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短暂的休息几日后,曹穗在杨修的“三催四请”的骚扰下,终于舍得离开避风港,去接受牛马的生活。
  曹穗带着杨修来到田庄,她也不特意给杨修布置任务,专心地询问离开的这几个月田庄的事。
  过往的工作说完,立刻有人补充近日济南的变化。
  “济南小麦要收的消息传出去,这段时日来的人尤其多,不单单商队,还有各方势力的人渗透。”
  曹穗不意外,示意他们继续。
  “尤其是我们这里,大批大批的商队赶来,已经有许多人在明里暗里询问,田庄收获是否像以往那样卖门票。”
  曹穗舍得抬头了,显然这些商队不是什么正经商队,只是这么急不可耐地给她送钱?
  她有一个疑惑,济南郡今年都实施了新高产小麦,全部来看她的田庄是做什么?
  还无师自通地询问起卖票,真把她这当景点呢?
  “卖!”曹穗斩钉截铁地回答。
  杨修在一旁静静地听着,虽然曹穗有时语出惊人,但做事还没找到错处,接着冷不丁就听到卖票。
  “杨中郎,此事便交给你了,你出身土族,定然能将贵宾席位布置得叫他们宾至如归、物有所值。”
  杨修对上曹穗的笑容,总觉得背后有点冷,“…是。”
  等杨修询问清楚过往卖门票的事,又看见曹穗此次定下的价格——每人一金。
  他哪怕布置得再有格调,说到底就是看收小麦,也不可能值回这个票价。
  被派来给杨修打下手的人看出他的无语,出言道:“中郎初来济南,可能不知道女公子的脾性,她向来都是赚大户人家的钱补贴百姓,您不用有负担。”
  做生意别太有良心了。
  杨修诧异地望着一脸老实相的手下说出来这番话,询问道:“你叫什么?”
  “属下姓安行二,您叫我安二就好。”安二算是吃了曹穗红利的人,不是什么世家大族,家里到他这一代落败后,万万没想到还能做官。
  哪怕是个小官,那也是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杨修虽然不太满意手里这份工作,但他不是会敷衍了事的人,“安二,你和我说说女公子。”
  目前来看,曹穗果然很难对付。
  曹穗不知道杨修的心理活动,她正在派人查那些不正经的商队,结果叫她一直在啧啧称奇。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
  诚不欺我!
  有朋自远方来,自当赚他钱,假装不知道。
  第91章 独特的开解方式曹穗:可以期待一个未来的好太子
  被杨修视为杀猪盘的门票哪怕定出天价依旧被短时间内一抢而空,杨修自然不会贪墨,一箱的金子抬到曹穗办公的地方。
  曹穗一点都没有要偷摸发财的意思,当着众人的面打开,虽然没有营造出金光闪闪的夸张场面,但一大箱子的金子折射出来的光芒,叫许多人都偷摸瞄上两眼。
  曹穗很能理解,毕竟她的视线就没有挪开过。
  她有丝丝后悔,早知道便再提高价格,那么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就是两大箱金子。
  “陈主簿。”
  曹穗吆喝了一声,陈宜之便站出来,工作时间称呼职务嘛。
  “接下来便是辛苦的时候了,官衙内大大小小还有被抽调来的土兵都要绷紧劳累,你去置办些实用的东西,等到事情结束发下去。”反正都是白抠来的,花出去曹穗也不心疼,“这个月俸禄加倍,每个人都要发到位。”
  曹穗自已给自已配置了小助手,陈宜之直接不搭理曹昂期冀的眼神,毅然决然地留在济南郡,已经坐上主簿的位置,官衙内文书、账目都由她过目。
  陈宜之觉得在一份份文书上镌刻下一条条决策时,可比在家中掌管中馈要更加心潮澎湃。
  “是。”陈宜之一点都没有被一箱金子吓到,补充了一句,“有部分衙役未曾正式编入,他们?”
  曹穗立刻懂了,从古至今编制都很重要,不然单位福利都轮不到。
  “一样的出力,没道理撇开他们。”曹穗还体贴道,“若是不够,找我报。”
  陈宜之带人将金子从杨修手里拿走,全程都没有交流,周围听了一耳朵话的人干活都卖力几分。
  不怕辛苦,就怕白干。
  曹穗才注意杨修站在那,“杨中郎还有事?”
  杨修:“…女公子可还有其它事吩咐?”
