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身上的伤,有些话不言自明。
大人信我,今日的对话出了牢门我不会和任何人提起。月月承诺道,我只是想问,你觉得若是我的三位兄弟中的一位继承皇位,他们有多少可能会延续母皇颁布的政令,而不是为了消弭她的存在,逐步将它们废除,用时间抹杀母皇做出的贡献。便是他们不想,朝中内心深处本不想支持母皇的那群大臣,难道不会推着他们去做吗?你觉得他们中的哪个是果断杀伐,不偏听偏信的人?
狄仁杰猛然抬头,看向月月苦笑道:思月,你这是在难为我。
作为深得武则天看重的臣子,它如何不知道武则天现存的三个儿子的秉性?
章怀王李贤,当初太子当得好好的为什么会被废?
还不是因为听信他的撺掇,在东宫埋伏甲兵,意图使用武力从武则天手中夺回李氏执掌天下的权柄。
然而他却忘记了,当时李治虽然身患风疾,人还活得好好的。
李贤如此行径,李治可不会听信他的说辞,他只会觉得太子意图不轨,想把父皇母后一起干掉,自己登基称帝。
毕竟在李治看来,皇权正好好地被他握在手中,武则天手中的权力也是他下放给她的。
李贤私设甲兵的理由实乃无稽之谈!
庐陵王李显,明明在李治去世后顺利登基,却还是被武则天硬生生废为庐陵王,全赖他刚刚登基还没有摸清情况,就急着组建自己的政治集团,意图从掌握实权的武则天对立。
他作为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人,本不该这么轻易被废,可他却在提议将自己皇后韦后的父亲韦玄贞提拔为宰相被辅政大臣裴炎驳回时,直接表示:自己可以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区区一个宰相之职算得了什么!1
一个皇帝竟然说出这种将李氏江山让给外姓人的不过脑子的话,他李显不被废谁被废?
所以武则天借此机会干脆将他李显给废了。
至于豫王李旦,他是性格懦弱,极力避免争端,为了保全自己,多次提出将皇位禅让给母亲武则天。如今他被赐姓武氏,也是一点怨言都无,俯手低耳接受了武则天的赐姓。
月月心知狄仁杰已经想到这一点,便继续道:所以只有母皇的女儿作她的继任者,才会坚定不移地贯彻她的政令,因为这是她来位正的证明!只有明确母皇的帝位,她这个继任者才是毋庸置疑,不容人置喙的!
狄仁杰又忍不住看了月月一眼,问道:你说得这些,你也都符合条件,为什么你不可以?
月月耸肩道:因为我活不久啊。或许三年、五年、十年,也或许明天,我有可能就闭眼了。这样的我,当上皇帝,和不当又有多少区别呢?
我的外祖母孝明高皇后享年九十一岁,听说她的母亲也活了八九十岁,这显然是家族遗传的长寿。母皇如今未至七十,起码还能再活二十年月月给狄仁杰分析这一不容忽视的事实,我肯定要比她走得早,所以没有必要做这种无用之事。
她看了一眼狄仁杰道:我记得大人你比母皇小六岁,你的家族长寿的人多吗?
狄仁杰脸色一黑,受过刑的身体顿觉疼痛。他的祖父、父亲最多也不过活了七十二岁,这么一算他也没几年可活
大概率他是看不到武则天去世后谁是继任者了,现在哪里还有操心的必要?
