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这一刻的太子胤礽,在胤祺心中简直如同天神下凡。
得救了!
这是胤祺的最后一个念头,随即他便直直的到了下去,最后听见的是耳旁传来众人的惊呼。
“我在哪里。”胤祺从剧烈的头疼中醒来,浮现在他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
这实在不能怪他,之前就是突然昏过去,再睁眼就换了天地,谁知道直面老虎昏倒之后,再醒来会不会又换了地方,说不准就回到了以前的世界呢。
在看见宜妃那张熟悉的美人面的时候,胤祺知道,他仍然在这个奇奇怪怪的大清朝。
也不知道是遗憾还是庆幸,胤祺心中五味杂陈。
“额,额娘。”干涩的喉咙被扯动,引发一阵阵的疼痛,胤祺被他这破锣一样的嗓子唬了一跳,而宜妃却顿时从床边的椅子上一跃而起。
“胤祺,你醒了!”宜妃通红的丹凤眼中迸发出不容忽视的喜色,她高声喊道:“乌若,赶紧拿我的牌子,将随行的太医请来,为胤祺再好好诊治。”
乌若的揪心不比宜妃少半点,作为从小照顾胤祺的宫人,乌若暗自求了无数遍的佛,只求主子能够安好。
听见宜妃的吩咐,她也顾不上黑沉沉的夜色,拿上灯便往外走,甚至都忘了披上斗篷,阻挡越来越冷的凉意。
那边厢乌若一脚深一脚浅的去请太医,这边宜妃已经上下摩挲着胤祺,话如珠子一般吐出:“现在还好吗?还有哪里难受?你是要吓死你额娘啊!”
“额娘,水。”在宜妃停下换气的那瞬间,胤祺找到时机,艰难的插进话。
宜妃听着胤祺那破锣嗓子,又是心疼又是好笑,戳着他的额头:“该,你才多大,逞什么英雄。”
胤祺将温水一饮而尽,这才觉得干涩的嗓子舒服一些,他滚进宜妃的怀里,软乎乎的撒娇:“额娘。”
当时胤祺的处境,宜妃又何尝不知,她此时不过是受了极大惊吓后的发泄,她也知道,当时胤祺的选择,已经是最优解,易地而处,换成她自己,也会做同样的选择,可是,这不一样,她的儿子才到入学的年纪,不该做出这种牺牲。
宜妃将在怀里撒娇的胤祺牢牢抱住,脸牢牢地埋进胤祺的脖子,热泪无声无息,顺着胤祺的脖子往下流,滚入胤祺的衣裳。
胤祺心头一动,胖乎乎的手轻轻地拍着宜妃的背,安抚着受到巨大惊吓的宜妃。
“胤祺醒了?”正在母子无言时,屋外又传来一阵喧闹之声,皇太后被大力太监抬着进来了。
“皇玛嬷。”一见到皇太后的样子,胤祺胡乱的抹了两把泪,从宜妃怀中退出,欲要起身。
“赶紧躺好。”皇太后在林子里腿也伤的不轻,回了行宫,太医让她在床上静养,否则可能会不良于行,在康熙和太子几次三番的请求下,皇太后才听了太医的话,不再胤祺床头守着,回去歇着。
但躺下来的皇太后到底放不下心,她一闭上眼,就是当时胤祺大义凛然拦在她身前的一幕。
明明是没多大的幼童,脸上的婴儿肥都没有褪去,平日里脾气温和,对着宫女太监从不摆架子,再老虎面前,却能冷着脸威压住侍卫,一心护着她这皇玛嬷。
皇太后想翻个身,但腿脚到底不便,不能轻易动弹,她越躺越难受,隔一刻钟便召开宫人询问一番,胤祺醒了没有。
一次次的失望过后,皇太后终于得到好消息,昏睡许久的胤祺,终于醒了过来。
顾不得太医的叮嘱,皇太后立时让宫人将她抬去胤祺卧室。
“皇玛嬷,您的腿?”胤祺声音颤抖:“都是孙儿无能,让您受伤。”
皇太后却拉下脸来:“这事和你有什么关系,你才几岁,日后若遇见这种事情,赶紧跑知道吗?”
