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秦思如心高气傲,一心想要上嫁,却许了寒门士子,心里怨愤嫡母不公,也跟姑母赌了很久的气。
  当时徐复祯也不解姑母为什么这样安排,现在想起来却豁然开朗:
  秦惠如性格天真没什么心眼,嫁给望族长房的幼子,既无需像宗妇一样操持全族事务,又能得婆母的偏爱补贴,自然可以悠闲清贵一生;
  而秦思如心思敏感,她作为侯门贵女下嫁,夫家自然无人敢轻看她,夫君又是年少登科,有侯府这个岳家帮衬,将来给她挣个诰命轻而易举。
  姑母为小辈的婚事真是深谋远虑啊!
  只是在她身上失算了……
  姑母本以为让她嫁给秦萧,有她这个婆母撑腰,便是无父无母也无人敢轻视,在侯府的庇护下可以度过荣华富贵的一生。
  可是姑母怎么会想到,秦萧竟然会跟王今澜勾搭在一起,更没有想到秦萧会污蔑她的贞洁迫使她做妾。
  他怎么能这么卑鄙!
  徐复祯恨恨咬牙。
  ……
  回到晚棠院,徐复祯在书案前坐下,继续早上被王今澜的造访打断的事,凝神提笔写下记忆中前世的大事。
  ——
  盛安九年,霍巡不知死活地向她告白,被秦萧逐出了京城。
  同年,秦萧所在的工部虞衡清吏司开始审查万州作院马蹄铁一案。
  王今澜自兴元府入京,很快便融入了侯府。
  年末,马蹄铁一案的涉案范围扩张到了西川路各州府作院。
  军备铁器的打造乃国之重本,此案涉及的铁器之多、州府之广震惊朝野。
  盛安十年三月,圣上召封地在蜀中的成王进京问罪。
  所有人都以为成王在劫难逃,没想到成王不仅平安无事,还受封钦差回西川路彻查“蜀中铁器案”。
  这场清查整整持续到盛安十一年,蜀地的官员大半被问斩,工部也跟着大换血,秦萧趁机从中脱颖而出,一年内连升三级。
  期间盛安十年冬,秦萧毁了与她的婚约,娶了王今澜过门。
  蜀中铁器案过后,成王迅速控制了蜀地,权势大涨,而皇帝的病情每况愈下,已无力掣肘成王。
  盛安十一年,秦家姐妹相继出阁。姑母为她说了一门亲事,却被秦萧假称与她有了苟且要纳她为妾,姑母气急病逝。
  秦萧在姑母的丧仪期间与徐家人敲定她的婚事,只等姑母的孝期一过便纳她过门为妾。
  十二年春,成王进京给病重的皇帝问安。期间皇帝驾崩,传位给六岁的皇四子,授成王为摄政王。
  自此,成王彻底控制了朝廷,封座下谋臣霍巡为参知政事。
  霍巡虽名为副相,却轻易地架空了先帝留下的宰相,成了朝野第一权臣,连秦萧都要千方百计给这位昔日的门客递拜帖。
  建兴元年七月,离出姑母孝期不到一个月,徐复祯病死在侯府的后罩房。
  ——
  写完这些文字,徐复祯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仿佛又重走了一遍那几年的路。
  她看着宣纸上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含恨而亡的自己——原来那几年她的苦与泪,浓缩到纸张上,竟是寥寥数言而已!
  徐复祯提起朱笔,分别圈起“秦萧”、“王今澜”、“徐氏族人”:
  秦萧、王今澜、徐家,她有这么多仇人!
  秦萧和王今澜欠她的她会一一还击,徐家吞了她父母的遗产,她也得让他们乖乖吐出来!
  眼下她首先要做的事是把与秦萧的婚约解了,再设法通过姑母从徐氏族人手中拿回父母的遗产。王今澜想要嫁给秦萧,偏不能让她如愿。
  等办完这三件事……
  她的目光落到“霍巡”二字上。
  盛安十一年,霍巡应该已经当上成王的座上宾了吧?
