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在朝廷的大方奖励下,还真有不少名士大儒主动前往陇南想要教化当地百姓,在那里传播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帮助百姓能更好的耕种生活。
终于在十年前,陇南这块南蛮之地成功被当今皇帝划拉进了东齐国的地图,成立了陇南府,并派人前去管理。
虽然派去的官员大多都被当地的势力给忽视排挤走了,毕竟人家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哪能那么容易就被一个外人给压住了,自然是龙来了都要给他们盘着。
不过当地如此彪悍的民风,也滋生了一些恶势力,就像这次作乱的山匪,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寨子,最多就是打劫一下过路的商户。
只是后来换了一个新的老大,恰好这个老大以前是干刀尖舔血营生的,自然不会安分下来。
在发现陇南官府势力薄弱后,就收罗组织起了一群亡命之徒,专门烧杀抢掠,抢完就跑进大山里躲了起来,让前来捉拿的官兵根本找不到。
一开始当地的县令没有当回事,毕竟陇南这地界鱼龙混杂,经常会出现这种山寨,他们就算是想管也有心无力。
直到他们有一次胆子大到,直接把陇南知府送去给皇上的贡品给劫走了,陇南知府大发雷霆派人去查才发现自己的地盘上居然出现了这么个毒瘤。
可惜当时的陇南知府能力平平,想自己带兵去剿匪,结果什么都没找到,想让当地的势力帮忙,人家根本不搭理他,最后没有办法只好上报朝廷。
当然他这个知府肯定是做到头了,皇上知道这个事情后,便趁机将他派到这边来了。
一是可以躲避京城里即将掀起的诡云波谲,二是刚好可以锻炼锻炼他的能力,让他以后的履历更加好看点,未来的仕途也好走些。
皇帝丝毫没有考虑到,宗政玦要是去了也没办法管理好陇南该怎么办。
就算想到了也没办法,他都已经把小太子交给宗政玦带走了,可见皇帝对宗政玦的信任。
最后盛时鸢和宗政玦商议一番,他们还是不要分开为好,一行人留在原地等小太子病好了再上路。
幸好小太子随行的服侍的下人中有精通医术的,即使地处荒凉的驿站找不到技术精湛的好大夫,也没有什么关系。
想来皇帝早就给小太子准备好了一切,就连服侍他的两人应该都是皇家精心培养的暗卫,精通各种技能,不然皇上怎能放心让小太子一人出远门。
第57章
陇南2
没有父母在身边照顾的小太子格外脆弱, 迷迷糊糊抱着盛时鸢的手不愿放开,没办法,孩子还小, 还生了病, 哼哼唧唧地不肯喝苦药, 盛时鸢抱着轻声哄, 只当是自己提前体验了一下养了个孩子的感觉。
“沧儿睡下了?”
深夜, 将小太子好不容易哄睡后,盛时鸢才满身疲惫的回来洗漱。
“嗯, 他的病已经开始慢慢好转了, 人没有之前那么难受了, 只要不再发热应该就没事了。”
“就是这几天他没胃口, 吃不下什么东西, 孩子的小脸都眼看着瘦了一圈,之后安稳下来了要记得给他好好补补。”
盛时鸢絮絮叨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宗政玦坐在一旁认真听着, 昏黄的灯光将房间染上柔和的光晕, 透出一室温馨宁静。
放下心来的宗政玦将精力转移到陇南那边, 他派出去的人已经查清楚了陇南那边最大的三个势力,他们分别是朝廷选出来的迦南土司, 会养蛊虫的苗菩族人以及会制毒的白溪族人。
迦南土司看似权力最大,管理着陇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但苗菩族和白溪族的能力也不差,不仅族人众多,而且还有难以解释的养蛊制毒能力,十分难缠。
宗政玦过去任知府其实主要是管理迁移过去的东齐国百姓, 他们不是少数民族,也没有什么自保能力,大多数是以前家乡遭难然后背井离乡逃到这里来的。
毕竟陇南这地方大山多,不管是上山捕猎还是靠水耕种都可以活下去。
后来人越来越多,就发展出了小镇,再后来聚拢成城郡,随着东齐国人与少数民族通婚的人越来越多,许多都快要传承不下去的少数民族都加入了东齐国,毕竟要是子孙后代都没了,他们部落的精神又该如何延续下去。
不着急入睡的宗政玦拿起情报继续看,每隔一天,他安排到陇南的线人就会传递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回来。
