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大军一路北上,许久后来到一处高地,韩信才第一次回头。
已不见咸阳。
沛县众人来得太晚,燎原军早已开拔,嬴云曼让周勃和樊哙随王离一起去上郡。
章邯将领刑徒军的消息传开后,王离就坐不住了。
觐见始皇帝和太子时,以不负大父和阿父的遗愿为由请求参与对匈奴之战。
嬴云曼怎么想,都想不出王翦和王贲的遗愿怎么可能是让王离北击匈奴。
但王离都主动表示愿意在燎原军扩军之前听命于英布,她也就准了。
她就等着王离这句话。
如今还未推行女官,吕雉听从嬴云曼的建议,留在华夏书阁学习简体字。
华夏书阁的简体字补习班已经有数百人。
但还远远不够。
光是将小篆隶书转录为简体字就是极大的工程,更何况还要为科举制选拔官吏、为各地学校培养老师做准备。
嬴云曼原本犹豫过科举制前期是否需要简体字与隶书并行,但在发现除了张良陈平外,还有不少人也自学得不错。
虽然远不及张良陈平,但已经够用。
嬴云曼已经决定首次科举制就只用简体字出题,允许用简体字与隶书混合答题。
但隶书占比越高,就会扣除更多的卷面分。
她很期待第一次科举制,能捞上来多少天才。
曹参和萧何之中,萧何的能力更胜一筹,嬴云曼将曹参留给张良当助手。
官制改革确实太过复杂,张良体弱,她真怕他病休。
至于萧何,能力相当出色,嬴云曼让他先去治粟内史处学习。
待他了解财政税收之事,就可以去负责驿站的改革。
嬴云曼无法改变祖龙修陵寝的意志,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新驿站只能开在咸阳往上郡的路上。
就当是试点了。
至于刘邦……
刘邦主动放弃在朝堂任职。
说是还没好好体验咸阳的繁华,要多去转转,或许能找到愿意同他一道去西域的能士。
得知刘邦自愿去西域,嬴云曼赐予他一套咸阳的宅院。
这是她爹刚借二营的情报从偷税漏税的豪富那抄家抄来的。
刘邦不急着任职,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想要封王,他要出使的地方就不仅是已经很远的西域,还有更远的孔雀王朝。
有妻子吕雉、好友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等人,他不缺军政两方的人脉,倒是需要多结交民间的商人与重义的游侠。
没有官身,又有“封王的未来”,刘邦将在市井间如鱼得水。
陈胜不仅拿到了通关文书,还得到了县令亲自送来的一匹良马和盘缠。
他以为这是秦二的馈赠,却听得县令如此一番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你必因此话留名青史。不知我以马相赠,能不能与名后世啊。”
陈胜不知该如何作答,那老县令却是已经负手而去。
群贤毕集,或入咸阳,或往上郡。
韩信接替蒙恬执掌北军一月,军纪肃然。
北军不再出长城迎敌,只以守势对敌,匈奴愈发气盛。
因天幕之故,无人质疑韩信的决定。
又一次匈奴袭边无功而返时,韩信收到了驿站送来的信匣。
里面不是简牍,而是他从未见过的一种形似布料却并不柔软、表面平整却并不光滑的白色……织物?
发现略微用力就会撕碎后,韩信放轻力道将其从匣中取出,足有三十张。
下方还有一匣,内置九支……笔。
比蒙恬所制之笔更为精致。
将笔也取出后,他见到一张材质相同却窄小得多的织物。
拿起织物,翻转后他看到了书写其后的文字。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秦二。
韩信面红耳赤。
“大将军!”
有郎中来报。
韩信下意识将纸笺握在手心。
“天幕有变!”