他有些心灰意冷道:思月,今日多谢你来看我,你说的事我会好好考虑的。但是我现在可以明确告诉你,太平公主想要顺利登上帝位,连任女帝,这很难很难,她现在做的这些事远远不够,她需得比三位王爷努力不知多少倍,方才能和他们站到同一起点。这其中的艰难不是两瓣唇一张一合就能言明的,还需考虑清楚。
我明白了,月月拎着狄仁杰亲笔书就冤情的带血里衣,向他告别,你再坚持坚持几日,应该就能出来了。我还是那句话,母皇大概率不会让你们留在京城了。
狄仁杰哈哈一笑:如此一来,你刚才的拉拢岂不就白费了力气。
月月摇头道:是不是白费力气,在我不在你。我觉得并不是白费力气就行。
*
月月从看守面前经过时,看守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她拿在手里的带血里衣。
月月也没有遮掩它的打算,拎着它堂而皇之地走出将无数人的生命和清白留在此地的推事院。
她也不怕来俊臣派人过来抢夺,因为她离开推事院后哪儿都没去,直接递牌子进了皇宫。
正在批阅奏折的武则天完全没有想到,早朝时刚见过的女儿这才刚过一会儿又出现在她的面前。
月月将带血的里衣捧到武则天面前,道:母皇请看此物。
武则天瞥了一眼看起来脏兮兮的里衣,最终看在月月的面子上,勉强拿起来看了一眼上面的文字。
你果然去见了狄仁杰。武则天看完狄仁杰写的冤状,第一句话便是这个。
他可是犯了谋反之罪!武则天严肃道,他的《谢死表》还在朕这里放着,今天他写出这个,不过是因为你去见了他,他觉得自己有所倚仗罢了。
月月却问道:母皇看了推事院送来的所有《谢死表》吗?
你这是什么意思?武则天问道。
她也不用月月询问,直接命人将来俊臣前不久送来的狄仁杰的《谢死表》取来。
不用月月提醒,她看到摆在最上面的署名作者为狄仁杰的《谢死表》就咦了一声。
母皇,您这是怎么了?月月问道。
武则天脸色难看道:这《谢死表》上的字迹和你带来的这件里衣上的字迹不同。
她迅速把剩下的《谢死表》翻了一遍,愤怒地把这一沓纸往桌上一摔:来俊臣,好得很!
来人,让来俊臣滚来见朕!武则天朗声道。
她看向月月,勉强压制住怒火:这件事你不用管了,先下去吧。
月月见武则天如此反应,便知她已发现来俊臣送上来用于证明狄仁杰等人有罪的《谢罪表》笔迹全部来自一个人这件事。
如此愚弄帝王,来俊臣显然无法轻易度过此劫。
月月刚离开上阳宫,就被听闻此讯的李令月拦住:月姐,你是不是从上阳宫出来的?你可知来俊臣到底做了什么,能让母皇发这么大火?
月月不知武则天后续是否还打算用来俊臣,便没有多提,只是摇了摇头,并道:先别管来俊臣的事了,我们来谈一谈你后续努力的方向吧。
--------------------
作者有话要说:
注:
1出自百度百科李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54章 日月曌无字碑61
正如狄仁杰所说, 身为女子的李令月想要得到众多大臣的支持,定是要付出远超出她三个哥哥的努力。
甚至武三思、武承嗣这对姓武而非姓李的兄弟也比她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
即便如此,已经做出决定的李令月也不愿就此放弃。
既然武则天同意她站在朝堂上与其他人同台竞争, 那她就不愿遇到些许困难就这么放弃。
李令月的投胎技术是旁人艳羡不来得一流,但是上天在给了她极好身世的情况下,并没有赐予她一副顶好的头脑。
而她在做出与兄长们竞争皇位前, 一直活着肆意潇洒的生活,没有人要求她用琴棋书画附庸风雅、用诗词歌赋武装头脑、用刀枪剑戟强健体魄,这就造成了她如今文不成、武不就的现状。
所幸比她多读一二十年书的兄长们虽然知识储备比她多,但是已经当着武则天和一众大臣的面把该犯的蠢都犯了,所以他们并没有直接将李令月踢出局。
自从李令月决心竞争皇位后,她就过上了白天处理政事,晚上发奋学习的生活。
这个时代饱读诗书的女子不在少数,但是她们在武则天执政前,根本没有走上朝堂的资格,所以在李令月主动提出请武则天为自己择选老师时,武则天为她选的老师仍是个男子。
许彦伯, 当年支持废王皇后, 立武则天为后的许敬宗之孙,文采斐然。
许家是武则天的拥趸, 支持她的一切政令。许彦伯接到武则天的旨意后,自然是对李令月倾囊相授,不敢有半点藏私。
除了有许彦伯授课,亦有如上官婉儿、武玄霜、谢瑶环、郑十三娘等一众女官时常出入太平公主府, 以帮助李令月学习。
此时武则天本就有考量继承人之意, 她们这般行径正是在直接表明对李令月的支持。
因为她们都知道,女子能与男子一样站在朝堂, 是因为武则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