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女子学校可先在长安、洛阳两都,以及李氏祖地太原、武氏祖地文水,还有狄仁杰目前任职的浦阳县,每县设立一所女子学校。
她心知一口不能吃成胖子,政策的推行得一步步开展。
女子学校的生源主要还得依靠富庶家庭,毕竟贫困家庭连饭都吃不起,是绝对不会让一个劳动力不在家做活,跑去学一时半会看不出作用的识文断字的。
一个家庭的子嗣多赖主母的培养,主母远见卓识,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后代。读书是最简单能让人生长智慧的方式,只要培养出一代女子,都能让众多家庭受益月月将自己能想到的兴办女子学校的好处逐一道出,试图劝说李治和武则天同意。
皇上,安定此番提议利国利民,不如就如她所言,先在这几处设置试点,待初有成效后再向全国推行?立刻想到女子学校更深远好处的武则天在李治耳边敲边鼓道。
李治看向她们母女两双相似的眼睛同时望向自己,不由笑道:你们都这般说了,朕岂有不应之理?这钱就从内府支取。安定,朕和你母后赐给你的那些就留着你自己花用吧。
--------------------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出自百度百科太平公主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30章 日月曌无字碑37
月月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一开始还是由我来操办此事吧。若无成效, 便当作是给这几处的女子建的学习、交友、游玩之所,权当我初被册封为公主,与众女子共乐之行;若有成效, 再由皇家出面建造,当作利国利民之举。
武则天按下李治想为女儿出钱的心思,赞同道:安定所言极是。皇上, 难得见她这般有精气神,此事就交给她办吧。
有武则天在一旁劝说,李治便应允了月月的提议。
大婚后携驸马进宫请安的太平公主,以及随太子入宫请安的太子妃韦氏得知此事后,纷纷表示愿意出钱出力。
她们代表的正是皇室和世家女子的态度,月月婉拒后见她们依旧坚持,便应下了她们的好意。
*
一连贯的喜事发生,一直处于身体不适状态的李治也有了难得的好精神。
在治疗风疾这件事上已经与师父夏侯坚水平相差无几的月月,在再次为李治施针结束后,被他留下来问话。
安定,你的身体比起出生时, 已经好了许多, 朕很是欣慰。李治带着属于父亲的温情对月月道。
已经适应皇家规矩的月月选择拜倒,表示这都是父皇、母后以及师父夏侯坚的功劳。
李治叹气道:朕倒觉得, 这和你自身的修行也有很大关系。不久前,朕曾邀请法明大师入宫讲佛,特向他问及此事,他特地阐明了修行之重要。你能和朕说说不在京城的这些年, 你做了哪些事吗?
月月也不知这位似乎佛法极为高深的法明大师口中的修行为何事, 只能拣些她平常和佛法有关的事简要说说。
然而李治听后却摇了摇头:并不是这些,大师是指, 你用正心正念做了哪些好事。
除恶扬善算吗?月月列举了一些她这些年经历的事,顺便夸了几句狄仁杰。
李治听后不住点头:狄卿实乃国之栋梁。当年他主动要求离京外放,朕还十分不舍。如今看来,他在地方历练这些年,确实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实事,甚好甚好。
正是有父皇将他派往各处,当地百姓才能受益。百姓能因此获益,也是因为有幸得遇明君,月月答道,法明大师口中的修行,并非要求一个人必须亲力亲为做事,父皇坐在朝堂把控大局,正是行利万民之事。
李治被月月说得嘴角上扬,但是兴致仍然不高:既然如你所说,朕也在不断修行,为何朕的身体却不见好转?
有些话十分僭越,女儿不知该说不该说。月月面露踌躇道。
你尽管说,朕恕你无罪。李治道。
父皇早年身体如何?月月问道。
李治道:朕从小体弱。
皇祖父早年身体如何?月月又问。
李治道:父皇的身体一向强健。
皇祖父享年几何?月月再问。
李治带笑斥责她:你这丫头!
月月一脸正色道:父皇,女儿在认真给您分析事实呢。
李治不说话,幽深的双眸注视着月月的眼睛,沉默良久才道:回答朕,此世真的没有方法治好朕的风疾吗?
