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她又不是真的想当一个好姐姐,日后等到他们长大了,曹穗明白那才是争斗的开始。
曹穗现在看着大方,那是因为她拥有的东西已经溢出来,所以愿意分一点给曹植他们。
如果自已都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她哪里还会分出去,又不是缺心眼。
弟弟妹妹都是免费的劳动力。
趁着他们翅膀还没硬的阶段,先给她老老实实打工做活。
毕竟有过弟弟妹妹的都知道,等到了某个阶段,这些“仆人”就要造反了。
……
曹植他们几个都被安排到济民学院,荀音是他们知道曹穗的想法也没有特殊对待,抽签分组,一视同仁。
小草和梨花在如此多人之中自然不可能再被分为一组,五人一组既考验团队配合能力,又考验单人能力。
每一组都有男有女,在学院上了半年的学,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的学子们,倒是比曹茹她们更加平静。
曹茹被分到小组里开始还挺沉默,但等和小组里的女郎交谈起来,发现对方虽然是普通人家的女郎,可性格大方,说话间也不扭捏,曹茹慢慢的和他们交流。
新来的几个一问名字,学子们就知道肯定不对,不少人都偷偷摸摸询问,是不是和女公子一家的。
曹穗没要求他们保密,除非他们用化名,但没这个必要,曹茹等人承认了。
立刻有人惊喜地询问曹穗的事情,曹茹很是意外,没想到他们居然更对长姐感兴趣。
和曹茹一组的女郎语气理所应当,“当然啊,女公子在济南待了这么多年,我家的日子能过好都是女公子和司空的功劳。我能读书,都仰仗于女公子。学院里不知道多少人以女公子为奋斗的目标。”
她越说眼睛越亮,“我这辈子最大的目标,就是依靠自已的努力,走到女公子身边,为她效力。若是能得到女公子的赏识和一句夸赞,感觉这辈子都值了。”
曹茹发现不单单是她,周边许多相熟的女郎都加入这个讨论,听闻她是曹家的女郎,更加关注她是女公子的妹妹。
曹茹他们都换上了学子的服装,一下子倒是同化了许多。
各自都被派到基层去,有的在小官小吏身边,有的还需要跟着走访百姓,对于曹茹他们来说,光是这般走都是一种挑战,但一个个都没有叫苦叫累。
旁边的同龄人都在,要脸面是一方面,怕曹穗怪他们丢了曹家的脸面又是另外一回事。
曹穗当然不是将他们当作野草丢出去就不管,身边都有护卫保护安全,但只是这种程度的吃苦完全不在护卫出首付范围之内。
或许是一块踩过泥坑,一块应对过困难,少男少女之间更快地融洽,当然也少不了摩擦,这都是他们要自已解决的事情。
曹操那边还不知道自家儿女都被曹穗分派了任务锻炼,就算是知道也只会拍手叫好。
他回到许都又是一堆事,接到曹穗的信看得很珍惜。
孙氏来人求联盟、保暖的新作物棉花……一桩桩一件件事无巨细地都写在里面,在看到最后曹穗写着,若是他回不去,那十斤的大棉被只能被阿母独享的话,曹操嘴角都忍不住上扬。
但等看到丁氏的信时,他的脸色瞬间沉下来。
刺杀?
曹操冷笑,还真是上不得台面的手段,冲着他来他都没那么愤怒,可居然冲着曹穗去,真是不入流。
丁氏知道曹穗定然不会说这件事,但她没忘记,便将事情来龙去脉都写给了曹操。
告知曹操的意图也很明显:给你女儿出气。
丁氏可不希望日后针对曹穗的刺杀动不动就来,一定要让人下手前掂量掂量能不能承担住后果。
第126章 最怜天下父母心曹穗:感觉在套路家长们
曹穗将家里大的小孩打发出去,哪怕平日里见到的不多,但回到曹府也感觉冷清不少。
这次考核的时间不长,也就十天左右,曹穗又不是打算把他们都送去打黑工,只是让他们验收学习成果,学习一些生活中的技能而已。
曹穗听到丁氏询问他们还要多长时间回来,瞬间明白肯定不是她想这么问。
“阿父的这些妾室们也是无聊,有个孩子的还好,没孩子的简直是度日如年。”曹穗都不能擅自做主让她们平日里出去玩,家里也就那么多,就算是皇帝的皇宫多看几次都疲劳了,更何况普通的家宅。
丁氏警告地看了她一眼,曹穗立刻表示她不说了。
丁氏这才道:“你妹妹们就算了,但这些人你不能随便伸手,在你阿父面前也不可多说。”
曹穗明白,哪怕是关系再好的父女,也不好说这些后院的妾室。
丁氏突然沉默下来,想了想,“她们比起寻常百姓已经好上许多,不过,被困在这片天地里,也确实可怜。”
曹穗偏过头,“阿母不忍心了?”
