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或许我们应当先做自己。
第 93 章
随着缪冬寄剧本的写作进行,众人晚上开始固定时间坐在院子里面做最开始的排练。
这部戏从目前的剧本上来看,具有非常强烈的先锋性,除了故事片段之后,大段大段的台词现在都是没有安排固定演员的。他们坐在外面大声朗读剧本,像是在排练一场诗剧,然后暂时确定每句话的演员和形式,做最开始的联排。
缪冬寄身为导演叮嘱:“拿一个颜色的笔把自己的部分标出来。但是对全文也要有比较清晰的记忆,剧场可没有提词器。”
于是众人围坐在一起,互相抢着桌子中间那盒五颜六色的记号笔
现场众人之中,两名音乐剧演员和一名舞剧演员都是有职业操守的,缪冬寄的舞台经验也不算少,而江季恒无论在做什么事都必然仔细严谨。那么就只剩下……
郑遂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之后在原地抖了一下,神情惊愕:“你们都看我干嘛?”
酒肉朋友林光霁首先开口:“你看起来真的不是很靠谱,兄弟。”
万恶的甲方缪冬寄也紧随其后:“真的,兄弟。”
虽然这件事看起来像是在说玩笑,但郑遂其确实这次戏里面挑战最大的一个。其余众人多多少少都有舞台经验和戏剧基础,而郑遂则是纯粹的影视后期出身,从在校学习阶段基本上便与戏剧割离,一时之间能不能接受话剧这种表现形式都不好说,竟然还要和这帮人一块演一场戏份几乎平分的大戏。
“不过我还是觉得问题不大。”林光霁看着郑遂人生幻灭的表情出口安慰,“这样,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一点一点来,你就先从背台词开始可以吧?”
郑遂看着自己花花绿绿的剧本,心态已经开始崩盘。
林光霁开口又说:“至于什么动作走位定点神情心情状态,我们回头再来。”
于是郑遂当即自闭罢工了,缪冬寄派了黄卯过去对他进行思想批评和教育,这晚的剧本排练也暂时告一段落。只留下总导演缪冬寄、视觉总监江季恒和音乐总监萧悔海三人,身为目前身处韶城的主创人员,继续对整个戏做一个完善。
没有了郑遂林光霁那样擅长插科打诨的人物,他们仨凑在一起简直太适合干活了,估计放在江季恒公司里面都是老板最喜欢的工作小组。他们对在一起根据各个方位角度搞了很久,知道全都说累了开始休战喝水。
萧悔海坐在位子上哼着音调写曲子,话剧作品的音乐总监工作虽然并没有音乐剧那么多并且重要,但是在这部里面,缪冬寄还是因为萧悔海林光霁的原因,加上了很多音乐的元素,并且最后谢幕的时候还有一首全新的谢幕曲。
萧悔海一直都想要从事音乐剧之中音乐剧总监的位置,但是一直都没有这个机会完全操刀一部音乐剧作品,如今先做个充满音乐元素的话剧试水,对他来说非常值得珍惜,但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缪冬寄对自己的作品非常严苛,如果萧悔海做不到他满意的程度,他大概会毫不犹豫地联系和选择在这方面更有经验的别人来代替他的角色。而且就算是没有缪冬寄,萧悔海自己也会对未来希望从事的工作感到丧气和失望。
“最后一首谢幕曲我先作曲吗?”萧悔海忽然问缪冬寄,“还是你先写词?”
“都可以。”缪冬寄回答。他大学做音乐剧的时候往往先写词,但完成音乐文学方向作业的时候也经常听demo写词,所以对两种创作形式都还挺熟悉适应。
萧悔海闻言想了想,最后说:“我有想法,我先作曲。”
“好。”缪冬寄非常喜欢这种制作的状态,整个人和微醺一样沉醉又过瘾,他转身看江季恒。后者脑子现在转得很快,正在自己的一大摞稿纸上画来画去。
他是《私人月亮》的视觉总监,说是视觉总监大概只是因为好听,因为目前《四人月亮》就他们几个人,他几乎负责了视觉部所有的工作。他对着剧本一字一句认真地看,将他内心的想法——灯光、服装、道具等,全都用图画的方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和表达。
江季恒大概是职业习惯,往往都会使用图画的形式来进行自己的工作。但其实他并没有众人所想的那么擅长画画,只是对素描的掌握的确很不错,所以能够非常精准地描绘自己需要表达的东西。
缪冬寄看他寥寥几笔勾勒出黄卯抬高手臂舞蹈的情景,忽然问他:“你觉得这个戏足够么?”
足够什么呢?
