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黛玉眉头微微蹙起,林府离紫禁城不算远,但无论是骑马还是坐车,到午门都得花上两刻钟的时间,更别说还得从午门走到景仁宫,要赶上早晨请安,必须半夜就得起床,这才不会误了时辰。
一日尚且可以忍,日日下来却是身子骨都能熬坏。
“我记着小厮前些日子说坊间来了几批西北的好马,格外矫健,我令人将这马买来如何?”黛玉略显兴奋地望着胤祺,眼中是毫不遮掩的喜悦。
胤祺随着武师傅练武多年,骑射功夫自是必学的,又如何会缺了好马。自他学骑马的第一日起,皇太后便派人给他送来千里名驹,后来的每一年,贡到御前的马,除了康熙与太子,就他能得到最好的,坊市间所谓的好马,再好又如何比得上御贡之物。
胤祺静静地看着黛玉,眼中是如水的温柔。
“是我忘了,你又如何会缺好马。”黛玉喃喃自语,喜色散去,重又忧心起来:“这日日入宫,身子如何受得住。”
“玉儿,”胤祺轻轻喊着黛玉的乳名,薄薄的胭脂色染上了黛玉的脸颊,她低着头掩住绯色,却错过了胤祺深深吸着的那口气:“赐婚旨意已下,我再住这儿未免坏了你的清誉,宫中已经有了旨意,让我搬回去。”
红霞瞬间褪去,黛玉倏地抬起头,直直盯着胤祺,想找到半点玩笑的意味,却并未见着,只看见他格外认真的模样。
巨大的失落涌现,胤祺将要搬回紫禁城中,胤祺和黛玉心照不宣,只不过一直没有正式提上日程,对于黛玉而言,这好像是一件遥远而模糊的事情。
直到听见胤祺与她分说,胤祺要搬回宫中一事才有了实感。
黛玉不知所措的看着胤祺,自她入京之后,胤祺住到林府开始,两人已同居一府十数年,胤祺是她玩耍的伙伴,是她读书的同窗,更是她心意相通的知己,比之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青梅竹马,还要亲近。
这么多年里,两人从来没有分开过,在彼此的生命中都占了重要的位置。
“是该搬回宫了,东西都收拾好了吗?”黛玉内心茫然,凭着本能询问。
“放心,有乌若在呢。”胤祺低声叮嘱:“反倒是妹妹你,可不能仗着我不在,又怠于饮食,更不能贪凉熬夜。”
黛玉的眼圈骤红,她转过身子,不让胤祺见着,赶忙催促:“还不快赶紧收拾,最好今儿个就能住回去,这样明日请安也便宜。”
胤祺对黛玉何其了解,见她情态便知她伤心,也不多安慰,只低声承诺:“妹妹放心,待我回去便求着皇阿玛许我开府,尽快将你娶回去。”
黛玉眼眶又红了,却不再茫然,只觉着这一句话,就将她心中的空洞给补上。
黛玉又羞又恼,红着脸啐道:“谁要嫁你了,又在油嘴滑舌了,还不快趁着天色早,收拾东西。”
胤祺观黛玉确不再伤心,才将乌若叫来,与她说着住回宫中一事。
乌若听了胤祺的吩咐,赶忙将丫鬟小厮们都叫了进来,忙叨叨的吩咐着丫鬟收拾,只觉着这个也得拿,那个也得收。
胤祺在林家已经住了十数年,库房都有了好几间,乍然要搬去宫中,且得费一番功夫。
乌若瞧着满屋子的东西,面露为难之色。
胤祺见了,恍然笑道:“大件的东西,都放在这儿不用管,衣裳被褥摆件也无需收拾,宫中早就准备好了,随便收拾点用得上的就行。”
乌若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与胤祺解释,毕竟胤祺这些年来对生活琐事并不上心,都交给了乌若打理。
反倒是站在一旁的黛玉笑了:“咱们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就别搅乱了,按你这么说的收拾,今儿个睡觉就是问题。”
胤祺暗忖,他也不是多么刁钻的性子,对用具也不多挑剔,怎地却得了黛玉这般说法,但胤祺却也只摸着鼻子:“还请妹妹不吝赐教。”
黛玉也不推辞,略一思索,对着乌若说道:“五阿哥的日常起居,自是姐姐最明了,我在这儿托大说一声,库房里的东西都不用动,屋子里那些瓶子坛子,金银玉器的,也仔细收着,送到库房里,到时候拿锁把库房锁上,找个小厮守着,倒也稳妥。”
“只一点,五阿哥日常用惯的东西,什么枕头被褥,衣服鞋袜,杯盏碗碟,还有那用惯的笔,最近在看的书,必须收拾出来。”
乌若作为宫中的掌事嬷嬷,心中自有计较,她听着黛玉所言,与她所思相差无几,是个心中有成算的,乌若见胤祺点头,连忙吩咐丫鬟们按着黛玉的吩咐行事。
“妹妹这般行事,可有讲究?”胤祺见着黛玉说得头头是道,好奇不已。
