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崇古的毛病,许多学派都有。
  兵家倒是没有,赵括之流一直为兵家大忌。
  但兵家向来管杀不管埋——寓意上。
  统御万万人,这不是兵家考虑的事情。
  【秦言秦字有这么难学吗?14.17%的通过率??】
  第26章
  【恭喜你, 你发现了盲点。】
  【西南蛮、神州南部、西域的转化率其实都很高,我计算的结果是高达53%,最高的西南蛮有69%。】
  【?为什么神州西部低成这样?】
  【人种问题?我记得有说法是我们黄种人智商更高, 不过现在没有纯白种人和纯黑种人, 这种说法是否科学不好说。】
  【西域的白种人也不少, 智商就算有影响也不会是主要原因。】
  在秦人都在疑惑“白种人”“黄种人”“智商”这些词, 嬴云曼却在为“没有纯白种人纯黑种人”而欣喜。
  先前她还有点为一千七百多万异族的数量担心。
  如今看到这句话, 就足以说明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至于黄种人是不是智商更高,嬴云曼也不清楚,她隐约记得有这种说法,但又好像没有科学依据。
  管它是不是真的,至少天幕上的“黄种人智商更高”肯定是她的手笔。
  至于为何西南蛮、神州南部、西域转化率那么高——
  她的情感倾向必然占比极高。
  这些地方“自古以来”都属于中华, 这里的人都是她同胞的祖宗。
  【我认为最大的因素是和咸阳的距离——距离越近,俘虏获得的教育就越好。】
  【原来如此!像罗马都远到神州西部的边缘了,秦二没办法派大量老师去教学!】
  【没错, 而且俘虏的数量越多, 获得的师资力量就越小,以至于距离咸阳越远、转化率就越低。】
  【不过罗马非常特殊,他们的文字和秦二的字母有相似之处, 学习难度变低, 所以罗马人的转化率有显著的提升。】
  【一说罗马文我就来气, 怎么会有神经病说罗马文更早,所以字母是抄的?秦二用什么抄, 跨越8000qm用意念抄吗?】
  【说是通商传到中原, 然后被秦二改编——我真是笑出声, 华夏文明史可没断过档,谁跟你罗马通过商?】
  【比起只是用来辅助学习的字母, 数字才是科学史上最璀璨的明珠,怎么没人碰瓷秦二的数字?是因为罗马数字还比不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好记,实在没法碰瓷吗?】
  【让我看就是当初罗马人转化率太高,现在才跑出这么多精罗。】
  【虽然又被歪楼……但精罗的出现和转化率关系不大,主要对罗马遗迹的挖掘有新发现:《秦宪》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的《十二铜表法》。】
  【秦二的狡辩成了现实:罗马的潜力比匈奴要可怕得多。】
  【嘶,一个神州极西,一个神州极东,有宿命那味了。】
  【秦二在宿敌发育起来前掀了棋盘。】
  【非命:反对宿命论,主张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于是罗马提前没了。】
  【传出去,秦二治墨!】
  【哈哈哈哈哈哈。】
  嬴云曼有些尴尬。
  不好意思,拼音和数字还真就都是抄的。
  但《秦宪》不可能是借鉴她毫无印象的《十二铜表法》,大概率是“罗马法-西方法-国内法-她”的间接影响。
  至于qm……
  她没法确定1米究竟多长,划定的时候纯凭感觉削了根木棍。
  一棍就是一米,也就是1m。
  千米就是qm,因为没法解释千和k,干脆就用q来替代。
  大写字母也没教,因为没必要给部下添加学习难度。
  从后世的评价来看,阿拉伯数字肯定是现在还没被发明出来,至于字母“有相似之处”?
  难道是这时候的罗马字母和两千年后的差别很大?
  ——事实上,是还没演化出小写字母。
  至于宿敌论,嬴云曼并不认可。
  虽然不知道罗马是怎么没的,但她清楚罗马并没有成为匈奴这样的威胁,至少在她的记忆中,华夏并未遭受过罗马的侵袭。
  不过天幕这么说是好事。
  ………
  比匈奴可怕得多?
