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嚯!这也太香了!
  本以为一堆寡淡的菜叶子没什么好吃的,但经温小娘子的手烹调一番,竟也能这么香!
  温苒苒将拌好的麻辣拌放入碗中装进食盒,正欲递给小厮,忽地就听见人群中传来一道声音:
  “温小娘子摊子上的香气都传到八丈外了!”
  温苒苒抬头看去,只见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在人群中,身旁围着十数名护卫家丁,排场颇大,正是前晚席面上坐在上位的紫袍老者。
  她还没说话,就听见身后的三婶婶惊呼出声:“舒王殿下!”
  温苒苒诧异回头,孙氏立刻上前几步道:“这位是舒王殿下,圣上的亲叔父。”
  她一愣,周遭食客们已然跪倒在
  地,山呼“殿下千岁”。
  第59章
  “快快请起。”老王爷笑呵呵地让众人起来,“莫把我当王爷。”
  竟然是位老王爷!怪不得那天会压了裕王一头坐在上位,感情是圣上和裕王的老叔父。
  舒王十分随和,也没什么架子,探头往温苒苒摊子上一瞧,见着各种菜蔬肉丸,还有泡在水中的宽面条,微微透明莹润发亮,他还是头回见着。
  “这是什么?”他伸手一指,饶有兴致地看向温苒苒。
  温苒苒笑着答道:“这是宽粉,做麻辣拌的。”
  “麻辣拌?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是头回听见这么新鲜名,给我也来上一碗。”舒王没听过,兴趣更浓,抬步坐在后头的小桌上,指了名小厮去后头排队。
  围着的食客们见有位王爷来,都是战战兢兢地立在一旁,气都不敢喘一下。但见这位老王爷如此亲和随性,连买吃食都让人去排队,凝滞的气氛也都轻松了不少。
  小摊上骤然来了位王爷,停滞片刻后也都恢复如常。
  温苒苒烫着菜,回头望了望那位老王爷,忽然想起什么:“王爷,您吃辣吗?”
  舒王一听,立刻点点头:“吃!我最爱吃辣!”
  温苒苒笑着夹了些卤味送过去:“麻辣拌还得等一阵子呢,您先尝尝我做的辣卤鸭货,消磨消磨功夫。”
  舒王见着那一碟子卤成棕红色的卤味,油亮亮的卤汁挂了一层,麻麻辣辣的香气往鼻子里一钻,勾得口涎“唰”的一下从舌根冒出来。
  他夹起块豆干端详片刻,筷子微微使劲就有汁水从表面渗出。
  老王爷将整个儿豆干放入口中,刚嚼一下就感受到香香辣辣的卤汁从小孔中迸发出来,有味得很!豆干表面韧韧的,内里绵软香嫩,豆香味混着香辣味道,很是美味。
  他吃完又去夹了一块豆干,入口嚼了两下后眼睛倏然放大:嗯?这块麻辣香气中透了丝甜味,好似是另一种口味。
  舒王闭眼细细品着,觉得这甜辣的更具风味,很是美味。
  豆干吃完了又去啃鸭头,这鸭头更是入味,肉丝满是香辣味,裹着淋漓的辣油更是香,骨头缝里都能嘬出香辣的卤汁来。尤其是里头那一小块鸭脑,鲜嫩入味,没有一丝腥气。
  老王爷看看被自己挖得空空的鸭脑壳颇觉遗憾,只叹鸭禽没能生个大点的脑子,这花生米大小的脑仁儿可不够吃,刚尝着味就没了!
  藕片土豆片清脆可口、笋子脆嫩,每样都好!
  众人看了看那位吃得津津有味、酣畅淋漓的王爷,都忍不住咽咽口水。
  “听说这位舒王殿下不常在京中,是以咱们都觉得眼生。他平日里都是在外游历,就没有他老人家没去过的地方!”
  “我还听闻这位王爷素日里热衷于搜罗各色美食,这天底下就没有他没吃过的东西。”
  “他特意来温小娘子这,估摸着也是奔着她的名号来的。”
  “对对对!保不齐就是特意为了尝这口才回来的!”
  后头的新客瞧着纷纷点头赞同道:
  “我也觉得就是奔着温小娘子的摊子才回京的!瞧瞧老王爷吃得多香!”
  “是呢!我瞧那桌上的骨头都是干干净净的,老王爷什么没吃过?这卤味一定美味!”
  说到这,一众馋得直流口水的食客们对视一眼,齐齐争抢起来。
  “温小娘子,我再要两个鸭头。”
  “我要两份豆干、一份土豆片,一个鸭腿。”
  “我要两个鸭翅、三个鸭头、四份豆干!”
  队伍中的人嚷得热火朝天,吸引的过往行人忍不住驻足观望,指着那热火的小摊交头接耳:“这摊子生意怎的这般好?”
