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353节
朱厚照回过神来,不哭了,坐在床上抱着小猪猪布偶发了一会儿呆,然后咕噜噜就要下床来。
大家以为他想通了,脸上露出笑来。
“找江芸,找江芸。”小太子抱着小猪猪就要出宫去。
众人脸上的笑立刻消失了,慌里慌张追了上去。
朱祐樘听到这个消息都气笑了:“我好吃好喝养着他,他现在要闹离家出走去找江芸,真是有出息啊。”
萧敬笑说着:“殿下重情,真是仁厚啊。”
“这个江芸也真是不懂事。”朱祐樘忍不住埋怨着,“都要走了,怎么不来和太子告个别,这些人情世故都不会。”
萧敬只是笑着没说话。
“别哭坏了,去英国公府请张世子的大儿子入宫。”朱祐樘心疼说道,“是不是还在哭啊,真是的,那些长随到底会不会哄。”
萧敬笑说着:“奴婢亲自去看看。”
朱祐樘叹气挥手:“去吧去吧,这个江芸,哎,走了也好,祸害啊。”
那边江芸芸自然还不知道自己被打上祸害的烙印,因为京城回扬州是大船,十来天就倒了,信件早早就送过去了,所以船只还没靠岸,她就开始开心张望了。
这不看还行,一看就要紧了。
“怎么没有人来接我!”江芸芸大吃一惊,不可置信地张望了好几眼。
顾幺儿晕船,整个人靠在乐山身上,都这样了还忍不住去撩闲:“完蛋了,你老师不要你了。”
江芸芸气笑了:“你这幅样子了还不消停。”
顾幺儿落地是个龙,上船是个虫,所以只能色厉内荏地对江芸芸放着狠话:“我好得很呢,等我下船我就给你好看。”
江芸芸笑眯眯把人扶着下了夹板,阴阳怪气嘲笑着:“给~你~好~看~。”
顾幺儿气得一脑袋砸到她身上。
“哎哎……”
顾幺儿错估自己这两年飞涨的身高和体重,两人眼瞧着就是一个踉跄要一起摔倒了。
后面的乐山大包小包,没有空手出来扶人,惊得眼睛都瞪大了。
江芸芸和顾幺儿同时挥舞着双手,企图平稳身子。
就在此刻,有个突然伸手把两人扶住。
“你们两个果然是大笨蛋啊。”
那人穿着桃红色的长衫,腰间系者绿色的腰带,叉着腰,大声嘲笑着。
江芸芸听到声音,倏地抬起头来。
第一百六十六章
“看我做什么?”面前的小孩得意洋洋地抚了抚自己的帽子, 小鼻子一皱一皱的,“认不出我了吗?”
“江渝!”顾幺儿凑过来说道,不可置信说道,“你怎么穿男人的衣服。”
江渝叉腰, 不高兴说道:“什么男人女人, 我之前听郭叔说了, 我们以前有一个朝代叫唐朝, 里面还有女皇帝呢,那个时候女人也穿这个衣服的, 你看我这个圆圆的领子好不好看, 上面是我自己绣的花,是玉兰哦,而且唐伯虎之前跟我说, 我们要穿最粉红色的衣服才好看, 所以我特意穿了这件来接你的。”
小孩手舞足蹈, 义正言辞地强调着。
“哇, 但你干嘛穿这个衣服啊。”顾幺儿好奇问道。
“玩方便啊, 而且可以跟着娘跑来跑去的。”江渝笑眯眯说道, “就算跑起来,也不会有人跟我说要稳重要端庄的。”
江芸芸回过神来, 四处张望着,突然捏住江渝的肩膀:“你怎么一个人跑出来!小春呢!乐水呢!陈妈妈呢!”
江渝被当场抓包,大惊失色, 挣扎着就想跑。
这么心虚的表现,给江芸芸看笑了:“你胆子是不是太大了, 等会拐子给你拐走了, 我看你朝哪边哭去。”
江渝大声反驳着:“才不会, 我整天走的,没有坏人的。”
“先回家吧。”江芸芸只好一手抓着一个小孩,“怎么没人来接我啊,娘没来,老师怎么也没来。”
江渝歪着脑袋看着她,大眼睛扑闪了几下。
江芸芸心中咯噔一声:“怎么了?”
