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孟鹤云也随着她蹲下,正好挡住孟二的视线。
  “你是有什么打算?”
  “嗯,我想让家里种姜,也好让孟家自己有个赚钱的营生。”
  林多福从系统里找到彩信功能,按下拍摄键,将土质图片发给林志雄。
  林志雄是20年代农科大毕业生,虽然后来从事的行业不再和农业有关,但基础知识还是扎实的。
  “爸,你帮我看看,生姜用这种土质能种吗?另外,我还需姜种和生姜培育方法?爸,发财致富就靠你了。”
  发送……成功!
  林多福最后打算先回家自己培育一下那块药店买的姜,多培育一些,明年就拿拿这些姜来当种子了。
  看完了荒地,孟二带着两人去砍竹子,他对这座山熟悉的很,哪里有竹林,他能用最短的路径到达。
  跟着孟二又弯弯绕绕,走了一刻钟,就到了一片竹林。
  “哇,还有竹笋。”林多福惊喜,“这么多,你们不来采吗?”
  5月的时节,正好是吃笋的季节。
  “这东西也不能当饭吃,吃多了胃疼,采了去卖,集市上也无人买,毕竟随处可见的山货,不值钱。”孟二对于林多福这么惊喜,反而觉得奇怪。
  “这笋可是个好东西,炮制成笋干,不但能做菜,和花生一同煮成花生笋干,还能用来过年待客的零嘴。”林多福打算挖几棵回去,做成笋干,去问问赵东升收不收。
  孟二从未听过笋有制成笋干的,但林多福实在是个会做菜的,这几日她做的那些菜,他虽然也从未见过吃过,但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好吃。
  于是,林多福让他挖笋,他就帮着一起挖,顺便还把她要的竹子整整齐齐砍成合适的长度扎好,等会可以放在背篓上一起扛下去。
  “咦?这个是芦笋吧?”
  林多福指着一根青绿色瘦瘦小小的笋头问孟鹤云。
  孟鹤云仔细看了看,点点头。
  林多福不确定地问:“我怎么记得这是外国菜,古代就有这芦笋了吗?”
  孟鹤云沉吟片刻,抬头看了眼远处的孟二,小声给林多福科普:“芦笋,又称龙须菜、石刁柏、门冬薯,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芦笋原产于地中海沿岸,于20世纪7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目前,东北、华北、四川、新疆等地有野生芦笋。除了营养丰富之外,芦笋还具有惊人的医疗价值,甚至有抗癌之用。”
  “这个朝代并不和我们古代重叠,它是一个全新发展的朝代,所以,有不同于我们那个世界的植物分布,也是情理之中。”
  林多福了然地点头,比如这么美味的笋,当地人竟然嫌弃它为鸡肋。
  既然确定这真是芦笋,林多福和孟鹤云就仔细搜寻,还真被他们在一处溪流处,找到了一大片。
  “我们采一些,明日带去药铺问一问,也许这芦笋在大雍朝还是一种中药。”
  于是两人,小心翼翼挖了一些,林多福脑子里还有个主意,这芦笋也是根茎类植物,若是可以养殖,也是一项出息。
  她同样拍下照片,传给了林志雄,并问了芦笋的养殖方法。
  林多福记下了地点,小心翼翼放在了自己和孟鹤云背篓里,又挖了一些竹笋,但也不敢放多,两人都是脆皮现代人,体力实在有限。
  三人一同下山,对比就明显了。
  第25章 笋干菜汤
  孟二的背篓满满都是笋,上头还绑了两捆竹子,他走在前面,就像一座小山一样碾压只放了浅浅几个笋的两人。
  问题是孟二脚步还十分轻盈,而林多福和孟鹤云脚步那叫一个沉重的。
  对比太强烈,林多福对孟二分外欣赏,悄声感叹:“二弟好体力!啧啧,你看他那满身的腱子肉,没有一块肌肉是白长的。”
  昨晚上默默吃了一壶醋的孟鹤云,又觉得喉间泛酸。他凝眉看看前头赤裸着精瘦胳膊的孟二,再想想自己虚弱的白瘦手臂,嫉妒让他沉默不语。
  三人下了山,孟二将背篓卸了,重新和孟石、孟三一起拿起农具上山开荒。
  林多福拿了竹子在鸡舍旁开始造兔舍,孟鹤云默默回了房,捏了捏自己的手臂,然后……蹲下开始做起俯卧撑……!
