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李明德安慰道:“别气。下次聚会就没老萧什么事了。现在局势这么紧张,他还这么糊涂,谁都不放心和他来往。”
顿了一下,他问道:“她怎么踩我闺女了,我没听出来啊。”
“老刘给安安他们布票,这姑娘说什么‘我有新衣服,不用做了’,不就是想说自己勤俭节约懂事,说我闺女浪费吗?”
李明德无语了一秒,他其实觉得媳妇有点过于敏感了,那孩子可能是在没话找话,想和大家打成一片。
但他嘴上说道:“还是你细心,我都没注意到。谁会把她这点暗示放在心上啊,你没看老刘都不接她的话茬吗。安安和齐光是咱们自己孩子,她是个外人。里外亲疏大家分得清。”
郑敏说道:“我看老萧两口子就分不清。”
李明德:“那说明他和咱们关系不够亲近。以后还能更疏远一点。”
郑敏:“以后少跟老萧打交道,就没他这样的。我就不信了,他如果明确说了不能带外人,老魏还能不听他的?”
“这话我认同,这事说到底是老萧的责任。当然了,老魏也有责任。”
“谓中那孩子也是可怜,摊上这么一对拎不清的父母。”
郑敏脑子转了转,问李明德:“你说,老魏不会把那个姑娘带在身边教养,跟她相处久了,处出感情来了,或者说那姑娘就听她的话,被她拿捏住了,然后她把这姑娘安排给谓中当媳妇吧?这样的话,她和儿媳妇感情好,儿媳妇吹吹枕头风,她也就把谓中攥在手心里了,以后还能把谓中的孩子攥手里。说不定她还会觉得这样是在弥补之前对谓中的亏欠。”
李明德惊恐的看了她一眼,就好像听到了什么恐怖故事。
“不会吧?还能有这样的妈?老魏也是受过教育的,不能干这种事吧?当年我娘大字不识几个,都不会办这种糊涂事。”
郑敏白了他一眼,“你别拿这人和咱娘比,她不配。”
她婆婆没知识没文化,但是人家通情达理。拼尽全力供儿子读书,当年老李离开老家,亲戚朋友都劝老太太给老李娶个媳妇,先把传宗接代的大业完成了再说,老太太直接一个不同意,“他都要走了还娶什么媳妇,那不是把人家留家里守活寡吗?我可不干这缺德事。”
所以,她后来在革命队伍里遇见老李的时候,老李还是清清白白的一个人。
“是是是,她是不配。希望她不会这么干吧,不然谓中不是太可怜了吗。”
郑敏换了个话题:“我看齐光那孩子挺好的,安安跟他也聊得来,这一天,就看他俩在一边躲着嘀嘀咕咕了,俩人都在那儿笑,我看了好几眼。齐光特别有眼力见,安安想喝茶,看一眼茶杯,他就端起来递过去了,安安要从那垫子上起来,还没动呢,齐光就把胳膊横过去了,让她有个借力点。”
李明德没注意这些细节,这会听媳妇这么一说,赶紧喊停,“你这么一说,我想象出来的画面就是小太监伺候皇太后。”
他边说边甩了甩脑袋,把这些画面赶出脑海。
郑敏听得哈哈大笑,别说,还真别说,这也就是汪齐光的颜值和硬朗的气质在那儿撑着,要是稍微差一点,还真有点像老李说的这样。
但是她嘴上说道:“别胡说八道,真是不着调!”
李明德看她一眼,“嘴巴收一收,别咧那么大。”
郑敏:“……”
第308章
七零男主的前未婚妻(26)
与此同时,针对老萧家的小型吐槽会也在刘家、杨家和汪家上演。
老刘说的是,“老萧这人看不清形势,也跟不上形势,他当年带兵打仗倒是很有一手,那时候战斗形势严峻,但是政治形势简单,他这个性子没什么问题。现在还这样就不行喽。”
沈含知说他:“谁说不行?你看有人盯着他吗?他下来是因为生病,可不是被弄下来的。他这种性子,说不定反倒是碍不着别人什么事。没脑子有没脑子的好处。”
一向自认老谋深算的老刘想了想自己的遭遇,再对比一下老萧的,顿时被老妻怼的哑口无言。
沈含知看了看他,又安慰道:“你和老萧还是不一样,你当时那个位置,要是跟他一样,早死八百回了。咱们现在这样,已经是目前形势下最好的结果了。”
老刘叹气不语。
就希望那个神秘组织搞快点,让这场浩劫赶紧结束。把真正犯了罪的人一网打尽,让那些因为各种离谱原因挨整的人赶紧恢复正常生活。
他之前在南方避难,听人讲了好多事情。
有个人就因为说了一句“清官比贪官好”,就被无休止的批判。连他都一时没反应过来这话究竟有什么错,后来仔细思考才理清了其中的逻辑:正确的思想是,只要是官都不好,而清官比贪官更坏,因为清官比贪官更有欺骗性,容易迷惑老百姓。
还有个人因为剃了个光头就被批判,理由是:他怀念那个光头。
他听的时候把自己的脑门拍的啪啪响,恨不得死了得了,也就无需再面对这个荒谬的世界。
杨家。
老杨跟冯希孟说:“你说老萧怎么想的?他怎么就能同意媳妇带着个底细不明的人来参加咱们的小聚会呢?”