丁氏戳了戳她的额头,“算不得不忍心,只是我现在都自在惯了,也不知道过去的日子都是如何过来的。我和她们之间天然的关系尴尬,只是没必要可以去磋磨她们,举手之劳也不费事。”
曹穗笑道:“阿母心善就直说嘛,绕这么大的弯子。”
“再过两三日就回来了,他们还要赶最后的报告,怕是又得挑灯夜读了。”哪怕时间宽裕,总归会在最后一晚用一支笔创造奇迹。
丁氏不懂这些,但将消息传达给询问她的女人们,顺带宣布,临近年关,她们若是想要出府,可以先报备一声然后带上人出门,一个月两次。
这是丁氏能做到的极限了。
要真想争取再多的好,只能她们自已去求曹操,或是叫曹操心甘情愿地让步。
本来期末交完报告就能离开学院,可曹穗念及这是第一次,决定让学子们还有外界的人看到它的不同。
不过是将现代那股荣耀感改良过后挪到这里来而已,只不过,比起批发打印的奖状,曹穗决定将证书做得精美些,这些对她而言都不是难事,再请个书法好的人帮忙誊写名字,便大功告成。
曹植他们的报告也被交上来,由曹穗单独来看,荀音是他们则是轮换着检查学子们的报告,没有一个糊弄,哪怕有些书面较差,但都勤勤恳恳地写出来。
哪怕是降低门槛进来的商人学子们,也都没有一个敢糊弄。
他们知道若是被抓出来,后果绝对不是他们能承担的。
杨修也跟着看,不过他是负责第二轮,荀音是他们着重看第一遍,挑选出来内容有亮点的报告,然后曹穗和杨修再来看第二轮。
在两人看来,虽然这些学子的看法很稚嫩,想法也带着些天真,但不乏眼前一亮的内容。
哪怕是杨修都来了点好为人师的乐趣,只要没有教学压力,批阅试卷其实还挺有趣,过家家的时候,小老师可是十分抢手的位置。
“百姓手里产品变现困难,乡村和城镇割裂需要重新连接…”曹穗指着手里的报告划出来重点,和杨修讨论,“这个倒是看得见百姓的难处,也能想到修路的问题,可惜有些过于理想化。”
杨修也看到了后面提议的修路计划,笑着道:“心意难得,等到他们看到官衙的税收,就知道残酷了。”
修路?
连城里的路都是坑坑洼洼、泥泞不堪,乡野之间就更别指望了。
而且,以经济账来算,目前地广人稀,人烟稀少,修路不划算。
曹穗笑着放回去,问道:“你那边有特别亮眼的吗?”
杨修点点头,将他分出来认为优秀的几张里面抽出来一张,“这一份应该很合女公子的心意。”
曹穗挑挑眉,接过准备认真看,能叫杨修这么说,她倒是要看看能有多合她的心意。
“……男耕女织乃自古以来的生活方式,经过改良作物,让男耕的价值不断扩大,可目前女织却是止步不前……男女各司其职,应当创造女子的劳作价值,否则家庭贡献失衡,会走向畸形”
“男女体力生而不同,可女子擅精细之事,可仿照女公子当初蛋厂之举,更合适之举乃是让女织发展。可惜……”
曹穗看得连连点头,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写得很踏实又有用,是经过认真思考的。
“杨中郎说得对,确实是我喜欢的。”曹穗本想看看是谁,但见到糊名的地方,哑然。
她倒是忘记了自已提出来的方法。
若是往日,杨修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定然不屑一顾,可经过在济南郡一年时间,已经改变了许多。
满打满算总共180份,荀音是他们筛选过一遍到曹穗他们手里已经只剩下50篇,两个人看得很轻松,最后挑挑拣拣出来十份作为优秀的代表。
曹穗不管形象地伸了个懒腰,“接下来就有劳杨中郎将名字写上去啦。”
若不是她的字实在是难以拿出手,曹穗就不劳烦他了。
杨修尽职尽责地誊写名字上去,曹穗也终于看到了几位学子的名字。