胤祺闭嘴不言,从神色中却能看出,他并不打算听皇太后这话。
皇太后却一直盯着胤祺,平日里乐呵呵的老太太,严肃起来也是威严深重,宜妃暗自叹口气,低声说道:“这都是胤祺该做的。”
字字锥心,句句泣血,但不得不说。
“什么该做,又什么不该做。”皇太后的眼神如刀飞过:“在我这里,胤祺才是最重要的,胤祺你记着,谁也不值得你付出性命,日后必须将你的安危放在首位。”
这番话堪称大逆不道,倘若说出话的人不是这个王朝尊贵的皇太后,这不君不臣不父不子的话,已经被抓入大牢。
就连现在,听见皇太后这番话的人,立时跪了下去,瑟瑟发抖,宜妃也腿一软,滑了下来,抖着声说道:“太后娘娘言重了,胤祺救驾有功,这便是他的这番造化,也不枉您抚养他一场。”
皇太后重重叹了口气:“汉人的那些讲究,将你们都教傻了不成,我们草原上,从来讲究的都是弱肉强食,胜者生存才是正理。”
宜妃讷讷不敢言,这话皇太后能说,其他人却不能应。
正在尴尬时,随驾的太医被乌若领着,匆匆赶了过来,皇太后听见回禀,脸色和缓几分,让宜妃先站起再说,别让外人看了热闹。
太医不愧在宫中浸淫多年,对这凝重的气氛视如不见,一番望闻问切之后,得出胤祺没有大事的结论,不过是受了惊,喝两剂安神汤也就可以了。
写下药方的太医告退离开,满室的宫人都动作起来,抓药的,熬药的,将之前的令人窒息的氛围打破。
皇太后昵了眼一直守着不动的宜妃,心想着还是太着急了,这种话就该找个无人的时候慢慢说才对,也不会被打岔。
想通了的皇太后,等着宫人将安神汤呈上来,又见着胤祺喝完后,才让宫人抬着她回去歇息,至于宜妃,那是一刻也放不下心,令宫人将窗边的榻铺上,合衣躺了上去。
一夜安眠。
翌日,日光从没有遮挡的窗户里射进,屋内的桌椅都被照得格外亮堂,同时宜妃脸上的疲倦也在日光下显露无疑。
随着日光而来的,是康熙封赏的旨意。
前一日太子将皇太后等人从林中护送出来后,康熙忧心于皇太后的病情,又骄傲与太子一箭将老虎射死,匆忙间没顾得上胤祺这边,直到过了一夜,才想起为胤祺送来赏赐。
伴驾的官员这才知道,原来前一日皇太后遇险,不止太子骁勇,射杀猛虎救了太后和幼弟,还有一个五阿哥孝心可嘉。
“到现在想起我儿了。”宜妃看着康熙送来的赏赐,冷笑出声:“他眼中只有太子,其他人还有什么位置。”
胤祺笑着从宜妃贴身宫女手中接过茶杯:“额娘,您喝茶。”
宜妃恨恨道:“你这个小傻子,都被人踩头上了,还傻乐呢。”
这些话胤祺全不放在心上,莫说他知道太子的下场,知道此时风光无限的太子未来凄凉,对着太子他有一份天然的悲悯,就算什么也不知道,前一日太子于危难之时救他的英姿,确实让他崇拜。
许是生死关头印象格外深刻,无论宜妃如何不忿,在那日之后,太子胤礽便多了一个小跟班,除了被康熙宣召,陪着他见大臣之外,胤祺特别爱黏着他。
胤礽生母赫舍里皇后早逝,他并无同母兄弟姐妹,和他年龄相仿的大阿哥胤褆野心勃勃,三阿哥胤祉则满嘴的之乎者也,胤礽都不喜欢,几人关系不佳,这次却发现一直养在宁寿宫的五弟胤礽乖巧听话,胤礽心中也欢喜起来,不但不介意胤祺一直跟着他,还将胤祺护在他的羽翼之下,见着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想着胤祺这一份。
太子的示好,连宜妃都将心里的疙瘩去了几分,更别说康熙和皇太后了。
第12章 林海
“太子心系兄弟,不愧是我大清的储君。”又一日给皇太后请安之时,康熙忍不住的对太子夸赞起来。
此时已经从直隶出发,虽说太后伤了腿,但南巡一事,兹事体大,并不能随意叫停,皇太后的凤辇足够宽大,在众多宫人的伺候下,一路行来,皇太后并未遭到什么罪,只不过是康熙心系嫡母,请安次数愈发多了起来。
皇太后慈爱地望着正喝着蒙古奶茶的胤祺:“太子友爱,胤祺懂礼,都是好孩子。”
康熙的目光也随之望去,见着虎头虎脑的小儿子,尽管胤祺是他颇为宠爱的女人所生,并且由皇太后抚养长大,但在这之前,康熙并未在他身上投注多少注意,借着南巡的机会,又加之对太子的爱屋及乌,康熙对于胤祺也多了几分慈爱,他笑着附和:“胤祺确实好。”
皇太后得到康熙的肯定,更是骄傲:“胤祺昨儿个还亲自给我端茶了,多有孝心。”
端杯茶难道是多了不得的事吗?皇太后的语气好像他拯救了世界一般,胤祺被皇太后夸地脚趾抠地,一时讷讷,夹起一个烧麦狠狠咬下,满是羊肉鲜香的肉汁混着异域香料的味道,稍稍减少了胤祺的不自在。
“这几天胤祺一直陪着我这老太婆,都没怎么出去,才多大的人,难为坐得住。”皇太后依然在使劲地夸赞,她也知道,虽说她能护住胤祺,但到底康熙才是天下的主子,要想让胤祺更好,还得在康熙面前留下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