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8节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第18节

  “你带着孩子睡,出来干啥?”李春容舍不得自家男人劳累。
  张镇只沉声道:“我陪你们。”
  几人一道往江陵赶,一家人在一起的感觉很好,被冷风吹着,心里也有暖和气。
  李春容笑容满面,走路都快了几分。
  等到了位置,就见有人探头探脑地看:“你们昨天咋没来哦?等了半天。”
  她隔壁的馄饨摊子和包子摊子都凑过来问。
  赵云惜笑着回:“昨天是小集,累了就歇息一天,每旬都要休息的。”
  包子摊小贩觉得大为震撼,谁能想到还有人在赚钱的情况下愿意休息。
  “这位是?”他看向抱着小白圭的张镇。
  “这是我公爹,今日过来帮着看摊。”赵云惜笑眯眯回。
  张镇作为王府侍卫,自然养成一身和寻常庄稼汉不同的气度,包子摊小贩看了又看,小声嘀咕:“你家这么有钱有势还出来摆摊。”
  赵云惜当没听见。
  古代嘛,封建社会,士农工商的阶层很分明,张家是军户,又做了侍卫,勉强算是吏,就这都没人敢惹。
  她客气地笑了笑,把藩布一挂,就开始卖货。
  排队的人已经等不及了,举着手中的铜钱急着要买早餐,其实吃啥都一样,但家里那么多孩子,一个有正经好听名字了,其他人也要要,那就得再来一趟。
  赵云惜收钱收得很快乐,张镇和张文明并没有干看着,而是帮忙一起做事,有两人帮忙,效率高了很多。
  关键张文明也会帮着起名,他和赵云惜这个半吊子读书不一样,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一听见说是秀才也在起名,这摊子排队都拐了好大的弯。
  然后赵云惜就见识到老百姓多爱凑热闹,好多人一边问着干啥干啥,一边凑过来排队。
  “这家有这么好吃吗?”
  “好吃啊,还给起名呢,秀才相公和小娘子都有学问,他俩可厉害了。”
  “我家狗蛋现在叫段宗平,你听听这名字,我都怕他压不住这福气。”
  “我家栓子起了个正宇,嘿嘿。”
  “我家二妞起名敏姐儿,好喜欢哈哈。”
  “好名字啊,到时候沾沾秀才的福气,也考个秀才。”
  ……
  大家吵吵嚷嚷地排着队,彼此相熟不相熟,都能凑在一处聊几句。
  张镇在一旁听着,发现自己这个儿媳确实厉害,起名不如文明字字珠玑引经据典,但老百姓听得懂,知道咋好,反而更吃她这套。
  但不和谐的声音还是有。
  “你是奸商吗?凭什么让我们排这么久的队,你应该写好了让我们挑!”
  “就是啊,为了卖个吃食,也太不要脸了吧。”
  这声音出来,还有几个帮腔的。
  赵云惜抬眸去看,就见是几个精瘦的男人,眼睛骨碌碌转,一看就是地痞流氓级别的人物。
  张镇伸手就往推车上摸,那里藏着他的佩刀。
  张文明更是眉眼一凝,思忖地打量着几人。
  “那你起名不起?”赵云惜高声问。
  “谁稀罕你起的破名字,小心压不住福气!”为首的黑瘦男人满脸嗤笑。
  他家也是卖糯米包油条的,就在隔壁街,以前游手好闲不干活,逛街的时候,碰见张家在卖,生意那么好,他就眼馋,也跟着置办起摊子。
  还想着要大干一场,让他娘别再门缝里把人看扁了。谁知道,就算一比一复刻,也没啥用。他根本卖不出去。
  昨天生意好了一天,他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今天摆了半天又卖不出去,简直气死了。
  这才知道,张家又来摆摊了。
  “滚出江陵!不准你在这摆摊!”
  第15章
  张白圭紧紧地握着娘亲的手,安抚地轻拍:“娘,不怕。”
  张镇抄起佩刀,刷得拔出一截,利刃在朝阳下闪耀着冰冷的光泽。
  张文明却走到人群中,视线巡弋,找到一个熟人,给他塞了十文钱,让他帮忙去请衙役来。
  “你们还要杀人吗!”那贼眉鼠眼的男人高喊。
  赵云惜用手中毛笔将刀柄摁回去,又将纸笔收起,不用说话,众人怕她不肯再起名,顿时将枪口转向那喊话的男人。
  “你干啥啊,你看不得别人好啊?”
  “本来人家秀才娘子愿意,我们掏钱的愿意,咋你一个外人不愿意?”
  “叫人家滚出江陵,叫你卖早餐给我们起名字啊?”
