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这让所谓的太子党欢欣鼓舞,康熙在京中的时候尚能勉强抑制住喜色,等到康熙离了京城,不少人的府中私下开了好几次宴席。
作为多年前就投到太子门下,家中女儿更是因为太子而得封贵妃,与太子一脉关系天然亲近的贾家,也喜不自胜。
元春在宫中虽说不甚受宠,但及时给胤礽通传后宫之事,让胤礽不至于没有额娘而吃大亏。
宫中之人最是势利,见着太子得势了,对元春的态度好了许多,元春入宫许多年,在这几日,才觉着难得的松泛。
不再时刻紧绷着精神的元春,做了她一直想做的一件事,让太监前往荣国府传话,准许家中姐妹搬入为了省亲特意建的园子中,免得好好的园子荒废了去。
得了元春旨意的贾府,更是喜上加喜。
在贾母等人眼中,元春能做主让姐妹入住园子里,这代表着元春在宫中终于有了话语权,不用再事事小心,刻刻在意。
贾母自是知晓,她这孙女虽然被封了贤德妃,却从不得康熙的宠爱,元春处境变好,显见着贾府站对了队,能得到个从龙之功,再保三代人的荣光富贵没有问题。
至于年岁小点的三春,她们现如今是跟着王夫人住在后头的抱厦里,能搬去园子里,离了嫡母、婶母的视线,只有更自在的。
至于宝玉,听说了能够与姐姐妹妹们一同住到园子里,更是笑不拢嘴,只扼腕湘云、黛玉、宝钗这几个神仙妃子一样的姑娘,如何不住在贾府,不能再亲香几分。
这份遗憾,也掩不住能搬进园子里的欢喜,从贾宝玉到李纨,再至三春,高高兴兴地逛了一日园子,选定了心怡的屋子。
挑了个良辰吉日,贾府特特摆了个小席面,下帖子将黛玉与湘云请了过来。
此时离大军开拨已经有了月余,太子不愧是被康熙精心教养出来的继承人,这一个来月里,京中一如康熙离京前的安稳,并未闹出任何乱子。
这让朝中大臣格外欣慰,胤礽用他监国的行动证明了,他在未来将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除了家中有出征之人,会惦念着战事如何,其他人日子早已恢复了正常。
黛玉收到贾府的帖子后,瞧着上头写着的不过是女眷间的小聚,并不如何张扬,略一思忖,点头应了。
“我记着库房里收着一套四时风景的屏风,是由南边的朱大师亲手画的,又用上好的黄花梨镶嵌了,最适合摆在屋子里,雪雁你领人去将屏风找出来,给贾府送去,当作我的贺礼。”礼不可废,黛玉记着贾府里有三个与她年龄相近的姐妹,但让这几个姐妹独自住进园子里不合规矩,必然有个长辈陪着,孀居的珠大嫂子正合适。
这一套四时屏风,拆开看件件都是精品,合起来却能瞧着处处有呼应,当作迁乔礼物,却是正正好的。
此时的黛玉尚且不知道,贾宝玉也要随着住进大观园。
等到了正日子,一大早黛玉便坐着车子去了贾府,自从当年敲打之后,贾家的门房从不敢怠慢黛玉,更别提黛玉此时摇身一变,成了未来的五阿哥福晋,贾府的门房就更是殷勤。
老早看见林府的马车,荣国府的大门便被人合力推开,几个小厮一溜烟的跑过来,躬着腰低着头,合力将门槛卸下,林府的马车长驱直入。
黛玉安稳的坐在车里,贾府这是在给皇家献殷勤,黛玉毫无心理负担的受了。
很快,马车便走到了二门,贾母正被鸳鸯扶着,在二门翘首以待。
黛玉扶着雪雁的手,踩着小凳子下了马车,便见着贾府的女眷整整齐齐的在候着她。
按着黛玉未来皇子妃的身份,贾母亲至才不算失礼,但贾母到底是黛玉的嫡亲外祖母,黛玉无意让贾母给她行礼,在贾母拄着拐杖颤巍巍地往前走两步时,黛玉亲热地迎上去,挽着贾母的手,笑着说道:“有些日子没见着外祖母了,瞧着外祖母精神愈发好了。”
贾母慈和的眼神瞬间锐利,她扫过跟着黛玉过来的丫鬟,见着全是熟悉的脸孔,不见宫中之人,这才放下心来,没有坚持给黛玉行礼。
当然,贾母并不知道,就算有宫中教规矩的嬷嬷过来,一切也是无碍的。
黛玉于在宫中熬日子的元春不同,她是圣旨赐婚的五阿哥福晋,是颇得五阿哥喜爱的未来福晋。
五阿哥何许人也,宠妃宜妃之子,皇太后亲自抚养之孙,兄弟之中就连太子都要对他客气几分。
这样的五阿哥,不仅为了林家姑娘拒了无数伺候的格格,更是求了宫里,不要再赐侧福晋。
