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张玉珍若有所思,最终得到个结论,“你一定能是个好老师的,我看好你。”
林青黛哭笑不得,这和她当老师有什么关系。
她能理解汪翠兰的不安,也是源于上辈子的经历。
上辈子她也曾出门做生意,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初时,她不敢出门,不敢见生人,甚至旁人一句无心之言,都能让她反思很久,她急于找认同,不停的向他人索取。
其中的曲折不足为外人道矣,多年磨砺,让她终于明白,只有自己强大才算真的强大。
对于上学,曲灿更忐忑。
“婶婶,我真的要上学了,对吗?学校里要学什么?”
林青黛不答反问:“书包收拾好了吗?笔和本子都带了吗?水杯和饭盒呢?”
一连串问题砸下来,小姑娘面上记不得慌乱忐忑了,撅着屁股还是翻书包,还不忘从兜里掏出一张纸条,与书包里的东西一一相对。
重复确认三遍后,曲灿擦擦头上的汗,“婶婶,我都收拾好了,没有任何落下的!”
林青黛真情实意,“小灿真棒,我们出发吧,去上学!”
曲灿背起书包,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她要上学了呢!
以前,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说女孩子不用上学,不用识字,能干活,会侍候人就行。上学那是男孩才有的特权,她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无缘学校了。
以前她对上学没概念,也不觉上不上学有什么影响,只是羡慕男孩子才有的特权而已。
现在,她也可以上学了,婶婶说,读书以后可以赚大钱,赚了大钱以后,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能欺负她,也不会再有人嘲笑她是不中用的女孩子。
在曲灿幼小的心里,根植了一颗赚大钱的种子。
幸好林青黛听不见曲灿的心声,不然肯定大喊冤枉,她可没教小姑娘赚大钱,她只是随口开玩笑,等小姑娘赚大钱养她而已。
军属区只有一个小学,周边还有两个大队的孩子也会送到这边上学,孩子不算多,一个班二十几个的样子。
林青黛私下问校长,“我见随处跑的孩子很多呀,是去了旁的学校吗?”
校长摇头,“有很多孩子不上学的。”
林青黛哑然,好吧,她突然意识到,这边好像不怎么重视教育,无论男孩女孩,都不是一定会读书的。第1节 课,林青黛陪着曲灿,算是蹭课。
学校老师早就听说林青黛这个奇葩,放着好好的厂长不干,非要来上学,学校嫌弃她年纪大不收,她还要搭上自己的劳动力上学,当真热爱学习。
老师就喜欢热爱学习的好孩子(大孩子也一样),要不是林青黛实在大的突出,老师都想把认真听讲的学生放在第一排。
一节课陪读结束,林青黛悄悄问,“怎么样,还适应吗?”
周围同龄孩子很多,多数孩子都很习惯曲灿的萌娃长相,对她非常友好,曲灿也很开心,“适应!”
林青黛:“那我接下来不陪你了,你敢不敢?”
曲灿站眨眼睛,原来刚刚婶子在陪她吗?她突然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软乎乎的,像是踩在棉花糖里,做梦似的,她忍不住贴着婶婶撒娇,“我胆子可大可大啦,一个人也敢回家!”
香香软软的小闺女招人疼,林青黛揉了两下,“那你先上课,晚上我和你一起回去,不过只有前一周我能接送你,后面你就要自己走了。”
曲灿乖巧点头答应,她已经很幸福了,很多家长都不会陪孩子上学,更不会过来接呢。
林青黛去找校长,“郑校长,我过来报到了,是要给我安排课程吗?还是需要我照顾哪些学生?”
家属院学校本就不大,郑有国既当校长,还得兼职老师,此时他也刚下课不久,闻言笑眯眯道:“林老师啊,以后你就是我们学校的老师了,正经工人呢,肯定有课程啊!”
林青黛:“老师?之前不是说,我帮忙教个美术就行吗,不用当正经老师的?再说我成衣厂那边挂着头衔呢。”
郑有国笑意更浓了,这几天他打听了,这个林青黛可不简单,嘴里说着没文化,可干的,件件都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要是有文化,那还了得!绝对的人才!他不拼命留住,给他们学校争光,那他就是傻瓜!
这般想着,郑有国回答的有理有据,“林老师,你的绘画技术,那是一顶一的好,教小学生绰绰有余,这个老师当之无愧!至于身兼多职,那更不是问题,我和成衣厂的汪厂长聊过,对方不反对你这么做,林老师,你就能者多劳,两方跑一下吧!”
