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这个朝代已经有番薯玉米了。”林多福失望。
  “别可惜,就算没有,你也没有种子。”孟鹤云挥起一根随手捡的小树枝,点了点林多福的肩膀,“注意听,林同学。”
  种子她是能有的。
  “好好好,您讲。”林多福乖乖闭嘴。
  “原主母亲,刘氏手艺还行,只是年纪大了,手脚没有以前麻利,两日能织出一匹布来,一匹布能卖的20文钱,一年下来,也有2两半的收入。三弟偶尔会上山打猎、采摘山货,制成肉干、山珍,运气好,一年也有一两的收入,现在合计家里就有7两半的收入。”
  “再说支出,现在新朝赋税比前朝少多了,不用交什么名目繁杂、乱七八糟的税,他们种田的只要按照亩数交三成的农业税就行了,可是人口要交的赋还是有的,三岁以上的,每人每年要交100文钱,不论男女,现在全家6口人,就要600文。”
  “家里自家种的好粮是不吃的,只留一小部分用做待客送礼,其余全部卖出,再换成陈米、小米、糙米,只需花上一两银子。不够的部分,自家还有卖不出去的豆子,磨成粉,能挨上一年。”
  “原主,也是我,要去镇上读书,一年学费2两银子,书本费1两,来回牛车钱也得花上500文,中午虽然不吃午饭,却要交10文每月的柴火费,一年就是120文,这样读书的固定支出就要花4两银子。这些不算课外书籍、笔墨纸砚的花费。”
  “余下来就只有2两银子一年,但是谁还没有个人情往来、头痛脑热的时候,听孟父说,眼看着马上到夏日,屋顶总得修一修,不然这房子得塌。另外还有油盐酱醋、夏衫冬袍、鞋袜布匹,2两银子根本不够用的。”
  “更别说,这孟家今年为了原主成婚,手里根本没有余钱。这修屋顶的钱还得赚出来呢。”
  孟鹤云看着手里的三条小鱼,很惆怅。
  林多福直观的感受到了农家的穷困潦倒,不过她心里还是很乐观的。
  “后天镇上有集市,你去书院的时候,一起走。我做了很多小玩意儿,卖掉之后,说不定修屋顶的钱就够了。”林多福信心满满。
  孟鹤云文人思维,总觉得行商不容易,但是他也不会打击林多福。
  “走,把最后两个笼子收了,回去做饭。”
  最后两人总共收获了5条鱼后一起回了家。
  ……
  孟家三餐,就早晚吃干的,中午一般则吃点菜汤混个水饱。
  林多福杀好鱼,看着五条只有小孩巴掌大的鱼,想了想,回了他们的房间。
  他们的房空荡荡的,家具不多,木床、木衣箱还有一张梳妆台都是她的嫁妆。
  而孟鹤云就在窗前用一堆石块和一块快烂了的木板搭了桌子,上头铺了一张麻布,又摆了一个竹筒和一支快秃了的毛笔。
  此时他正拿着一本书在背诵,偶尔停下来,合上书,用手指在桌子上默写,而他脚边是一个半旧不新的书箱。
  这一览无余就能看到房间全貌,脚下也是满是灰尘,遇到下雨就会变得泥泞的泥巴地,就这环境,就是她现在的新房。
  真是又穷又心酸。
  林多福看孟鹤云看书看得认真,便蹑手蹑脚走到衣箱子前,开了锁,从一箱子下面,取出一贯钱。
  一贯钱就是1000文,这是原主娘临嫁钱给她添的压箱钱,她数了2文出来,又把钱放回去,重新把箱子锁好。
  孟鹤云从书本中抬头,他作为一个现代学霸,四书五经并不难,只是他习惯了简体字,一下子全部都用繁体字来看书,还是有点困难。
  好在他自小练习书法,还是有基础的。
  他松了松脖子,扭头问:“拿钱做什么?”
