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老太太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刚开始没闹,后来我不知道啊,我躺下就着了。”
  谢长德:“……那应该就是没闹。这孩子心还挺大。”
  老太太笑道:“这说明她就应该是咱们家的孩子。她昨天刚来的时候就自在得很。”
  她四下看了看,问道:“阿晏呢?”
  “跟您一样,起晚了,还在睡呢。我刚去看过,睡得也很好。”
  “那别叫他,让他多睡会。大夫们都说过,睡得好身体才能好。他能睡踏实了,也说明他身体在变好。学习什么的可以先放一放,孩子身体最重要。”
  老太太说完,起身回了自己的卧室,换了套衣服就去院子里打太极了。
  四岁的小朋友一天能睡十二三个小时,宁安从不压制身体的本能,一直在那里呼呼大睡。等她睡醒的时候,家里就剩下老太太和王姨,连谢晏都去上学了。
  谢晏虽然睡得好,但到底有生物钟在,过了没多久就起床了,吃完早饭,还赶得及去上学。
  临走前还到宁安的卧室看了一眼,发现她还在睡,也没叫她,直接就走了。
  老太太和王姨正在做针线活,一看见她都露出个大大的笑脸,宁安知道她们在笑什么,小桔子都笑半天了。
  她睡了一夜,头发全都炸开,比金毛狮王还夸张。
  “奶奶,王姨,早上好。”
  宁安颠颠地跑了过去,头发跟着一颤一颤的,老太太笑的根本停不下来。
  她放下手里的东西,搂住跑过来的宁安,说道:“奶奶先给乖宝梳小辫儿吧。梳两个好看的小麻花,行吗?”
  “行。”
  王姨起身拿来一个木梳,还有两条粉色的细丝带,老太太动作轻柔,一边梳一边夸:“瞧瞧咱们安安的头发多好,又黑又亮又柔软顺滑,一点不打结,一梳就通。”
  她手指灵活的编着辫子,非常有技巧的把碎发也都拢在一起,没两分钟,炸毛宁安就消失了,两条小麻花辫垂在耳侧,发尾上还用丝带绑成了蝴蝶结。
  老太太拿过小镜子给她照了照,说道:“这么好看的小姑娘是谁家的啊?哦,是我家的呀。”
  宁安笑弯了眼睛,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很是臭美了一番。
  “镜子里这个小朋友,真的好可爱哟。”
  皮肤奶白,小脸肉嘟嘟的,一戳一个坑。
  老太太笑的厉害,说道:“一会奶奶带你去百货大楼买东西,多买一些丝带、发卡,咱们安安这么好看,要经常换着戴才行。还要多买一些布料,给安安做几条漂亮的小裙子。现在,奶奶先带你去换衣服。”
  她牵着宁安的手回了卧室,让宁安自己挑选。
  宁安昨天穿的衣服已经被王姨洗干净烤干了,也在备选之列,但是宁安没选它,从张敏送来的衣服里挑了一件小旗袍,长度到小腿中部往下一点,非常漂亮。
  【图片】
  【旗袍款式类似于图中这些,是宽松的,而且开叉不高,只有一点。这张图拍摄于1941年,燕京大学。】
  【图片】
  【1957年,一位母亲和孩子们游览复兴公园。旗袍仍是当时部分上海女性的选择。】
  “真会挑。这衣服穿在安安身上,一定非常漂亮。”
  宁安张开小胳膊,配合着老太太换了衣服,又让王姨给她洗了脸刷了牙,还在脸上抹了点擦脸油,才坐到餐桌上去吃早饭。
  小笼包、鸡蛋羹和牛奶。
  这个时候,沪市有大大小小的牧场130多家,条件比较好的人家,早上能喝到牛奶。
  老太太看着她胃口大开的吃法,自己也跟着又吃了一个小笼包。
  这孩子是真厉害,勺子用得好,筷子用的溜,一点不掉渣,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了还知道拿手帕擦擦嘴巴,再说一句“我吃饱了”才下桌。
  第140章
  活在男主回忆里的炮灰工具人(8)
  早饭后,老太太先带着宁安去了一趟居委会,说明了宁安的情况,让居委会给开了证明,接着又去了一趟附近的派出所,给宁安上了户口。
  她已经知道这孩子原名叫温宁安了,手帕上绣着名字呢,上户口的时候就直接给她上了谢宁安。出生日期写的是1950年9月26日。年份是根据宁安的模样推算出来的,这孩子差不多有4岁的样子,出生日期就是昨天收养她的时间。
  接着,还要去一趟粮站,在粮油供应证上添上宁安的名字。
  沪市已经开始推行城市居民定量供应粮油了,虽然还不像后面那么严格,依然可以在市场上自由购买,但是这个定量供应属于底线,老太太觉得还是要在第一时间办好。
  宁安现在属于3—5岁那一档,每个月有15斤粮食的定量供应。
  等到一老一小慢悠悠的办完这些事,已经快到中午了。
  老太太跟她说:“咱俩先回家吃饭吧,下午再去买东西,好吗?”
