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她席地而坐用手机写稿子,她端着水杯在工位上耍宝,她带着生日帽吹灭35岁生日,她忍着眼泪在灾害现场直播,她为了保护相机挺身而出,小小的身板像是一堵高大的墙。
现场一片沉寂,传来了压抑的、悲伤的哽咽声。
“李雁,一位勇敢无畏、坚守正义的新闻工作者,她长期扎根民生频道,倾听着百姓的声音,为民众发声,为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奔走。
在报道腐肉事件的过程中,她不畏艰险,挖掘出了隐藏在背后的重重黑幕。
她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站在公众利益的一边,将腐肉问题曝光在阳光之下……
然而,这样一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却遭到了不法分子的打击报复,惨死在自己的家门。她的离去,是申城新闻界的巨大损失,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痛。
李雁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所代表的新闻正义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将继承她的遗志,继续为追求真相、维护正义而努力。正义的火炬,将由我们继续传递下去,照亮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悼词到了尾声,隐隐的啜泣声逐渐变响,屏幕逐渐定格在她灿烂的笑脸上。那是她大学本科毕业时,刚进华星社的照片。
少女眼神发光,脖子上挂着媒体证,年轻而又无谓地看着镜头,向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发出挑战。
如今那张照片变成了黑白色,挂在了灵台前。黑色的棺木列在大厅中央,沉睡于此的女人再也不会醒来,露出那般生机勃勃的笑容。
最后一步是遗体告别,大家排起队,手持着鲜花,依次上前。
这个场景并不陌生,沈念只觉得握住自己的那只大手紧了紧,应该是想到了同一件事。她安抚般用另只手拍了拍赵涟清。
轮到她了,赵涟清这才缓缓松开手,放她上前。
一身黑色长裙的少女缓缓走过去,给她送了一束白色的勿忘我。
李雁躺在冰棺中,双眸紧闭,神情安宁,看起来好似熟睡。
小姑娘把花束轻轻地放到她的怀中,又掏出那条绘制着海岛图腾的扎染丝巾,叠放整齐地放到了她的颈边。
“这个颜色是我为你挑选的,和大海的颜色很像,你应该会喜欢。”沈念看着她,轻轻道:“李老师,一路走好。还有……”
一滴眼泪突然掉了下来,顺着她的下巴,落在地上。
她其实并没有想哭。
这两天,该哭的都哭完了,眼泪都在枕头上流干了。赵涟清特地请了两天假在家里陪她,生怕她出什么意外。万幸的是她只是在哭,但除了哭,她好像也不会知道该做些什么。
死亡是如此决绝的事,势必要将一切痕迹都抹除,只留下无穷无尽的痛苦,让人日复一日变得无助懦弱。
可不知为何,她一看到不远处的黑白遗照,突然在此刻才意识到死亡的实感——李雁真的死了,不在了,那个寂静的花坛里,不会再有一个素面朝天的女人默默抽烟。
小姑娘开口,想继续说些什么,却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她只好冲她笑一笑,那笑容比哭好看不了多少。
“还有,在我心里……你亦是我的导师……谢谢你教了我这么多。这条路,我会替你走下去的。”
李雁,李雁。
你曾告诉我,理想就是风筝,我们需要努力奔跑,才能让风筝飞起来。
可没有人告诉我,为了梦想也要付出代价。
李雁,你后悔了吗?
你后悔为了你的风筝的奔跑了吗?
你后悔为了你的新闻理想献身了吗?
