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温苒苒一听这话变了脸色,还没开口就听见梁氏又道:“这银子很该给荣哥儿花,送他去书院才是正经事。如今可好,要是没考上,白花花的银子可就打水漂了。”
  温茹茹咬咬唇,小声嘟囔了一句:“大哥哥连论语都没读全呢,就是去了也是丢脸。”
  “就——”温荣刚赞同地说句“就是”,话还没说完就见他娘亲暴跳如雷,指着温茹茹鼻子责骂:“你个丫头片子懂什么是论语?我们荣哥儿可是长房长孙,你算个什么东西!”
  “她是温家的二姑娘。”温苒苒挡在温茹茹身前,“二姐姐若有说得不对的,也有她自己的父亲母亲教,您一个隔房的大伯母说什么嘴?”
  “你!”梁氏气结,指着她摆出一副苦口婆心的长辈架势劝,“你是小辈不懂事,我不跟你计较。大伯母也是为你着想,依我看啊,你爹爹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日日死读书,哪有你大哥哥脑子活?何苦浪费银子送你爹爹去考书院,又考不上。”
  “考不考得上您说的可不算。”温苒苒轻笑道,“更何况我赚来的钱,我想给谁花就给谁花,您这么喜欢伸手管人要钱,何不拿个碗上街要去?”
  “我好言相劝,你却这个态度,好好好,我倒要看看你爹爹考不上时……”
  梁氏说得正起劲,门外忽地响起一道年迈的声音:“请问可是温逸良府上?”
  温苒苒一愣,旋即小跑着过去开门。
  门外立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身着青色长衫,身姿气韵如青松古树般。
  “您是?”温苒苒疑惑开口。
  “老夫乃是青阳书院山长宋笈明,特意前来寻温逸良。”
  那边孙氏偏头看了一眼,激动得直掐温俊良的胳膊:天啊!这可是宋大儒!桃李满天下的宋大儒!!!
  梁氏一怔:宋大儒平日深居简出,连圣上传召都三邀四请的,何以亲自上门来?该不会是老二在书院惹了什么天大的祸吧?舞弊了?
  她抢在前头,幸灾乐祸地看了温苒苒两眼,做出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是我家老二闯下什么祸事了吗?竟劳烦您亲自跑一趟?”
  宋笈明抬起眼皮瞥了她两眼,眼前妇人是何等心思嘴脸一眼便能看透。他微微晃晃手中折扇,双眼目光炯炯:“何出此言?老夫是特意前来同温逸良商讨入学一事。”
  他说着,环顾四周又补上一句:“束脩全免,每年额外补贴十两。”
  温苒苒一愣,眼眸倏地瞪圆:这还用商讨?不去的是傻子吧!!!
  第28章
  “您进来说话,我去叫爹爹出来。”
  温苒苒毕恭毕敬地把人请进来:这哪是山长啊!分明就是财神爷!
  孙氏很有眼力见地送上杯清凉井水:“也不知今日会有贵客,没来得及泡茶,您先喝些水解渴。桥井胡同别的不稀罕,唯有这井水甘甜清冽,不输香茗呢!”
  宋笈明接过,道句客气小饮一口:“果真清甜。”
  温逸良熬了许久,日夜苦读,好容易考完松快些许,刚一躺下就见了周公。睡得正香时忽地听见女儿的声音:“爹爹?爹爹快醒醒,宋山长来了。”
  “啊?”
  听见“宋山长”三字,温逸良猛地翻身坐起,睡眼惺忪,脑子却十分清晰:“苒苒你说谁来了?”
  温苒苒赶忙帮爹爹整理一番头发衣衫,满脸喜气道:“宋笈明宋山长,说要跟您商讨入学之事,束脩全免,还补贴银子呢?您快过去,他老人家就在咱们院子里坐着呢。”
  “啊……”
  温逸良懵懵然地被女儿推了出去,直至看见院中那个精神矍铄的老者时瞬间清醒,连忙作揖:“宋山长。”
  宋笈明起身上前打量片刻,面前男子清瘦如一杆修竹,目光澄澈明亮,颇有文人风骨。他不禁点点头:怪不得能写出那样一篇文采斐然、字字珠玑的文章!
  温老太太与温正良此时也迎了出来,见真的是宋大儒连声请人进屋:“快进屋坐。”
  温逸良也道:“天气炎热,您请进屋说话。”
  宋笈明点点头,随之进屋商讨入学一事。
  温老太太看着二儿子,眼眶忽地盛满泪花。她对着天双手合十,颤巍巍拜了几拜,虔诚无比:“真是老天爷开眼,祖宗保佑啊!”
  孙氏推推身边的温茹茹:“这孩子怎的这般木?往日学着做得一手好茶,这会能用上倒不知道动了。快去给宋大儒做盏茶送去。”
  “娘!”温茹茹抗拒道,“宋大儒是来找二伯伯的,我一个隔房的侄女凑过去算怎么回事?”
  孙氏闻言诧异不已:倒谦逊起来了,若是换了往日,以她那掐尖要强的性子早就巴巴地煮好茶递过去了!
