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怎么会?月月哈哈一笑,你愿意从颍川来此,不正是肯定我们五原郡的实力吗?我又怎会有意见?
  古代人举家搬迁可不是小事,何况是从文风鼎盛的颍川郡搬至五原郡。
  戏志才意味深长道:你应该知道,我举家来此是为了什么。
  月月长叹一口气道:我如何不知?先生千里迢迢来此的心意,吕月绝不敢忘!
  两人对视一笑,十分明白对方话里的意识。
  黄巾起义的发生,意味着世道开始变了。
  这种改变不会因为黄巾军首领张角、张梁、张宝的死亡而消失,不过是拉开世道变化的一个序章罢了。
  戏家说是举家搬迁至此,其实因为戏家人口不奉,加起来也就十人而已,于五原郡而言,不过是水滴入海,不会对这里的局面发生任何影响。
  *
  一下子比预期多出来两位谋士,甚至陈宫也对自己伸出了细细的橄榄枝。
  兴奋过度的月月右手托腮,手肘搭在桌面上,一时难以从这种快乐灌顶的状态走出来。
  吕石找到月月时,就看到为五原郡带来巨大变化的太守大人此时正在发呆,并没有像众人以为的那样,在为更好的五原努力奋斗。
  这个时候找我,是有什么事吗?月月问吕石道。
  大睡几日,已经从长途跋涉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的吕石点头道:确实有事。
  说说看。月月瞧他这般犹豫的姿态,就知此事绝不算小。
  吕石定定心神,说出自己的想法:二哥身边不是缺个谋士吗?我想随他去五原县试试。
  这个不行,月月断然拒绝,你二哥头铁得很,你们两个意见相左时,你作为弟弟压不住他,得寻个年长他一些,智谋得他认可的人和他一起去。
  第426章 三国梦飞将在20
  月姐, 你想的是谁?吕石直接问了。
  什么,让戏志才和我一起去五原县?吕布大声表示自己的不解,皱眉道, 为什么是他?
  月月眉毛轻扬,直接道:来,说说你相中谁了?
  在此之前, 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的吕布顿住:我、我也不清楚。
  唔,别说我独断专行,就给你一天考虑的机会,月月对吕布道,只要你能说服对方和你一起去,我就没有意见。
  那、那我回去想想。吕布小声道。
  待他走后,被月月按在屏风里面的吕石探头,问她道:月姐,你觉得二哥会选谁呢?
  月月又将问题抛还给他: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告诉我你的推测。
  吕石何尝不知这是月月对自己的一个考验,他思索片刻之后, 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觉得二哥大概率还是会选择戏志才吧。
  明天你提前来这里, 届时我们一起听一听你二哥的答案。月月道。
  到了第二日,思考了一天的吕布放弃挣扎:算了, 还是戏志才吧。
  可以说说你你选他的原因吗?月月瞥了一眼屏风道。
  浑然不觉得吕布道:你手里高水平的谋士不就那么几个嘛。我也就和戏志才熟些,这五原、颍川往返一趟,我和他好歹有了些默契,让他陪我去五原县, 倒也省了磨合的时间。
  他剖析完自己的想法后, 又补了一句:其实陈公台也挺好的,但他不是朝廷派来做一郡长史的吗?随我去五原县太屈才了。
  你倒是怪会端水的, 月月调侃他道,那你怎么不选小石,或者郭嘉的?
  从颍川前往五原这一路,月月不信这两个小朋友不曾在吕布面前展露过自己的才华。
  吕布犹豫了一下,对月月道:他们当然我很好,只是五原县偏僻苦寒,远不及九原县繁华,还是别让他们去了。
  你倒是体贴,月月忍不住笑道,但是不经历风雨,又怎么得到历练?你十四五岁的时候,杀过的异族、马贼都不知道多少了?
