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什么叫做名义上的父亲?原来的耿氏可没有敢给他戴绿帽子的胆子!
  又听到耿梨把他当死了,胤禛更是觉得心中的火气蹭蹭地往上冒,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在心里默念着清心咒,同时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不然他怕自己会被气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1
  算了,他和一个已经半疯的人置什么气?和她置气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吗?
  就在胤禛努力控制心中的怒火时,就又听到耿梨打着哈欠漫不经心说道。
  “不过幸好我从开始就对四爷你没报太大的期待,毕竟像四爷你这种的人,权利江山才是你们最看重的,女人孩子在你们心中的分量可谓是微不足道,差不多就算了……”
  耿梨说的随意,但是却让胤禛一下愣住了,心中那些憋屈、恼怒、惊吓,在此刻全都化为一声叹息,只剩下无奈和复杂。
  怔怔地看了看漆黑的屋子,在沉默了片刻之后,胤禛翻过身来,像是不经意间把左手搭了过去,正好“覆盖”在了耿梨的身上,形成了一个闭合的拥抱,把怀中的人紧紧地抱在怀里。
  看到这样的姿势,耿梨先是一愣,随即眼睛忍不住弯了下来:“算了,看在四爷你今晚抱着我睡的份上,我就不计较四爷你早睡了。”
  说着耿梨一下扎进了胤禛的右手臂弯,然后高兴地笑了起来。
  听着这欢快的笑声,胤禛心情也不由得愉悦起来。
  耿梨怀孕的事,除了在贝勒府被议论过一阵子,并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也就宫里的德妃娘娘过问了一下。
  不过胤禛只和德妃说了耿梨有孕的事,并没有提到胤祯等人,只说了胎像不稳,要好生静养,暂时就安置到庄子上。
  毕竟他和生母的关系刚刚缓和不久,也不想因为这事让两人的关系再度产生裂痕。
  而且这件事牵扯到的不只是胤祯,事情一旦闹大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加上耿梨的身份特殊,胤禛也不想让她太惹人注意了。
  胤禛不想让事态扩大,而本就不占理的胤禩胤禟就更不可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了,三人见面的时候依然客客气气的,就好像没发生过这件事一般。
  不过虽然表面上看着一片风平浪静,但是不代表这事就真的密不透风。毕竟那天胤禛去李太医家里请人的事有些过于不寻常,早就被有心人上报到了宫里了。
  一开始康熙也没当回事,只当是胤禛府上的人得了什么急症这才急忙忙地请了太医。
  只是当后面得知老四带着老十三和太医都去了昌平庄子的时候,康熙就觉得有些不对味了。尤其在知道老八三人这天也去了昌平之后,康熙帝越发觉得事情不对劲了。
  庄子上的事情并不难查,毕竟当时在场的人不少,没费什么功夫康熙就知道了那天大概的始末。
  紫禁城干清宫的西暖阁内,康熙看着下面的人送上来的折子,看着看着,康熙的表情就沉了下来。
  “啪”地一下把手中的密折重重地仍在了桌上,康熙怒骂道:“这老十四也是个蠢的,这么大个人了,还这么冲动,居然和一个小小的格格比起赛马来,还比输了,真是丢人。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还不输不起,差点把人搞的小产,幸好及时保住了,要是真有个什么,朕非得好好抽死这个逆子不可。 ”
  康熙越想越气,恨不得把胤祯那个逆子给叫出来,好好抽上一顿。
  见康熙气得脸色都红了,梁九功连忙劝道:“皇上息怒,十四爷也是年纪小,考虑不周也是正常,但到底没造成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情。再说四贝勒也已经教训过十四爷了,皇上您也就别气了。”
  听到这里康熙的气消了些,但依旧是冷哼了一声道:“要朕说,老四还是教训地轻了,一遍《礼记》算什么,要是朕,就先给这个逆子来二十板子,在让他把四书五经在一个月内全抄了,再禁足半年,让他好好长长记性,看他还干不干这样的蠢事了。”
  梁九功听了忍不住心里呵呵了。
  皇上您是能这么干,但是四贝勒虽然是十四爷的嫡亲兄长,但毕竟不是亲爹,哪能罚地这么重呢?
