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霍皇后满面笑意,眼中都微微闪着些许水光。她知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便挥手让卫策退下。
也不急这一时三刻,阿衍总会回宫,到时她要好好问问那小娘子的事。
齐长青错愕地瞪圆了眼,嘴角颤动两下眼眶又微微湿润起来,他沉溺于被皇儿抛弃的悲痛中伤心不已,甚至不知卫策是何时离去的。
大儿!你迟迟不回可是为了那小娘子?
大儿!你不要你的老父亲了吗呜呜呜!
大儿!为父在那龙椅上每日都心惊胆战,你可知否啊?
齐长青捂着胸口,忽地反应过来什么:“阿衍这臭小子!送小娘子刀具做甚!”
帝后幽幽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眸中望见了深刻的担忧。
哪有小娘子家喜欢刀具的?
阿衍这孩子真是不开窍……这事不是悬了吗!
第134章
临近夏至时节,万花烂漫,芳草如茵。
温苒苒生辰还未到,温家人便已忙碌起来,时不时带回个灯笼戏玩、彩绸漆碗。梁氏每日除了教三个娃娃念书,便一门心思地为苒苒置办衣裙首饰,温苒苒几次想瞧都被挡了回来,说是等她生
辰那日便知晓了。
近来一家子都神神秘秘的,温俊良与温荣两个最直肠子的人更是捂紧了嘴,见着温苒苒远远打个招呼便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遇见了债主。
温苒苒觉得好笑,开始期盼起今年的生辰礼了。
可是师父……不知师父他老人家现在如何了。
她垂了眸,一行滚烫的泪不由自主落了下来。往年的生辰,都是师父一手操办,从备菜到上手做都是他亲力亲为,师兄师姐们就是想插手剥个蒜都是不行。
师父说她最爱吃他做的菜,趁他还能多动动就给她多做几回,若是万一……她就再吃不到了。
温苒苒背过身去抹了把泪,心中酸涩不已。
师父,我已有一年没吃过您做的饭了……
不远处的齐衍望着那垂头拭泪的小娘子,眉头皱得极紧。
他不知她为何落泪,只觉得她一哭,自己的心也跟着提起。
齐衍静静注视着她的背影,却见方才还伤心垂目的小娘子忽地深吸一口气转过身来,面上仍旧是副笑眯眯的模样,一如从前。
他忽就想起初见温苒苒时的场景。
她在屋内,他在窗外。皓月千里,星光熠熠时,他只能听见那小娘子清凌凌的声音:
“过日子嘛,不过就是在天地间吃喝睡觉,怎么都能过。”
齐衍看着将手中菜刀挥得虎虎生风的温苒苒,清冷眸中不自觉露出几分笑意。
像她这般鲜活能干的小娘子,再烂泥糟乱的日子都能被她经营得红红火火。于她而言,自是怎么都能过的。
温荣放下手中刻了一半的竹筒杯抻了抻胳膊腿,再一转眸间瞧见阿行直勾勾盯着他家三妹妹不放。
他眯着眼珠走过去,抬手搭上他肩膀:“阿行,我三妹妹过生辰,你可给她准备了生辰礼?”
齐衍转头看向温荣,还未说话又见他拉着他至店里角落压低声音道:“若是没银子我借给你。”
他家三妹妹可是香饽饽,先不说旁的,就二叔书院里那些对苒苒有心思的同窗们都数不清!他扒拉来扒拉去,却是一个都看不上眼,只有阿行才勉强算是能与他家三妹妹相配。
生辰这么好的表现机会,他可得帮阿行把握住了,万不能让别人捷足先登!
齐衍看向热心肠的温荣不禁挑眉:“不用。”
“不用?”温荣一愣。
齐衍点头,旋即转身去后院帮温苒苒劈柴。
温荣看着他的背影不禁撇撇嘴:这是准备还是没准备啊?好好好,皇帝不急太监急是吧!我不管啦!
那头的温茹茹摩挲着手中的红木盒子轻轻一叹,不知该如何是好。
卫国公世子这阵子倒是每日都来,可她这玉钗却是没一次能还成的。
第一次她去还,卫国公世子走时将玉钗塞给她便跑;
第二次她去还,卫国公世子还是走时将玉钗塞给她便跑;
第三次她去还,还完就躲到后院不出来,卫国公世子走时将玉钗塞给她三妹妹便跑……
一连还了七八日,这玉钗愣是没从这屋出去过。
温茹茹抿紧了唇,急得不知所措。
“我的姑奶奶,你们俩怎么还没换衣裳!”
孙氏本是抽空过来瞧瞧家中的两个女孩儿妆扮得如何,是否能出门赴宴了。却不料她甫一进门就瞧见一个将骨头剁得邦邦响,一个立在墙角发呆,花朵般的姑娘竟是灰头土脸的。
温茹茹听见娘亲的声音忙将玉钗收好。
温苒苒朝着孙氏弯弯眼睛:“马上,最后一根骨头啦!”