  到时候她借着霍巡的权势,不愁收拾不了秦萧和王今澜。
  徐复祯冷冷一笑,拈起那张宣纸轻轻吹了一下上面未干的墨痕,将其对折再对折。
  “锦英!”她唤来锦英,将那折好的宣纸递给她:“拿去焚了。”
  锦英依言接过宣纸,拿到黄铜荷叶书灯上取火。
  跳跃的火苗舔舐到宣纸的边沿瞬间蔓延,不过眨眼几瞬的功夫,那宣纸便燃成了灰烬。
  水岚从外头走进来:“小姐,王小姐身边的墨环来了。”
  第11章
  徐复祯道:“进来。”
  墨环便从外头走了进来,恭谨地行了一礼,道:“见过徐小姐。”
  徐复祯从书案上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了墨环一眼。
  她如今十六七岁的模样,穿了一身石青色窄袖纱裙,略方的脸颊,眉浅而淡,谈不上多好看,胜在清新自然,倒也很顺眼。
  徐复祯见了她心里有些复杂。
  墨环跟王今澜的情分就像水岚跟她一样。当初王今澜撬她的墙角,墨环前后出了不少力。她与王今澜决裂后,墨环更是到处给她找不痛快,不遗余力地扮演者恶仆的角色。
  可是自姑母去世她骤然失势后,府里那些曾经殷勤备至的下人们都纷纷对她避之不及,墨环反而对她展露了怜悯,成了府里为数不多对她施展善意的人。
  “徐小姐,我们小姐这番入京里没带什么书籍过来,想问徐小姐借些书看,不拘什么书,能打发时间就行。”墨环柔声细气地说道。
  徐复祯闻言,信步走到书架前,抽了几本书出来,道:“这几本《寰山游记》、《博物类聚》是我平素爱看的书,这几本《弈原十谱》、《草堂集注》、《玄言清谈》等都是世子爱看的书。你先拿这些回去吧。”
  墨环双手接过,连连致谢,便抱着书出了门。
  锦英瞧着墨环走远了,才抱怨道:“小姐,你跟她说这些做什么呀!那王小姐知道世子喜欢什么,不就能跟世子搭上话了吗?你也不防着点!”
  徐复祯笑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腿长在王今澜身上,她要找秦萧还能拦住不成。
  既如此那就给她一点谈资吧,免得她没话题聊,跟秦萧聊花椒。
  ……
  这两日,晚棠院倒是分外清净,竟一个访客也没有。
  秦惠如不像闲得住的人,徐复祯问了水岚才知道姑母拘了她们两姐妹在屋里做女红。
  至于秦萧,即使她不问也会有人把他的消息递到她面前:据说他所在的虞衡清吏司近来极为忙碌,有好几日的晚膳都是留在官署用的。
  徐复祯一点都不关心他。她问锦英:“王姑娘在做什么?”
  锦英一直留意着葭兰苑的动向,就等小姐问她了:“王小姐这几日一直在屋里看书呢。除了去给老夫人请安,也就去过一回三小姐那儿。”
  王今澜这是用过就把她丢了啊,一次也没来她这儿了,亏她上一世还傻傻地觉得王今澜是知心小姐妹。
  徐复祯叮嘱锦英:“你继续留意着,葭兰苑那边有什么动向告诉我。”
  锦英士气满满地领命而去。
  过不到两日,锦英气鼓鼓地从外头进来,正好赶上徐复祯用早膳。
  水岚见了锦英,有些不满地说道:“锦英,你这两日成日不见人跑哪儿去了?不知道小姐跟前离不了人吗?”
  锦英跺了跺脚,有些委屈地叫道:“小姐!”
  徐复祯见她神色不对,似有话要跟她说,于是对水岚道:“好了,你先下去吧,锦英服侍我用膳就是了。”
  待水岚下去了,徐复祯方问她:“什么事啊,看你急得脸都红了。”
  锦英道:“小姐,你吃好没有?我怕现在说了,你一会儿要吃不下饭。”
  徐复祯饶有兴趣道:“你要是不说,我现在可就吃不下了。”
  锦英忿忿道:“王小姐今早去给老夫人请安,跟世子爷并肩出来了!世子爷说是忙得脚不沾地,可现在还有心思陪着她在水榭看荷花呢!”
  王老夫人那边虽不用小辈日日请安,但王今澜身为王老夫人的侄孙女,每日晨间都会过去陪着老夫人说话。
  如今已近中秋,水榭上那枯寂凋
  零的残荷有什么好看?
  王今澜这是主动出击了啊。
  事情朝着徐复祯预想的方向发展了,她不由心情大好。
  锦英瞧着徐复祯神色如常,心下纳闷:小姐怎么这么淡定?照她平时的性格,此刻就算不是哭鼻子也该去找夫人告状了吧?怎么脸上似乎还有笑容?
  她不由道:“小姐,你不生气吗?世子他不来看你,反而还跟王小姐在那谈笑风生……”
  徐复祯安抚她:“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这件事不要告诉任何人,连你姐姐锦云也不要说。”
  锦英看她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得应了。
  ……
  下午的时候,徐复祯突然说要去厨房。
  水岚有些意外:“小姐去厨房干什么?”
  锦英想到早上小姐那胸有成竹的微笑,定然是寻到了整治王小姐的法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