足够好。足够有趣。足够吸引人。
缪冬寄是一个非常好地掌握了规则,但是却一直在努力打破规则的人。《私人月亮》身为一部情感复杂内容广厚的作品,放在真正的话剧市场是应当是很难卖座的。
但是他又追求“大卖”,几乎强求着灵魂的共鸣,激烈的探讨。他习惯独舞,却又讨厌自娱自乐。
他们旅行团的第一部戏《纤细的脊柱》,聚焦脆弱的、没有安全感的生命,用先锋的方式构建《樱桃园》那般的人物隔离感。但与此同时,他还使用了非常有趣的语言,戏剧前半场搞笑的间离效果,以及后半场着力大半的抒情。
大多观众都喜欢能让他们哭出来的戏,缪冬寄从都不抵触在这方面满足他们。
但《私人月亮》难以做到《纤细的脊柱》能够做到的,《私人月亮》的故事性不强,抒情性也不强,大段的笔墨是用以迷惑、质疑或者否定。
他们旅行团每一次话剧作品创作的周期,都比正常的话剧制作要短得多,但最后的效果却不能使人们感觉失望,所以就必须要他们核心制作团更敏锐更滚烫,能够积极创造出那些让观众为之触动的东西。
江季恒闻言并没有抬头,他擅长一心二用,其实早就注意到了缪冬寄的注视和疑虑。他依然在动笔,在黄卯的脚底画出一朵尚还完全绽放开的花。
缪冬寄看着,忽就眼前一亮。
“现在还不够。”江季恒回答他先才问出的问题,“但是我们会让它足够的,我们每一个人。”
第 94 章
花不知命旅行剧团第二场大戏,暂定名《私人月亮》,经过缪冬寄江季恒萧悔海等主创人员的大框架设计之后,正式来到了工作坊和剧院,开始进行一个比较完整的设计和磨合。
缪冬寄联系的诸位大佬们也陆续来到韶城,来助《私人月亮》一臂之力。
此时他们正在排练室里面做排练之前的准备,每个人上台的时候都是要用自己旅行之中的“身份”来演戏的,不过很多人的造型都不怎么适合登台,所以便需要做一些精简,但是还是需要保留角色上的特征,这对美术指导江季恒来说便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江季恒此时正在和江季恒一起研究他们俩的面具。郑遂则在黄卯的帮助之下,艰难地把自己穿成一只青蛙。林光霁早就换好衣服,把自己当做一只沉默而笨拙的犀牛在排练室里面走来走去。他太高了,穿着袍子一动就好像是一大团飘来飘去的乌云,和他以往在舞台或者是荧幕上的形象都天差地别。而缪冬寄则为了挑战自己穿上了四五厘米高的高跟鞋——据他说最后一场想要穿那双十厘米的,所以要循环渐进。
因为带妆不带妆形象差异太大,对行动也有影响,所以他们的大部分练习都要带上基本的造型。
这一群花花绿绿的人在房间里里面走来走去跳来跳去,江季恒身为视觉总监直面到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眼都快要瞎了。他头晕目眩地转了一会儿,最后靠向正在艰难练习穿高跟鞋走路的缪冬寄身上,然后两个人一起倒进旁边做道具用的白色枕头堆里面。
“哎?别闹。”缪冬寄一脸紧张地把自己从枕头里面拔了出来,拍了拍江季恒说:“漏毛了就不好用了。”
“道具也是我的事,小导演你别瞎操心。”江季恒笑,“反正排练也是要费一堆的。”他撒娇,“没事儿,快陪我躺躺。”
缪冬寄看了他两眼,然后还是离开他的怀抱坐起了身。
江季恒:“?所以爱会消失对……”
之间缪冬寄三下两下把自己脚上的高跟鞋解开踹了下来,然后就直接朝着枕头堆倒下来了。
不知道是哪个枕头真的漏毛了,小小的几根羽毛随着他的动作忽然飘了起来,然后落在二十相视而笑的眉睫上,让两个人笑得更惨了。
江季恒伸手把落在缪冬寄脸上的羽毛摘掉,顺便把他乱了的金色假发理了几下,转而慢慢叹了一口轻松的气。
缪冬寄在这段时间里面可谓灵感爆发,赋予了《私人月亮》很多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场戏相对于小缪导之前的戏剧作品,最大的区别,就是会有很多让人在剧院中便会瞪大眼睛的“大场面”。
不过虽然是第一次做,缪冬寄却没怎么紧张忧虑,反而非常积极亢奋,大概是因为大部分的戏剧导演都非常享受这种完全操控舞台的快感。这种快感缪冬寄当年在校园做戏的时候没怎么享受到,毕竟当年大家都是为了一个道具要全剧组上下一块做一个晚上的,从写剧本的时候就要考虑制作期间的预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