冯希孟说:“我怎么知道?我跟他又不是一个智商水平。我要是能明白他的想法,那我怕不是有智力缺陷。”
老杨:“……”
冯希孟又说:“你少跟他打交道吧,别被传染了。你要是变成个蠢货,别看我六十多了,照样跟你打离婚。”
老杨:“……”
冯希孟接着说:“你看看老魏今天那个表现,她是真看不出来那个姑娘的小心思啊还是假的啊?我都有点不确定。那姑娘不好意思麻烦组织,倒好意思麻烦一个和他哥也算不上至交的普通战友?谓中给她留通讯方式肯定也是留部队吧?不可能把家里的地址留给她。她怎么找来的?她有这个聪明劲,能打听到谓中的家庭地址,能长途跋涉的拉着孩子到京城来,她还有什么事做不成?这就是有能力不往正道上使,光想着走捷径!那姑娘还瞥了我们齐光和安安好几眼,想干嘛呀?”
“那还能干嘛?大概率是想给自己找个金龟婿。”
“想得美,齐光眼里只有安安。”
老杨想了想,说道:“我猜最后这个姑娘得是萧家内部消化,大概会被推给谓中。”
冯希孟是个热心肠,脱口便道:“那也不行,谓中挺好一小伙子,干嘛要受这个委屈呀!他自己都是凭真本事考上军事工程学院,凭自己在部队里打拼的,干嘛要配这么个姑娘。”
老杨:“……那是他爸妈给的委屈。”
“当爹妈的也没资格这么摆弄孩子。你想想办法,提醒提醒他,孝顺父母差不多就得了,不值当的搭上一辈子。再说了,他父母除了出了点钱票,也没给他操过心。真要说起来,还不如人家老孙家呢。”
看老杨不说话,她又催道:“你听见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
汪家。
汪振华一回到家就叹气:“白瞎了一场聚会。这个时候能聚一块,容易吗?老刘还是拄着拐杖来的。咱们克服困难聚到一起,就这么被毁了。”
齐维桢安慰他:“老萧可能是生了场病,糊涂了,以后你和他打交道注意分寸,有些场合就别叫他了。再说,今天也不算白聚,咱儿子的终身大事不是有着落了吗?看在两个年轻人的份上,大家也不会埋怨你的。”
“我知道,这都是预料之外的事,老哥几个都心胸宽广,就是埋怨,也是埋怨老萧,不会埋怨我。”
吐槽完了,齐维桢问汪齐光:“你什么时候去给安安送布墩子呀?”
“明天去。”
汪振华跟齐维桢说:“瞧瞧你儿子,一点都沉不住气。”
齐维桢说:“遇到自己喜欢的姑娘,当然得拿出点行动力来。再说了,安安那么优秀,要不赶紧扒拉到咱家来,说不定就被别人扒拉走了,到时候后悔都没地哭去。”
她又跟汪齐光说:“你在这儿等我一会。”
说完,她起身回了卧室,过了一会再回来,递给汪齐光一张存单,“你小时候的压岁钱,后来当兵的津贴,我都给你攒着呢,拿去吧,追媳妇大方点,别抠抠搜搜的。你李伯伯和郑姨就这么一个宝贝闺女,你要是不拿出点诚意来,小心追不到。”
汪齐光笑道:“我手上还有。这些都是给您和我爸的。”
“你的心意我们收到了。我和你爸比你有钱。拿着花去吧,不够了找我要。”
她家老汪一个月工资加军龄补贴有小五百,她已经离休了,也有近两百块。她儿子一个营长,每个月连100块都不到。家里最穷的就是他。
汪齐光看了看存单,上面有一万块,“我一共也没有这么多钱,更别说我寄给你们的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我手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