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得要读书识字的。”
  有文化的?那确实不好找,许主任虽然不是人口办的,人周边几个县的文化普及程度他还是知道的,他问:“你是想在其他县招人?怕是很难,都是坐地户,没多少人愿意去塘县这样偏远的地方上班,除非不善劳动的知青。”
  林青黛:“我明白领导们的难处,左思右想,也觉得知青是最合适的,只不过,知青的关系,不是他们自己能说的算的,不知道许主任有没有办法。”
  许主任想了想,觉得这事可行。
  不少公社都上来告状,说知青吃得多,不善劳动,娇气,收纳知青的大队都苦不堪言,如果把这些知青的关系迁走,怕是这些大队书记举双手欢迎。
  眼见许主任松动,林青黛一鼓作气,“不瞒您,我来纺织办之前,去了一趟朗县买缝纫机,接待我们的,正好是知青,我和她聊了聊,觉得她们条件就很合适。”
  听了林青黛一步步的算计,许主任愣了半天,感情他刚刚还是小看她了,这人简直走一步算十步,兜着这么一个大圈子等着他呢!
  他不禁问:“你们才成立几个月吧?哪来的钱买缝纫机?”
  林青黛无辜的瞪着大眼睛,“确实挺难的,我们打算贷款,许主任……”
  许主任高声:“停!”
  林青黛继续无辜脸。
  许主任一抹脸,“行了,你赶紧走吧,我都被你带沟里去了。”
  可别无辜了,他家底都快被掏干净了。
  揉揉眉心,“贷款的事,我做不了主,你是塘县的厂子,找塘县信用社去。”
  林青黛笑道:“原来是这样啊,许主任,不好意思,我没怎么出过门,对这些业务更是不了解,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许主任……
  是扛着机关枪过河吧。
  林青黛:“其实我们的会计已经去信用社贷款了,可是吧,我来之前没想到要接出口任务,让会计申请的贷款额度,有点少,怕是不够用。您也知道,贷款这件事,也不好一个月内贷两次,没有这样办事的。不然这样如何,你帮忙接通塘县信用社,就说如果军属区成衣厂的岳莹去贷款了,让她把贷款额度调整成五千,为了11月的广交会做准备。”
  许主任:……
  林青黛太理所当然,许主任一时没想好找什么理由拒绝。
  在他这里打个电话而已,也不是大事,再说了,这件事确实事关出口任务,马虎不得。
  许主任对林青黛的小算计不怎么在意,他思考的事,这件事能带来什么样变数。
  纺织品出口,不止津市难,其他地区也难。
  大家一门心思搞服装、鞋子、布料,这些东西外国人根本看不上,更不可能花钱买,每次成交那么两单,都是纺织厂赔本赚吆喝的,可见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林青黛这条路走通了,那以后这天,可就要变一变了。
  许主任眼眸眯了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值得拼一把,“成,你回去吧,信用社那边我打招呼!”
  其实林青黛心里没底的,别看她说的头头是道,可要落到实地,她心里也需。
  就说这小玩意吧,哪有三十种,她们就做出来这三样,全给她带来了,剩下都是她吹牛的。
  没想到还真成了!
  她做出宠辱不惊的模样,“那好,许主任,如果没什么问题,我就要回去准备了,咱们随时联系。”
  出了纺织办的大门,林青黛顾不得仪态,直接拔腿跑出去好远,买了一根冰棍,三两口咬下肚才恢复冷静。
  “呼,果然计划赶不上变化,我得先坐车回朗县,对了,还要给厂里打声招呼,给渐鸿打吧,让他通知王威,想办法联系岳莹。”
  林青黛是个行动派,有条不紊的处理好市里的事后,夜半坐上了去朗县的车。
  事情有变,十台缝纫机应该不够了,再来十台也不错。
  林青黛提前的一通电话,让成衣厂炸开了锅,汪翠兰率先坐不住了,“出……出口赚外汇?”
  “哎妈呀,做梦都不敢这么美!”
  “天哪,我们行吗?”
  “有啥不行的!我们都是林设计师教出来的,一定行!”