我不知道你的想法,但我想告诉你,因为有你,我也选择奔跑。
为了理想,为了我的母亲,我的哥哥,为了那么多需要我们勇敢发声的人和值得守护的真相,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这世上总有人要心怀理想,是你,是我,是我们不曾相识的千千万万的人。
即使付出代价,即使失去生命,即使失去你,我不会孤单。
理想主义者永远不怕孤单。
……
告别仪式结束,遗体送去火化,鲜活的生命化为一缕青烟,很快便消散在天地之间。这件事情的热度也逐渐消失。
时光荏苒,匆匆流逝,生活依旧要继续。
冬季很快结束,盛夏再次到来。
6月,沈念大学毕业,婉拒了电视台抛来的橄榄枝。
同年,她考入华星社申城分社,加入新闻编辑部,正式成为一名记者。
第109章 突发新闻“华星社的消息,就是热搜第……
4月,早春的伦敦依旧多雨,路上行人穿着夹克外套行色匆匆。当地人习惯了与阴雨天共处,这种程度的毛毛细雨不必打伞,任凭细碎的雨水落在肩头。
一年一度的伦敦马拉松已经开跑,这场世界瞩目的国际赛事,吸引了全世界各地的长跑运动员和爱好者参会。同往年一样,起点从格林尼治公园开始,到白金汉宫结束,途经诸多举世闻名的景点,如伦敦塔桥、伦敦眼、特拉法加广场……是一条完美的游览路线。
不少媒体已在终点处静候佳音。
上午十一点,终点处目之所及还没出现参赛选手的身影,马路两边围着热闹的人群,朝远处探着脑袋,等待着冠军诞生。
饶是天赋异禀的第一名也要跑两个半小时,大约十一点半的时候才会在此处现身,于是终点处的诸多镜头都还在待命,气氛略微紧张。
华星社的摄影师早早挤在人群前占据绝佳位置,顺便拍一些观众镜头后期剪进视频里,一道温柔甜美的声音突然响起。
“纪老师,记得多扫几个赞助商的logo。”
扛着摄像机的男人扭回头,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漂亮精致的面容——三年前刚刚进公司的新人,名叫沈念,名牌大学毕业,能力极强,长得也乖巧讨喜——那巴掌大的小脸上挤满了五官,玻璃珠似的杏核眼清澈灵动,下巴尖巧,鼻头玲珑秀气,在镜头里占尽了优势。
果然,进来不到半年这位新人便混得风生水起,今年调岗到国际新闻部后,也能立刻接到好选题,去拍伦敦马拉松这种世界瞩目的赛事,在镜头前大刷存在感。
老纪冲她点点头:“拍了,放心吧。”
听他这么说,少女舒展眉目,笑了笑:“辛苦纪老师啦!我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国际赛事的报道,多亏有纪老师这样靠谱的队友,不然这条视频都不知道咋做出来。”
赛事报道有专门的体育频道同事负责,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拍客户的软广——客户赞助了马拉松,想在华星社这种主流媒体上宣传一把,便在年前和他们签了一个大合同,这条现场视频便是其中权益之一。
新闻视频要求很简单,无非是多点品牌露出,通俗来说就是logo要多要大,赞助的钱可不能白花。
现在他们已经拍了足够的logo和街景,只差运动员冲线的镜头,拍完后便大功告成了。
又过了一会儿,临近十一点半,远处的街道突然兴奋起来,逐渐响起嘈杂的加油声。老纪立刻敏锐地端起摄像机,对准拐角处的街道,迅速道:“小沈,人来了!”
“好嘞!”
少女立刻掏出手机,打开摄像,准备抓拍几张照片素材。
果然,几个矫健的身影从拐角处跑来。他们胸前别着号码牌,最后的冲刺阶段,健步如飞,整个人宛如一张被拉满的弓,风驰电掣般从沿街的观众面前飞过。
有人喊着加油,有人喊着前几位运动员的名字。在这争分夺秒的最后一百米,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这几个参赛运动员身上。
最后十米。
冲在最前面的黑人男性几乎腾空而起,朝前奋力一跃,身体还在半空中便撞上了终点线。一声尖锐的哨响随即响起,裁判员“刷啦——”一声挥下指挥旗。
冠军诞生了!
街道两侧爆发出沸腾的欢呼声。
媒体如潮水般涌向冠军,老纪也扛着沉甸甸的摄像机一溜烟跑了过去,尽可能地多拍素材。沈念没想到他提着设备都能跑那么快,一时间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跑远了。
她叹了口气,拔腿就追。
就在她转身的一刹那,“嘭——”的一声巨响从远处传来。
大周围的人纷纷一愣,疑惑地停下脚步。一个母亲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将挥着小旗的孩子护在怀中,脸上满是惊恐。
远处,一缕乳白色的浓烟缓缓升起,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二氧化硫的味道
发生什么事了?
下一秒,又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极近处响起,眼前的一切剧烈地晃动。沈念整个人都跌落在地,她耳朵嗡鸣,头晕目眩,好一会儿才睁开眼睛,有什么东西“啪嗒”一声掉在了她的
手边。
是一只耳朵。
撕裂的、新鲜的、带着血迹的耳朵,从对面的街区飞了过来,像是电影里制作的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