  完全不知孟教授再次吃醋的林多福,心无杂念地将兔笼打造得和鸡舍齐平,然后在顶上铺上稻草隔热保温,里头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宽,下层窄,隔板用竹片编成席子样的孔面,可以方便渗透兔子粪便和尿液,外面则是一张透气的竹帘子。
  她进屋快速取了兔笼子出来,将它放在二层竹面上的左边,右边空余的地方则放草料,做完这些,放下竹帘,回房拿着簸箕打扫了一通,清干净兔子留下的痕迹,才有功夫看孟鹤云,只见他满头大汗坐在了复原的桌案前,格外认真地翻阅着书籍。
  她这么吵,他还这么专注,她暗暗对他比了个大拇指,退出了房间,而在书案前故作专注的孟鹤云垮了肩膀。
  两次!
  幸好他躲得快,不然就要让林多福逮到他做俯卧撑狼狈的样子了。也不是说不能和她看见,但做一个就趴下的样子实在太糗了,至少……能连续做十个的时候再和她说吧。
  男人最基本的虚荣心,他还是得捂住的。
  他给自己列了计划,今天先做百个,分十组,每隔一刻钟做一组。第二次做一百伍拾个,第三日则再递增五十个,一直递增至五百个每天,每组五十个,每天十组。
  晚间还可以辅以慢跑,正好发泄徐老的药带来的旺盛精力。孟鹤云暗戳戳得进行着他的体锻计划,畅想有一天也能有和孟二一样的腱子肉后,给林多福……好好摸摸。
  她的那点小心思,他还能不明白。
  林多福准备剥笋做笋干,刘氏吃了一天药,身体利索了很多,也帮着林多福一起干活。
  “多福,这是打算做什么?”
  “娘,我打算做些笋干菜,做得好,打算卖去酒楼,也是家里的一个进项,山上可有一大片竹笋林,而咸菜家里又有好多。”
  刘氏想象不出用这竹笋能做出什么好的,但是这几日,林多福实在给她太多惊喜,她潜意识里就选择相信了。
  她们挖的笋是毛笋,她在南方城市,对绍兴的笋干菜特别喜欢,也研究过笋干的制作工艺,不同于直接把笋且成片,用盐腌制后晒干,绍兴的笋干菜,是将笋炒制一番,加入咸菜一同焖煮,拧干水分后再晾晒,这样做出的笋干菜犹如红茶一般,烧菜会有红汁,也更入味。
  古代技艺都有保密性,而且南北路途遥远,菜系并不像现代有融合菜,所以这笋干菜制法在林山县,甚至是天水府(相当于市级)、河北郡(县级),也是独家秘制,胜在一个新奇。
  她灶火不停,一大锅笋干菜正好赶上午食,留了中午的菜量,她其余全部拧干置于竹匾上,先将就放在了兔笼、鸡舍上面晾晒,下午可以用竹竿再扎个晾晒架子。
  做完这些,林多福去买了一块嫩豆腐,然后放入锅中的笋干菜中煮沸,闷上两分钟,出锅撒上葱花,一锅热气腾腾的笋干菜豆腐汤就完成了。
  在江南笋干菜是百搭汤底,可放入丝瓜、番茄、鸡蛋、葫芦瓜等等,夏季炎炎,来上一碗清鲜的笋干菜汤能立马缓
  解因为多出汗而缺失的盐分,让人通体舒畅,胃口打开。
  正适合那聚喜楼大鱼大肉之后的解腻汤品。
  天气越来越热了,孟石等人午间回来,一家人开饭,一人来了一碗笋干菜豆腐汤,顿觉得神清气爽,口舌生津。
  孟三惊喜赞叹:“大嫂,你这手艺绝了,这么多天吃饭,总能吃到新花样。”
  孟二面瘫的脸上也露出一丝难以置信:“这是上午从山上挖的竹笋做的?”
  林多福笑着点点头:“山珍若做得好,比起肉来,也差不离,重点,还不花铜钱。”
  刘氏笑吟吟慈爱地看着林多福,夸她有本事,而孟石看了眼菜汤,暗暗点头,松了口气,他就怕老大媳妇日日大鱼大肉,就算能赚钱了,那也多攒点钱,老大这一次去府城赶考,就花了二十五两银呢。还好还好,她还是有个度的,这餐饭也就花个豆腐钱。
  午餐后,刘氏本想去织布,但被林多福劝了劝,便作罢了。一家人都歇了午觉,等过了最热的日头,孟石等人再次去了地里,林多福则起来翻笋干菜,扎晾晒架。
  王氏再来之时,就发现简陋的篱笆小院里,靠北墙的鸡舍旁添了个小屋子,上头还晾晒着稀奇的干货。
  “侄媳妇,这里头养什么呢?”王氏围着兔舍打量,还伸手直接乱翻笋干菜,甚至还拣了两块,直接放嘴巴里嚼吧嚼吧,“味道还行。”
  王氏吃了还想拿,林多福眼疾手快,直接把竹扁叠起来端走:“大伯娘,这东西没晒干吃的话,容易拉肚子,我拿后头去晒,我娘就在屋里头等您呢,您快去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