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第79章 兄弟四人皆为裙下臣【2】
叶父也知道再打下去叶莲莲肯定要被打坏了,他就叶莲莲这么一个女儿,也是心疼的。
于是果断地将皮球踢给了李家。
叶莲莲不愿意,叶父就忽悠叶莲莲,李家条件好,赵承恩去了李家才是享福了。
好说歹说,叶莲莲同意了李知文将赵承恩带去李家。
李家也不愿意啊,李父不打孩子,但是李爷爷打,这缺心眼儿的玩意儿啥都敢答应。
于是李知文也挨了揍,李爷爷下手也真是狠啊,但是一想到叶莲莲那信任的目光,李知文就咬死不松口。
李爷爷拿着鸡毛掸子追的李知文满院子跑,最后李知文瞅准机会拽着赵承恩进了他那屋,然后将房门从里面反锁了。
李家人气呀。破门吧,舍不得门;破窗吧,舍不得窗。
只能先那样了,想着吃饭的时候李知文那个小兔崽总要出来的吧?
结果人家连饭都不吃了,不收养赵承恩他愧对叶莲莲的信任啊!
李知文:不收养赵承恩我就跟赵承恩一起饿死在屋里。
作为李家的大孙子,李奶奶将李知文那是疼到了心坎儿里。
想着要不松口吧,结果还没等她提出来,村长来了。
村长的意思也很明显了,闹成这样了,那孩子看起来也可怜,要不然李家就收养了那孩子吧。
村里出面给口吃的,李家再添一点儿,等赵承恩有能力养活自己,就让赵承恩自己生活。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村里跟李家签订了协议,该写的都明确写上了。
赵承恩这才留了下来。
赵承恩比原主大两个月,所以原主成了家里的老三,赵承恩成了李家的老二。
虽然收养赵承恩的是李家,但是赵承恩心里感激的却是叶莲莲。
于是乎李家的四个男孩儿里,有两个从小便成了叶莲莲的舔狗。
陆陆续续的,李家的孩子都去上学了,只有赵承恩没有学上。
每当看到李家的四个亲生孩子坐在院子里读书写作业的时候,赵承恩都十分羡慕和嫉妒。
李家老三李知武(赵承恩被收养后李知武成了李家老四,赵承恩觉得李家人区别对待他和其他几个孩子,在心里压根儿没把自己当成李家人)那个蠢货上了那么多天学,连一百以内的加减法都算不明白,就这种笨蛋都有学上,他这么聪明的人却只能下地干活儿。
还有李知秋,那个赔钱货也能去上学,就他不能!
赵承恩羡慕啊,他也想去求李家人让他去上学,但是自尊心很强的赵承恩怕被拒绝,于是只能愁眉苦脸,等着别人发现他不对劲。
李家人都忙着呢,孩子们都上学了,家里的压力更大了,压根儿没精力去管一个养子的情绪好不好。
最终还是叶莲莲发现了赵承恩心情不好,一问才知道赵承恩想去上学。
叶莲莲善良啊,于是决定自己不去上学了,让赵承恩顶替她去上学。
叶莲莲想的很好,白天她正常起床背着书包去学校,到学校门口把书包给赵承恩,让赵承恩去教室上课,她去山上躲起来,放学后她再背着书包回去。
想的挺美,但是老师怎么可能不给叶莲莲的家长说?
