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冰糖随着油温慢慢融化,表面哗啦啦地冒着小泡,逐渐变成浓重的焦红色。
她倒入一碗凉水,水油碰撞的瞬间响起“哗”的一声,白色锅气剧烈地升腾而起,糖色急速翻滚冒泡,各色声响混在一起尤为热闹。
温苒苒把准备好的香叶八角桂皮以及干辣椒倒进去煸炒,片刻后就能闻到丝丝缕缕的香气。
火候正好,香料的味道尽数挥发融合。她将肉块放入锅中,翻炒中,白色肉块裹上糖色染上浓重的红棕色,油亮亮的,颇为诱人。
温苒苒倒入适量清水,加了黄酒、酱油调味,最后扔进去两个葱段姜片就盖上锅盖炖煮。
另一样茄子馅的就简单多了。茄子切丁撒盐腌上片刻后挤出水分,放入盐、葱花、辣椒段、少许花椒粉,最后放入辣椒粉后再泼上热油拌匀。还没熟,油香麻辣的味道就已经飘开了,引得周围人都不禁咽咽口水。
食客们纷纷咬着卷饼和卤味,满脸渴望:温小娘子怎么做什么都这么香啊!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嘛!
早晨和的那一大盆面也发得差不多了,温苒苒掀开盖着面盆的板子,试探着揉了两把,蓬松绵软,充满了细小绵密的气孔。
她将面取出揉搓排气,将面团分成两份,一份包茄子,另一份包红烧肉。
温苒苒唤来柳婶子和阿梁,一个擀、两个包,三人都是麻利的,包得也快。在红烧肉出锅前就将茄子馅的包好了。
她拍拍手上的面粉,掀开锅盖,浓浓的肉香立即散开,引得对面玉器铺子家的两只狗儿都巴巴地蹲在她脚下,仰着小脑袋瓜望着她,黑葡萄似的眼珠湿漉漉的,时不时奶声奶气地哼唧两声,可怜兮兮的小模样实在可爱。
温苒苒忍不住笑,夹出两块红烧肉吹凉了喂给它们,谁知它们吃了更是不肯走。
食客们见了都忍俊不禁,笑着笑着忽觉得有些不对劲。
人家狗儿都吃着了,他们还不如小狗呢!
温苒苒大火收汁,锅中的红烧肉颜色愈来愈好看,油润红亮,肉皮都颤颤地冒着油光。
待肉炖好了,她将一盆红烧肉交给柳婶子她们,自己又转身去煮奶茶。
一上午忙得团团转,等到包子出了锅、奶茶装进竹筒中时,温苒苒已累得瘫在木椅上。
“瞧给我家三丫头累的!”温俊良殷勤地递着水,孙氏和温茹茹则是满面心疼地给温苒苒按摩捶腿。
好几个人侍奉着,温苒苒舒坦地闭上眼,眉尾弧度都透着舒爽。
以后就按照这个标准来!
歇了一阵子,温苒苒想到即将到手的银子又浑身是劲。那可是太傅府!应当会给些赏钱吧?
她越想越兴奋,招呼着孙氏同自己一起去太傅府送奶茶。一路上不知疲惫,全身上下使不完的力气。
*
那边温荣推着一车香喷喷的包子,是流着口水才把包子送到书院的。
他见了温逸良就丧着一张脸:“二叔,赶明儿可别让我干这活了。我受一路诱惑折磨不算,主要是这包子跟我在一块太危险了,险些都进了我肚子里!下回还是让三叔送吧!”
温逸良摸摸他的头,却是没说话:你三叔可能还不如你靠谱……
他带着温荣去了后门,一众学子瞧见那小推车眼睛都亮了,纷纷排好队等着吃。
温荣与温逸良打开木桶盖子,一股子混着面香的肉味散出,本就饥肠辘辘的学子们更觉得饿。
站在前头的几个往桶里伸头一看,口水咽得更响。
一群热腾腾、白胖胖的大包子挤在一起,汤汁浸润着面皮,瞧着就有食欲。
有几个等不及的已经自己个儿伸手去拿了,拿到手迫不及待就是一大口,旋即就被这美味惊得瞪大了眼睛。
红烧肉馅的?红烧肉还能包包子呢?老天爷!这可太香了!
肉块油润软糯,一抿就在口中化开。充盈浓香的肉汁渗入包子皮里,每个气孔都是香喷喷的汁水,十分入味。
还有茄子馅的?
这茄子做成馅料软滑绵软,又香又辣,比他以往吃过的肉包子还好吃!
“这也太香了!”
“就是就是!太香了!!!”
“我平日里只吃馅不吃皮,皮都喂了我家狗。可这包子怎么就这么香?就是没有馅,光这皮我都能吃一桶!”
“这时候还谦虚什么!我能吃两桶!”