甚至无论是皇太后还是宜妃,都应了五阿哥这离谱的要求。
对于五阿哥心尖尖上的黛玉,消息稍微灵通的宫人,都不敢将她得罪,至于内务府派来的教养嬷嬷,见着黛玉大面上规矩很是不错,也不敢多说什么,将黛玉当成主子服侍。
等到黛玉再与邢夫人和王夫人点头问安,又与李纨、王熙凤及三春相互厮见过后,婆子抬着的滑杆也到了。
“玉儿,你做我身旁。”说完,贾母搂住黛玉,径直坐上了第一个,王夫人等人连忙跟上。
此时春日已尽,曾经欣欣向荣的花儿早已凋零,花树上已经全是绿油油的叶子,盛夏的日头将这厚重的绿叶映衬的如同翡翠一般,偶有光晕从叶片中透出,照在树下走着的人一行人身上脸上。
黛玉靠在贾母的怀中,感受着身上时不时传来的暖意,没多久,滑竿便停了下来。
黛玉从贾母怀中,只见到了大观园门口,在“敕造大观园”的牌子下,贾宝玉与史湘云正笑嘻嘻地候着。
“老祖宗,我一大早出门,将湘云妹妹接来了。”贾宝玉上前几步,对着贾母说道:“本来史侯夫人说云妹妹到了议亲的年纪,近来都拘在家中没有出门。我想着这园子景致颇为殊丽,上次大姐姐省亲,云妹妹便没见着这,好容易赶上我们搬进去,这热闹可不能让云妹妹错过,便去史侯家求了半天,史侯夫人总算同意了。”
贾母乐呵呵的:“还是宝玉你想着姐妹,可怜见的云儿,这些日子憋坏了吧,正好来了这儿松快松快,一会儿到了园子里,你和你林姐姐也挑挑,给你们留间屋子。”
听了贾母的话,贾宝玉更是乐了,他拍着手说道:“这个好,以后姐姐妹妹都能住在园子里,这才不辜负这番良辰美景,依我说,我住着的怡红院就极好,云妹妹和林妹妹若喜欢,便将怡红院留给你们,我找找其他屋子。”
黛玉细细地眉头微微蹙起,听贾宝玉言下之意,他也要搬入这园子,这真真是脂粉堆里的英雄。
到了贾宝玉这个年纪,讲究些的人家,早就给家中的少爷配齐书童,搬出后院专心读书了。贾宝玉居然还有搬进园子里继续与姐姐妹妹厮混,偌大的贾府竟然无人觉着此事不对。
“呆子,你那怡红院只有一个园子,我和林姑娘如何分,可别委屈了林姑娘。”还不等黛玉言语,湘云便白了眼贾宝玉,怪模怪样地说道。
“哎哟,”贾宝玉狠狠地拍着头,清脆地响声就连黛玉都听得一清二楚,只见贾宝玉懊恼说道:“是我考虑不周了,云妹妹与林妹妹一会儿在园子里好好逛逛,瞧着哪个屋子顺眼便定下来,日后我们姐姐妹妹在园子里,何等快活。”
贾母年岁大了,就喜欢见着一家子热热闹闹的,听了宝玉的话,乐呵呵地说道:“宝玉愈发懂事了,可见前些日子给你请的老师确实是个好的,你好好的在怡红院住着,每日与家中姐妹玩笑,不比外头那些脏的臭的好。”
黛玉愕然,任黛玉绞尽脑汁也想不到,宝玉住进园子,居然还有这层考量。由于宝玉在外头不学好,所以索性让他与姐妹待在一处,绊住他别出去。
这就是荣国府衔玉而生的公子,养得和女孩儿一样的娇,好在他不用支应门庭,靠着公府余荫,也能过下去。
“老祖宗一见着宝玉,我们就再入不得眼了。”王熙凤佯作吃醋:“我还眼巴巴的派人把园子全打扫收拾了一遍,就想着老祖宗看着好,能赞我一句。”
“凤丫头也是个好的。”贾母笑着吩咐:“现在就进去吧。”
滑竿重又抬起,往园子里走去。
只见院子里静水流深,碧波粼粼,花树繁茂,蝉声阵阵,间间屋子各不相同,或富贵堂皇,或清丽精巧,或疏朗大气,或别有洞天,兼具南北所长。
等园子逛完了,黛玉最喜欢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而湘云更喜欢奇草仙藤,异香扑鼻的蘅芜苑(1)。
贾母拊掌而笑:“这屋子我给你们姐妹留着,等你们日后再来,就住这屋子了。”
说完,又上了游船,领着众人去了藕香榭,里头王熙凤早就令人将饭摆好了。
黛玉与贾宝玉一左一右的坐在贾母身旁,听着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暗暗摇头,老太太宠溺太过,对贾宝玉不一定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