  汪翠兰扶心,“太刺激了,不行我得准备准备,青黛她们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不能拖后腿。”
  转头开始吩咐,“我们成衣厂要扩张了,岳莹那边已经通知了,我们要做好其他准备。”
  第90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厂长,你就吩咐吧,我们齐心协力一起干。”
  汪翠兰点头,“大家也都看见了,我们厂子发展很快,甚至不照县里纺织厂差了,在座的各位都是见证厂长成立的老人了,我希望你们能一直跟着我们厂子走下去。”
  这话大家是同意的,谁都不是傻子,哪个工作有前途,一目了然。
  不说废话,汪翠兰开始安排,“简记分员,这两天你去沟通一下场地问题,看能不能在咱们厂附近,多争取几间房子,我们要运回来二十台缝纫机!”
  二十台!不少人后槽牙一凉,这也太多了!
  “另外,也是大家关心的,我们厂子肯定又要招工了,不过这次招工,我们的要求也有点变化,首先,必须有文化,至少小学三年级水平!”
  “厂长,之前不识字也行啊?”
  汪翠兰虎眼一蹬,“那能一样吗!以前没文化能进厂,你们就偷着了吧,出门打听打听,哪个厂都会选有文化的人,我们是要做外贸单子的,没文化你敢做吗?”
  这话听着在理,道理又不太对,不过大家没反驳就是了。
  汪翠兰怕底下这些人拎不清,索性把丑话说在前头,“大家想让亲朋好友进厂我不反对,你们是厂里的工人,本来就比别人有先知优势,但是,厂子需要的每个工人必须都是真材实料的,而且不局限于军属院,竞争多激烈你们是知道的。以后这些人才进厂了,你们皮子也要紧紧,要是做工不如后来的,等着别人笑话你们吧!”
  到底管院这么多年,汪翠兰三两句唬住了尾巴快要翘上天的工人,“行了,该干活的干活,有任务的去做任务,在林设计师回来后,你们还有评选呢,可别忘了!”
  ***
  为了利益最大化,林青黛这两日可谓是跑断了腿,终于把知青的事安排好了,缝纫机也上了卡车,由部队那边派人,护送着回去了,诸事毕,林青黛心里的一块大石才敢落地。
  坐在回程的火车上,她琢磨这些事有没有纰漏。
  厂子后期的订单不成问题,于锦很能干,知道厂子打算扩张后,于锦直接谈下来三千套成衣,收到了三分之一的定金,又采购了一批近乎成本价的布匹。
  扩张的场地也不用担心,军属院那边别的不多,空房子很多,扩张十倍都有地方,估摸着,等她回去,汪翠兰已经把一切安排好了。
  岳莹那边也有好消息,也不知道许主任疏通了什么关节,本来贷款五百块都要费劲很久,信用社那边竟然同意一口气给岳莹五千块,不过要分批拨款,并严格监察贷款用途。
  买缝纫机的两千块缺口,算是堵上了。
  招收知青这边,动作也很顺利,于锦挑选出十五个各方面都还不错的知青,有十个人对缝纫机也很熟悉,只要她们能通过招工考试,就能顺利入职。
  现在是八月初,等八月底,工人就能进厂,在这期间,厂里要准备至少三十种选品供上面挑选,外贸单子,她们必须有所得。
  以前厂子小,别人都觉得小打小闹,组织也不会重视本地人开的小厂子,一般不会压生产任务,现在不一样了,她们现在也算一个中型厂,估计明年的任务不会轻……
  幸好,这些汪翠兰都可以操心,她,要去当老师了。
  林青黛回过神的时候,发现眼前的劳曼文神色不太好,很是郁结。
  她有些意
  外,一切都很顺利,劳曼文这是怎么了?因为没能跟货车回去难过?不应该啊,来接货的是于锦男人,让于锦跟车走理所应当啊。
  林青黛心里莫名一咯噔,不会吧,劳曼文不会对……
  不不不,绝对不会,她最近肯定被周倩和武家两个媳妇带偏了,看谁都觉得有桃色。
  发现林青黛的眼神,劳曼文忙收敛神色,笑得比哭还难看,“林副厂长,你要喝热水吗?”
  谦卑的林青黛发毛,她端正坐姿,小心翼翼的问:“我不喝,你是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不说还好,一说劳曼文的眼泪绷不住了,劈里啪啦往下掉,“林副厂长,我,我是不是很没用,这次出门,我什么忙都没帮上,全靠你和于锦忙前忙后,我,我浪费车票了……”
  林青黛……
  揉揉眉心,好家伙,这算不算后宅起火,也不晓得男人为啥喜欢女人嘤嘤嘤,反正她不喜欢。
  拉过哭的不能自已的劳曼文,林青黛语重心长,“你这人咋不会总结呢?该教育,你回去该多看书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