待韩信走出帐中,只见天幕上又是新的帖子。
【让知识以奇怪的方式进入大脑,在嗑配对中记住秦二时期的历史考点——杂烩篇!】
第52章
在张良、陈平、曹参的自愿加班下, 官制改革顺利提上日程。
不是从地方官员开始,而是从咸阳开始。
这样出什么问题都能及时进行处理。
最大的阻力本该是朝堂上的贵爵高官。
但众所周知,始皇帝要做的事, 臣子只能想怎么去做, 而不是愿不愿意做。
这并不妨碍张良拉满仇恨, 成为众矢之的。
提上日程只是开始。
身为把控大方向的邪恶甲方, 嬴云曼把张良的章程驳回了十几次。
依旧没能避免朝政的紊乱。
她知道还得修正磨合相当长一段时间, 才能向地方推行。
天幕过了一个多月都没有动静,嬴云曼都快忘了它的存在。
结果就在朝议时,天幕再度异变。
嬴云曼只得庆幸还好是不是朝会,只是商议如何尽快推行简体字的朝议,参议官员不多。
她用重赏激发了匠人的热情后, 如今已经进展到廉价的苎麻也能造纸。
不过产量不高,技术还得改进。
除了一部分被祖龙扣下,一部分她拿来收买人心之外, 剩下的优先供给华夏书阁誊写典籍。
只见电脑解锁后, 通过“移动端”登录了熊猫图标的软件。
是“王朝朝”和“蒲玲”的聊天对话框。
原来电脑的主人叫做蒲玲,她之所以这么久才开一次电脑,是因为这台电脑放在她老家。
聊天框左侧联系人有“无良老板”的备注, 写作大约是她的爱好而不是事业。
嬴云曼能理解“现代人”在大城市工作, 一两个月才回老家一次。
不能理解的是电脑不关机不断电。
最后一条聊天内容是:
[快看我给你推的链接, 发现一个宝藏帖!]
嬴云曼第一反应是不要随便点击链接,万一对方被盗号了呢?
蒲玲显然没有这个意识。
又或许她就是因为这个链接才解锁电脑。
链接跳转网页, 又是那个熟悉的论坛。
嬴云曼强忍扶额的冲动。
又是冲她来的!
【让知识以奇怪的方式进入大脑, 在嗑配对中记住秦二时期的历史考点——杂烩篇!】
【请务必阅读本帖观影须知!】
【一、楼主杂食, 洁癖慎入。】
【二、本帖只讨论民配,官配有超多单开帖, 如有需要可以移步观看。】
【三、楼主只保证客观事实的真实性,主观部分——都说是主观了!】
【四、不要在配对帖提“xx已婚”之类的扫兴话题,这不是考点。】
【五、会删除涉及误导考生的发言。】
【六、不能分辨“主观猜测”和“客观事实”的小伙伴不要看!不要看!不要看!】
不得不说,这个楼主已经很贴心。
不仅警告不能分辨主客观的看客不要看。
还发了一堆数字占楼层,确保误触的“考生”不会一眼被创。
嬴云曼能指责的只有无良天幕。
能不能屏蔽无法分辨主客观的秦人?
以大秦如今九成九的文盲率——甚至认字的也不一定有足够的思辨能力。
嬴云曼已经能想象她的风评将会变成什么鬼样子。
要知道即便天幕强调过韩信才是帝夫,也丝毫不影响文化水平相对最高的咸阳群众,私下传言张良就是秦二的“夫人”。
在大秦,夫人是皇后之下的品级。
甚至不止张良,明确已婚且是女性的吕雉也没能逃过一劫。
诽谤罪还没废除,故而传言虽不断但尚且收敛。
等她继位后解除言论禁锢——
真的,嬴云曼已经不是那么想废除诽谤罪了。
【第一篇:琴箫篇。】
【在无数竹简中,她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名字。】
【萧何。】
萧何寒毛倒竖。
箫是萧何,那琴是……
连吕雉都没能逃过一劫,萧何自然也是“后宫一员”。
好在有谋圣张良“珠玉在前”,他再将“已有家室”挂在嘴边,与他有关的流言正逐步平息。
可天幕火上添薪,这流言必然愈演愈烈!
萧何面如死灰,张良却是喜胜于惊。
他知道黔首之间怎么传“秦韩”。
作为这次官制改革的执行人,他也不止一次被同僚讥讽“以色侍人”。
如今萧何能为他分担压力,那再好不过。
秦二面无表情,嬴政却已经能从她脸上分辨出情绪。
将近三个月的代批奏章下来,秦二在他面前愈发放肆,嬴政也愈发了解她的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