  吕布昂首道:他们如何能跟我比?一个两个身体弱得跟小鸡子似的,随风就倒了。若是随我去五原郡,我可能还得花时间照顾他们。
  吕布如今身高逼近两米,妥妥的月月麾下第一高人,强壮的身体,强悍的武力值,是周边郡县眼馋的强将。
  甚至刺史张懿,都曾提过将他调入并州军的事。
  若不是黄巾起义突然爆发,月月还真有意同意此事,让吕布去历练一二。
  毕竟刺史姓张,不姓丁,是个安全的刺史。
  说起来华大夫琢磨得那个一会儿模仿熊、一会儿模仿鸟,一会儿又模仿虎的禽戏倒真的不错,可以让这帮瘦不拉几的谋士们都跟着练练,想起吕石、郭嘉的小身板,吕布向月月提议道,感觉戏志才练了这么些年,明显有效果。
  月月欣然采纳他的意见,并问他道:这次前往颍川,你有顺便去一下沛国谯县探望一下华大夫一家吗?
  华佗几年前随月月来到五原郡后,在这里居住了一年时间,和月月探讨了许多医学问题,双方都有非常大的启发。
  不过华佗的家人还在沛国谯县,他也不是个会在一处地方一直停留的人,于是便辞别月月,南下离开。
  吕布前往颍川前,月月专门提醒他去华佗所在的沛国谯县和张仲景所在的南阳郡涅阳县看看,以防肆虐的黄巾军伤害到他们和家人,破坏他们的研究成果。
  吕布拍拍胸脯道:当然去了!我直接把那两处的黄巾军给剿了一遍。华家、张家都好得很,这下你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吧?
  月月笑道:你做事,我自然是极为放心的。
  *
  吕布同意由戏志才随他前往五原县后,月月便与戏志才说了此事。
  按照常理说,此事应该先征求戏志才的意见,但是吕布若是不愿意,他还真是个会不管不顾、大吵大闹,以至于把好好的一件事闹得众人皆知的人。
  虽然他最后还是会接受安排,但是他的闹腾足以让所有人脸上难看。
  倒不如先把他安抚好再说其他。
  跟着吕布往返一趟,戏志才对吕布的行军、用兵,还有他这个人的秉性,也有了相当的了解。
  而他经过这一路征战,也意识到比起内政,自己其实更喜欢分析风云诡谲的战场,并且战局的走向大多如他预料一般发展,这让他成功感满满。
  而和他配合的是目前暂无败绩,在战场上极其凶猛,可以完美实现他所有布局的吕布,所以戏志才对和吕布一同前往五原县一事,并无什么意见。
  戏志才想象中的合作对象,应该是有勇有谋、善于纳谏、商谈事情与自己每每不谋而合的灵魂契合者。
  他当然知道自己要求高了些,尤其合作对象是吕布的情况下。
  但是怎么说呢,吕布的优点也很明显啊!
  一入战场,他总似如有神助般每每遇事,凭他野兽般的直觉,做出下意识的反应,往往就是最优的解决方式。
  更何况他还拥有暂时没有遇到敌手的恐怖武力值,平平常常的武器,在他手中便犹如神兵利器。
  这一切都让每次战事结束后拉着吕布复盘的戏志才惊叹不已。
  要是吕布没那么桀骜不驯、任性自我,他、他应该也能成为一方不错的势力主吧
  戏志才只能感慨,幸好吕布并不是一个可以完全自由放纵的人,有两根绳索一直牢牢地将他牵住,一根在他姐姐吕月手中,一根在他弟弟吕石手中。
  一个恐怖的战争机器,竟然是个顶顶在乎家人的男人,就挺玄妙的
  不过这也是戏志才愿意与吕布一同前往五原县的原因。
  他人虽然跟着吕布走了,但他实际的效忠对象是五原郡太守吕月,单就这一点,就让吕布不得不慎之又慎地对待他提出的所有意见,不得不把他满脸的桀骜不驯收敛收敛。
  在月月的治理下,已步入正轨的五原郡其实没有多少戏志才发挥才能的余地了,倒是临近异族的边县五原县,有宽阔的田地任他发挥。
  *
  在黄巾之乱中拥有功绩的手下都得了朝廷封赏,月月这个太守若是不赏也不像个样子。
  本以为自己极有可能会被任命到其他地方做太守的月月怎么都没想到,朝廷对她的封赏,是为她减免了每年留任考核的必须进贡的赏银,降为和其他各郡太守一样,每年年底支付二千石。
  是的,在汉灵帝统治时期,实行的是花钱上班制度。
  没有钱,连上班的资格都没有。
  留在太守府干活的郭嘉看着诏书,惊讶地看着月月:郡守,你当上太守,还是要给钱的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