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不了,我就在食堂随便吃点。”小姑娘笑了笑:“中午有点事。”
……
分社大楼一共十七层,曾经也是地标之一,如今在一群后起之秀的写字楼里,显得有些老旧。
顶层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展厅,一般用于政府部门和重要客户来访的接待,是个对外展示分社历史文化和企业价值的窗口。除了一些领导人批复材料、分社历史老照片以外,还有一堵展示墙,专门展示着分社的著名记者和参与报道过的大事件。
沈念早就知道这个展厅,因为李雁曾经提到过。
她来到展示墙前,目光熟练地落在一张照片上。
这是一组照片里的其中一张。
照片上是一个印刷着“press”的防弹背心。背心上有杂乱的弹孔,还有些许干涸的血迹。它和其他几张记者们的遗物照片放到了一组,名字叫《无名之辈》。
无名之辈,她的母亲。
那个防弹背心,这张照片,属于她的母亲。
沈念站在照片前,深深地看着,脚底像是扎了根,内心百般纠结,如同翻江倒海。她轻轻抬起手,抚摸着照片光滑的表面,喃喃低语:“我该怎么办,妈妈?”
她得到了人生中难得的机会,去为自己的理想证道;
但她也有放心不下,无法割舍的爱人。
爱和理想,都是如此的自私、排他,撕扯着她、质问着她,问她这副躯体和这颗滚烫的心脏,究竟该属于谁?
她不能离开赵涟清,赵涟清也无法离开她,她不能去。
可她又如此躁动不安,心情百转千回,不管做出什么选择,好像都不是最优解。
命运这次交给她一道选择题。
而选择题的另一个含义,便是付出代价。
第119章 恳求身侧的男人目光灼灼,如同流水般……
一周过去,国际论坛如约而至。
沈念和老纪卡点来到了会场,此时主持人已经登台,俩人猫着腰,找到自己的姓名牌后落座。
今天的拍摄任务很轻松,主要因为老纪昨天已经来拍了点空镜和所以logo露出点位,今天赞助商的领导要致辞,他再拍点领导镜头,基本就大功告成。
任务很简单,两个人都比较惬意,打算借此机会仔细听一听嘉宾演讲。
这次论坛邀请来的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市长都亲自来致辞,门票一票难求,论坛演讲也涵盖全球经济形势到绿色环保、社会福利、未来养老科技等热门议题,而且参会的观众还有伴手礼可以拿。
沈念把座位背后的小手提袋打开看了看,里面是个充电宝、一个论坛纪念徽章,还有一个环保材质的咖啡杯。
她点点头:“东西还挺实用。”
老纪深以为然,把充电宝丝滑塞进兜里。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讲完话,轮到市长上台。下一个就是赞助商的领导。老纪已经拿着摄像机,去拍摄机位旁等候,沈念的身侧空了起来。
她没有闲着,低头梳理着下周上报的选题,手指迅速地在屏幕上敲敲打打。因此也没察觉身侧突然坐下一个人。
“抱歉,这个位置有人……”
她扭过头,好心提醒,却在看到来人后愣了愣,惊讶道:“你怎么来了?”
一身黑色短袖、水蓝色牛仔裤的男人稳如泰山地坐了下来,他个头高大结实,白色的椅子被他压得有些凄惨,发出‘吱呀’的惨叫声。
“我有邀请函,为什么不能来?”
舒凡目不斜视看着前方,语气不以为然。
论坛规格高,总社派人来理所当然,更何况他本来就是知名国际摄影师,论坛也包括媒体议题,他出现在这里也情有可原。
沈念冷不丁开口:“舒凡。”
“啊?”
“其实你身上有一点让我一直很敬佩,你知道是什么吗?”
舒凡语气平静:“什么?”
她满脸认真道:“不管多大年纪都能这么欠揍。”
“……”
男人皮笑肉不笑地转过头:“既然如此,你身上也有一点让我很佩服。”
沈念警惕地看着他。
他笑得十分恶劣:“不管多大年纪都笨手笨脚。你下面的头发没夹住,像条斗鱼。”
沈念立刻抬手一摸,果然有几缕头发没有夹好,乱糟糟地垂在脖颈处。
夏天天气热,她懒得披头发,大部分时候都图省事用抓夹一夹,但无奈头发又多又厚,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她熟练地垂下头,一只手拢着发丝,另只手小心翼翼地摘掉发夹,将碎发捋上去后,再打开抓夹、夹紧,一个略微慵懒、凌乱的发型便大功告成。
“好了吗?”
