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胤祺知黛玉这份气恼来得快去得也快,他止住蠢蠢欲动地手指,决定听从黛玉的心思:“皇阿玛过些日子又要去江南,沿途将经过苏州,不知你是否想去,若你也去,冬日下雪之时,我们未必会在京中。”
  “万岁爷南巡,我也能跟着吗?”黛玉眼中流光划过,随即又熄灭,康熙南巡带着官员女眷,官员都是朝中重臣,林如海作为翰林,许是能在随行名单内,但随行的女眷要么是宫妃,要么是重臣妻室,她这一未出阁的姑娘,按常理而言,并不在出行的名单之内。
  “皇玛嬷今年也随着皇阿玛去江南,自我从宫中搬出来后,皇玛嬷将五妹妹抱去了宫中,很是喜爱,这次去江南也将五妹妹带上,但五妹妹年岁小,一个人未免无聊,皇玛嬷一早从贵女中挑几个陪着五妹妹一道去江南,若你想去,加个名字也不碍事。”胤祺将其中内情细细道来。
  “我自是想要回去看看的,”黛玉实在是想念姑苏,想念那潮湿的风,想念那汨汨的水,想念那宅子里都是美好时光,她早已忘了为何生气,扯着胤祺的袖子:“只不过,我也没个兄弟姐妹的,不知该如何陪同五公主,若得罪了就不好了。”
  胤祺嗤笑着:“那么多的丫鬟婆子在,谁还指着你干些什么不成,有谁为难你,尽管和我说,旁的不说,这宁寿宫里,就没有我摆不平事。”
  胤祺故作的纨绔模样,让黛玉忍不住笑出声来,她迅速地点头:“就这么说好了。”
  “只一点,”胤祺点头同意,又不知想到了什么,神色严肃起来:“旁的我不论,你必须将身子养好,大夫说你能受得住这一路的奔波,才能去江南。”
  胤祺的这个条件,黛玉却未放在心上,她随意地挥着手:“你不都说了,不要我真的陪公主,不过是担个虚名,路上有什么劳累的,我今年咳嗽渐少,自觉身子好了许多,大夫且说不出一二来。”
  穿堂风从屋子中吹过,新换上的帷幔被吹起,夕阳斜斜地照在这帷幔上,拉出长长长长的影子,金色的初秋,此时此刻好似能直接触摸上去。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胤祺与黛玉挑了个不错的天,坐着马车回了京城。
  尽管每日与林如海有书信往来,对于这独一个的女儿,林如海依旧放心不下,若非当值走不开,他早就收拾东西跟着去了园子,终于见着黛玉,他忍不住絮絮叨叨地关心起来,全然没有在外头的出尘模样。
  胤祺更是稍一收拾,便入了宫中,皇太后和宜妃早在宁寿宫翘首以盼,等见了胤祺,两人连忙上下打量着,仔仔细细地瞧着,唯恐胤祺在她们没见着的地方吃了亏。
  “瞧着比走时候又长了些。”皇太后满意地点头,她瞧着胤祺一日比一日高,一日比一日壮实,骄傲溢于言表,宜妃站在皇太后身后,同样眼不错地打量着,眼中全然是是一个母亲的牵挂。
  胤祺知晓两人的关心,陪着皇太后和宜妃彩衣娱亲了许久,将园子里有意思的事儿全说了一遭,甚至让皇太后都动了心思:“等从南边回来后,找个日子去你园子里住几日,我瞧瞧是不是真的这么好。”
  胤祺笑着替皇太后锤着腿:“这园子还是您心疼孙儿,特意赐给我的,又怎么会不好。”直将皇太后哄得眉开眼笑。
  等陪着皇太后用了膳,皇太后望着眼巴巴盯着胤祺的宜妃:“我身子乏了,要歇会儿,胤祺去你额娘那儿,陪陪你弟弟。”
  皇太后虽然将胤祺报了过来,却从未有将他和宜妃阻隔的想法,无论从地位还是礼法,胤祺与生母亲不亲近,都影响不了她和胤祺的关系,又何苦做这个恶人。
  宜妃感激涕零地向皇太后谢恩,亲自服侍着皇太后在床上躺下后,领着胤祺往翊坤宫而去。
  翊坤宫中,长大了些的胤禟正拎着胤禌的后领,和他说些什么,胖嘟嘟却难掩精致的脸上全是愤怒模样。
  “胤禟,”宜妃原先还在柔声细语地问着胤祺的衣食住行,抬眼便见着另外两个不省心的儿子,又闹腾起来,立时便冷了声音,怒声呵斥。
  “五哥!”胤禟手一松,胤禌顺势在地上打了个滚,杏黄莽纹妆花缎蹭的灰扑扑的,宜妃皱着眉,吩咐着嬷嬷将胤禌收拾干净。
  胤禟却没管他做下的事,他三两步跑到胤祺身旁,亮晶晶地望着,胤禟从小就知道,他还有个一母同胞的哥哥,住在宫外,对于每日囿于四四方方紫禁城的人而言,住在宫外简直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胤祺也成了胤禟最崇拜的人。