他的声音平淡,却极具压迫感。
他看着跪在下方的女儿年轻的样貌,富有生命力的饱满姿态,心中说不出的复杂。
作为父亲,他欣喜于孩子的康健;但是作为一个垂垂老矣的生命,他又忍不住嫉妒这不属于他的年轻。
对常人来说完全隐藏的泡泡悠闲地趴在月月头顶,发出啵啵的声音,提醒月月它的存在。
虽然泡泡是花费了月月大量积分才培养出来的生命,但是月月从没有测试过它到底具有怎样特别的功效。
此时李治突然问起,月月忽然觉得,或许泡泡蕴含的水,理应具有此等功效。
但是她要将此水献出来吗?来历又该如何解释?还有就是她为什么之前不拿出来,非要等到李治询问才说?
月月脑海中闪过无数问题,她最终回望李治道:此事若真有方法,大概便是如法明大师所说的那般吧。师父几十年如一日寻找治疗风疾之法,如果有根治之法,他定当第一时间献上。
李治定定地看着月月,直到她准备再补充几句时,他才摆手道:罢了,你先退下吧。
月月望着他衰老的病容,一步步退出大殿。
望着脚下一层又一层的石阶,月月问系统道:老实说,我也不知道让他按照历史的卒年去世是对是错。毕竟我是真的很想见证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登基啊。你说原主最想看到的画面会不会也是这个?
原主什么想法,已经联系不上她的系统可没办法回答,它只能告诉月月:[根据系统规则,宿主如果不知道应该做何事时,不试图改变事件发展,就是在做最好的选择。因为这是这个世界本来会有的走向。]
听了系统的话,月月长舒一口气道:和你聊完,我感觉轻松许多。谢啦。
*
在结束了李治这一阶段的施针治疗后,月月便向父母请辞,准备前往各地监督一下女子学校的建设进度。
月月从长安出发,先是去了洛阳,接着去了狄仁杰任职的浦阳县,最终一路向西,前往李氏祖地太原,和武氏祖地文水。
她到达文水的第二日,就惊闻噩耗,身患风疾多年,一直缠绵病榻的李治驾崩,享年五十五岁。
作为皇家公主,她自然要第一时间赶回长安奔丧。
李治去世后,由他和武则天的第三子,月月的弟弟李显继位。
从李治去世的消息传到月月所在的文水,到月月赶回长安的这段时间,初初登基的李显在执政多年的武则天眼皮子底下骚操作不断。
最终在月月赶回长安前,他因为对着大臣口出狂言,直道自己把天下给韦后的父亲韦玄贞都没什么不可以,成功激怒武则天,直接被她从皇位上拉下来,被贬为庐陵王。
月月的赶路途中听闻此事,对李显的行为大为叹服。
入京时,月月神色坦然地与新晋皇帝、她的又一个弟弟李旦见面,绝口不提他的兄长,现在被软禁在均州的弟弟李显。
李旦显然对这瞬息万变的世道还没反应过来,明明坐在皇位上,但他依旧是那个父皇母后的乖乖儿,等着听兄长吩咐的好弟弟。
见了月月这个不甚熟悉的姐姐后,他也只是故作威严的应付一二,便请她去面见如今真正的掌权者武则天。
*
丈夫去世后独揽大权的武则天见到归来的女儿,神色颇佳。
再询问各地女子学校的兴建情况后,武则天饶有兴致地表示,想要专门为女子学校的学生设立考试,如果她们通过考试便可入宫担任女官,参与政事。
当然,此事并不急于一时,武则天又道,等女子学校初见成果之后,在颁布此令吧。
这等证明女子学校官方地位的事情月月自然不会拒绝,她最开始筹备此事的初衷,就是在准备为武则天登基后的女官队伍。
想要让世人认识到女子亦可为官做宰,靠的可不是一个武则天,也不是一个上官婉儿。
需得有成千上万个武则天、上官婉儿聚在一起,才能汇聚成无双的力量。
我今日寻你过来,是有事要你去办。武则天十分自然地吩咐月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