  温茹茹看了眼温苒苒:“人家嫡亲的女儿就在那站着呢,我出这风头做什么。”
  孙氏反应过来,连忙对温苒苒解释:“苒苒,三婶婶没有想让茹茹抢你风头的意思,就是想让她在宋大儒面前露个脸,若是能得他一句夸赞,你二姐姐将来也好说亲。”
  温苒苒提起篮子,笑眯眯地开口:“我又不会做茶,只管让二姐姐去。咱家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招待宋山长,就等着二姐姐给咱们温家长脸呢!”
  她说着,回屋取了上回常掌柜送的茶团递到温茹茹手中:“二姐姐用这个。”
  温茹茹展开外面包着的油纸轻轻嗅了嗅,旋即睁大了眸子:“这可是上好的信阳毛尖,你舍得?”
  “有什么舍不得的?”温苒苒也笑着推推她,“二姐姐快去吧,我要做晌午饭了。”
  温茹茹捧着茶,眼眶忽地有些热。
  孙氏更是感激,撸起袖子笑着跟在温苒苒身后:“苒苒有什么要帮忙的,三婶婶给你做。”
  “那您帮我把肉洗了。”
  “哎!”孙氏喜滋滋地应下,手脚麻利痛快。
  温苒苒将鱼洗净擦干水分,表面划了几道花刀抹上层黄酒增色去腥提味。
  油锅烧得滚热,她提起鱼尾放入油锅中。多余水汽激的热油哗啦哗啦地响。
  鱼皮染上抹金黄,温苒苒见鱼已定型捞出放在一旁备用,顺手将裹了面糊的小黄鱼放入锅中炸熟。
  一尾尾的小黄鱼炸得酥脆金黄,配上红艳艳的辣椒盐,香香辣辣的味道惹人垂涎。
  她倒出多余的油,下入葱花姜蒜煸炒出香味,随后放入切好的五花肉丁。锅铲翻动时,五花肉的油脂被煸出,逐渐变得焦黄。
  温苒苒加了两勺豆瓣酱与泡椒,随着油温升腾,锅底渐渐起了层色泽鲜亮的红油。最后把笋丁扔进去翻炒两下,倒入酱油、黄酒、白糖以及少许盐,火苗肆意跳动,咸香辣味瞬间在院子里飘散开来。
  她加入适量的水,烧开之后放入炸好的鲈鱼。一锅红亮的汤汁翻滚,溢出浓香。
  汤汁渐浓,金黄的鱼浑身油亮,满院的鱼香。
  温苒苒这边菜做得差不多了,那边宋笈明与温逸良相谈甚欢。
  他看了看天色,见已是晌午站起身来:“那便等着你后日入学时见了。”
  温逸良躬身行礼:“劳烦您亲自跑一趟,不若用了饭再回去吧?”
  “不了不了。”宋笈明摇摇扇子,刚迈进院子就兀地嗅到股香辣味道,伴着鱼鲜味,引的他不禁咽了咽口水。
  温苒苒瞧见宋笈明出来,笑盈盈地过去:“宋山长,饭都好了,您留下用顿便饭吧。”
  宋笈明想出言拒绝,但张了张嘴,胡须颤了
  两颤愣是没发出声。
  太香了太香了!
  温苒苒笑着将饭食摆上桌:“只是些家常小菜,您别嫌弃。”
  她这般说,宋笈明也不好再推辞。
  他被请着坐下,眼睛往桌子上一瞄,倒是所说不假,都是寻常菜色。但……怎的闻着就这般香?!
  “这是干烧鱼、辣炒河虾、溜肉段、酥炸小黄鱼、韭菜炒蛋、丝瓜汤、黄瓜凉菜。”温苒苒一一介绍,最后将那叠花型各异的曲奇饼干往他面前推了推,“这道是我新研究出来的点心,绿的叫春见,黄的叫黄花曲。”
  她前些日子凭着记忆试着做了些酥油,今日突发奇想用酥油代替黄油烤了些曲奇,味道香醇,不亚于黄油。
  宋笈明拈起一块金灿灿的“黄花曲”,有股浓郁的奶香扑鼻而来。
  他试着尝了一口,眸子倏然放大。酥松绵密,入口是浓浓的奶香气,微甜不腻。宋笈明将剩下的半块送入口中细品,一抿就化,宛若初雪般消融在唇齿间,满口留香。
  “妙!甚妙!”宋笈明不住口地称赞,另拿起一块“春见”对着晌午盛阳观赏,一抹翠绿幽幽,沁人心脾。
  他再入口一尝,一样的细腻轻盈口感,香醇奶味中满是清新微苦的茶香,更具风味。
  “宋山长您吃菜。”温苒苒热情地招待,一家人也都动了筷。
  有了那道点心在前,宋笈明更好奇起这小娘子的手艺,伸筷子夹了块鱼腹,炸得起泡微皱的鱼皮吸满汤汁,入口微酥,里头的鱼肉嫩而多汁,咸鲜香辣中透着些许甜味,很是下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