其实那群作乱的山匪很好解决,他手上现在就有一千的精兵,而那个山寨满打满算差不多就一两百人,只要抓住对方的藏身之地,就可以直捣黄龙,拔除毒瘤。
可让宗政玦头疼的是,后续他该如何在陇南发展,既然皇上派他来了,自然不能像前几任知府那样得过且过,肯定是要拿出一点政绩出来才行。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相信天无绝人之路,他怎么都会比那些没有作为的知府要做得好吧。
抬手拿起京城那边传来的消息翻开,自从三皇子发现是四皇子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后,便开始组织手下的文臣开始反击报复回去。
其实就是让文官揪着武官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扯皮,虽然攻击力不大但武将们都感觉十分烦人,却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毕竟言官本就是这样的,上至皇帝,下至九品芝麻官,只要他们看不顺眼的都会喷。
直到前不久前线传回消息,四皇子的小舅子在西北战场上屡立奇功,才让四皇子那边重新挺起了腰板,一时间四皇子一派皆是春风得意之色。
就连皇上都在早朝上都夸奖了那位少年将军,连带着给四皇子也多了几分好脸色,让三皇子好一阵脸黑。
见状,三皇子便让自己的人蛰伏了起来,暗地里却想尽办法收集到了四皇子贪墨军饷的蛛丝马迹,但这事影响最大且证据也不算确凿,三皇子只能按下不表,准备留着当杀手锏。
最好看准机会拿出来,给四皇子一党致命一击,让他永远都翻不了身。
同样得意的四皇子也不是真傻,三皇子有张良计,他有过墙梯。
他手上也有三皇子母族以及其势力在江南大肆敛财,偷税漏税,鱼肉当地百姓的证据,就连京城里也有不少被贵妃一族欺压的百姓。
反正这两人都不是什么好人,为了得到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只怕什么都做得出来。
京城里已经黑云压城,山雨欲来了,陇南这边倒是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百姓们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只有少数人好奇地打量起他们一行人来。
刚到陇南的郡城,榕城的大门口,早就接到消息的一群官员们,都已经在门口等着宗政玦了,毕竟他们已经没有顶头上司一两个月了,事情全部堆积起来,忙得他们焦头烂额。
这下宗政玦来了,终于有了个可以主事的人,他们都工作也可以进行下去了。
“下官洪向荣,拜见知府大人。”
跟随着领头官员的动作,后面站着的人纷纷抬手行礼。
“拜见知府大人。”
宗政玦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出来接他,连忙从马车里出来见礼。
“快快请起,多谢各位同僚今日前来迎接,待我收拾好后,再与大家认识。”
众人无有不可,在洪向荣的指挥下,其他人纷纷散去,只留下几个高层陪着宗政玦,在他们的帮助下,宗政玦一行人有条不紊地住进了上任知府的家。
陇南地广人稀,就连一个知府的府邸都大得可怕,四进四出,里面还有一个流觞曲水的大花园,这要是放在京城只怕非皇亲国戚不可住。
宗政玦简单梳洗了一下,就被洪向荣他们拉着去知府办公的地方了,而盛时鸢则是带着几个下人将要用的东西都整理了出来,至于其他的,等以后有时间了再慢慢来吧。
她这段时间赶路实在是太累了,而且还要规整这么大的宅子,只是想想都头疼。
盛时鸢没忘给小太子留了一个单独的院子,离后院不远,只隔了一道月亮门,不管是去前院找宗政玦,还是来后院找她都很方便。
不过王氏住的院子就有点远了,原本盛时鸢是想让她住近一点,好互相照顾的。
但王氏不愿意,她看上了后花园里的景象,喜欢一开窗就能好看见各种美丽的花草,所以盛时鸢只好将她安排在后花园附近的琳琅阁了。
距离盛时鸢他们住的主院,需要走上一刻钟左右才能到,不过这都还是小问题,最主要是的是,府里还留了不少上任知府买下的下人,就连管家都是上任知府的人,这让盛时鸢着实有些不放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