  但这样的话梁九功又不好说,只得委婉提醒道:“四贝勒和十四爷到底是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弟,四贝勒心里还是疼十四爷的,再说德妃娘娘在呢,自然不好罚地太过。”
  听到梁九功提到德妃,康熙不由得沉默了一下,忍不住叹了口气:“是啊,德妃还在呢,要是让她知道了,怕是又要不好受了。”
  对于德妃,康熙心里是有亏欠的,当年自己的表妹佟佳氏因为身体的原因很难有孕,康熙就把德妃刚出生不久的长子胤禛抱给了佟佳氏抚养,致使这对母子关系疏离。
  难得最近这对母子的关系有缓和是的迹象,康熙也不想破坏德妃的好心情。
  康熙叹了口:“罢了,既然老四已经罚过了,那朕就不多事了,这事朕也不好再插手了,姑且就当不知道吧!
  不过话说回来,踏云居然肯亲近老四的这个格格?朕记得就算是老四,也不能完全驯服踏云吧! ”康熙皱了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当年蒙古进贡这匹马,多少人都想要驯服,但是没有一个成功的,现在居然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给驯服了,这让康熙心中多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想到之前发生的事,康熙眼神暗了暗,意味深长道:“朕记得半个多月前,老四府上有个格格曾大病了一场,甚至一度还没了气,所幸后来又缓过来了,后来又被老四媳妇送到庄子上养病,就是这个耿氏吧,倒是有些与众不同。”
  对于耿梨“诈尸”一事康熙自然是知晓的,不过康熙当时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只当时一时闭了气而已。
  不过现在看来,康熙倒是觉得这个耿氏的确有些“特别”了。
  作为康熙的贴身太监,梁九功自然听出来康熙对耿梨起了疑心,立刻会意低声道:“那皇上,需不需要奴才派人去查查这个耿氏?”
  康熙眼神微闪,似乎有些有些意动,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罢了,不过是驯服了踏云罢了,倒也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踏云虽然桀骜难驯,但是说不定就是和这耿氏有缘也未可知。要是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去查的话也太小题大做了。
  且这耿氏到底也是老四的格格,老四一向心思重,要是朕去查了,怕是又要多想了。
  先放着吧,这耿氏怎么也是包衣出身,又是德妃宫里出来的,家世也算清白,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
  要是胤禛知道康熙差点怀疑上了耿梨的话,怕是冷汗都要下来,毕竟没有谁比他更清楚耿梨的“特别”有多特别了。幸好康熙有所顾忌没有查一下,不然后果还不知怎样。
  “不过话说回来,耿氏这些都是小事,真正要注意的却另有其人。”说着康熙的眼神瞬间暗了下来,眼中似有无数厉芒在闪烁。
  康熙背着手喃喃道:“看来这次赐死索额图,让有些人起了不该起的心思啊,连十四都算计上了。
  老八……朕平时还真是小看他了。 ”
  1来自于《清心咒》
  第50章
  作为一个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康熙这辈子经历的阴谋诡计可谓是数不胜数,胤禩那点算计在康熙面前简直是无所遁形,一下就看到在这场赛马后面的那些阴谋算计。
  其实对于自己儿子们的那些小心思,康熙并不是不知道,只是知道归知道,但是到底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不可能真下狠手。
  所以这次料理索额图之后,康熙比之前更厚待太子,就是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熄了其他人不该有的心思。
  本以为自己这么做第一个会跳出来的会是老大,毕竟这两年,老大的心思都快写在脸上了。
  却没想到老大没跳出来,一向看着不争不抢的老八却先跳了出来,还是用的这么隐秘又阴险的方法。
  想到这里,康熙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怒气来,冷笑一声道:“这倒是好算计,知道直接对付太子会引起朕的不满和怀疑,而是选择尽可量地剪除太子的助力、离间老四和老十四之间的关系。
  这一旦让他成功了,旁人也只当是这两兄弟不合、积怨已久所致,哪里会想到其他?还真是神不知鬼不觉啊! ”
  涉及到夺嫡这样的大事,梁九功可不敢像刚才那样回话了,毕竟索相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连朝中大臣都对此讳莫如深,他一个做奴才的能说什么?只把头埋地更低了。
  心里却暗叹自己还真是看走眼了,这平时看着一副老好人的八贝勒,野心却是不小,当真是小觑了。
  康熙也没指望一个奴才会说什么,发了一通火之后,康熙自己也冷静了下来的,想着该怎么这事该怎么处置。
  康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语气莫名:“听说这几天天气转凉,良嫔似乎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