  曹穗手里的笔还在转圈圈,惹得杨修难免将眼神移到她手上,曹穗注意到时,觉得她手里转圈的笔和逗猫棒差不多。
  “有啊,杨中郎出身名门就是不一样,做事效率叫人称赞。”曹穗向来都习惯了夸赞,哪怕是对着不熟悉的杨修也不怯场,“那杨中郎就继续负责贵宾席的事吧,麻烦你统计好人员名单,毕竟到时候还要为他们排座,入场人数也需要控制。”
  这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反而很繁琐,但杨修没有羞恼或是不情愿,没有推托地应下,叫曹穗高看一眼。
  她过往最烦的就是各种统计,尤其是还要一项项核对,眼睛都看花。
  田庄收小麦的那一日可谓是人山人海,哪怕别处也有,可众人心中,就是觉得曹穗的田庄不一样,好似成为了小麦的朝圣地。
  曹穗没有出场,收个麦子而已,又不是第一次,没必要弄太大的排场。
  不过她还是央着荀彧出门来看收麦子,一是为了将荀彧带出来,二嘛,自然是想要看看远道而来客人漂亮的脸庞。
  一眼望过去,茫茫人海中,曹穗都看到好几张出众的脸。
  想到拥有这样漂亮脸庞的人居然还花了一金进来,曹穗好感度蹭蹭往上涨。
  荀彧目光落在热火朝天收小麦的人身上,占据着最好的视野,他能看到许多人的表情。
  一摞摞小麦被有条不紊地运到麦场,一车车的小麦无论看多少次都会勾起人深处的惊呼。
  曹穗偏过头望着荀彧,等到他察觉不解地转过头,才笑呵呵地开口,“先生喜欢这样的闹腾吗?”
  荀彧怔然,转而坚定地答道:“喜欢。”
  若是天下百姓皆如此,他都不敢想会是何种盛世之景。
  曹穗手撑在身前的栏杆上,眼睛望着远处,声音也飘飘然,“那么,看到陛下肖父让先生开心,还是看到天下百姓如此更让先生欣慰呢?”
  荀彧沉默了。
  好半晌才听到他的声音传出来,“女公子这是为了日后做准备吗?”
  曹穗笑着否认,也不管荀彧有没有再看她,脑袋晃晃悠悠的,“先生不要往我头上扣帽子,我这是开解先生,放轻希冀,失望就不会将人湮没。”
  “就像是我刚开始做饭,只要放低心理预期,吃不死那就是成功,到最后哪怕我做出一坨炭,都会觉得,还行哦。”
  荀彧:“…我没女公子这般好心境。”
  而且,心理预期放得有点太低了。
  曹穗笑呵呵地挥挥手,对上他的眼睛,“意思到了就行了嘛,先生你完全就是和自已拧巴,影响不到我阿父和陛下的,他们两个…我就不背着说坏话了。”
  荀彧想笑但又笑不出来。
  曹穗叹了口气,提了一个不是很成熟的小建议,“或许,先生若是真放不下,可以将希望放到下一代身上?”
  曹穗越讲越顺,“先生正值壮年,风华正茂,一代人培养也不过是堪堪二十年,先生耐心够,完全可以等下一代。”
  荀彧不知道该形容此时的心情,哭笑不得。
  他声音都变得无力,“女公子是真心的吗?”
  曹穗认真点头,表示她没有在开玩笑,“先生,我看你是自已人才和你说这么直白。陛下嘛,前些年受苦耽误了,你指望陛下,还不如指望他生出来一个类光武皇帝的太子子嗣出来。我说的是不是很有道理?”
  “……”荀彧此时半分没有被安慰到,反而越发绝望。
  此时的汉室别说指望不上年幼的陛下,怕是定要光武皇帝那样的人物转世才能扭转乾坤。
  这般事实难道不叫人绝望吗?
  “女公子,这就是你准备开解我的说辞吗?”荀彧表示有些太过独特。
  曹穗眼珠滴溜溜地转,不敢和他对视。
  本来想剑走偏锋的,但现在看来走得有些过于偏了。
  “其实还有一套。”曹穗稍微不自在地说。
  本来听了她前面那套令人绝望加深的开解,荀彧此时应当拒绝的,可偏偏心里冒出来一个声音,他想看看到底能不能更荒唐。
  “女公子且说。”
  “先生好生强大的承受能力。”曹穗也不知道算不算夸,反正她是真心这么认为的。
  “另外一套说辞嘛,那就是汉已经刻印在我们心中太过深刻,王朝迭代是人力无法抵抗的洪流,可汉的烙印却会镌刻在人灵魂,百世不消。”
  曹穗认真地看着他一字一顿道:“这片土地的人会世世代代自称汉人,会用汉字记录下大汉的一切,世世代代供后人传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