“你师娘生病了。”江渝凑过来小心翼翼说道,“年前就病了。”
江芸芸脚步一顿。
“年前我和娘去拜年,都起不来了。”江渝小声说道,“娘这几天每日都去看她的,所以今日才没空来接你。”
江芸芸一颗心沉沉往下掉,把顾幺儿和江渝推到乐山边上:“你带他们回家,我去一趟老师家。”
“等等,哥……”江渝急得也要跟上去。
顾幺儿连忙把人拉住,大人样说道:“别上去添乱了,我们先回家。”
江渝看着江芸芸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哎哎了好几声:“还有事情呢。”
“家里发生很多事情了吗?”乐山柔声说道,“我们先回家再说吧。”
江渝见人走得影子都没了,这才垂头丧气地说道:“好像是那个唐伯虎出事了,我本打算叫他先去五典书店看看的。”
“唐伯虎出事了?”顾幺儿大惊,“出什么事情了啊。”
江渝摇头:“我不知道,我也是刚才偷听到郭叔和林哥哥说的,郭叔之前出远门了今天早上刚回来的,一回来,两人就嘀嘀咕咕说了好久呢,说来说去都是唐伯虎。”
这个唐伯虎和哥哥关系这么好,所以江渝一路来的时候,就一直念着这件事情,生怕忘记了。
两个小孩面面相觑。
“也不一定是出事,唐伯虎这么厉害。”年纪大一岁的顾幺儿想了想说道,“说不定就是聊天呢。”
江渝捏着小手:“可口气不太像啊。”
“没事的,有事的话,唐伯虎肯定早早就跟江芸说了。”幺儿小手一挥,“我们先回家玩去。”
“对啊,先回家吧。”乐山赶小鸡一样把人朝着家里位置赶去,“等芸哥儿从黎家回来再说,你们不要操心大人的事情。”
江芸芸走在街道上,两侧有不少店铺改头换面,但也有几家一直开着的老店,她一开始看到那些新店还有些陌生,可当她看到一座座熟悉的内桥,走到江都县衙门口,突然又觉得一切都熟悉起来。
这一条是她一年前日日夜夜走过的路。
从还未大亮的早晨到天色已黑的夜晚,她背着书箱,沿着长长的内城河不停走着,不曾停下来歇息一步。
“没事的,说不定就是风寒了。”她看到一家药店的时候,小声嘟囔着。
其实师娘身体不好,她早就知道了,不然当时也不会请茹老夫人来扬州看病,还住了一个多月。
可临走前,师娘还精神抖擞的。
不不,也不是精神抖擞的,听楠枝说三更半夜的时候咳嗽过好几次的,连小辈都惊动了,可见动静不小。
那个时候入冬了,她说是风寒了。
黎楠枝和江芸芸都信了。
入冬风寒,也是常有的事情。
师娘和老师同岁,年纪大了,抵抗力不好。
江芸芸经过扬州府,走过观音庙,穿过太平桥,最后站在新桥边上,绕过这个祠堂的后面就是黎家了。
现在是正午,初春的太阳还带着寒意,江芸芸匆匆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缓缓吐出一口气,揉了揉脸。
“没事的,说不定就是风寒呢。”她把自己的脸用力搓了搓,然后才抬脚走入那条小巷。
她下意识抬头去看。
巷子口的那盏灯笼不见了,是了,那是只有江芸芸快下学时,黎叔每次都要提早挂上去的,有时是冬天,外面还要罩着透明的防风罩,免得一会儿就被吹灭了。
江芸芸盯着那个位置看了好一会儿,半晌没回过神来。
是师娘提议的,她总是很细心,能及时发现江芸芸的窘迫,悄无声息地给读书完的她递上衣食,后来又发现她的衣服总是短一截,就总是找借口给他做衣服,一年四季都不曾少过,就连她去了京城,也还有一份,年年都送过来。
她是很感激的。
微风细雨的关爱,无微不至的爱护。
两辈子的江芸芸在黎家,在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老夫人身上看到了。
她茫茫然地走了几步,冷不丁想到。
老师和师娘年纪大了,没来接她。
那黎风呢?
家里现在这么忙吗?
“芸哥儿。”身后传来耕桑的声音,“原来你在这里,我刚去码头找你,听说已经下了一波人了,我还以为错过了。”
江芸芸回过神来,怔怔扭头去看他。
耕桑站在背后,看着她茫茫然的样子,笑问道:“原来您在这里啊,是来接你娘的吗?”
江芸芸仔仔细细打量着他,见他神色正常。
“怎么了?”耕桑摸着脸,笑问道。
“没,没事。”江芸芸呐呐说道,“我是来看看老师和师娘的。”
“老夫人风寒了。”耕桑神色如常地说道,“走累了吧,快去屋里坐坐,我去请周夫人出来。”
江芸芸见他如此镇定,心中悬着的石头突然放了下来,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的笑来:“嗯,那我等会去看看师娘。”
“我来接您的时候,老夫人刚吃好药呢,估计正睡着呢。”耕桑笑说着,“还是等您过几天收拾好了再来吧。”
江芸芸哦了一声:“那我明日再来。”
“行啊。”耕桑笑说着,“李叔,去二院请周夫人来,芸哥儿来接她归家了。”
江芸芸看着院中熟悉的一切,突然指着那株梅花说:“这株梅花还好好的呢。”
“可不是,老夫人说是什么绿梅呢,要我们好好照顾呢,就是今年没开花。”耕桑遗憾说道,“老夫人念了好久了。”
“瞧着长得真好,说不定养几年就开了。”江芸芸摸了摸枝干,笑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