  “你闲得慌就去犁两亩地,别在这唧唧歪歪。”
  “他是不是那个流氓蛋啊?我咋感觉有点像。”
  “当你娘的屁,你快滚出江陵。”
  大娘的战斗力极其强横,很快就把那个流氓给挤得不敢说话。
  没一会儿,衙役就来了,看见黑瘦的男人顿时面色一黑:“又是你,前几日你还磕头又作揖,说你肯定改,又在闹什么?”
  衙役看了一眼张文明,眸光闪了闪,装作不认识的样子,又训斥黑瘦男人。
  “人家好好做生意,没有抬价也没有恶意降价,你管人家送啥搭头,有本事你也去读几本书,给人家搭头起名字。”
  “走,叫你家里来赎。”
  衙役把人压着就走,几个地痞流氓顿时吓坏了,连声求饶,磕头又作揖,看着就可怜。
  赵云惜把纸笔再拿出来,悠悠一叹:“哎,也是惹出来两宗事了,我都不知道,还有人很烦我给起名呢,我性子弱,一时间也没了主意。”
  饥饿营销也很有用,她故作拿乔地又收起来纸笔。
  李春容有些不解,总是拿眼觑她,赵云惜抽着空就解释:“我们天天给人家起名,人家就觉得理所应当,不给起了反而结仇,这样断一下,让人知道不是回回都起,反而觉得白捡的高兴。”
  一听见说不给起名了,人群顿时喧哗起来,充分地谴责过来的那个地痞流氓。
  见群情激奋,赵云惜就捏了捏张白圭的小手。
  “娘,你帮大家起名吧,昨天你还说,都是十里八村的乡邻,沾亲带故的,你愿意为大家做点事,想让孩子都有响亮的大名。”
  “娘。”张白圭软糯撒娇。
  众人点头如捣蒜,一叠声地夸小白圭善良懂事。
  赵云惜这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等三桶糯米卖完后,前面还围了一群人,见真没有了,还反过来哄她:“你家儿子说的对,不能因为坏人就寒心,以后谁敢来说什么,我们帮你打出去!”
  赵云惜客客气气地道谢,这才带着家人都走了。
  张文明若有所思地觑着她,时下科考,虽不复汉朝时设立的察举制,但“孝顺亲长、廉能正直”这样的优秀品德,依旧有用。
  总不能,现在就在为白圭打名声?
  他不确定地想。
  “你为何教白圭说这样的话。”张镇皱着眉头问。
  张文明和李春容也想知道,就跟着望过来。
  “从幼时的好名声,要比突然声名鹊起要好得多,白圭既然要参加科举,成名当然要趁早。”
  赵云惜想,他们手里捏着的筹码太少了,得好生谋划才成,孝廉至关重要。
  张文明当然知道名声的重要性,近来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李春芳少年英才,不过十七,便过了童生试,才学名声已经传到了荆州府。
  众人便不说话了。
  张文明要回县学读书,张镇要回王府当值,一行人便分开了。
  赵云惜带着他们去逛街,打算看看羊毛,初春的羊毛衫还是很好穿的,她想试试有没有。
  牙行里面很复杂,卖人的卖牲口的,都混杂在一起,穿过人群,去杀羊杀牛的地方,怕白圭害怕,还把他眼睛给捂住。
  看着撂在一旁的羊毛,赵云惜连忙问:“这羊毛卖吗?”
  掌柜的抬头,当娘的有些老态,身量瘦弱干瘪,但生的清秀,穿得朴素却干净。
  身后跟着女儿,生的倒是不俗,漂亮又精致,怀里抱着小男孩,估摸着是弟弟。
  李春容面上一喜,回头看赵云惜,她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
  “谢掌柜的,我们要了,你看着给多少铜板。”
  赵云惜连声道。
  掌柜的忙完,这才回身,听见她这么说,上下打量,越看越满意,就笑着道:“先不说羊毛的事,你们是哪个村的?以前咋没见过,不常吃羊肉?”
  “我们是张家台的。”李春容心里嘀咕,这买个羊毛还问家是哪的,真是奇怪。
  “张家台?张诚是你什么人?”掌柜的把围裙都解了,帮着把羊毛收拢起来,抽空问。
  李春容有些不解,还是乐呵呵回:“是家公,掌柜的认识?”
  张诚名声确实广,老人们走街串巷,十里八村都认识。
  “认识,年轻时还一起喝酒,他啥时候生这么漂亮聪慧的孙女,弟妹,你家女儿可曾婚配?”
  掌柜的越看越喜欢,见李春容迟疑着没回答,就笑着道:“我家侄子在县学读书,生得一表人才,还没定下人家呢。”
  李春容这才恍然,登时又好笑又好气。
  “娘~”张白圭听懂了,他圈着娘亲的脖颈,挣脱被捂着的眼睛,笑眯眯道:“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