李知文得知老师要去找叶莲莲,怕叶莲莲回家会挨打,于是让原主去山上找叶莲莲,让叶莲莲先别回来。
原主不乐意,他不喜欢叶莲莲。
家里的零食每次都是阿奶给了李知文,让李知文这个大哥哥和弟弟妹妹分着吃,李知文总会昧下一些藏起来,然后送给叶莲莲吃。
原主不去,李知文就使唤着让李知武去。
李知武还挺喜欢叶莲莲的,因为叶莲莲很温柔,跟那些叽叽喳喳的女孩子都不一样,会陪着他玩儿,不会嫌弃他年纪小,干啥都干不好。
李知武屁颠屁颠儿上山通风报信去了,结果他太小了,玩儿心重,追蝴蝶抓蚂蚱的,把这件事儿给忘了,顺便还把他自己给走丢了。
天黑了不见李知武回来,李家人着急了,这时李知文才想起来李知武被他使唤着去了山上。
李知武被找到的时候已经发高烧昏迷了,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大好。
第80章 兄弟四人皆为裙下臣【3】
李家人责怪李知文,李知文责怪原主,要不是原主使唤不动,他也不会使唤李知武。
到底是疼爱老大和幺儿,怪到最后一家子竟然还真都认为是原主的错。
原主本来夹在中间就不受宠,之后更是爹不疼娘不爱了。
原主难过呀,听的多了便也开始愧疚,这时候就轮到我们善良的女主叶莲莲了。
叶莲莲各种安慰原主,带着原主一起玩儿。
叶莲莲带给原主快乐的时候也成功走进了原主的心里。
至此,李家的四个男孩儿全都喜欢上了叶莲莲,将叶莲莲当成是最好的朋友。
好吃的?不吃,都送给叶莲莲。好玩儿的?不玩儿,都送给叶莲莲。
以前就李知文一个惦记着叶莲莲,其他兄妹几人还能吃上一口零食。
等李家四兄弟全部向着叶莲莲后,零食全部进了叶莲莲嘴里。
其他人觉得吃不吃无所谓,叶莲莲吃高兴了他们就高兴。
但李知秋是一口都吃不到了。
几兄弟互相打掩护,李知秋压根儿不知道有零食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对好朋友的喜欢转变成了对少女的爱恋。
李家的四兄弟都喜欢上了叶莲莲,想娶叶莲莲当媳妇,甚至不惜兄弟阋墙。
好景不长,李家的顶梁柱李父被学生诬陷思想有问题,坏学生联合小红袖将李父打倒,额头上被砸了好大一个窟窿,血流不止没抢救过来死了。
李父没了,李家老两口遭受不住打击病倒了,不久之后一前一后撒手人寰。
家里一下子就只剩李母一个成年人了。李母本就柔弱,一下没了主心骨,整日就知道躲在房间里哭。
赵承恩见李家成了这样,立马开始为自己做打算,他可不想累死累活挣得那点儿工分全部都进了李家口袋。
以前是李家贴补他,他寄人篱下受点儿委屈没什么。但是李家已经贴补不了他了,他可不想再寄人篱下受委屈了。
赵承恩心眼儿多,说李家没了顶梁柱,他心疼李母一个人要支撑起整个家,想要减少李母身上的负担,所以主动提出了离开。
他以前挣得那点儿工分就送给李家了,之后他会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村里人都夸赵承恩是个好孩子,知道感恩李家。
于是他用那几十个工分踩着李家赢得了好名声,留在了村里。
家里都成这样了,李家的孩子以李知文为首,提出他们不去上学了,留在家里干活儿赚工分。
李母一边哭一边感慨孩子们懂事,她不知道李知文这是在以退为进呢。
李知文想读书,他那个教书的爹常说读书才有出息。
但他作为长子,在这关键时刻肯定不能没有表示啊。
不然他会被大家的吐沫星子给骂死。
李知文一边说着他们不读了,一边哭诉他们对不起父亲的教导和期盼。
李母听了这这话,想起丈夫在世时总是念叨着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读书,读书才有出息。
她心下一狠,咬牙说让李知文他们继续读,转头却不让最小的李知秋读书了。
李母对李知秋说不是因为她不爱李知秋才让李知秋辍学的,而是因为李知秋成绩不好,更重要的是李知秋天生神力。
懵懵懂懂的李知秋辍学回家了,洗衣做饭全包了不说还要抽空去山上打猪草挣工分。
年纪大一些之后家里家外一把抓,跟着李母干成年人干的活儿。
因为她力气大,往往被人忽视了她的年纪,挣得工分堪比一个成年人了。
两个女同志,其中一个还是未成年,要供养三个人读书,吃饭,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李母忽视了累死累活挣工分的李知秋,让她吃喇嗓子的麦麸不说,还经常让她吃不饱。
而李知文三兄弟却能吃玉米面,高粱面,还能吃得饱饱的。
即便家里困难成这样,李家三兄弟加上一个已经离开李家的赵承恩,四兄弟还是会像以前一样送东西给叶莲莲。
在原主上初中的时候,村儿里集结了一批人去几十里外远的地方建大坝去了。
建大坝活儿重劳累,但是工分多,所以李母拉着李知秋报名去修建大坝了。
第81章 兄弟四人皆为裙下臣【4】
谁也没想到,李母这一去,回来之后便永远闭上了眼睛。
常年郁结于心加上过度劳累,李母一个不慎从坡上掉了下去,摔得满脸是血,特别恐怖。
带队的干部吓死了,吆喝着人要把李母送医院。
李母自己说不用,她明白自己活不了了,她想回家见孩子们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