  “好。爸爸和妈妈回家吃饭吗?哥哥呢?”
  “你爸妈不回来,他们中午在学校吃饭,哥哥中午回家吃。”
  “爸爸妈妈也要上学吗?”
  “不是,他们在学校里当老师。”
  “爸爸妈妈给哥哥当老师吗?”
  “不是哟,爸爸妈妈教大学生,你哥哥还是个小学生呢,等他以后上完小学,还要上初中和高中,然后考上大学,还得正好考到你爸爸妈妈当老师的那个大学,他们才能给你哥哥当老师呢。”
  “那我以后考到爸爸妈妈当老师的大学去。”
  “有志气!他们俩工作的那个大学,听说是最好的大学呢。”
  “爸爸和妈妈真厉害。”
  “是吧,我也觉得他俩很厉害。”
  宁安牵着老太太的手,一路蹦蹦跳跳的往家走,精力旺盛,不知疲倦。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她看到了放学回来的谢晏。
  “哥哥。”
  宁安松开老太太,小腿倒腾的飞快,向着谢晏冲过去。
  “不要跑,慢一点。”
  老太太和谢晏同时开口。
  宁安嘴里答应着,腿上的动作却是没有放慢。
  “哥哥,安安想你了,你下午和我一起玩吗?”
  谢晏牵着她的手,笑道:“下午哥哥还要去上学,晚上陪你玩,好吗?”
  “那我跟你去上学吧。”
  谢晏:“……让我想想。”
  他们俩站在原地等着老太太。
  这时候,居民区里没有车,连自行车也不多,老太太也不怕她跑,除非自己摔跤,被撞的可能性没有。
  所以,她在前面冲,老太太就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走。
  三个人一起进了家,王姨已经估摸着时间把饭菜端上桌了。
  谢晏一边吃饭一边思考,如果宁安等会坚持要跟他去学校,他该怎么劝说她放弃,如果劝说不了,该怎么跟老师解释他必须得带妹妹上学这件事。
  没想到,等到吃完饭,宁安打了个哈欠,跟他说:“哥哥,我去睡午觉了。”
  然后,她就走了。
  走了。
  谢晏:“……”
  他虽然有点懵,但还是记得提醒王姨跟过去看看,帮宁安脱鞋换衣服。
  老太太笑道:“小孩子就是这样的,一会一个想法,她根本就不记得自己之前说过什么了。”
  谢晏抿了抿唇,转瞬也笑了起来。
  他要去适应小孩子天马行空的思维,什么事都不能较真。
  老太太问他:“我和安安下午要去买东西,你有什么要的吗?我好一起买回来。”
  “没有。我什么都不缺。谢谢奶奶。”
  老太太看着小小年纪就已经显露君子端方之态的大孙子,倍感欣慰。
  谢晏去上学之后,她也小憩了一会,等着宁安午觉醒来,便带着她和王姨一起去了沪市第一百货大楼。除了给宁安买东西,家里其他人也都照顾到了。
  给彭薇买了一件进口大衣,“过段时间正好穿”,给谢长德买了一套中山装,“现在比西装还流行”,给谢晏买了一套小号中山装。她自己买了一条丝巾,给王姨买了一双鞋。
  宁安从头到脚都买了不少。
  东西太多了,拿着费劲。连宁安手上都没空着,生动诠释了“购物的女超人”形象。
  宁安小小的人,抱着东西走在百货大楼里,觉得自己气场两米八。表情拽的很。
  老太太无意间一低头,看见她这个样子,笑的东西撒了一地。
  最后,商场看着这老中小三代,派了一位工作人员帮忙拿着东西把他们送上了黄包车。
  晚上,宁安开了场小小的“个人时装秀”,把下午买来的衣服都试了一遍,在大家面前转了几个圈。不夸她几句,她就不下场。
  夸完了,她就高高兴兴的去换下一件。
  谢长德小声跟彭薇叨叨:“这孩子的性格跟阿晏真的截然相反。她这小脸皮怎么就那么厚呢?非得让人夸她才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