黛玉睨了胤祺一眼,眼波流转间已初绽风情,直让胤祺看得挪不开眼,黛玉捂着嘴笑道:“倒也没甚讲究,只不过衣裳鞋袜、日常用具这些东西,并非新的就一定好,就说你的衣裳,外头的大衣裳不提,里头贴身的衣裳,哪件不是上身前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水,一次又一次的揉软,这才穿得熨帖,那鞋袜也是,更是麻烦,特特做了与你脚一样的鞋撑子,很是撑了些日子,才能合脚,更别提那被褥枕头了。”
胤祺这才恍然,笑着向黛玉道谢。
饶是得了吩咐,只带胤祺用惯的东西,也收拾出来整四个大箱子,此时已经过了正午,但炽热仍未散去,不说一直忙上忙下的乌若,就连只动动嘴的黛玉,都热出了一身的汗。
“雪雁,我记着厨房今日熬了酸梅汤,最是消暑,去取些过来。”黛玉见着满屋子人都热红了脸,扭头吩咐着雪雁。
雪雁很快便领着丫鬟从厨房端来酸梅汤,这酸梅汤在井水中澎过,很是清凉,当然,给黛玉的那碗,是单独挑出来,没有冰过的。
“你这丫鬟倒是机灵。”胤祺笑着赞了一句,喝了一口,只觉着从头到脚都冰凉彻骨,他打了个激灵,自决定搬回宫中去后就一直存在的燥意,终于熄了下来。
“我便以这酸梅汤代酒,为你送行,望君保重。”黛玉拿着纤纤玉手握住胭脂红杯子,以袖挡脸,一饮而尽。
胤祺随之饮尽。
日头已经到了西头,正挂在天边要落不落,摇摇欲坠地发着光,在夕阳的余烬中,胤祺一行人回了紫禁城。
紫禁城中非康熙允许不得骑马、乘坐马车,胤祺老老实实的从马上下来,往南三所走去。
南三所位于文华殿的东北,是三所院落的总称,每个院落都是三进的院子,加起来共有200多间屋子(1),这些屋子明朝时是太子所居之处,但到了清朝,太子却不住在这儿,清朝入关后,胤礽是册立的第一个太子,他并未住在此处,幼年之时与康熙同住乾清宫,等到大了,胤礽又搬去了毓庆宫。
现如今的南三所,是阿哥们长到进学的岁数后,从后宫搬出来居住的地方。若胤祺没有在林家住那么些年,他也得在这儿住着。
但胤祺从宁寿宫出来后,便去了林家,这阿哥所居之处,从未踏足过。
胤祺不紧不慢的沿着宫道而行,没多久,便见着绿琉璃瓦歇山顶,这边是南三所的宫门了,走过宫门,便见着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的三个宫殿。
引路的小太监直接将他往西边那个宫殿走去。
胤祺将这事放在眼中,只想着待会儿再问,很快,走过南端的琉璃门,便到了西边宫殿的前殿。
小太监谄媚地笑着:“五阿哥,这儿便是您的宫殿,太后娘娘与宜妃娘娘遣人收拾好了,主子们嘱咐,若您哪儿住得不顺心,遣人送个信,不拘宁寿宫或是翊坤宫。”
“我瞧你伶牙俐齿的,叫什么名字。”
胤祺找了张搭着全新锦缎背靠的椅子坐下,漫不经心问道。
“禀主子,奴才小喜子,自幼便在南三所当差。”小喜子喜不自胜,连忙回道。
“这南三所还住了哪些人?”胤祺抛着手上的扇子,继续询问。
“主子,”小喜子终于抓到在主子面前露脸的机会,对于胤祺的询问,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一个磕巴都不打:“正中那儿,前殿的厢房里,住了服侍太子爷的格格,前殿空着没人住,中殿住了三阿哥,后殿住着七阿哥和八阿哥,东边的前殿住了大阿哥一家,中殿住着四阿哥,后殿住着九阿哥和十阿哥,西边这宫殿一直关着,只有您住在这儿。”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听了这番介绍,胤祺心里有了底,他一边心里吐槽着康熙将太子与他服侍的人隔得这般远,一边从荷包里拿出一把金瓜子,给了小喜子,小喜子喜出望外,连连谢恩。
第106章 请安
胤祺回了宫中,胤禟得了信便立时赶来,这对一母同胞的兄弟,在南三所里再次会面,自是亲热非常,胤禟更是围着胤祺说个不停,直到胤褆、胤祉等其余兄弟派人送来贺礼,才止住胤禟的兴奋。
等一切安顿好后,胤禟连忙叫来乌若:“晚会儿我要去后头请安,你且不用随着我过去,屋子里摆着的这如意成色不错,你领着我的牌子,将这如意登记了送去林府,与林姑娘说我在宫中一切都好,让她无需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