梁氏本一直在后院给苒苒制衣裳,此刻听见前头孙氏拔高的声音恍然抬头瞧瞧天色登时跳起来,忙将针线收拾好了去将温苒苒与温茹茹拉到后院帮着梳洗打扮。
“我就说苒苒你们今日不该来店里,就应当在家收拾齐整,到了时辰直接去范楼。”梁氏边帮两个侄女儿梳头挽发髻边念叨。
孙氏也跟着帮腔:“大嫂说得对!”
温苒苒坐得四平八稳,不慌不忙道:“我们与康平她们日日都讲,何以这般讲究?”
“你不知道。”孙氏拿起朵娟秀素雅的梨花在温苒苒头上比量,“范楼的客人非富即贵,店里的伙计也是十分势力,你若是穿得寒酸,说不准还要受些冷眼。”
她说着不免叹口气:“只是家中境况如此,也拿不出什么像样的好东西。依我说,就该将那日郡王妃和卫国公夫人赐的镯子戴上。”
温苒苒闻言不禁挑眉:“范楼开门做生意,竟如此短视?”
她说着,忍不住摇摇头。
像这般做生意,别看现在是鲜花着锦正是火热,但若是长久看怕是不行。
别的暂且不说,光伙计势利眼这事就够得罪人了。保不齐哪日就得罪了他们得罪不起之人。即便是他们身后有了不得的靠山,但谁能保证靠山一直屹立不倒?谁又能保证你的靠山便是最大的那座山?
孙氏边将衣裳熏香边道:“范楼的东家应是有些能耐,不过我也不大清楚。”
温苒苒听见这话很是惊奇:“这汴京城内竟还有三婶婶厘不清楚的关系?看来范楼的东家确是有些门道。”
“哪里是我厘不清?”孙氏想起自己的本事挺挺腰杆笑道,“我这些年处处打听勋贵官宦人家乃是为了我家茹茹的亲事,那范楼算什么高门显贵?我可没那工夫打听他们东家的闲事。”
温苒苒听了笑道:“原是三婶婶未打听过。”
“诶?茹茹你手里的是什么?”孙氏眼尖,瞥见温茹茹手中有一长条木盒,遂开口问道。
温茹茹觑了眼娘亲的脸色,怕她瞧出些什么也不敢再藏,伸手递了过去:“是朋友前些时候送的……”
她说罢,乞求着朝温苒苒使了个眼色,要她莫要说漏了嘴。
娘亲日日为她操劳,她的亲事一直是娘亲的心病。她若是知晓如今卫国公世子如此直白主动,定是要为她发愁的。
愁她如今家室不堪,难以匹配卫国公府错失良缘。
娘亲日日看店算账已是疲累不堪,她不想再让娘亲辛苦。
孙氏打开看了两眼不禁笑道:“这玉钗倒是新鲜别致,水头也不错,茹茹今日便戴这个罢!”
她不疑有他,只当是县主她们送的便也没多问,取出玉钗便为温茹茹戴上。
温茹茹有些抗拒,却又不好说什么只得顺从。
“呀!真好看!”温苒苒抬手点点那浑圆可爱的莲蓬忍不住笑,别有意味地朝她眨眨眼,“二姐姐这位朋友的眼光着实不错,这玉钗衬得起二姐姐!”
被知晓内情的妹妹这般一说,温茹茹面皮立时红得发烫。她惶惶不安地揪着手指,咬唇抬眸看向镜中的自己,目光缓缓落在那发髻边露出的点点莲蓬上。
一抹清新翠绿,衬得她灵动娇俏。
这玉钗好看,她却是配不起的……
温茹茹忍不住抬手轻轻抚了抚那莲蓬头,摩挲着上头雕的九颗莲子,有些舍不得摘。
罢了罢了!就放肆这一回,今晚偷偷戴一会明日再归还给世子,神不知鬼不觉,应当也不会被发现……
孙氏与梁氏忙活了许久,将两个女孩儿拾掇装扮齐整已将近傍晚,正是斜阳御柳,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色。
“快去罢!”
孙氏与梁氏将两个穿戴整齐的女孩推上马车,见温荣驾着车走远了才算是松口气,终是能停下歇歇。
妯娌两人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两声:这个家若是没了我们两个可怎么行?当真是操碎了心!
*
正是傍晚时分,车马盈市,罗绮满街。瓦子、西门外各处街道上小摊鳞次栉比,这边卖磨喝乐、水上浮、彩球灯笼;那头卖谷板、花瓜、果子、丝线;又有煎鱼鹿脯、干果蜜饯、炒鸡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