  无数秦人想起了初见“亡族灭种”时的愤怒。
  张良也从俘万万人的震惊中缓过神,因罗马的存在而感到惊惧。
  如果秦二因他的反对不再西征,等罗马成长起来,又恰好当时的华夏君王如胡亥扶苏那般……
  那就该他万死不能赎其罪!
  此刻,张良完成了从主和到主战的转化。
  和他一样的人还有很多。
  ………
  看到“秦二治墨”的时候,张行眼角抽了抽。
  他看得出后世人并非真觉得秦二治墨。
  “我认为当如秦墨协助秦二世!”
  有亲历过匈奴劫掠的墨家弟子倒向主战。
  “若秦二世也如始皇帝那般……”
  “始皇帝统一六国后能征百越,秦二还能攻打哪里?”这位墨家弟子给出了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
  国家数量有限,助秦二提前统一“全球”,她再好战还能征谁?
  秦二也不会像始皇帝用完墨家就弃若敝履。
  数百年后,华夏儿女能准确说出“非命”的含义。
  虽然用的地方不太对。
  他成功说服了反对的墨者,也说服了巨子张行。
  【继续说回俘虏的问题。】
  【大秦让俘虏做的苦役主要是养禽畜、种地、修路、建桥、开山、开河/海道、挖矿这些。】
  【保障温饱、学习、休息、配备医生,甚至还有做五休一(有半天秦语课自愿可去),失去劳动能力/满60岁可进养济院。】
  【服苦役不会给工资,但是会算积分,积分可以换取更好的衣服、食物、生活用品、书籍、假期等。】
  【以至于将那时异族的平均寿命从20-30岁拉高到57岁。】
  【小良子:???】
  【这是什么大善人?】
  【这福利不比去大秦当十年奴隶好?他们还学啥秦文啊!】
  秦二是善人?
  见识过秦二征战的数种借口、以及那可怕的千万奴隶、万万俘虏后,再感激秦二的黔首也知道这位圣皇对外远不像对内这般仁慈。
  可看到俘虏的待遇后,无数人都发出和天幕同样的感慨。
  甚至是眼红——
  秦二竟然对俘虏如此宽厚!
  对于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的黔首而言,光“温饱”就是竭尽全力也不一定能达到的奢求。
  连家中被赏赐了奴隶的军卒,也无法保证自己和妻儿不挨饿。
  五十七岁更是奢望,在大秦五十岁就能当三老了!
  再次被提及的张良脸色一黑。
  他看出后世人是在嘲笑秦二待他还不如俘虏。
  但另一方面,他却是洞悉了大秦百姓可以免赋免徭的根源:
  正是这万万人的俘虏。
  ………
  嬴云曼最清楚优待的本质:
  圈养。
  这种连大秦平民都艳羡的生活,足以腐蚀绝大多数异族反抗的斗志。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异族俘虏和新的疆域都将是她的私产,这些私产少了“贵族”这一阶层的盘剥,在“圈养”这些俘虏的同时,也足以让她免除秦人的徭役与四赋。
  金银矿藏粮食布匹她都不缺。
  免除徭役田赋、改革路引制度,就能促进商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并形成正向循环。
  商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科技的进步。
  她需要考虑的,就是在这万万俘虏消耗殆尽之前,将大秦发展到不需要依赖田赋。
  这一点很难,她还没想好要怎么做。
  发展商业的同时,她还要防备资本主义这头嗜血怪物的诞生。
  好在天幕已经告知她结果:她成功了。
  天幕刚出现时的那个热搜,已经说明这一点。
  【但代价是自由。】
  【一:为防止串联造反,俘虏每两个月都会被迁到新的片区甚至跨郡服役,认识的人以后就再也见不到。】
  【这对我这种社恐还好,反正我也不想和人打交道。】
  【对社牛也还行,不断认识新朋友!】
  岂不是一辈子都见不到亲属与朋友?
  许多秦人心理平衡了些许。
  没有秦人能接受秦二对俘虏比对秦人还好!
  ………
  嬴云曼试着用数学捋一下排列方式,但很快选择放弃。
  这种规模的运算,还是交给精于算术的人吧。
  【二:男女分开服役,这辈子大概率见不到异性。】
  【……???】
  【这我不能忍!】
  【不是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吗?秦二为嘛要分开男女啊!!!】
  【为了绝育。】
  【卧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