些不一样的,最好以后叫人看到就晓得是我们家产的。”
  怕齐山还没懂,他又举了个例子,“你看看七里香酒坊、徐记糕点,他们那瓶子、木盒不都挺特别,上面又是花儿又是字的,连几岁的娃娃都认识。”
  虽说他们现在刚起步,但说不定以后就越做越大呢,早些准备总没错的。从小在商户人家长大的谢知云,太清楚看似花里胡哨的外壳和一个好名儿的重要性了。
  齐山听夫郎这么一说,不知怎的突然涌起些豪情壮志。
  况且他向来不会拒绝谢知云,赞叹完后,便问道:“那可有想法了?”
  一提起这个谢知云就精神了,小鸡啄米似地点头,“嗯嗯,你等我拿纸笔来,水画的看不见清。”
  话落就急忙站起身,连椅子被带倒都顾不上扶。
  齐山失笑,将椅子放好后,也跟了上去,扬声喊道:“用不着拿来,在卧房画就是。”
  雨渐渐小了,风也停下来。窗户大开着,雨丝也不会飘进来作乱。
  谢知云铺开纸,提笔蘸墨,俯身一笔笔将心中构思刻画其上。
  齐山生怕惊扰他,静静站在一旁,只是视线不知不觉就从鼻尖移到白皙如玉的面庞。
  “好了!”
  纸张抖动的轻响,伴随满含雀跃的话音,将齐山跑偏的思绪拽回。
  他定定神,重新看向纸上墨黑的图案——一个胖乎乎的圆肚罐子,正面有几朵小巧的花,其上歇着两只蜜蜂,不过有些过于圆润了,显得憨态可掬。
  不算多复杂,但很贴和内里将要盛装的东西。
  齐山仔细看了遍,指着右侧认真提出建议:“这里是不是空了点儿?”
  谢知云咬着笔杆回道:“应该要放几个字儿的,但我还没想好,你也帮着琢磨一下。”
  “我字都还没认全。”齐山苦恼地挠头,同谢知云一样陷入深思。
  窗外渐渐静了,谢知云抬头一看却是雨停了,眼前瞬间开阔。远处群山连绵,腰间缠绕着似纱如幔般的云雾。
  他突然一拍手,“有了!”
  不等齐山发问,他就提笔在罐子右侧写下“云中山,花间蜜”六个字,想了想,又在右下角画上一座被云朵覆盖,只露出尖角的山峰。
  “你再看看怎么样?”
  “云中山,花间蜜,”齐山一字一顿地念出声,眼神也越来越亮,“不错!一听就觉得眼前有图景了。”
  谢知云越看越满意,“改天就去陶窑问问,能不能做,先定几个大小不一的看看样子。”
  齐山比他还急:“明儿要是不下雨,就上石桥村跑一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