  “买两块豆腐,一起煮鱼汤,你那鱼也太小了。”
  自取其辱了。
  孟鹤云闭嘴,转头继续默背。
  第5章 豆腐鱼汤
  林多福拿着钱,去村口的豆腐店买了2块豆腐,正好2文钱。回来之后,在院子里拔了点葱。
  起火烧锅,先在锅底刷上一点点油,然后趁油还没反应过来前,赶紧下小鱼煎。也幸好鱼小,这点油也够煎成两面金黄,随后倒入热水,又用葱白去腥,再放入盐,等鱼肉全部化入汤中,变成奶白色,林多福撩出骨头,最后放入豆腐,一同煮。
  因为林多福是掐着点做的饭,所以等孟父和老二到了家门口,就闻到一股特别的香气。
  “爹,这是什么的味道吧,怎么这么香?”孟鹤松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去厨房看看,不就知道了。”孟父黑黝黝的脸上虽然没什么表情,但加快了的步伐还是出卖了他此刻迫不及待的心情。
  两人推开厨房的门,正好看见林多福把奶白色的汤一一盛入碗中,等林多福分别撒上葱花,孟父故意咳嗽了一声:“老大家的,做午饭呢。”
  林多福笑着应:“爹,二弟,你们回来了。汤好了,我叫娘和相公来吃饭。”
  “去吧。”
  孟父故作淡定实则脚步飞快地坐到桌边,孟二也赶紧坐好,等大家坐齐,孟父迫不及待端起碗,咕噜咕噜下了半碗汤,随后又懊恼自己牛嚼牡丹都没尝出味道,赶紧用筷子慢慢挑着豆腐抿。
  当然饭桌上全都是和孟父差不多的,除了吃惯了的孟鹤云,大家都是狼吞虎咽。
  刘氏吃完了之后,意犹未尽。
  “老大家的,锅里还有吗?有的话,给你奶盛一碗过去,她牙口不好,正适合吃这个,你也去你大伯家认认门。老大,你陪你媳妇一起去。”刘氏有口好吃的,就惦记着刘氏,实在是刘氏善待儿媳,像女儿一样对两媳妇。
  “对了,老大家的,你自己掏钱买的豆腐吧,是娘忘记了,你现在管三餐饭,要给你饭钱,晚上来我房里,我给你。”
  “哎,好咧。”林多福可不会拒绝,这是公出的饭,自
  然要拿公中的钱。
  “大嫂,这做的是豆腐汤里加了啥?”孟二黝黑的脸上露出迷茫的神色,他还没吃过这么白这么鲜美的汤。
  “鱼,河里下的鱼笼里,捞出了五条鱼,我放进去了。”
  问题是这真是鱼汤吗?他咋没看到鱼?
  刘氏和孟三烧鱼汤,向来直接把鱼投入水中,煮出来的汤,不但有鱼瞪着对**的死鱼眼,还特别腥气。
  正在孟二疑惑中时,刘氏听到是鱼汤,似乎又闻到了一股鱼的腥味。
  呕。
  她捂着嘴跑出屋外,稀里哗啦吐了一地。
  林多福赶紧跑出去:“娘,你怎么了?”
  孟二和孟鹤云也跟了出来。
  “就听到鱼,感觉腥气,胃里头就翻腾起来了。”刘氏捂着肚角,感觉胃里一阵接着一阵抽痛。
  林多福递过去帕子,帮刘氏擦了擦嘴。
  “娘,我扶您去屋子里休息吧。”
  “哎,好。”
  “相公,你和二弟继续吃饭。”林多福看见孟鹤云点了点头,便扶着刘氏回房间。
  林多福细心帮刘氏脱了衣物,掖好被子,还好没有沾到衣服,她便把外衣叠好放在了床尾。
  “娘,你睡着,我先出去了。”
  刘氏脸色煞白,忍着痛点点头。
  “要不娘,我去请大夫。”
  “别,娘睡一会就好了。就是你们成亲,娘累着了。你赶紧把汤给你奶拿去,别冷了。”
  “好,娘。”林多福贴了贴刘氏的额头,发现温度正常,这才略略放心,出了房间。
  门口孟鹤云和孟二担心地等着:“怎么样?”
  “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我说去请大夫,娘说睡一睡就好。我摸了摸,没发烧。”
  两人都想到了家里的财政情况。
  “先观察半天,要是不好,我去请大夫!”林多福想到自己的压箱钱,有需要她就拿钱出来。
  孟鹤云表示赞同。
  两人商量好了就带着鱼汤,出了篱笆门,绕过屋后的小路,到了孟大伯家。
  孟家老头子叫孟收,妻子是老刘氏,和刘氏同村,七拐八弯带着点亲。
  老刘氏生了5个孩子,活下来的只有孟海和孟石两兄弟。孟海今年50,比孟石大了10岁,媳妇王氏,早年生孟鹤田的时候伤了身体,后头便再没有孩子了。
  孟鹤田今年二十九,妻子姚氏是个能生的,进门六年已经生了两个姑娘,现在又怀了三胎,大约有四个月了。
  孟家当年分家,爷奶和大伯同住,所以大半产业和老房子都归了孟海,另孟海只有一个儿子,一家子也不闹腾,就老老实实种地,老刘氏还会织布打络子,这样大房手头就宽裕很多,前年还翻修了房子,现在三间大砖房,前后院都用土砖围着院子。
  两家是前后的格局,走几步就到。
  王氏是个不爱搭理的,院子里东一堆西一堆,乱的很,而此刻的王氏正在剁鸡饲料,便剁边和一边坐着抽旱烟的大伯哭哭啼啼:“你娘也真是的,让两个丫头片子出去玩,一屋子事情还要我这个当婆婆的来做。那姚氏怀着她金孙,那两丫头片子也是她的血脉,就我是个老妈子,要伺候老的,还要伺候小的,整个家就可着造我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