林青黛……
难怪前几日汪翠兰冲着她笑得十分诡异,原来是给她上了枷锁。
汪翠兰估计怕她跑路,直接窝在学校教学,不回去了,这才先下手为强,把这件事过了明路。
其实他们真想多了,成衣厂是她事业的起点,她不会放弃的,来上学,只是为了以后能名正言顺在成衣厂掌大权,不给别人攻击她的机会。
关青刚调任的事,给她敲响了警钟,现在可不比上辈子,大
家都吃公家饭,生死都是上面嘴里的一句话,如果成衣厂做大做强,难免不会遭人觊觎,她可不想把自己的心血拱手让人。
对于林青黛的工作,郑有国安排的明明白白,每天两节美术课,一周两节手工课。
对于手工课,郑有国是这么说的,“现在学生都要出去劳动,1-3年级孩子太小,也就能在秋收的时候捡捡麦穗,没必要,我看林老师挺心灵手巧的,不如教他们叠个花,做点手工品什么的。”
林青黛……
算盘珠子都崩她脸上了,林青黛给学生上手工课的时候,课堂里多了很多起站票来的“大龄学生。”
林青黛无语的看着自己上节数学课的老师,“武老师,你这是?”
武英理直气壮,“同事之间要互相学习啊,林老师听了我的课,我也来听听你的,别耽误时间了,林老师,你这小东西是怎么做的,还怪可爱的。”
林青黛摇头,认命的开始了自己的教学。
她教学的方式和旁人不太一样,“同学们,你们手里的这些碎布条是成衣厂的不用的废料,我们今天就学学如何变废为宝。”
手工课林青黛肯定不会,搞点小创意倒是可以,再说,她也有私心,这种手工品制作起来需要细心和耐心,还得有点创意。大人一般不喜欢浪费时间做这些东西,小孩子正巧合适。
不过,不是所有小孩子都喜欢做这些。
有个干瘦的小姑娘怯生生的问:“林老师,我可以请求回家割猪草吗?”
小孩子不懂,蹭课听的武莹可知道林青黛这堂手工课的含金量,她帮忙劝,“王大丫,你家也没养猪,割猪草干什么,上课更重要。”
王大丫掰手指算,“一筐猪草能换一分钱,我一节课能割半筐,放学后还能再割半筐,十天就是一毛钱呢!”
这话武莹听的也不是滋味,主动帮忙解释,“这孩子家里不富裕,父母倒是不差,疼孩子,但条件有限,她妈得经常吃药,干不了体力活。”
林青黛能看出来,王大丫虽然瘦瘦小小的,但穿的干净整齐,身上的补丁都方方正正的,可见家长很用心。同样叫大丫,她想起了隔壁的钱大丫,那姑娘眼底可没自信和坦然。
她想了想,蹲下身问小朋友,“一分钱就想抛弃老师讲的课呀?我看你其他课都是正常上的,为啥我的课你宁可割猪草?”
王大丫很少见到林青黛这样漂亮的人,小姑娘的眼神既羡慕,又有点不好意思看,“老师,我……娘说过,碎布也值钱的,是好东西,我想把分给我的这些碎布带回家,可以吗?”
这话一出,不少小朋友都意动了,说什么都舍不得动手祸害“值钱”的碎布条,甚至打算悄悄藏起两条。
见状,林青黛哭笑不得,这些孩子……还真是难得的好孩子。
放孩子回家是不行的,这可是校长安排的手工课,她又不会魏奋斗的手艺,况且,她要是提供木头雕刻,恐怕这些孩子也得觉得木头是好东西。
来蹭课的老师也着急了,如果学生都不学了,那她们也学不成了,这该如何是好?简直比金子从眼前溜走还难受!
奈何小朋友死心眼,都觉得自己不应该祸害好东西,他们宁可捏泥巴城,也不想染指布条。
林青黛笑道:“那如果我说,你们手工课做好能换钱呢?”
钱?所有人耳朵伸个小巴掌出来听。
林青黛确实有这种想法,“我手上有几种小玩偶,你们如果做出来的质量不差,成衣厂就可以回收换钱,做多少收多少,不过除了课堂分给你的布料以外,你们再想做,要去成衣厂买布料。”
王大丫的书包都收拾好了,打算直接出去割猪草,闻言又坐下了,掏出书包里的碎布条,十分好学,“老师,那还等什么?我们都是热爱学习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