  奈何胤祺进宫次数不算多,入了宫还得先去宁寿宫请安,分给翊坤宫的时辰少得可怜,胤禟骤然见着胤祺,既激动,又不敢和神色略显冷淡的胤祺亲近。
  “九弟。”胤祺颔首,从袖中掏出从外头给胤禟准备的小玩意儿,不是多么昂贵,贵在别致。
  胤禟爱不释手地把玩着,宫中将作监唯恐除了岔子遭受责问,从小到大给他都是一样的东西,早就看腻了。
  “额娘,胤禌年岁还小,民间东西不知能否合用,没敢给他带来,等他大了,我再亲自搜罗些有趣的玩意儿,送给胤禌赔罪。”胤祺做事面面俱到,既给了胤禟,自然也不会忘了胤禌。
  “你这孩子我是知道的,最是有心。”想起胤祺每日遣人给宁寿宫和她这儿送来的新鲜蔬果,宜妃心软得不行:“你是他们的兄长,何至于说道赔罪。”
  按着皇太后和宜妃的份位,每日的果蔬自是不少,缺了谁也不敢缺了她们,宜妃并不缺这口东西,不过是受用胤祺的孝心。
  胤祺陪着胤禟玩了会儿,此时正式胤禟和胤禌平日里小憩的时间,尽管有胤祺在,胤禟的眼皮也如沾了胶水般,睁不开来,宜妃吩咐着嬷嬷将他带下去哄着休憩。
  等胤禟也睡熟,胤祺与宜妃对坐着,终于说起了正事。
  “额娘,今年选秀,有个皇商薛家的姑娘,成了大公主的伴读,这是为何?”胤祺问得直截了当。
  宜妃能掌后宫事,心中自有一本账,她略一思索,便想到了薛宝钗的模样,是个标致姑娘,遂笑着问道:“是呢,我见过那姑娘,长得端庄贤淑,很有福相,莫非你看中了不成?若看中了,我将她送你府上去。”
  对于胤祺,宜妃总觉着亏欠,不过是个还未入宫的伴读,若胤祺真的看中了,直接领回去就成。
  “您莫开玩笑了,”胤祺连连摇手:“我连那薛姑娘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可别坏了人家清誉。”
  听了这话,宜妃失望地拉下嘴角,兴致寥落:“既然和你无关,你巴巴跑来问什么。”
  胤祺拖长音,撒娇似地说道:“额娘,您甭管我为什么问,您告诉我,这薛家姑娘,是给大公主准备的陪嫁人员吗?”
  宜妃一直忧心送去宁寿宫的大儿子和她不亲,听到胤祺亲昵的话,心里头乐得不行,赶忙说道:“那姑娘长得很是出众,我估摸着是想让她陪着出嫁,也能笼络额驸。”
  果然,胤祺手指轻轻在大腿上敲击着,宫中的打算不出他的意料,不过是他设想的最坏情况罢了。
  “额娘,离大公主出嫁还有些时日,到时候能让那姑娘留在京中,不陪着去蒙古吗?”胤祺试探着问道。
  宜妃细眉皱起,揉碎了分析:“胤祺,若是薛家姑娘不愿意入宫,托到你这儿,看在你的份上,我将她名字划去还成,等她入了宫后,上头还有皇太后呢,若让她知晓薛家姑娘不愿意去蒙古,那她日子不会好过。”
  胤祺讪笑着:“额娘,那若是让薛家姑娘以公主贴身女官的身份陪着过去,是否可行?”
  宜妃笑着戳了戳胤祺的额头:“和你额娘还耍什么心眼,若只求这个,那我却可以应了你。”
  宜妃好歹也是四妃之一,甚至是四妃中最受宠的一位,给公主伴读一个女官身份,并不难。
  这也算是达成目的,与黛玉有个交代了,胤祺笑着谢过宜妃,便将此事抛开,与宜妃说笑起来。
  这却是薛宝钗在收到黛玉写的信后,连忙拿着信与薛姨妈商量,薛姨妈一听,当即吓得六神无主,薛宝钗便知指望不上,至于薛蟠,也不知道又被狐朋狗友撺掇着去了哪里鬼混。
  想着家中光景,由不得她不入宫,否则还不知会败落成什么模样,薛宝钗强笑着,给黛玉写了封信,辞藻华丽地感谢着黛玉的好意,最后才试探的求黛玉,能不能求求宫中,让她以女官身份去蒙古。
  毕竟,当额驸的妾,这辈子也到头了,不如趁着女官身份,好生挑选一二,择个家世尚可的嫁了,也算是为薛家多找条道。
  黛玉看了信,她知宝钗的为难,却也知此事兹事体大,不是她能随意插手的,黛玉叹了口气,将信压在镇纸下面,并不能答应薛宝钗的请求。
  说来也巧,这信恰好被胤祺瞧见,想到黛玉的愁绪,胤祺趁着入宫顺便问了句,果然得了宜妃的应允。
  胤祺与宜妃又亲亲热热说了番话,天色慢慢暗下去,望着外头逐渐变暗的天色,宜妃赶紧让胤祺出宫,别等到下钥了,出不去宫门,又得折腾一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