  “就是,没见过这么红火的。”
  队里热心肠的人听了爽利地接上话茬笑道:“这是温小娘子的摊子。”
  “温小娘子?就是做席面得了裕王殿下赏的那位温小娘子?”
  “对!就是那位温小娘子!瞧见那头没有?”热心肠的食客指指坐在摊子旁正呼哧呼哧啃着鸭头鸭翅的老头,“那位可是舒王殿下,当今圣上的嫡亲叔父,听了温小娘子的名头特意回京来尝的!”
  “什么?老王爷都来了?那这摊子肯定好吃!”
  说着,众人就往队伍后头排了过去。这么一来一往,队伍变得老长,站在队头瞧不见队尾、立在队尾望不见队头。
  许多新排进来的甚至都不知温苒苒卖的是什么吃食,只知道有位老王爷专门为这摊子回京,想来定不是普通小摊。
  一传十、十传百,起初只是猜测,到了后来猜的成了真的,大家都认为老王爷是为着温小娘子的吃食回京的,且还传得有鼻子有眼。
  温苒苒边拌着麻辣拌边支棱起耳朵听,唇角的弧度怎么压都压不住。
  越说越离谱了……但是这种传言我爱听!多说点!
  舒王的小厮好不容易排到了摊子前,温苒苒麻利地烫熟菜蔬宽粉以及丸子,拌好了装在敞口碗中笑呵呵地递给他:“辛苦您等着了,您请拿好。”
  小厮柜规规矩矩地奉上银两,笑着道:“温小娘子言重了,应当是辛苦您为我家王爷操办吃食。”
  “可不敢当。”温苒苒笑道,待小厮端着麻辣拌去了后头,又笑吟吟地张罗下一位。
  “王爷,做好了。”小厮将那碗酸辣四溢的麻辣拌端至自家主子跟前,几不可察地咽咽口水:太香了!
  舒王“嗯”了一声,还没等吃就闻见了股勾人馋虫的酸辣味道。他垂下眸子看了一眼,只见绿的青菜、灰白的蘑菇、墨色的木耳、嫩黄的笋尖、金灿灿的豆腐泡、半透明的宽粉、白色棕色的肉丸……全部裹满了红油酱汁,各种颜色交杂缠绕,看着就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
  他挑起根宽粉,粉又韧又软,尾部随着他的动作轻轻弹了两下,悠悠颤颤,看着就知劲道十足。红色的辣椒油从筷子头上顺着宽粉缓缓流下,阳光之下,被照得油油亮亮、晶莹剔透。
  舒王迫不及待地咬住宽粉头,三两下嗦进嘴里,宽粉裹满了汁水,酸甜麻辣的味道瞬间在口中迸发。爽滑软韧的口感很是新奇,细细品来有股土豆的香气,比他吃过的粉条更韧更香!
  老王爷闭着眼欣赏美味,又夹了个鸡肉,紧实弹牙没有鸡肉的腥气,只有鲜香。那牛肉丸更是一绝!咬下去有汁水从肉丸的孔洞溅出,香气四溢。
  “快哉快哉!”他吃得兴起拍案叫绝,“能食得如此美味,老夫一生绝无遗憾了!”
  此言一出,温家人俱是一愣,尤其是温苒苒,笑得嘴都咧得僵了。
  这可是块活招牌!老王爷当街就是这么两句,赶明慕名而来的食客肯定更多!
  不止汴京的,将来还有扬州的、杭州的、福州的、泉州的……全国各地的食客们都会来!
  *
  刚过了晌午,梁家厅上坐得整齐,梁家老爷子梁适任坐在上首,品着杯中清茶,眼角皱纹刻得极深,眼前氤氲着茶水热气,闪过丝精光。
  下头坐着的梁尚不耐烦地看了眼外头,冷哼一声:“她这谱摆得倒是大,使唤人都走多久了,竟还没来。”
  卢氏抱着琦哥儿劝道:“夫君小声些,算着时辰小姑也快到了,别被她听了去,否则一会儿是不好张口的。”
  梁尚一听这话当即甩了袖子:“这是咱们梁家,还得看她一个外姓人的脸色不成?我可是她的嫡亲哥哥,我要办什么,她都得乖乖去给我找门路!”
  “行了,你也少说几句。”梁老太太开口道,“不过尚儿这话说得不错,梁家养了她这么多年,尽心尽力替她谋算,让她嫁入伯府、风光无限,她很该记得这些恩德。”
  卢氏皱皱眉,若不是她看着梁氏与婆婆公公生得极像,与夫君也像,这番话听下来,她还以为梁氏是梁家收养的孩子。
  眉头仅皱了一瞬就又舒展开来,总之是她获利,梁氏如何与她并不相干,她只管在旁边看着等着吃果子就是。
  “二姑奶奶到了。”
  门上婢女来报,没一会儿就见梁氏进来。
  梁氏走得急,额上已渗出了些许汗珠:“父亲母亲急着差人叫我回来,可是家中出了什么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