男人奇怪地“嗯”了一声。
她似乎没有察觉——
方才垂下头的瞬间,露出那抹纤长的脖颈,白皙如一朵绽开的茉莉花,散发出幽幽的、令人口干舌燥的香气。
身侧的男人目光灼灼,如同流水般爬过她皮肤的河床,在她重新扬起头,整理耳边碎发的时候又转过脸,燥热地揪起领口,扇了扇风。
盛夏真是令人讨厌。
……
论坛进行到了一半,大部分人已经昏昏欲睡,不少人从会场离席,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舒凡出去抽了根烟,又沿着花坛走了几圈,散了散味道才回来。沈念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已经会见周公。
也不算完全睡着,脑袋一点一点的,像是犯了错的小朋友。
舒凡被这个念头逗乐了,抬起手,揽过她的脑袋,让她枕在了他肩上。沈念的呼吸声果然变得均匀起来,她挪了挪脸颊,找了个舒服的地方枕着,彻底睡着了。
再次醒来已经是下午三点多,最后一个论坛刚刚开始。
作为压轴论坛,这个环节邀请了赞助商的领导出席,还有几个国际知名学者,以圆桌对话的形式探讨当今的世界局势下传播技术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
到了关键环节,沈念可不会掉链子,她听到赞助商的名字后立刻“唰”地亮起眼睛,从舒凡肩头直起身子,掏出笔记本、录音笔,一套动作行云流水,舒凡叹为观止。
圆桌嘉宾就位后,背后的大屏幕上出现了各自对应的抬头和照片,沈念一一看过去,目光在中间的嘉宾上凝了凝。
“哈立德奥马尔,拉赫维籍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传播学家,美国乌宾大学荣誉教授……”
拉赫维籍?
奥马尔同大多数拉赫维男人一样,轮廓硬朗,浓眉大眼,有点鹰钩鼻,茂密的头发和胡子都是浓黑色。他在主持人介绍他的时候起身,彬彬有礼地鞠躬,落座,神情平静温和。
很快,嘉宾介绍完毕,背景屏幕上出现了本次论坛的主题:《传播技术创新对国际贸易模式变革的驱动作用与展望》。根据论坛安排,第一个发言人是奥马尔,一旁的礼仪将话筒递给了他。
男人伸手接过,道谢,目光淡淡地扫视了一圈诺大的会场,轻轻开口。
“各位来宾,非常高兴在今天能够来到美丽的申城,和大家共度一天的美好时光。”
奥马尔的英文十分流畅,他在美国呆了太久,只能隐约听出一些中东的口音。现场的同声传译迅速将他的话翻译成中文,传入观众佩戴的耳机里。
“今天圆桌主题很有意思,在收到邀请之后,我认真准备了材料,想与各位大洋彼岸的朋友尽情碰撞、分享。但是,众所周知在上一周,有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奥马尔摁了摁手中的翻页笔,屏幕突然闪了闪,出现了一个从未见到过的视频。
主办方的脸色顿时一变,立刻朝场务试了个眼色。就在这时,奥尔马立刻道:“哦,请不要为难这些忙里忙外的年轻人,他们已经足够辛苦,是我五分钟前临时替换了材料。这些年轻人是不敢质疑我的,他们非常听话,将我悉心准备的ppt换下了。当然,这个材料也是我一手准备的。不,与其说是我准备,不如说,是我尽己所能,搜罗、还原的真相。”
耳机内,同声传译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没意料到情况走向。只有沈念连同现场的其他记者们脸上浮现了几分兴奋的神色。
“各位,一周前的下午14点05分,苏尔坦对我的祖国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军事打击。拉赫维的首都,亚加市遭受的轰炸尤为惨烈,这座美丽的城市化为废墟,一百多位战士失去性命,几位可怜的平民也被误击。这一事件你们或许有所耳闻,但是我,作为美国知名大学的教授,以自己的学术生涯起誓,事情的真相并非苏尔坦和个别媒体报道的那样。”
同声传译在片刻的沉默后,飞快地把这段话翻译了出来。现场立刻响起一片议论之声,嗡嗡作响。几个坐在台上的嘉宾互相看了彼此一眼,突然起身离席。
主持人干笑着拿起话筒:“奥马尔先生,我们的论坛还有十分钟结束,按照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