众位学子吃得乐呵呵的,人群中,有一清隽身影,即便身披金灿烈阳都透着些许落寞。
*
温苒苒与孙氏一同推着推车,看着周边的飞檐青瓦,一人新奇、一人伤感在怀。
孙氏轻轻叹口气,想起从前陵阳伯府的富贵。
温苒苒知晓她心事,拍拍她的手:“以后咱们会有比这还好看的宅子!”
“好!”孙氏朝她笑笑,“三婶婶信你能做到。”
她说着,朝前方指了指一座古朴肃穆的宅院:“那就是太傅府了。”
温苒苒顺着她的手指一望,满目惊艳。
她前世曾逛过许多园林,优雅秀致,一砖一瓦都带有厚重的历史感。但这次不一样,这是她第一次见着这些宅院园林正鲜活的时候。
“温小娘子!”
一道熟悉女声响起,温苒苒回过神来望过去,见是昨日来摊子上的那位侍女。
她笑呵呵地推车走过去:“劳烦您刻意在这等。”
温苒苒说着,指指车上整整齐齐的五十个竹筒,各各都刻着精美的图案。
这些都是她好不容易凑出来的,温荣这阵子只刻了这么多纹样复杂的,再多一个都没有。
太傅府的生意马虎不得,自然得拿出最好的应对!
她想着,笑道:“怕不够,就多送了几个,这几个权当是我送给府上的。”
那侍女噙着笑,客气道:“温小娘子是小本生意,我们怎好占便宜?”她拿出准备的银子递给温苒苒,“辛苦温小娘子和夫人跑一趟,多的您拿着喝茶。”
温苒苒手中一沉,传来几声银锭碰撞的脆响,她粗粗估算了一下,这得有十一二两银子!
不愧是太傅府家的小姐,出手就是大方!
孙氏笑着,虽是谢赏,但仍透着些伯府夫人的得体矜贵:“多谢姑娘,若是喜欢下回再来。我家苒苒还新琢磨了一道果茶,有空就来尝尝。”
侍女笑着点头:“多谢夫人告知,我回去就同我家姑娘说。”
她抬手一挥,立时就有数名小厮上前搬竹筒。
温苒苒笑道:“您慢走。”
侍女颔首,转身带着小厮从偏门进了府。
孙氏深深地望了一眼那玄色大门,弯腰推起推车绽开一张笑脸:“苒苒,咱们回去吧。”
温苒苒亲亲热热地揽着孙氏的胳膊笑道:“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咱去西市逛逛吧?”
孙氏惊讶地看着她:“摊子上好些事呢!”
“逛逛而已,又不是不回去了!”温苒苒笑着道,“咱去西市看看。”
将来可是要过来西市的,提前看看也好心里有个数。
*
太傅府内,亭台楼阁掩映在随风荡漾的碧波中,伴随着潺潺水声,透着些许凉意。飞檐翘角的楼台间花香四溢,隐约响起阵阵欢声笑语。
“秦二,满汴京就属你家的木芙蓉开得最好。”
说话之人生了张圆团脸,大眼小嘴、长睫忽闪,瞧着就是个活泼性子。她挽着秦家姑娘秦知宁的手,言语称呼十分亲热,一看便知是亲近之人。
秦知宁笑容温婉:“是花匠们精心,不然咱们今日哪有这么好的花看?不过我反倒是喜欢阿简你院子里那满墙郁郁葱葱的爬山虎。”
阿简摆摆手:“你喜欢那东西做什么?夏日里招虫子呢!”
这般言语惹得众位夫人小姐们笑出声,有同阿简相熟的忍笑对秦知宁道:“阿简妹妹随性惯了,秦二姑娘你同她谈论花草,还不如给她两块糕饼点心!”
秦知宁听了也不禁掩唇笑笑,阿简也是笑嘻嘻的,半点儿不恼。
“诶?”三两一起靠着栏杆赏花的贵女们突然有人惊呼出声,“秦二姑娘,你家的玉簪竟还开着呢!”
旁的姑娘、夫人们听了也不禁抬眸望去,确见一片洁白玉簪,开得正盛。
诸位看着,也啧啧称奇起来:“玉簪的花期早就过了,没想到秦家的还能开。”
人群中,有位拿着扇子的妇人走上前笑着恭维道:“太傅府人杰地灵,开几株玉簪算什么?便是夏日开梅、冬日绽荷都不稀奇呢!”
她身边的尖脸妇人也跟着道:“对,正是这个理儿。”
话音一落,周遭就是一静。熟识的互相看了两眼,眸底闪过丝鄙夷,都是笑笑,也并未搭话。
前段日子,申氏与温家、方家三家之事传得沸沸扬扬。家风清正的很是看不上申氏与方家的种种小人行径。
不过汴京城内,官宦贵眷们盘根错节,也仅仅是在背地里谈论一番。谁都不会为着旁人的事真的与人撕破脸断了往来,万一将来有事求到人家头上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